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及心理干预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摘要】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认为无论付出多大努力,也无法达到成功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习得性无助感,影响其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成绩表现。
影响因素可以包括学习压力、学习动机不足、自我效能感低等。
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建议如调整学习计划、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增加学习支持等措施来应对。
通过有效的对策探讨和实施建议,高职学生可以克服习得性无助感,提升专业学习的效果和学习动力。
展望未来,希望高职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习得性无助感,积极应对,提升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
【关键词】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专业学习、影响因素、有效对策、实施建议、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其中包括高职学生。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其中习得性无助感成为一项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无助和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表现为对学习任务的期望低、努力程度低以及从失败中难以恢复。
在高职学生中,习得性无助感对其专业学习产生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习得性无助感会导致学生缺乏积极性和动力,影响其对学习的投入程度;习得性无助感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绩,甚至导致学业失利;习得性无助感还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导致情绪问题和压力增加。
如何有效应对习得性无助感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本文将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帮助高职学生有效应对习得性无助感,提高其专业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2 问题提出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出现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表现为对自身能力的怀疑、学习动力的下降、对学习任务的恐惧和厌恶等。
习得性无助感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并且对其专业学习和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面临着课业负担重、就业压力大、实习实训等多重挑战,容易导致习得性无助感的产生。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引言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个体对于无法改变的情境或任务感到无力的心态,这种感觉可能会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特别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需要面对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挑战,习得性无助感可能对他们的专业学习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以及对策。
1.1 学习动力的降低习得性无助感会让学生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而导致学习动力的降低。
高职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但如果他们对学习过程失去信心,就会感到学习变得毫无意义,学习动力也会逐渐减弱。
习得性无助感可能导致高职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目标产生怀疑,觉得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这种心态会使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减少,学习效果自然也会下降。
在专业学习中,学生需要不断地钻研和实践,但习得性无助感会让他们产生“做了也无用”的想法,从而影响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1.3 抑郁和焦虑习得性无助感会让高职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奈,长期处于这种心态下容易产生抑郁和焦虑,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专业学习。
抑郁和焦虑会让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效率和成绩都会受到影响。
1.4 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习得性无助感可能会让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消极的态度,他们会觉得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取得成功,在面对就业和职业发展的挑战时失去动力和信心。
二、对策2.1 培养积极心态高职学生应该努力培养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
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态的引导和培养,让他们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能够坚定信心。
2.2 增加学习自信心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学术竞赛和项目实践等活动,帮助学生增加学习自信心。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肯定和成就感,从而增强对学习的自信心。
2.3 建立学习支持系统学校可以建立学习支持系统,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等服务。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分析及对策
有关教 师对 学生期望 相关研 究发 现 ,教 师
面对全新 的学 习环境 ,没 有及时采 取有效 的改 对待 学生的态 度和评价 直接影 响学 生学 习 的积 有些教师用 固定 的 、 面的眼光看 片 进 措施 , 而无法 获得成功 体验 。屡 战屡败 ” 从 “ 的 极性 和效果 。 以他们 学 习基础 差 的缺点为依 据 , 进 经历 , 削弱 了他们 的求 知欲 、 进取 心 、 就感 等 待 中职生 , 成 传递 给学生 一种信息 , 即他 没有能 内在驱动 力 ,也 给中职教 育教学带来 了更 多困 行 消极 评价 ,
的观念和爱 好非常 相像 ,有时同伴 的影响 甚至
只是工人 , 没什 么前途 , 不够体 面。这种 观念给 超过 家长 和老师 。由于教师 的评价 具有一 定的
收 稿 日期 :0 — 5 4 2 09 0 —0
9 0
影 响力 , 影 响 同学对 同学 的看法 和态 度 , 如 会 例
习成绩 , 注重 与孩 子 的沟通 , 不 不能 满足孩 子 的 “ 习得性无 助 ” 中职生 的成 长有着 严重 的 对
心理 需 求 , 只要 孩子在 学 习上稍 有失 误 , 家长 便 消极 影 响 , 不仅 干扰情 绪 , 而且 常 常影响 真实水 会 教训 孩 子没用 、无 能等 ,过 度放 大孩子 的失 平 的发挥 ,并 对他们 接 受知识 也 造成 了一定 的 一旦 “ 得性 无助 感 ” 习 产生 , 就会具 有迁移 误 ,导 致 子女逐 渐认 同 了父母对 自己的失败 者 障 碍 。
难。
一
力做这件 事或根本 不行 ,这种观点 伤害 了中职
、
造成 中职 生“ 习得性 无助” 主要原 因 的
生 自尊心 , 打击他们 学习 的信心 , 而影 响到中 进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一、引言高职学生正处于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知识、面对新挑战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往往面临着各种压力,其中包括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长期的挫折和失败经验,个体产生的一种悲观情绪和消极态度,觉得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最终导致自我束缚,学习信心心理感失落,对未来的自我期望也较低。
本文将从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阐述。
二、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1. 学习动力不足习得性无助感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影响他们对专业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学生会觉得无论自己如何努力,结果都无法改变,因此会失去追求成功的目标,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2. 学业成绩下滑习得性无助感会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业能力产生怀疑,从而降低他们对学习的投入和积极性,影响学业的成绩。
由于缺乏信心和动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得越来越差,最终导致学业成绩的下滑。
3. 社交障碍习得性无助感会影响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使其变得孤僻和消极。
学生可能会因为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感到焦虑和沮丧而避开社交活动,导致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变得困难,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和个人成长。
4. 对未来失去信心习得性无助感使学生对未来产生怀疑和失望,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这种消极情绪会影响学生对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的看法,使他们对未来的发展缺乏目标和动力。
三、对策建议1. 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调节能力高职学生应当提高自我认知能力,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业能力和潜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业目标和规划。
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调节能力,学会适度放松、调整心态,做到面对困难不退缩、不懈怠。
2. 搭建支持体系,提供情感关怀学校和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的情感支持和帮扶体系,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情感关怀,帮助他们排解负面情绪,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学习态度。
学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加强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116.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
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摘要:习得无助是一种消极的认知定势,会使人们认为成功与失败是不依赖于自己的努力的,因而在以后的不可控情境中便放弃努力。
习得无助这种心理状态在中职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转变需要教师做更多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应用更多的教育技巧、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更加注意方式方法、投入更多的爱心……关键词:习得无助挫折师生关系归因控制点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是指个体面临不可控情境时,形成了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事情结果的不可控知,继而导致放弃努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习得无助是一种消极的认知定势,会使人们认为成功与失败是不依赖于自己的努力的,因而在以后的不可控情境中便放弃努力。
一.成因习得无助这种心理状态在中职学生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导致习得无助状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中职学生来说,主要是学生自身素质和外部情境压力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由于个体能力的限制或其它身心缺陷而导致实现目标的障碍。
中职学生往往长期经历失败而又找不到扭转局面的策略,因而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身无能或低智商等稳定、不可控因素,而不是去客观分析需要完成的任务的难易程度,也不考虑个体能否驾驭和是否努力等因素,即便偶尔成功也会被他们归因为运气好、任务容易等不稳定的外部因素。
由于缺乏对失败原因的正确分析能力,学生对自身能力极度不自信,最终导致他们产生很强烈的习得无助感。
在外部情境压力方面,消极评价是导致习得无助心理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生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常常受到教师同学的批评或嘲笑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对学习或参加活动怀有恐惧心理,特别是有人监督时,就显得格外不自信和焦虑不安,甚至会使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
在屡遭教师或同学的消极评价,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产生自己的确缺少取得成功的能力的心理暗示,不愿再为完成任务付出认真努力。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的地位日益重要。
高职教育旨在培养具有一定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做出贡献。
在高职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习得性无助感的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业表现和未来的发展。
本文将从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和应对策略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学习动力下降习得性无助感使高职学生对专业学习失去了信心,认为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取得好的成绩。
这种心态使得学生的学习动力逐渐下降,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专业知识,导致学习成绩下滑,进而陷入恶性循环。
2. 学业表现不佳习得性无助感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情感状态,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学生在上课时思维散漫、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效率低下。
更进一步,学生可能会出现逃课、放弃作业和考试等现象,最终导致学业表现不佳。
3. 心理健康问题习得性无助感会影响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
长期的习得性无助感可能导致学生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二、对策1.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高职学校可以通过开设自我管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调节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学习规则,制定学习计划,适时检查学习成果,并对学习目标进行调整。
2. 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可以通过改善教学设施、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高职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实践性很强的实习项目,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增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提供心理健康相关的支持学校可以设立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困扰,缓解习得性无助感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5. 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教学指导,提高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高职院校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成因分析
“ 习得性 无助 ”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高职院校学生在认知 、 . 动机 、 情感 甚至个性 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M题 ,因此它是一个综合 的慨念 ,成凶相当复 杂。它是 多种因素共同作片的结粜 ,而不能放看 I 作是 由单一 凶素引起 的。在人群中 ,不I 层面的人或人的不I 方面不 — J 司 同程度地存在 着 “ 习得性 无助”现象 ,在 当代大学生中 ,高耿院校学 生表现得比较集中和典型 ,具体体现 为如 下方面 。 () 1 学业不 良状态 的长期积淀 在导致 高职高专学生形 成 “ 习 得性无助 ”的众 多原凶中 ,学业上屡战暖败起到了负强化作用 。从应 试角度看 。高职高专学生大都不是学习上的优等生 ,文化成绩相对较 差 学业上失败的经 历,不断地挫败着他们的 自信心 ,高考的再失利 又一次强化 了 “ J 不属于我的”结论。一次次的失败使他们认为 自 r) & a 身缺少取得成功的能 力,不能产生高 自我效能感 ,长此以往不可避免
职 业 教 育
南 l 科 技 2 1年第1期 = 01 2
高职 院校 学生 习得 性 ’ 象成 因分 析 “ 无助 ’现
谭 芬
摘
丁 跃 华
本文 旨 在通过科 学地 分析其形成 原
( 北 广 播 电视 大 学 传 媒 艺 术 系 ) 湖
要 随 着高等职业教 育在我 国的发展 ,高职院校 学生中 “ 习得性 也 H 凸观 。这种现象既与高职学生 益 不同于普通 高校大学 生的特 点有关 ,也受到社会大环境和高职学校本 身凶素的影响 如何科学地分析其形成原凶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矫治已 成为 目前高职 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2 “ 习得性无助”现 象的成因分析
“ 爿得性 无助 ”感最常见的描 述是 :一个人消极的生活情况 ,经
最新 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对策-精品
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对策一、中职学生的习得性无助现象及原因习得性无助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心研究表明,习得性无助不但会发生在动物上,同样也会发生在我们人的身上,特别是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上。
青少年脆弱而敏感,渴望得到关注和肯定,但当他们受到来自学习、情感、考试、人际关系等各方面的挫折时,如果没有很好地克服失败和挫折,就会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我不会”“我不能”成了他们口中拒绝学习的借口。
有些学生选择放弃努力,导致学习动机、交友动机、自我展现动机减弱。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教育领域“三等公民”的地位,尽管这一局面正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而日益改变,但人们头脑中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远未根除。
一些基础差、学习困难的中职学生无法从家长、教师及成绩优秀的同学那里得到认可,他们就会从与自己一样学习水平的同伴那里寻求共鸣,从而结成一个厌学、弃学的习得性无助的群体,并相互影响。
习得性无助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负面影响。
二、应对中职学生习得性无助的策略1.帮助中职生设定合理可达成的目标。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在有重要意义、有一定困难并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能取得优异成绩、超过他人的动机。
高成就动机的人积极参与竞争,在失败之后倾向于更加努力,因为他们喜欢挑战和竞争;而低成就动机的人尽力回避竞争和任务,在失败面前往往一蹶不振。
对中职生而言,目标的设定往往决定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设定的目标一定要适合中职生个体本身。
在中职教学中,目标设定要立足中职生现有的发展水平,让目标处于他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要求,完成任务。
比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基础水平、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出发,帮助学生制定既易于接受又利于激发潜力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减少习得性无助的压力,使每位中职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发展。
在实训课程中,教师对不同学生的零件加工和操作要求可以“因材施教”、难易区分,特别是在教授较难的知识时,教师要分解学习目标,设计小的步骤,让学生可以通过努力达到。
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
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表现及教育对策初探近年来,中职教育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很多中职学生却处于习得无助状态,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也影响了中职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从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两个方面,浅谈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问题。
一、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分析习得无助状态是一种负面心理状态,常见于教育背景差、家庭环境不好、人际关系不良、情感冲突等情况下,这些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以下是具体成因分析:1、学习上的原因中职的教育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是授课方式单调,课程设置单一,往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实践性和探究性。
因此,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难以被激发。
这是导致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2、个人因素个人因素也是导致习得无助状态的重要因素。
比如,中职学生个性不够成熟、心理素质欠缺等,极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冲击,对生活和学习感到困惑和无助,并产生消极情绪。
3、家庭和社会环境中职学生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也会影响其习得无助状态的形成。
一些学生家庭不稳定,缺乏支持和关注,学校也缺乏关心、引导和帮助,这些都会使学生失去自信,感到无望和无助。
二、习得无助状态的表现习得无助状态的表现各异,但总体上表现为:1、学习态度消极抱怨学校学习无趣,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各种接受训练的能力下降,没有学术目标。
2、学习效果不佳缺乏热情,对学习方式、学科知识等无所谓、进退两难的问题,表现出学习效果不佳。
3、心理压力大习得无助状态时,学生感觉一再受到自身不足和他人的不理解。
导致心理压力和情绪不稳定。
4、容易疏忽、怠工或旷课中职学生在课业上感到无望,容易产生疏忽、怠工或旷课的行为。
三、教育对策探讨针对中职学生习得无助状态的成因和表现,教育需要采取如下措施:1、增强思想教育,树立学习目标学校要通过思想教育,进行对策措施研究,并建立与学生沟通的平台。
树立学生的学习目标,让他们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让他们知道自己在不断成长。
2、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中职教育应该创新教学方式,引入实践要素,增强学生探究心理和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动力。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心理成因分析与对策
调查 人 数 3 2 3 4 4 5 4 5 3 3 2 5 0 5 0 5 3 2 1 7 9 2
表 有 2 4 2 2 3 4 2 4 3 2 1 6 3 6 9 0 7 8 4 4 7
现 无 9 l 1 1 6 6 ● 2 4 1 1 3 3 5 3 1 5 5
项 目成 因 父母 自身客 自身 主 教师 因素 观 因素 观 因素 因素
人数 8 3 21 3 19 8 15 2
同学 因素
3 2
环境 因素
19 3
占比例( 2 . %) 69
7 5
6 . 1 4
4. 06
1I 04
4. 51
表2 数据表 明 : 在“ 存 习得性无助 ” 心理现象 的学生 中有 7 % 生 5学 把自 身基础太差 , 学习习惯不好 , 意志力差作为此现 象产 生的成 因, 在 诸多成因中居 于首位 , 其次认为是 自己缺乏适 当的学 习动机 , 对待失败 和挫折 的心理 耐受力差 。根据调查 ,也分别有 2 .%、06 1 . 69 4 .%、04 %、 4 .%的学生认为父母对 自己期望太高或漠不关心 ; 51 教师教学 内容方式 陈旧 , 水平不高 , 教学 教育思想落 后 ; 班风、 学风 、 校风差 ; 同学关 系相处 不融洽也是产生“ 习得性无助” 心理现象 的原因。 综上所述 , 当今中职生存在 “ 习得性无 助” 心理现象较为普遍 , 因 原 也是多方面 。这种现象的存在影 响了职业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视 。 家长 二、 因探究 成 1源于学生 自身的客观 因素 、 由于社会和家长对 中等职业教 育认识不足 , 以及招生政 策的限制 , 中职学校的招生一般是在普通高 中招生之后进行 , 中职的学 生大多 上 数是学 习成绩差被 “ 排挤 ” 中职学校的学生。 到 多数学生学习能力差 , 意 志力弱 , 学习方法不当, 缺乏 良好学习习惯。 有些学生毫不掩饰地说 , 自 己在初 中是老师不管 , 学生不顾 , 学业近乎荒废 。而中职学校学 习任务 并不轻 , 既要学习基础课 , 又要学习专业课 , 真要学好也绝非易事。 中职 生基础 知识 的欠缺 , 习能力差 , 学 导致很多学生在进入 职业 学校后 , 即 使负担较轻 的学 习任务 , 也感觉 困难重重 , 力不从心 。 自己制订 的学 习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策略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策略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指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一些不良后果,因此需要及时进行干预。
一、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1.学习压力过大。
中职学生面临着高强度的学习任务和竞争压力,对成绩的要求较高,容易引发焦虑和自卑心理。
2.职业规划不清晰。
中职学生常常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这种不确定性会导致学习动力不足和心理压力增加。
3.家庭背景问题。
家庭环境的不良因素,如经济条件差、家庭关系紧张等,可能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4.社交困难。
中职学生社交圈相对狭窄,缺乏自信和沟通能力,难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造成孤独感和自卑心理。
二、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策略1.提供心理教育与培训。
中职学生应接受有关心理健康的教育,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压力、处理情绪、提高自信心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减轻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
3.关心学生的职业规划。
学校可以组织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并为实现目标提供指导和支持。
4.建立健康的家庭环境。
学校与家长之间要加强沟通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5.促进学生的社交能力。
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机会,如组织集体活动、开展团队合作等,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干预策略的关键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教育部门、学校和家长要共同关注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与教育对策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与教育对策中职生也就是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培养出来的具有一定工作技能的一线操作人员。
中职生主要是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少年,他们普遍存在环境适应不良、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不足、言语行为偏激、情感冷漠、角色定位模糊等,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就业。
中职生所表现出的这种心理表现就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习得的。
一、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是指个人经历了挫折与失败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习得性无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提出的。
塞利格曼发现,狗遭受了无法逃避的电击后,当再次面临电击时,即使能逃避,狗也不会逃避,反而消极地接受电击,表现出绝望感。
随后的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也会出现在人类身上,在一个情境中形成的习得性无助会迁移到另一类似情境中。
在学习中,当中职生遭遇连续的失败后,就会产生他们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成功的想法,并且很容易把这种观念迁移到其他情景中。
对于这种失败的预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扭转,那么就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二、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表现人类的习得性无助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
其主要的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低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引起、维持和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机。
适当的学习动机会促使学生产生积极有效的学习行为。
形成学习兴趣。
中职生的学习兴趣是通过不断体验成功来培养和激发的。
由于他们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缺乏成功的体验,取而代之的是学习活动中不断产生的失败感和挫折感,因此他们对学习很难产生兴趣。
况且大多数中职生是因为在中考中的成绩不理想没有被普通高中录取,因为年龄较小,迫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而不得已才到中职学校就读。
正因为他们缺乏强烈的动机和兴趣,因此对于大多数中职生来说,在学校学习无疑是一件毫无兴趣可言的“苦差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2、低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引言: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它通常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机。
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习得性无助感会让学生感到无助和沮丧,进而影响他们对专业学习的投入和积极性。
了解习得性无助感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影响以及对策对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困难具有重要意义。
1. 影响学习动机习得性无助感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认为自己面对的困难无法克服,从而降低学习动机。
他们可能会感到学习毫无意义,对学业失去兴趣,甚至导致放弃学业。
这种情况会使学生的学业成绩受到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的就业前景和职业发展。
习得性无助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他们可能会出现思维僵化、沉迷于消极情绪、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他们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应对,从而产生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绪,影响专业学习的质量。
习得性无助感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
他们可能会变得消极、抵触学习,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失去信心,在学习中投入的热情不如以往。
这种状态会使学生错过很多学习机会,错失提升自己的机会,影响整体的专业学习效果。
二、应对习得性无助感的对策1. 提高自我认知学生应该提高自我认知,了解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所在,找出习得性无助感的根源。
只有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存在困难,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学生也应该学会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2. 寻求帮助学生在遇到学习困难时,可以主动向老师、同学或专业辅导员寻求帮助。
在大学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获得各种资源和帮助,包括课后辅导、学习咨询等服务。
遇到问题不要怕困难,要学会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
3. 参加辅导课程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辅导班或者专业学习讲座,帮助学生解决专业学习中的问题。
通过参加这些课程,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学会更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专业学习效果。
4. 培养兴趣学生还可以通过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增强学习的乐趣。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高职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学生可能会出现习得性无助感,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研究显示,习得性无助感是一种消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
当学生感到习得性无助时,他们往往会觉得自己无法改变或控制现有的学习状态,从而导致学习动力的下降和学习成绩的下降。
为了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有必要深入分析导致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只有通过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才能帮助学生克服习得性无助感,提高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研究背景】1.2 问题提出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在遭遇困难时,由于认为自己无法改变或控制情况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在高职教育中,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存在对专业学习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我们需要关注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探讨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专业素养。
【200字】1.3 目的和意义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对策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这不仅关系到高职学生个体的学业表现,更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和高职教育的质量提升。
针对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在专业学习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有关部门亟需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帮助这些学生摆脱困境,提高其专业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深入探讨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对专业学习的影响及提出有效的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和高职学生提供一定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应对习得性无助感问题,从而促进高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学生个体能力的提升。
【2000字内容到此结束】。
2. 正文2.1 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的概念高职学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感到无能为力、无法控制、无法达到预期目标的心理状态。
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措施
中职学生心理现状分析及调适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与此同时,中职学生们的心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中职学生的心理现状出发,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调适措施。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心理问题呢?一方面,中职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育中,一直以来都重视知识的灌输,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却忽视不计。
这导致了中职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应对能力。
另一方面,社会对中职学生的偏见也是存在的。
由于中职学生就业率不高,社会普遍对他们持有一种贬低的看法,这进一步打击了中职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中职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适:1.改变教育方式:中职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只灌输知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实践能力为目标。
2.增强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应该加强对中职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清晰的规划。
这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动力。
3.加强心理辅导:中职学校可以设立心理辅导室,为中职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
心理辅导师可以帮助学生们缓解压力、解决困惑、调整心态,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情绪稳定性。
4.提供社交机会: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通过与同学的互动,中职学生们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5.加强社会支持:社会和家庭对中职学生的认同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社会应该给予中职学生更多的机会和空间,给予他们自尊和自信的力量。
家庭则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孩子的选择,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综上所述,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当前教育中一个值得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通过改变教育方式、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心理辅导和社交机会等措施,我们可以帮助中职学生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研究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研究中职学校中部分学生存在习得性无助现象,思想消极、自我效能感低下、集体意识淡薄,严重影响中职学生自身的成长,阻碍了中职教育质量的提高。
增强中职生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获得成功的体验,改善习得性无助现象。
1.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现状“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遭受频繁的惩罚或失败后对现实产生无助、无可奈何的心理和行为状态,实质是一种消极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家针对这方面做了大量实验验证,结果发现当个人认为自身无论怎样的努力,他的行为与产生的结果都没有关系时,就会产生习得性无助。
在中职教育的实践中也经常遇到此类学生,他们辛勤的付出只能换回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终对自身感到绝望以至于放弃努力,甚至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中职生这类特殊的群体,多数学生基础差、厌恶学习、社会评价较低,体验到的失败感和挫折感也较多。
本研究以南充卫生学校和南充中等专业学校的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23人次,开展相关座谈会7次,采用边玉芳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以不记名的方式发放问卷390份,收回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8.9%。
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通过访谈和问卷研究我们得到这样的一个结果,58.2%的学生在面临有困难的学习任务时,显得信心不足;71.8%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缺乏一个好的学习方法;45.5%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学习动力。
两所学校的学生表现如表2。
上述数据表明,中职生自我效能感明显偏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自我效能感低。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和判断,即相信自己能够在特定的情景中有效地施展自身的技能。
习得性无助的中职生群体经过重复的打击与失败,内心对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对成功的期望,在心理特征上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
面对同样的困难,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不加努力就直接放弃。
在与同学的相处中,也常常怀疑自己不受欢迎,自卑心理导致与同学关系疏远。
“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
“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分析与干预习得性无助是指在长期遭受失败或困境后,个体失去了对于自身行为结果的控制感和自我效能感,产生了无助和消极情绪的状态。
在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习得性无助都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因此,分析习得性无助的原因和干预方式对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效能是非常重要的。
习得性无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情绪和社会因素。
认知因素包括对于自身能力的负向评价和对于环境的负向解释,个体认为自己无法掌控和改变不利的情况,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无助感。
情绪因素包括焦虑、抑郁等负向情绪的增加,个体在遭遇困境后产生消极情绪,进一步影响其对于自身能力的评价和行为的展开。
社会因素包括他人的支持和压力,个体在得不到他人的支持和认可时,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和无助感。
针对习得性无助,可以采取一些干预措施来改善个体的心理状态和自我效能感。
首先,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可以通过成功经历的创造来增强个体对于自身能力的信心。
例如,给予个体一些容易成功的任务,逐步提高难度,以促进个体的发展和自我肯定感。
其次,改变个体的消极思维,可以通过认知重构来调整个体对于困境的解释和评价。
例如,引导个体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寻找解决困境的方法,并培养个体的自我激励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最后,提供社会支持,可以通过家庭、朋友和同事等资源来帮助个体度过难关。
例如,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质上的帮助,鼓励个体积极面对困境,增强其对于困境的掌控感和信心。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培养个体的心理弹性来减少习得性无助的出现。
心理弹性是指在面对挑战和困境时,个体能够适应和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最终保持心理健康的能力。
培养个体的心理弹性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首先,提高个体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导个体有效应对压力和负向情绪,找到自己适合的情绪调节策略。
其次,增强个体的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通过训练和实践来提升个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分析及对策
[ 摘 要 】中职 生是 “ 习得性 无 助 ” 的 易感 群 体 。 “ 习得 性 无助 ” 给 中职 生的 学 习和 生活造 成 了 很 大 的 负面 影响 ,也 是 他们 最棘 手 的 问题 之 一 。 中职 学校 应 具 体 分 析 中职 生 “ 习得 性 无 助 ”现 象 的
进 人 中职 后 ,面 对 全 新 的 学 习环 境 ,没 有 及 时 采 取 有 效 的改进 措施 ,从 而无 法 获 得 成功 体 验 。 “ 战屡 败 ” 屡 的经 历 ,削 弱 了他 们 的 求 知 欲 、进 取 心 、成 就 感 等 内 在 驱 动力 ,也给 中职教 育教 学 带 来 了更 多 困难 。
一
有 关 教 师对 学 生期 望 的 相 关 研 究 发 现 ,教 师对 待
学 生 的态 度 和 评价 直 接 影 响学 生 学 习 的积 极性 和效 果 。
有 些 教 师 用 固定 的 、片 面 的 眼光 看 待 中职 生 , 以他 们 学 习 基础 差 的缺 点 为依 据 ,进 行 消极 评 价 ,传 递 给 学
7 让 孩 子 参 加 运 动 项 目 的训 练 。 打 篮 球 、练 乒 乓 .
球 、踢 足 球 、跑 步 、滑 冰 、游 泳 等 ,训 练 时 要 超 运 动
量 ,从 而 培养 吃 苦精 神 ,锻 炼 体 质 、培养 技 能 ,增 强 体 育 技 能水 平 。 “ 苦 ” “ 累 ”不 是 去 让 孩 子做 力 不 能及 的 事 , 吃 受 而 是让 孩 子 在 力 所 能 及 的 情 况 下 去 做 他 们 该 做 的事 , 作 为 家 长 ,不 要 包 办 代 替 孩 子 做 完 该 做 的 事 ,只 有 让
成 因 ,并采 取 有针 对 性 的对 策 。
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解决策略探析
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与解决策略探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等职业学校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和学生选择的教育途径。
然而,在这些学校当中,一些学生面临着各种心理问题,包括情绪不稳定、自尊心低下、社交障碍、适应困难等,这些问题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以及解决策略。
一、成因分析1.学习压力重中职学生面临的课程难度和工作量非常大,因此他们经常感到学习压力很大。
这些压力包括学习目标的挑战、考试压力和家长的期望。
长期以来,学习压力过大会导致学生产生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2.家庭环境差有些中职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家庭,缺乏温馨的家庭氛围和家长的关爱。
这些学生在家庭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情感问题和自我认同的困扰,导致自尊心下降和情绪障碍。
3.人际关系不良在中职学校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十分复杂。
他们与同学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涉及到交往技巧和人际沟通,需要有对待人际关系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但有些学生由于性格孤僻或者缺乏交往技巧等原因,无法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产生孤独和抑郁的心理障碍。
二、解决策略1.建立有效的沟通模式中职学生应该积极跟家长和老师沟通,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以便在面对压力和心理障碍时得到正确引导和支持。
2.加强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中职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开设学科相关的课程,并定期邀请心理学专家到校开展心理辅导,让学生及早认识自己的心理状况,掌握应对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自信心学校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肯定,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结论中职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很多,需要学校、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解决。
学生应该学会正确的心理管理方法,提高抗压能力;学校应该注重心理健康教育,推行心理辅导工作;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只有多方面的支持和关注,方能帮助中职学生度过各种心理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及心理干预对策
摘要:中职生中较为普遍存在学业的习得性无助现象,不少学生因学习成绩较差,受到批评也比较多,曾经尝试努力,却又屡遭失败,进而拥有更多的学习挫败感。
究其原因,既有社会因素,更多的是中职生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特殊性造成。
本文就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的对策。
关键词:习得性无助,心理,对策分析
一、“习得性无助”概念的提出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1]由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提出。
是指一个人重复遭受挫败和打击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心理学家认为习得性无助产生根源是“归因理论”。
该理论指出这种无助感并不在于某些不可控事件本身,也不在于对事件不可控的情绪,而在于个体对于行为结果的消极归因。
二、中职生“习得性无助”成因
(一)“习得性无助”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认知,致个人成长功能性下降或丧失
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原因归结为对其负性事件的消极归因的风格。
消极归因产生于三个维度:(1)是取决于他们自身的这些因素还是其他的某些因素或环境的影响(内因/外因)。
(2)未来有可能会再次发生还是不会再发生的(持久/可变)。
(3)是某些可能对他们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有影响的事情,还是仅在此种情况下发生的(普遍/特殊)。
消极归因人群倾向于对事件采取内因(自己能力不够)——持久(会再次发生)——普遍(把某个问题投射到生活所有领域)的归因,这类人群在遭遇挫折更易产生蔓延性无助感和抑郁情绪。
中职生相较于普高学生他们在学习上的挫败感会更强。
他们在中小学阶段成绩大都不理想,在成绩为主导的义务教育阶段,这些学生常常受到来自家长和老
师的批评,讽刺甚至是无视。
最开始,这些学生还会把成绩不好归因于努力不够,但经过重复性的挫折打击以后,他们会自我怀疑,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学习能力
甚至智力,这种无助感是弥漫性的,并且深深地铭刻在个体的潜移默化的自我认
知和自我评价之中。
长期下来,自卑、绝望、“破罐破摔”、“躺平”、厌世等
负面情绪不断内化,变成了自我评价的一部分,进而完全否定自己。
越是这样,
他们的学习状态就越差,致使个人成长功能性下降甚至丧失,得到的社会评价就
会越低,如此反复,最终陷入一个无法自拔的恶性循环。
从现实案例中来看,这
也可以解释为何中职生违纪、早恋、打架斗殴、自残自杀的现象比同龄段普高学
生更高。
(二)消极定势引发低效能感,身心受损
心理学家乌兹纳泽指出,定势是个体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和行为趋势。
它受
到个体的思维方式、生活经历、生活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构成个体的固定的心理
状态,并指导个体的活动倾向。
上文提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归因,会综合影响中
职学生的心理定势,形成消极负面定势。
消极定势的中职生群体认定自己是被社
会抛弃的失败者,再努力也无法改变现状,在这种消极定势的控制下,他们的自
我效能感会大幅降低,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都持怀疑和不确定态度,加之心
智尚未成熟,由此产生心理健康疾病,甚至引发惨剧的发生。
三、对中职生“习得性无助”心理干预对策
(一)通过合理归因重构认知信念
上文提到,不合理的归因会导致“习得性无助”,因此,我们要帮助学生进
行合理归因,消除“习得性无助”的负面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了“情
绪ABC”理论,他指出人的情绪(C)是由我们对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B)引起,而不是事件本身。
所以“认知和评价”至关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理性地认
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客观因素而非主观因素(比如一个人的能力,智商等等),那么我们归因时所引发的情绪可能更多的是“无奈”而非“无
能为力”,进而也不会激发“习得性无助”。
借助“情绪ABC”理论,我们把理
性认知与评价称为“合理归因”。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直觉归因”往往是“付出就有回报”。
很多孩子从小
到大都是接受这种理念的熏陶,并且已经在内化思维中生根发芽。
但这种理念并
非科学,因为社会的舆论和宣传往往只让我们看到很多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案例,人们也比较接受“努力=成功”的信条,这是幸存者偏差,在现实生活中仍有大
量的努力最终无法成功的案例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
进步往往是具有“滞后性”的,量变引起质变同样不是一蹴而就,所以一个合理的认知和评价应该是“付出
或许会有回报,但回报会来的比较慢,比较隐蔽”。
这就好比买彩票的人,他们
频繁地“失败”却不会导致“习得性无助”。
如果有了这种更科学的(或者说更
贴近现实生活)的认知,很多“习得性无助”的中职生在付出努力后,暂时没有
获得相应的回报,他们在归因时也不会产生过大的落差,进而导致失控。
而作为
教师,我们在帮助习得性无助的学生时不能仅仅停留在修正归因的方式上,而应
该更注重重构他们的认知策略[2]。
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
帮助他们分析遇到障碍和瓶颈的原因,并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
给予积极的鼓励,从而更好地保持学生的自尊和自信。
(二)设定心理应急方案
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叫“灾难应急响应”。
为何需
要这种“应急方案”呢?因为人类在面对未知险境的时候,往往会被原始的生理
应激机制所支配,在这种时候,我们肾上腺素分泌激增,肌肉力量提升,但同时
大脑的思考能力也会放慢或者关闭。
所以,越是紧急时刻越需要冷静地思考,这时,一套“模式化的固定程序”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危急之际,我们只需要按照
应急程序执行,就能摆脱险境。
心理健康问题就如同人类精神界的“灾难”,我们同样需要“应急方案”。
当我们设定了心理应急方案以后,一旦收到心理问题预警,就能启动程序,指引
我们走出心理难关。
而这一套“心理应急方案”其实就是一种精神指引。
这种精
神指引在我们孩童时期耳熟能详,父母在教导我们的时候,说教的作用往往微乎
其微,所以他们更倾向于用童话故事引导我们。
比如想让我们注意人身安全的时候,会用“狼来了”的故事;想让我们戒骄戒躁的时候,会用“龟兔赛跑”的故
事……当我们到达一定年龄以后,童话的作用式微了,那我们又有什么精神指引呢?
思想家坎贝尔说过,人类需要神话力量。
但我们需要的不是神话中的迷信部分,而是神话里的英雄力量。
这种英雄,就是我们常说的“榜样的力量”。
人类
在进化过程中被赋予了一种能力:我们会吸收、承继自己所崇拜之人的多数秉性,而且这种吸收还是建立在无意识的基础上。
简单来说,你的榜样是谁,你就会成
为谁。
当我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时候,榜样的力量会给予我们克服难关的勇气和信心。
所以,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要更加重视榜样教育,贯彻党在二十大精神文明
建设中的先进人物教育的理念,帮助学生寻找符合自己秉性的榜样,让学生从他
们身上审视,学习,转移,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一部分。
四、结语
习得性无助的消除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出
现“反复”的情况,因此,对中职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干预需要社会、学校和家
庭的长期配合,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Peterson,Maier,Seligman.Learned Helplessness:A Theory for
the Age of Personal Control[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刘立新.论青年学生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的关系.中国青年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