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稿: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导读

合集下载

关注单元导语,落实语文要素——以小学语文三下教材为例

关注单元导语,落实语文要素——以小学语文三下教材为例

关注单元导语,落实语文要素——以小学语文三下教材为例发布时间:2021-03-16T09:46:33.76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11月32期作者:章通[导读] 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育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探索,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去习得良好的情感态度章通浙江绍兴诸暨市大侣小学 311800 【摘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教育教学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探索,要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去习得良好的情感态度。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该重视培养良好的整体把握能力。

单元导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知识的,把握单元知识内容的重要环节,因此,本文以三年级下册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为基础,提出了如何运用小学语文单元导读的教学策略,以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其学习主动性,拓展学习的深度。

【关键词】三年级;单元导读;教学策略从当前三年级小学语文单元导读的基本情况来看,要求学生在把握单元主题的要求书,落实语文要素,掌握一定学习语文的方法。

为了能够让三年级的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部编版的教材在单元导读方面进行全面而有效地设置。

针对不同的单元导读提出的要求,教师对其进行了分门别类,然后立足于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了不同的练习指导,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一、想象练习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在本册书中单元导读多次提到“想象”以此,注重学生学习课文想象的练习与培养。

那么,如何借助课文培养想象力,让学生学会如何想象的语文方法呢?这就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一)反复朗读,熟悉课文熟读课文,让学生对所学的课文有充分的理解是学生能够借助文字想象的首要条件。

尤其是对于古诗和诗歌这一类课文,这一方法尤为有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说课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说课稿尊敬的老师,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授课教师。

今天我来给大家作一下这节课的说课稿。

一、教材选取思路本节课教材选取了三首古诗,分别是《静夜思》、《登鹳雀楼》、《悯农》。

这三首诗虽然是同一个时期的作品,但是每一首诗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感悟都不尽相同。

因此,这三首诗的综合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古人的哲理、风雅之气,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础知识和语言规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2)了解三首古诗的基本背景、作者以及文本意义;(3)掌握古诗基本结构、韵律、意象、修辞等方面的知识;(4)锻炼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创造性思维能力;(5)能运用所学知识,rewrite三首古诗,增强学生语感和文化底蕴。

2、情感态度:(1)懂得欣赏古诗体现的韵律、意境和感情;(2)了解古人的生活和情感经验,感悟人生哲理;(3)培养学生对古诗的热爱与对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古诗的欣赏、理解和创作,掌握古诗的基本结构、韵律、意象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领会古人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化的熏陶和教育意义。

四、教学设计教学结构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情境,引发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进入学习状态;第二环节:通过详细的讲解诗歌的结构、韵律、意象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古诗的基本知识;第三环节:激发学生自主创作的兴趣,引导学生从作者的视角出发,自由发挥。

利用班级朗诵和分享的方式,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

五、授课方案(一)导入情境,激发兴趣课前我将张贴几幅与古诗有关的图片,如月夜、楼阁、农田等,并且放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诗歌所表达的情绪。

(二)引入课程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我将对每首诗做简单的介绍,包括概括作者、基本背景和文本意义。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爱在心窝里》单元导读课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爱在心窝里》单元导读课

这一片沉默给了孩子们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懂得 了__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爸爸妈妈多大的享受啊!他们感 受到_______。


这一片沉默给了我多大的享受啊!我________。
我 能 悟
为什么题目叫“《可贵的 沉默》”?
《新语文主题阅读》文章:
感恩的心 有一个天生失语的小女孩,爸爸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 了。她和妈妈相依为命。妈妈每天很早出去工作,很晚才回 来。每到日落时分,小女孩就开始站在家门口,充满期待地 望着门前的那条路,等妈妈回家。妈妈回来的时候是她一天 中最快乐的时刻,因为妈妈每天都要给她带一块年糕回家。 在她们贫穷的家里,一块小小的年糕都是无上的美味了啊。 有一天,下着很大的雨,已经过了晚饭时间了,妈妈却 还没有回来。小女孩站在家门口望啊望啊,总也等不到妈妈 的身影。天,越来越黑,雨,越下越大,小女孩决定顺着妈 妈每天回来的路自己去找妈妈。她走啊走啊,走了很远,终 于在路边看见了倒在地上的妈妈。她使劲摇着妈妈的身体, 妈妈却没有回答她。她以为妈妈太累,睡着了。就把妈妈的 头枕在自己的腿上,想让妈妈睡得舒服一点。但是这时她发 现,妈妈的眼睛没有闭上!小女孩突然明白:妈妈可能已经 死了!她感到恐惧,拉过妈妈的手使劲摇晃,却发现妈妈的 手里还紧紧地拽着一块年糕……她拼命地哭着,却发不出一 点声音……
阅 读 要 求
法自行解决。标出自然段。
※采用简单的批注式阅读方法, 找出同学们一共几次情绪变化。 并用“——”画出描写同学们在 课堂上情绪变化的句子,有感情
地多读几遍。
检查词语,记忆复述,理解词义
(用表情、动作、声音读出你对词语的理解)
祝贺 霎时 烦恼
沉默 迅速 享受
异口同声
七嘴八舌
神气十足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讲稿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培训讲稿新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全方位的改革。

是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从课程标准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到课堂教学,考试评价的系列化改革。

所以它是新的。

它新就新在理念上,新在与世界课程改革的接轨。

是古代教学法,现代教学法后的又一次教法大变革。

它必然带来迷失、模糊、甚至阵痛。

特别是语文课程,从古代走到今天人们反而不知道语文究竟是什么,该教什么,用什么教,怎么教,学什么,怎么学,有人提议语文课不要语文,甚至有人提议初中以后可以不开设语文。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12年语文,几千个课时,无数孩子童年、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都砸了进去,还不知道为什么?这种不明确在语文教材上表现得很明显。

说白一点,就是做了不该做的事,例如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要通过语文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如何进行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为了突出“辩证联系”这一观念,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折磨孩子。

人教社六年制语文第十册中有托尔斯泰写的《跳水》一篇课文。

说的是一条海船上,一个孩子跟一只猴子玩耍、追逐。

猴子爬到桅杆上去,孩子也不甘示弱,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猴子灵巧,爬到桅杆上,把孩子的帽子放到了最高的横木一头,孩子气极了,丢开桅杆,走上横木。

突然间,情况变得危在旦夕。

只要孩子一失足,就会跌到甲板上,粉身碎骨。

这时所有的水手都惊呆了。

这时船长——也就是孩子的父亲出来了,手上拿着一枝枪,他本来是要打海鸥的,看见孩子,立即把枪瞄准儿子,喊着:“赶快跳到水里,不然我就开枪了!”小孩跳到水里,水手们把他救了上来。

这篇文章写的是父亲对儿子的至爱,那种情急之智,很感人。

教参上要求学生理解“事物之间的联系”。

要知道哪些事物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要注意是怎样变化的。

——猴子是怎么和小孩发生联系的?于是按照要求,老师不断地引导学生去理解猴子和人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怎么也理解不了,老师就不停地挖掘字句,就这样生拉硬扯,彼此痛苦不堪。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导读
三、结合教师笔记整理信息。
活动意图说明:单元导语页清楚地向我们展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基本内容,明确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通过单元导语页的学习,让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单元文章的主题内容,从而为学生学习单元内容做好铺垫。
环节二:分享发现,激发兴趣
(情境导入:生活中有哪些生灵?在哪里可以发现它们?你喜欢的生灵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吸引你想做它的好朋友。快点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8.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是大单元教学的启动课,我先是用谈话导入,引出单元导语页,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掌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接着让分享自己喜欢的“自然生灵”,并创建小生灵记录册,以此来激起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也为后面分享“自然生灵记录册”做了铺垫。
三、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
活动意图说明:开展分享“自然生灵记录册”活动,让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去感受自然生灵的美好,从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为任务三的评比活动做积累。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观察自己喜欢的生灵,制作小生灵记录册;(必做)
2.小练笔:用一段话介绍一下自己喜欢的小生灵。(选做)
部编版小学语文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单元导读
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对话可爱生灵,创建小生灵记录册 单元导读
课型
新授课
1.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为自然生灵单元,单元以不同文体展现了各具特点的美景、动物、植物、昆虫,语言优美,情趣盎然,十分切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学习本单元时恰逢初春,春暖花开、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所以结合教材、学科综合素养、日常生活、学生兴趣等多方面要求,
一、出示单元导语页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上的内容。
二、任务驱动:围绕你发现了什么,说说从单元导语页中发现的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美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3单元教材解读及教学建议《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美丽》

统编版小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下第三单元文本细读和教学建议一、单元概述: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围绕“中华传统文化"的主题,本单元选编了一组课文:《古诗三首》以时间先后为序,表现了春节、清明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礼俗、景象及与之相关的情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纸的发明》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强调了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赵州桥》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建筑成就,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了中国古代重要的艺术成就,帮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名片”,以及《综合性学习:中华传统节日》和《语文园地》。

教材力求通过本组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产生文化自豪感。

二、本单元人文主题:“深厚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根。

”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与传统文化有关。

对于这个主题,学生并不陌生,从二年级的“传统节日”到三年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到五、六年级的“汉字之美”和“民风民俗”,编者根据学生生活经验的增长,编排了一系列涉及传统节日、建筑、书画、文字、民俗的文本,意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我们应当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调动学生以往的经验,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旧符这三个传统习俗渲染了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

《清明》描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古来一直有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

外出踏青扫墓,奈何细雨纷纷,借问酒家何处,欲消“断魂”之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描绘的是重阳节习俗,登高避灾,茱萸驱瘟,诗人借节日习俗表达了身处异乡的思乡怀亲之情。

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形式记载了节日习俗的特点,充分发掘了传统节日的意义,给传统节日更为丰富的人文情感。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说说这3首古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通过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生活等方式,想象诗中所描写的节日情景。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导思、导写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导思、导写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导读、导思、导写作者:尹智华来源:《校本教研》2012年第05期寻求作文教学创新的基本途径,对培养学生语文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基础的获得和创新人格的形成,必将为其学会终身学习的技能与创造性劳动的智慧提供不竭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

因此,我们不能不在作文教学的思想和行为上进行新的思考和实践了。

一、导读要求真读是吸收内化,写是转化运用。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懂真意,与作者创新思想对接;动真情,与作品创新思维对话;说真话,与教师教学创新思路对应。

“求真”要求教师在指导阅读方法、内容和评价的导向上以突出学生学习需要为本,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人文关爱。

1.从封闭式的读背导向开放的心读与说读相结合,加快吸收内化向表达转化的速度。

读而不思,思而不言,言而不书,难以体悟作者的情感底蕴和作者思想的真谛,是造成阅读质量低下的重要原因。

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和读书必说书的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把教材当作创新的样子精读,将与教材配套的自读课文视为创新的例子品读,让学生大胆假设,假若我是作者,如果我是文中主人公,不妨我也当一回老师。

读前想思路,读中作摘抄,读后写心得,变读的平面为思、读、说、写的立体,不断引导学生主动地探求性地阅读,为学生作文创新奠定良好地思想、思维、思路、情感基础是促进作文水平提高的根本途径。

摘抄是有效积累的一种手段,但转抄而不转化则不可取,从无序的收藏转向有效的利用更好。

语文教师必须牢牢把握阅读基本技能和作文创新教学的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读,理解地记,批判性地想,鉴赏性地说。

写心得是深化阅读、优化写作的重要环节,是读有所得的标志,更是从思考性地读走向创造性地写的纽带和桥梁。

一天仿写一句:或诗,或词,或名言名句;三天仿写一首:或歌词,或诗词,或对联;五天试笔一篇,这是一天一句,三天一首诗和语言积累的转化,甚至创造。

或人物或景物或说理或联想或感想或想象,就象放风筝,线长而结实,风筝才飞得高远。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

2024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单元导读课

方帽子,圆脑袋,戴不上去怎么过。
饿老虎,贼小偷,听到漏字就哆嗦。
小人儿,是枣核,遇事从来不示弱。
童话里,奇又怪,大胆想象趣味多。
听完说,说完写,畅游精彩童话国。
火星
主题: 有趣的故事、积极思考
阅读书本P97页单元导读,了解学习 重点及要求,准备好冒险的装备吧!
语文要素:
水星
1、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师生合作读
生:慢裁缝,急顾客, 师:想穿衣服还未做。 生:方帽子,圆脑袋, 师:戴不上去怎么过。 生:饿老虎,贼小偷, 师:听到漏字就哆嗦。 生:小人儿,是枣核, 师:遇事从来不示弱。
师:童话里,奇又怪 生:大胆想象趣味多。 师:听完说,说完写, 生:畅游精彩童话国。
拍掌齐读
畅游童话王国
伍文杰
慢裁缝,急顾客,想穿衣服还未做。
最让我感觉到有趣的句子是(批注阅
水星
读):

宇航员三队:《漏》、《找刺猬》
小组汇报
1、《漏》的主要内容
2、《找刺猬》的主要内容
3、火我读星了《漏》和《找刺猬》。最让我感觉到
有趣的句子是(批注阅读):
水。 星
宇航员四队:《枣核》*、《两难徐文长》
小组汇报
Hale Waihona Puke 1、《枣核》的主要内容2、《两难徐文长》的主要内容
想象对对碰
续编童话
顾客惊讶、恼怒地瞪大了眼睛! “您可别忘了,”裁缝提醒他说,“我是 个慢性子裁缝啊。”
(顾客接下来会有什么表现呢?)
改编童话
如果“枣核”像一座山一样大......
火星
水星
创编短篇童话(小组讨论)
(
)妈妈,(
)儿子。
火星 提示:急-慢、胖-瘦、粗心-心细、高-矮、

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小学语文新教材培训

跨学科融合趋势
语文考试可能会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出现跨学科的综合题,考查学生的 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观题数量增多
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主观题的数量可能会逐渐增 多,包括简答题、论述题等。
应试技巧指导及备考建议
1 2 3
精读与泛读相结合
在备考过程中,学生应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既 注重深度阅读,又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和 理解能力。
文学体裁
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
文学流派和作家
学习重要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家的生平、作品和思想等,丰富文学 素养。
传统文化知识
通过学习古诗词、成语、寓言等传统文化知识,了解中华民族的 文化传承和精髓。
评价体系改革与应试技巧指
04

评价体系改革方向解读
强调语文核心素养
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积累 、语感、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等 核心素养,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
借鉴国内外先进教育理念,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 03 化。
教材体系结构介绍
以“人文主题”和“语文 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强 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 践性。
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丰 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活动, 注重语言运用和思维发展 。
安排适量的课外阅读内容 ,拓展学习视野,提高阅 读能力。
掌握答题技巧
学生应掌握不同题型的答题技巧,如选择题的排 除法、主观题的要点法等,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 确率。
注重平时积累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生应注重平 时的积累,包括字词句的积累、阅读量的积累等 。
学生自我评价能力培养
建立自我评价意识
学生应建立自我评价的意识,明 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 时刻关注自己的学习状态。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

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导读:长春版实验语文教材,总体说来,系由从浅入深,从感性到抽象,循序渐进,有值得称道之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六册以前基本采取的按学期所属的季节来编写,即秋季开学时,编有关秋天和冬天的故事,而春季开学时则编写春季和夏季的故事。

作为课文,让学习的内容与环境相配合的好举措,易于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教材内容本册教材以识字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综合学习活动为四个主要领域,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蕴含其中。

本册教材的识字写字任务仍然较重,但关注了继续实现由以识字与写字为重点,向以阅读、表达为重点的转移。

按照整套教材的整体设计,本册教材仍然采用主题板块式编排。

全册共12个板块,依次为汉字家园、春之声、劳动、幽默、寓言故事、美丽的夏天、走进草原、花的向往、我们的世界、走进科学、关爱、伟人的故事。

在板块或者课的后面安排了一次口语交际和8次习作、1次综合学习活动、6次具有综合学习活动性质的小型训练。

各板块的内涵丰富,体裁多样,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教材特点本册教材坚持语文教育民族化和现代化的紧密结合,体现语文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在统一,强调学生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具体凸显以下特点:1.选材追求精品文质,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1)教材的人文内涵丰富,魅力无穷。

选文中充满了热爱领袖、热爱人民、热爱自然、关爱生命、自主自信、劳动创造美、遵循规律、树立理想、珍惜时间、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等人文教育因素,使学生在学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题材广泛。

教材反映了农村生活、城市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古人生活、今人生活、普通人生活、领袖生活、中国人生活、外国人生活,有助于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千世界,适应社会生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文字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文字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说课标说教材文字稿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教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语文学科是学好各个领域知识的基础和工具,学好语文就可以拥有一条通向知识海洋的绿色通道。

为了引领孩子们学好语文,感受祖国语言的文字美,我们需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标准,灵活驾驭语文教材。

接下来,我将从课标、教材和建议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在小学语文中,课程标准和内容是融合在一起的。

小学语文的课程总目标是以三维目标来呈现的,全面而富有新意。

其中,知识目标是要求学生认识约3500个常用汉字,能正确书写汉字,能说普通话;能力目标主要是要求孩子们能主动探究性研究,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并能初步具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情感目标则是培养孩子们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三维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孩子们的语文素养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以及综合性研究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高渗透在小学语文的三个学段。

在识字和写字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到了中年级孩子们则养成了主动识字的惯了,高年级的孩子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了。

在阅读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喜欢阅读并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会积累词语了。

中年级,孩子们则会提出疑问来体会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抓住文章大意来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在口语交际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听人说话时努力了解讲话的内容。

到了中年级则可以把握主要内容并可以作简要转述了。

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在听人说话时抓住要点来做简要转述。

在写作方面也是如此,一二年级的孩子在写作时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到了中年级孩子们则可以修改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了。

高年级的孩子修改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在综合性研究方面,一二年级的孩子可以热心参加校园社会活动,到了中年级则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的语文活动。

高年级的孩子则可以策划简单的校园和社会活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集体备课解读稿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集体备课解读稿

读懂教材用好教材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解读教学总是以教材为例子,“教”学生“学”,使学生获得并逐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为阅读教材,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激发思考、陶冶情操、精进表达等,总之,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化”教材为应得素养。

一、课标解读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但综合性学习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领域,它与其他四个方面的教学内容不在同一层面上,不具备比较单一的内容目标。

它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等学科特点。

从三年级下册开始,统编教材独立设置了综合性学习单元,旨在通过开展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引导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合理规划活动过程,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基于以上特点,教师要关注单元的目标定位,关注学习和生活实践学习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世界,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我们要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允许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有效的起点教学。

二、教材编排解读(一)单元教材分析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是统编教材在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本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纸的发明》《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4篇课文,和“综合性学习”“语文园地”。

这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古诗三首》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纸的发明》介绍了纸的发明经过,告诉人们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赵州桥》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重点介绍了桥的坚固,同时还介绍了桥的美观,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以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具体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街市,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景和古代绘画艺术。

小学文章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文章导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年级:三年级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学会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学会在小组中分享阅读感受。

教学重点:1. 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文章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相关资料,包括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

2. 学生每人准备一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吗?谁能简要介绍一下?二、阅读指导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气。

2. 提问:课文中有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事?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分析文章结构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

2. 提问:文章开头写的是什么?中间部分发生了什么事?结尾部分又是怎样的?四、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a. 小蝌蚪为什么找妈妈?b. 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c. 小蝌蚪最终找到了妈妈吗?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文章的结构和人物特点。

2. 拓展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简笔画或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二、深入阅读1.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注意细节。

2. 提问: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感动?三、分享感受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阅读感受。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如何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

如何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

如何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起到了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作用,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读懂导读部分是理解整篇文章的关键。

本文将从导读部分的目的、内容与技巧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

一、导读部分的目的导读部分作为课文的开篇,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结构和重点内容。

它通过提供相关背景信息、引发思考和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学生深入阅读铺垫道路。

二、导读部分的内容导读部分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课文标题与作者简介:学生应首先了解课文的题目及作者的基本情况,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把握。

2.背景信息与知识点:导读部分会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背景信息,比如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导读部分还会涉及到一些学科知识点,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提高整体理解能力。

3.问题引导:导读部分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题、情节以及人物性格等方面的内容。

学生可以通过思考这些问题,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和思考,为进一步阅读做好准备。

三、读懂导读部分的技巧为了更好地读懂导读部分,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技巧:1.仔细阅读:在阅读导读部分时,学生应该认真阅读每一个字,理解每一个句子的含义,并思考其中的问题。

不要匆匆忽略导读部分,它承载了课文的关键信息。

2.理解背景信息:对于导读部分提供的背景信息,学生应该充分理解并与课文内容进行联系。

如果导读部分提到了历史事件或地理环境,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进一步了解,以更好地理解课文。

3.提前预测:在思考导读部分中提出的问题时,学生可以试着提前预测课文的内容和发展。

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对重点内容更加敏感,提高阅读效果。

4.注意词语与句子结构:导读部分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通常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关键词和语法结构来理解导读部分的意义和脉络。

总之,读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导读部分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背景知识、阅读技巧和推理能力。

小学语文课文导读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导读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导读教案导读一:背景介绍本文是一篇小学语文课文导读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导读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导读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导读,学生能够:1.了解课文的背景和与生活的联系;2.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4.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5.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导读三: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核心内容;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导读四:教学步骤步骤一:热身导入(5分钟)通过简要的问答或观看相关图片、视频等方式,激发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导入学习氛围。

步骤二:背景介绍(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等方式,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情境,包括课文的作者、时间、地点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的产生背景。

步骤三:课文导读(20分钟)3.1.首先,教师念课文,学生跟读;3.2.然后,教师分段解读课文,注重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结构和篇章结构的分析;3.3.结合课文的情节、人物等要素,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理解。

步骤四:语言点讲解(15分钟)针对课文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并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进行造句等练习,加深记忆。

步骤五:情感启发(10分钟)通过适当的提问或思考题,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情感、思想进行思考和感受,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步骤六: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本节课的要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布置相关作业,例如默写词语、仿写类似情节的短文等。

导读五:教学辅助工具1.PPT或黑板;2.课文教材、笔记等。

导读六:教学评估与反思可以通过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重点词汇的掌握情况。

教师应及时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火烧云》导读导学教材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火烧云》导读导学教材理解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4课《火烧云》导读导学教材理解第一篇:跳动的情思《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

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课文第一节用了五个明“变”,一个暗“变”。

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两头小白猪用了明“变”,而喂猪老头儿的胡子是金胡子,用了暗“变”,形象地写出了日落时分火烧云的动态之美。

文章接下来写火烧云的红“烧着”了整个天空后颜色之“变”:一会儿红通通,一会儿金灿灿,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白,一会儿葡萄灰、梨黄、茄子紫等等,还有叫不出名的颜色;之后是写火烧云形状之“变”:一匹头南尾西跪着的马只两三秒钟便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找马的尾巴,马又变模糊了,来了一条大狗,后面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大狗小狗都不见了。

又来了一头大狮子,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这一切,不仅描写了千变万化的天空与火烧云,同时把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极富艺术感染力。

这不难看出作者面对眼前的景物时倾注的满腔激情。

在瞬息万变的火烧云中能用眼睛捕捉到这一切,仅仅凭认真细致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伴随着丰富的联想。

而富有诗情画意的联想必然出于一颗敏感善思的心灵。

因此,我们在欣赏这篇美妙的课文时,应细心体会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提高我们感受美热爱美的思想修养。

第二篇:行走在奇特的时空中——解读萧红的《火烧云》《火烧云》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

对于《呼兰河传》,茅盾1946年在《呼兰河传》的序言中表达,小说似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采用童年视角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一座北方小城中民众的生活状态,语言朴素细腻,生动感人,表现出萧红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对世事不同寻常的洞察。

《火烧云》原文经过删节、编修后被收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讲稿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讲稿首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旨在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热爱和思想感情,并具备初步、实用的各项语文能力。

其次,课本的编写以生动、活泼、主动的研究为特点,让学生在研究中丰富语言积累,同时为思想品德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提供支持。

最后,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凭借。

二、新课改下的备课要素和方法在新课改下,备课要素和方法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备课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备课计划。

其次,备课要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最后,备课要注重探究性研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观看新课改教学课例,感受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观看新课改教学课例,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的特点。

新课改注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同时,新课改也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积极性。

四、如何运用法,教好材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运用法,教好材。

首先,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计划。

其次,教师要注重探究性研究,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

最后,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材增编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四分之一。

同时,教材也注重联系现实生活,引进语文教育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时代精神。

2、教材强调打好语文基础,具体措施包括改进识字、加强写字、增加课文篇数、培养作文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低年级要求学生认字超过1800个,学会1200个,中、高年级每册32篇到35篇,重视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培养语感,增加积累。

3、教材在编排上进行了进一步改进,重编作文教材、新编口语交际教材,改进识字写字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师培训稿: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材导读一、教材编排概况:1、本册教材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6)课文(每单元安排“课文”3~4篇,共26篇)习作(每单元安排l篇,共8篇)练习(每单元安排1个,共8个)2、本册教材编选课文的三个特点:①内容丰富,体裁多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多方面的知识,接受多方面的教育,而且还能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

比如从内容看,既有反映历史人物的课文,如《李广射虎》,又有展示当代人物精神面貌的课文,如《微笑着承受一切》;既有赞颂革命英雄人物的课文,如《菩萨兵》,也有表现少年儿童日常生活的课文,如《雪儿》、《赶海》;有的课文主要介绍风景名胜,如《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有些课文则主要介绍自然科学常识,如《恐龙》、《海底世界》等。

再如从体裁看,除记叙文外,还有诗歌、童话、民间传说、寓言故事等。

②本册课文篇幅短小,语言规范,便于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复述、口语交际等训练。

③本册教材插图精美细致,饶有童趣,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其形象思维能力。

3、全册教材主题、内容梳理:二、关于字、词、句的教学本册的生字均安排在课文里,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

全册共安排生字388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45个,另外的143个生字只要求认识。

每篇课文安排生字6~21个,其中要求会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一一列出;只要求认识的字则列在田字格的上面。

课本最后按课次安排了生字表,以便复习、巩固。

友情提示:1、“只要求认识”的生字的具体要求是:能读准字音,认准字形,能初步结合词语理解字义,主要帮助学生扫清阅读课文时的障碍,不列入生字考核的范围。

2、本册教材中“易读错”的字:(供参考)弥(mí)漫一缕(lǚ)影影绰绰(chuò) 拈(niān)弓捕(bǔ)杀花骨(gū)朵干涸(hé)汲(jí)水涟(lián)漪(yī)狩(shòu)猎袅袅(niǎo)蔓(màn)延亲戚(qī)田埂(gěng) 贮(zhù)藏郑人买履(lǚ) 烟熏火燎(liǎo) 孑(jié)孓(jué) 情不自禁(jīn)3、本册教材中“易写错”的字:(供参考)陷进哀伤厉害匆忙预料旅行疑问都督摘花蜿蜒曲折滕王阁序腾云驾雾变幻无常胸有成竹手足无措望而生畏钓鱼鱼钩传染莲蓬(上下结构)4、本册教材中出现的多音字:常用的多音字,都在右上角加*以示标注。

多音字仍然只在要求会写的生字出现其他读法时列出,也仍然不计人生字总量。

这册教材共出现了10个多音字,分别是:少shǎo (多少) 难nàn (遇难)泊bó(停泊)提tí(提包)少shào (少年)难nán (困难)泊pō(血泊)提dī(提防)挨āi(挨号)行xíng(行走)似sì(好似)都dū(首都)挨ái(挨打)行háng(银行)似shì(像……似的)都dōu(都有)教jiāo (教书) 字典中的解释:①把知识或技能传给别人教jiào(教育)字典中的解释:①教导,教育②宗教散sǎn(散装)字典中的解释:①没有约束②零碎的散sàn (散会) 字典中的解释:①由聚集而分离②散布③排除5、加强生字教学的备课,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采用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

比如:这册教材《少年王勃》中的“胸”字,为了防止学生少写一条竖,我们可以把“乂”说成心脏,下面的“︺”是心室,不能残缺,否则心脏就会掉下来。

再如:在上学期教研活动中观摩《金子》一课中,利用汉字象形特点,借助画面和音效区分“娇”和“骄”字。

再比如借助意思的不同区分多音字等。

6、本册教材里8个练习中“读读背背”内容: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应把握好“度”,仍然以积累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它们可以有一些理解,不能满足在机械记忆的层面。

但并不是说要让学生抄下解释进行背诵,增加负担没有必要。

三、关于阅读教学(一)重温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目标: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二学段关于阅读的具体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9.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课程目标中的这几项内容应该格外关注,继续作为三年级的重点训练项目:1、质疑能力的培养——“初步学会默读。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2、教给学生理解词句的多种方法途径——“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重视归纳主要内容和体会情感的训练——“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4、进行语言品赏,感受表达方法的熏陶——“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另外还要关注冒号、引号的用法和略读的训练。

(二)知识点梳理,做到心中有全局:1、要求背诵的课文:2、要求会造句的词语:流连忘返——《庐山的云雾》询问意外——《微笑着承受一切》热火朝天尽心尽力——《菩萨兵》喜出望外——《七颗钻石》究竟渐渐地——《水上飞机》谈笑风生——《跟踪台风的卫星》允许——《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窃窃私语——《海底世界》3、理解词、句的练习:这仍然是三年级教学的重点训练项目,这种能力的培养不应凭借机械地抄写、背诵来强化,应该帮助学生归纳理解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更多词句,鼓励学生敢于灵活运用。

上学期教材分析中我们已经推介了一些理解的方法,根据这册教材的课文和练习安排,我们又可以梳理出这样几种理解的方法:方法一:联系生活,调动生活积累理解:比如《长城和运河》中的“蜿蜒曲折”,《美丽的南沙群岛》中的“水天相接”和练习7中的“鸥水相依”等,我们都可以启发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理解。

方式二:根据上下文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比如练习3中“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中,“荡漾”一般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在这首诗里联系上下文后的理解应该是形容桃园里接连不断的传出来的有高有低,有长有短的笑声。

方法三: 结合内容引申理解:比如理解“揠苗助长”和“郑人买履”和练习8中的成语等。

方法四:形成举象,还原画面理解:比如《菩萨兵》中“朱总司令带领大家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我们可以启发学生透过“热火朝天”这个词语想象朱总司令和战士们给藏胞们干活的场面,在语言的描述中,浮现劳动的场面,理解“热火朝天”的意思,体会“菩萨兵”的含义。

方法五:融入表演,伴随着形象理解:比如《揠苗助长》中的“巴望”一词《海底世界》中的“窃窃私语”等。

方法六:在比较体味中理解:如教古诗《绝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一句中的“含”字,让学生将“含”换成其它的字,如“有、嵌”等等,让学生将这些字放入诗中进行比较,从而,领会“含”字的妙处就在于将这幅画写活了,写出了动态之美。

另外还有在直观感知中理解、逐字解释,连贯组合理解、通过找近义词理解和借助工具书理解等方法。

4、归纳内容的练习:这册教材的练习中有很多关于归纳主要内容的练习,比如●《海底世界》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丰富”这句话的理解。

●《恐龙》第二自然段写了哪几种恐龙?说说他们的特点?●《七颗钻石》默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根据这些问题我们也可以梳理出几种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方法一:梳理线索法。

《七颗钻石》就可以以水罐为线索,围绕水罐发生的变化,梳理出空水罐——装满水——变银罐——变金罐——跳出钻石的脉络,以此为依据,就会清晰、全面的归纳出主要内容。

方法二:捕捉要点法。

《海底世界》就可以围绕着“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丰富”这句话,捕捉课文2——5段的中心句,组合起来就归纳了文章的内容。

方法三:抓主要事件法。

《微笑着承受一切》抓好桑兰的三件事:比赛中受重伤不掉眼泪,急切询问比赛情况;康复治疗中忍着剧痛配合医生,还哼唱体操乐曲;坚持自己刷牙、穿衣、吃饭。

将这三件事组合起来就是主要内容。

另外比较有效的归纳方法还有要素组合法、题目拓展法、问题串联法等。

6、体会思想情感的练习:这册教材的练习中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练习,比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

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槐乡五月》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寓言两则》农夫和买鞋人傻在哪?你想怎么开导他们?……体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怎样突破老师们肯定有自己独到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起四个框架:首先回归文本,结合文中的语言文字或内容;其次谈出自己对内容的理解;然后表达自己在情感品悟中的收获;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延伸自己的理解。

7、关于语言表达的练习:●《美丽的南沙群岛》总分结构段落生动优美的句子●《庐山的云雾》总分的结构段落●练习2 表示色彩的词语●《赶海》语气词的使用●《荷花》精彩的语句●《狼和鹿》加引号词语的表达效果●《槐乡五月》叠词(三)友情提示:1、彰显学科特点,统一工具人文一节全是知识、技能训练的语文课和一节全是情感熏染,心灵点燃的语文课,都不能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我们应该遵循语言文字训练与人文教育相统一的原则,一方面获取语文知识、技能、素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另一方面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资源,重视情感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

比如在教《长城和运河》一课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假想坐上了去北京的飞机,在飞机上透过云层看到在山岭间蜿蜒盘旋的长城(播放由空中拍摄的长城录像),让学生说说看到雄伟的长城时脑海中出现了哪些词语,想到些什么,从而引导学生理解诗中“不朽的诗篇”的含义。

在学习写运河的部分时,可以让学生边看录像边想象漫步古运河边的所见、所思、所感,再启发学生说说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哪些人间奇迹,最后,让学生用自豪的语气读背全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