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矿山地质工作在大新锰矿矿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矿山地质工作在大新锰矿矿山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文章通过阐述大新锰矿地下开采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运用地质技术对地下开采指导作用,矿山的地质管理工作对矿山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意义。

从而更好的达到服务生产、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目的。

标签:矿山地质; 地下开采; 大新锰矿
大新锰矿于1958年被发现,并被当地组织开采。

广西锰矿公司于1963年进行了改造,1985年实施了年产30万t采矿工程。

1992年建成投产。

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了年产30万t的露天矿开采和加工。

1999年地下开采试验,经过技术改造和扩建实现年产60万t的地下开采项目。

2014年矿山开展地采项目150万t/a的可行性研究,矿山生产能力不断扩大,2017年年度开采矿石总量达176万t。

大新锰矿矿山的生产规模也逐年扩大,在矿山开采阶段,矿山地质工作得到了规划和继续正常生产,合理利用了矿山资源。

为扩大矿山开采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起着重要作用。

1.矿山区域地质概况
大新锰矿矿区位于大新县西部,行政区域划属大新县下雷镇管辖。

矿区有公路通往大新、靖西、崇左等县城。

矿区至大新县城61公里,至靖西县城58公里,合那高速至崇左站约110公里。

交通尚方便。

本区域出露地层从老至新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

以泥盆系分布最广,石炭系次之,第四系不发育。

其中五指山组第二段为含锰岩段,由三层碳酸锰矿和二个夹层组成。

底部为Ⅰ矿层,以棕红色为主,部分灰绿、铁黑色。

矿石构造下部多为条带状、豆状、鲕状,上部多为块状。

风化后成为氧化矿,呈黑色、钢灰色。

厚0~3.23m。

下部为夹层一,为硅质灰岩及少量硅质岩夹钙质泥岩。

岩层呈浅灰至深灰色薄层状构造,厚0.09~29.17m,南翼为0.6~2.92m。

风化后为硅至夹泥岩。

中部为Ⅱ矿层,以棕红色、绿色为主,部分以致密块状、薄层状、条带状为主,上部以鲕状及条带状为主。

厚0~5.05m,平均2.38m。

风化后为黑色及钢灰色氧化锰矿,夹土黄色泥质岩。

上部为夹层二,锰质泥灰岩或锰质泥岩,厚0~1.28m。

呈灰、灰绿夹灰自色。

块状、薄层状构造。

风化后为薄层状含锰泥岩。

顶部为Ⅲ矿层,深灰至灰色,部分为暗灰绿色和浅肉红色,微—细粒结构。

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为主,下部常呈薄层,条带状。

厚0.2~3.13m。

风化后形成黑色、钢灰色氧化锰矿,类土黄色泥质岩物。

2.大新锰矿矿山开采现状
目前大新锰矿露天采区即将闭坑,矿量减少,将全部转入地下开采,但由于技术等原因,地下开采未能形成较大规模,无法保障足够的矿源。

地采开采技术要求相对露采高,深部矿体地质赋存比浅部变化复杂,进一步增加对矿石质量管控的难度,导致矿石质量有所下滑,单个批次的波动较大。

地采开采中由于矿体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褶皱、断层多而且变化复杂,容易造成回采过程中废石混入过多,采出矿石品位较低。

大新锰矿地下开采配备了“六大系统”,排水系统是“六大系统”之一,但由于目前正处于丰水期,地采水量增多,加上地下采区正好处于山坳位置,部分地表水流入地下采区,造成排水系统难以及时排掉大量的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

多年的地下开采,它使矿井形成了多个采空区,是矿山安全生产的隐患。

人员或机械设备可能落入采空区,造成损坏和损失。

目前,大新锰矿有大量的采空区,治理相对困难,已经成为大新锰矿地下开采的阻碍。

3.运用地质技术指导矿山生产
3.1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对矿山开发以及生产的过程中,矿山地质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矿山在进行生产之前的奠基工作。

也是在矿山整个开发过程里起到的重要的作用。

矿山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下:
(1)生产勘探集约化勘探项目可以增加矿石储量,满足矿山生产需要。

在露天矿开采中,在平台上设置沟槽,在露天矿开采或钻孔充填勘探剖面和勘探线上采用钻孔取样。

在地下开采中,勘探与开采的结合是经常考虑的问题。

在开采过程中,根据勘探、开采和采掘阶段的不同,勘探与开采的结合是不同的。

(2)矿山生产中的地质管理包括储量平衡和管理,能够保证矿山生产及作业计划确定、矿山采掘计划编制,从而正常均衡生产的重要问题。

也能够反映采掘生产准备程度的生产矿量,对地下开采分为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和备采矿量,露天开采只分开拓和备采矿量。

采矿的贫化与损失的计算管理是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工作。

在矿山采掘与采剥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的安全和效率、减少贫化损失、选矿正常生产,地质工作要随时在坑道掘进、采坑剥离、矿石回采、配矿等各个环节给以及时指导。

(3)对各项采矿和探矿工程进行编录和取样,经综合整理编制为矿山生产所需的图件。

(4)矿产资源的保护与综合利用。

在生产中,低品位矿石或表外矿石的利用,以及作为补充资源的废弃岩的利用,都将对充分利用矿山经济效益和资源发挥重要作用。

3.2 以地质技术为指导,探采结合增加矿石储量
目前分公司即将全部转入地下开采,且开采的规模及难度也与日俱增。

探采结合是将生产探矿与采矿相结合的工程布置形式,它具有工程量小,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目前北中部地下采开采与2016年初开采,属于新建工程。

该工程的开采矿段为160-370m之间的矿体。

北中部地下采区地质构造变化复杂,大、小断层发育,矿体形状不规则,产状不稳。

运用地质技术,实行探采结合,当地质情况发生变化,地质专业技术员及时调整探矿布置,与采矿技术人员共同调整采矿工程。

在开采掘进过程中跟踪取样和编录,在变化复杂区域进行加密勘探。

相对目前在北中部4#串车斜井320中段开展探采结合的数据分析,对比初期勘探数据的储量,矿石储量有所增加。

3.3 以地质技术为指导,提高矿石采出品位
降低矿石贫化,是提高矿石采出品位的重要途径。

根据地采开采地段矿体地质变化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采矿方法,减少废石混入率。

运用地质技术,加强对矿脉地质变化情况的勘察及分析,合理布置矿块,优化矿块开采技术参数和技术指标,断提高矿房回采率,降低矿石损失贫化,稳定并提高出矿品位,为下游生产提供相对稳定的锰矿石原材料。

3.4以地质技术为指导,优化治理矿山采空区
矿体中因开采而形成采空区,为了防止地表陷落,消除生产隐患,确保坑内作业人员安全,需及时的有计划地处理采空区的各种措施(如充填或放顶封闭等),这些处理工作谓之采空区处理。

目前开采产生的采空区较多,测量数据不全,治理难度增大。

可结合矿山实际工程地质条件,对采空区进行探测。

可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如高密度电法、地震勘探、瞬变电磁法等)探测采空区的位置,再用三维激光扫描设备对采空区的形状、大小进行数字化和可视化,从而采取合理的治理方法。

逐渐消除地下采空区对矿山安全生产的隐患。

3.5以地质技术为指导,预防地质灾害
多年的露天开采,采区边坡台阶数量增多,目前中部露天采场7#线最低台阶标高315m,到中央副井标高430m,西南露天采场33#线最低台阶标高385m,往西至35#线最高台阶标高560m。

许多边坡随着常年雨水的冲刷,爆破的震动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存在滑坡隐患。

组织地质技术人员,详细查明边坡地质构造,岩层岩性分析,开展水文地质勘查。

可以有效评估采区边坡稳定性,及时采取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山体滑坡造成地质灾害。

4.结束语
大新锰矿矿山地下开采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前期勘探精度也随之减弱,开采难度不断增大。

不断面临开采及技术难题,也对矿山的安全生产带来压力。

必须综合开展矿山地质技术工作,全面掌握地形地质构造及变化情况,为矿山生产提供有效的地质依据。

实现矿山资源的回收和利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王建新,杨家谦等.广西大新县下雷矿区南部碳酸锰矿详细勘察地质报告[R] 南宁:广西第四地质队,1985.
[2] 杨言辰等.矿山地质学第二版[M] 武汉:地质出版社,2009.
[3] 羅毅莎,姚振巩.采空区的安全处理的对策措施研究[j] 采矿技术,20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