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五(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7)--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二(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7)--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二(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https://img.taocdn.com/s3/m/5fbe914e770bf78a64295455.png)
1.A 态度的转变,可能有那些影响因素?(3 分) 结合案例至少找到三个影响因素,并结合案例分析,每举一因素得 1 分,最多 3 分。参 考分析如下:(1)家庭教育环境因素(如家长对待子女学习的重视程度的变化导致)( 1 分);(2)学校教育环境因素(如班级学习氛围的影响(初中、职校两种教育对学习的重视 程度的变化))(1 分);(3)社会环境因素(如社会逐现学习无用、中职群体社会偏见等 现象)(1 分); 2.试运用至少一种态度改变理论,帮助 A 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4 分) 结合案例,提出至少一种态度改变理论,帮助 A 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提到理论 (1 分),理论核心思想或原理介绍(1 分),结合案例(2 分)。 参考答案如下:可用沟通改变理论重新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1 分),通过沟通,改变 其认知,进而改变其态度。沟通的工具如报纸、杂志、广播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 度(1)。结合实例提出一些具体的沟通策略(2 分)。 3.鉴于 A 的例子,你在班级管理中应注意什么?(3 分) 结合案例中的班级管理问题分析。参考如下:注意学风的培养(1 分),结合实例分析 (1 分)(如:班级里可能存在“同学不喜欢跟学习好的同学在一起玩”等不良学风),一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分管教学学院领导(签字):
第3页共6页
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吃毛毛虫的需要(1 分)。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失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个体很饿 了说明内部必然产生食物的缺失,即个体有吃毛毛虫的需要(2 分)。第二,个体的内驱力 还是比较强的(1 分)。内驱力是由于人的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产生的力求恢复均 衡状态的一种内在推动力。个体很饿,说明个体的内驱力比较大(2 分)。最后个体有了需要, 而且内驱力也比较大,之所以不产生动机是其诱因不够(1 分)。所谓的诱因是能满足个体 需要的刺激物。在案例中,个体满足其食物需要的是毛毛虫,因为毛毛本身较为恶心,这个 诱因对于多数的人来说诱因是不具有诱惑性的(2 分)。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df23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f.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学习过程B. 教学过程C. 评价过程D. 动机过程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学生B. 教师C. 课程D. 教学环境答案:C3. 根据布鲁纳的认知发展理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哪种能力?A. 记忆能力B. 思维能力C. 观察能力D. 操作能力答案:B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在7岁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种学习理论强调了观察学习的重要性?A.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文化学习理论D.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自我报告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7. 描述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并解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维果茨基的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
近发展区是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水平。
在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达到其近发展区,从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论述题8. 论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一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在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还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潜能。
9. 分析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学习动机方面的作用。
答案: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帮助教师了解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提供及时反馈、创造支持性学习环境等策略,可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918e982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a5.png)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期末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及其与教育实践相互作用的科学。
以下是一份教育心理学的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是:A. 教师的教学方法B. 学生的学习过程C. 教学环境的优化D. 教育政策的制定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发展理论中皮亚杰提出的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E. 抽象思维阶段答案:E3. 学习动机的类型不包括:A. 内在动机B. 外在动机C. 成就动机D. 社会动机E. 情绪动机答案:E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系统论E. 建构主义理论答案:D5.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错误的?A. 学习是在社会互动中发生的B. 教育应该促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C. 学习者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D. 教育可以促进认知发展答案:C...(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案: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主动探索和发现新信息的过程。
学习者应该被鼓励去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并验证这些假设。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释什么是自我效能感,并说明它对学习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具有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学习,并在困难面前不轻易放弃。
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和学习成就有积极的影响。
3.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解释它如何应用于教育环境。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环境中,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安全、支持性的学习环境,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他们的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心理学期末考试中职答案
![心理学期末考试中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7a4ee6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24.png)
心理学期末考试中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A. 心理现象B. 生物现象C. 社会现象D. 自然现象答案:A2.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什么?A. 自然科学B. 社会科学C. 应用科学D. 交叉科学答案:D3. 心理学的三大流派是什么?A.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B. 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主义D. 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答案:B4. 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理论是?A. 行为主义B. 认知主义C. 精神分析D. 人本主义答案:C5.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是什么?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包括哪些?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答案:ABCD2.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感觉与知觉B. 学习与记忆C. 情绪与动机D. 人格与社会行为答案:ABCD3. 心理学研究的常用实验方法包括?A. 实验室实验B. 现场实验C. 模拟实验D. 调查研究答案:ABC4. 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A. 教育B. 医疗C. 商业D. 法律答案:ABCD5. 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包括?A. 尊重个体B. 保密原则C. 避免伤害D. 公正性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范围。
答案: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及其他动物的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的科学。
其研究范围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动机、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2. 描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答案: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
实验法通过控制变量来探究因果关系;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记录行为;调查法通过问卷或访谈收集数据;案例研究法深入分析个别案例。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30719b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5.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什么?A. 个体对自身能力的信心B. 个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C. 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感D. 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答案:A3.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习动机B. 学习风格C. 职业技能D. 学习焦虑答案:C4. 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属于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A. 明确学习目标B. 提供及时反馈C. 增加学习难度D. 设置合理奖励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A. 学习环境B. 学习材料C. 学习者的态度D. 学习者的性别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案;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学习效率;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环境,减少学生的焦虑和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 描述职业教育中“认知风格”的概念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答:认知风格是指个体在处理信息时所偏好的方式。
它影响个体如何接收、组织和记忆信息。
在职业教育中,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有助于教师采用更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8. 解释“职业适应性”的含义,并举例说明其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答: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体在职业环境中适应变化、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有助于学生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和职业稳定性。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做出更合理的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再次,通过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服务,帮助学生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研究职业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干预。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60c04c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3.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A. 学生的职业选择B. 学生的职业发展C. 职业与心理的关系D. 职业培训的方法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个人职业选择的因素不包括:A. 个人兴趣B. 家庭背景C. 社会需求D. 个人身高答案:D3. 下列哪项不是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中的内容?A. 探索阶段B. 建立阶段C. 维持阶段D. 退休阶段答案:D4.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个概念与个人职业适应性无关?A. 自我效能感B. 职业认同C. 职业兴趣D. 个人收入答案:D5.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他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领导型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职业选择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动态7. 职业适应性是指个人在职业环境中的_________能力。
答案:适应8. 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兴趣分为六大类型,其中包括_________型和_________型。
答案:现实型、研究型(答案不唯一,其他类型也可)9.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完成特定职业任务的_________。
答案:信心10. 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认为,职业发展是一个_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持续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发展、职业适应性以及职业满意度等方面。
它关注个人如何在职业环境中实现自我发展,以及如何通过职业活动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
12. 描述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并举例说明。
答案: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六种类型。
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职业环境和工作内容。
例如,现实型的人可能适合从事机械操作或户外工作,而艺术型的人可能更适合从事艺术创作或设计工作。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5fbd4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fd.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职业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以下哪方面的内容?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C. 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及其教育方法D. 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答案:C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中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A. 技能熟练性B. 职业适应性C. 知识系统性D. 职业目标明确性答案:C3. 在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心理辅导的目标?A. 提高学生的职业兴趣B.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C. 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D. 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答案:C4. 职业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A. 只关注学生的技能训练B. 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C. 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职业需求D. 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答案:C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内容?A. 职业规划B. 职业选择C. 职业能力培养D. 职业资格认证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职业教育中个体的心理特点、需求和行为模式的研究,为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和职业指导提供心理学依据,以促进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
2. 描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答案:在教学过程中,职业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包括:了解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进行职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目标;通过心理测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
三、论述题1. 论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研究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选择;其次,通过心理辅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适应性,促进其职业成长;再次,通过职业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规划,实现职业目标;最后,通过心理测评和反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建议,帮助其实现职业成功。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919f5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9c.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考试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B. 职业教育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C.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D. 职业教育的管理制度答案:B2.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职业选择的心理过程B. 职业适应的心理机制C. 职业发展的心理特点D. 职业培训的教学策略答案:D3.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策略?A. 设定明确的目标B. 提供及时的反馈C. 忽视个体差异D. 创设合作学习环境答案:C4. 在职业教育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职业认同感的因素?A. 个人兴趣B. 社会认可度C. 家庭背景D. 职业相关性答案:D5.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职业适应的心理机制包括哪些方面?A. 认知适应和情感适应B. 技能适应和情感适应C. 认知适应和技能适应D. 认知适应、情感适应和技能适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职业教育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哪些方面?A. 教学设计B. 学生评价C. 课程开发D. 教学管理答案:ABCD2.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影响职业选择的心理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个人兴趣B. 职业价值观C. 社会经济状况D. 家庭期望答案:ABCD三、简答题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促进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职业教育心理学通过研究学生的职业选择、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心理过程,为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课程开发和学生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认同感,促进其顺利过渡到职场。
2. 描述职业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职业适应的心理机制。
答案:职业适应的心理机制包括认知适应、情感适应和技能适应。
认知适应涉及个体对职业环境的理解和认识,情感适应涉及个体对职业的情感反应和态度,技能适应则涉及个体在职业中所需的技能和能力的掌握。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理解和指导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价值。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d1b3aaef8941ea76e05ea.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包括( )A.组织教学的能力B.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C.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学生的能力D.组织教学的能力和组织管理学生集体的能力2.学生的说谎、偷窃和欺骗等属于( )A.情绪冲动B.性格障碍C.情绪适应困难D.行为障碍3.问题解决的系列搜索策略也称( )A.启发式B.搜索式C.算法式D.排列式4.奥苏贝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A.结构性、可操作性和可辨别性B.稳定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B.C.可操作性、可利用性和结构性D.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5.影响心理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A.教育与遗传B.遗传与环境C.社会与遗传D.教育与环境6.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那么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 ) 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7.柯尔伯格认为,儿童道德判断的前习俗水平包括的两个阶段是( )A.“好孩子”定向水平、权威定向水平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水平、原则定向水平C.原则定向水平、良心定向水平D.惩罚和服从定向、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8.心理咨询的方式包括( )A.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B.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C.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电话咨询、通信咨询和现场咨询等D.分散咨询和集中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等9.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D.认知技能和操作技能10.“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11.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特殊能力,能力的这种差异是属于( )A.能力的量的差异B.能力的质的差异C.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D.能力发展速度的差异12.学生已掌握了“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再学习“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 A.符号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学习13.丹瑟洛将学习策略分为具有相互联系的两大类,这两大类是( )A.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B.知识理解的策略和知识记忆的策略C.通用策略和专用策略D.基本策略和支持策略14.观察法的不足是( )A.难以制定严密的计划B.观察的目的性不能保证C.作出精确的判断相当不易D.所获得的材料不够真实15.根据动机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把动机分为( )A.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B.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C.意识到的动机和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广泛性动机和狭隘性动机16.在问题教学的解决问题阶段,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激起以下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 A.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回忆起有关的知识和规则、激活并运用以前学会的认知策略、把回忆起来的规则靠认知策略重新组织。
职教心理健康课期末考试卷
![职教心理健康课期末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bd0ab70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6.png)
职教心理健康课期末考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适应社会环境,保持稳定的情绪状态,以及具有正常的社会功能。
A. 正确B. 错误2. 情绪智力指的是个体识别、理解、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它与个人成功密切相关。
A. 正确B. 错误3.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面对学习压力时,应该避免与他人交流,以免影响学习。
A. 正确B. 错误4. 以下哪项不是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A. 运动B. 听音乐C. 过度工作D. 建立支持系统5. 职业规划对于个人发展的意义在于:A. 帮助个人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B. 为个人提供职业发展的方向C. 帮助个人实现经济独立D. 以上皆是6. 以下哪项不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A. 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B. 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C. 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D. 能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7.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以下哪项不是必要的?A. 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B. 了解市场需求C. 只关注个人兴趣,不考虑市场需求D. 制定长期和短期目标8. 以下哪项是职业学校学生在面对职业选择时应该避免的?A. 考虑个人价值观B. 考虑个人能力C. 盲目跟风D. 考虑个人兴趣9. 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以下哪项是不必要的?A. 了解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B. 了解个人的职业价值观C. 只关注短期利益D. 了解个人的职业目标10.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规划中常见的问题?A. 缺乏清晰的职业目标B. 缺乏对市场的理解C. 缺乏个人兴趣D. 缺乏对个人能力的认识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情绪智力的五个主要领域,并说明它们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
2. 描述职业规划的一般步骤,并解释为什么这些步骤对于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3. 阐述压力管理的策略,并说明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实施这些策略的意义。
三、案例分析题(每题25分,共50分)1. 案例:小张是一名职业学校的学生,他发现自己对当前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而且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感到迷茫。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071195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6.png)
心理教育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在认知心理学中,信息处理模型中包含了哪些基本步骤?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b. 观察、分析、解释、应用c. 分类、排序、评估、反馈d. 计划、执行、审查、完成答案:a. 感知、编码、储存、检索2. 学习理论中,哪个理论强调个体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a. 习得性条件反射理论b.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 社会认知理论d. 偏差修正理论答案:c. 社会认知理论3. 经典条件作用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a. 强化和惩罚b. 反射和刺激c. 因果关系和联系d. 联想和关联答案:d. 联想和关联4. 情绪智力包括哪些要素?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b. 注意力、学习记忆、问题解决c. 动机、意志力、成就动机d. 表达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答案:a. 自我认知、社交意识、情绪管理5. 儿童早期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是什么?a. 视觉、听觉、触觉b. 听觉、触觉、视觉c. 触觉、听觉、视觉d. 视觉、触觉、听觉答案:c. 触觉、听觉、视觉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指个体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行为,建立起对自己和他人认知与社会交往的心理模式,并通过自我调节和反思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该理论强调人们对学习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调节作用,对于个体的社会发展和学习过程起到重要的影响。
2. 请简要说明情绪智力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理解和管理能力。
它对于个体的情绪感知、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起到重要的作用。
情绪智力的培养可以提高个体与他人的交往能力,增强情绪管理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培养情绪智力可以通过情绪教育和情绪训练等方式,帮助个体更好地认知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并采取适当的调节策略。
3. 请简要介绍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阶段。
儿童感觉认知发展的先后顺序为:触觉、听觉、视觉。
在早期发展阶段,婴儿通过触摸和亲密接触来建立与母亲的情感联系。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682ac6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1.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B. 教学C. 教育D. 心理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A. 实验法B. 观察法C. 调查法D. 推理法答案:D3.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的发展分为几个阶段?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4. 以下哪个理论不是学习理论?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主义理论C. 建构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答案:D5. 动机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谁提出的?A. 马斯洛B. 班杜拉C. 斯金纳D. 布鲁纳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学习策略?A. 记忆策略B. 组织策略C. 情感策略D. 元认知策略答案:C7.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是通过以下哪种方式实现的?A. 遗传B. 环境C. 经验D. 先天答案:C8. 以下哪个概念不属于教育心理学范畴?A. 学习风格B. 学习动机C. 学习障碍D. 社会阶层答案:D9. 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是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的?A. 弗洛伊德B. 维果茨基C. 皮亚杰D. 埃里克森答案:B10. 以下哪个不是影响学习的因素?A. 认知发展B. 社会文化背景C. 个人兴趣D. 学习环境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答: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机制。
它包括学习理论、学习策略、认知发展、动机理论、社会文化因素等。
2. 描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能力是按阶段发展的,分为感觉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认知能力特征。
3. 解释自我效能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答: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在教育中,高自我效能感的学生更有可能积极参与学习,面对挑战时更有韧性,且更有可能取得学业上的成功。
(16)--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八(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16)--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八(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https://img.taocdn.com/s3/m/8149495e6294dd88d1d26b55.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期末考核 试卷八参考答案或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职业教育心理学 课程序号:JB3200106101-10开课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年级、专业:2015级专升本及免费师范生各专业 试卷代号:C 卷 命题教师:谭静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时间:2016年09月11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 简述桑代克在试误说中提出的三条学习定律。
答: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是:(1)效果律(1分)——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装订线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
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学习某种知识以后,即在一定的结果和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如果学习者遇到一种使他心情愉悦的刺激或事件,那么这种联结会增强,反之会减弱。
他指出,教师尽量使学生获得感到满意的学习结果显得尤为重要。
(2分)(2)练习律(1分)——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程度及其保持时间取决于重复和练习。
因而就教师而言,重视练习中必要的重复是很有必要的。
另外,桑代克也非常重视练习中的反馈认为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1分)(3)准备律(1分)——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
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
相反,如果学习者不准备反应,而被外界强迫反应,结果就会感到烦恼。
(2分)2.简述多元智力理论。
答: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智能的新理论。
(1分)加德纳提出,人类至少有九项智能,分别是: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交往——交流智能、自知——自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存在智能。
(6)--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一(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6)--职业教育心理学期末考核试卷一(参考答案)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https://img.taocdn.com/s3/m/5471ab21dd88d0d232d46a55.png)
1.何为正强化、负强化、惩罚?请举例说明,并分析何者效果更佳? 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举例(1 分)。 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举例(1 分)。
教研室主任 (签字):
分管教学学院领导(签字):
第6页共7页
课程答案网课答案刷课1291357910
持续地由较低水平发展到较高水平(1 分)。结合实例分析(1 分) 男主角本杰明的心理发展特点符合心理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的特点( 1 分)。心理发
展的方向性是指心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心理发展的顺序性是指心理发展遵 循着确定的序列,如从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到老年期发展变化, 这个发展次序是固定的,不能颠倒错乱和超越(1 分)。结合实例分析(1 分)。
行积极归因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教会学生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努力不够和策
略无效,并且使他明白怎样付出更大的努力,使用哪些更有效的策略可以避免
失败;把成功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等内在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
信心。(1 分)
(二) 能力提升题
1.结合信任背摔分析何为自我效能感(3 分)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的价值、能力或胜任感的信念(2 分)结合实例
具体说明(1 分)。
2.如何提高 A 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4 分)
个体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任意提及以下四点中的一点,
并结合案例简略分析便可得 1 分。(1)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结合实例说明;
(2)替代经验,结合实例说明;(3)言语劝说,结合实例说明;(4)情绪
唤醒,结合实例说明;
(三) 态度改变题 教研室主任 (签字):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dd6b4b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38.png)
职业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职业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B. 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C. 职业教育中的学生心理D. 职业教育的就业指导2. 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A. 学生的职业兴趣B. 学生的职业能力C. 学生的道德教育D. 学生的职业适应性3.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职业选择与以下哪个因素关系最密切?A. 家庭背景B. 社会需求C. 个人兴趣D. 学校环境4.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将职业兴趣分为几类?A. 3类B. 4类C. 6类D. 8类5. 根据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以下哪项不是他提出的职业兴趣类型?A. 现实型B. 研究型C. 艺术型D. 社交型6.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因素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影响最大?A. 智商B. 情商C. 技能D. 学历7.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职业适应性是指什么?A. 学生对职业的喜好程度B. 学生对职业的适应能力C. 学生对职业的了解程度D. 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8.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因素?A. 自我效能感B. 职业价值观C. 职业期望D. 家庭经济状况9. 职业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是提高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途径?A. 增加课程难度B. 提供职业咨询C. 减少实践机会D. 限制职业选择10. 职业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项不是职业指导的目标?A.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B. 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C. 帮助学生做出职业选择D. 强制学生选择特定职业答案:1-5 C C C C D6-10 B B B D 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
答:职业教育心理学在学生职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等,为职业选择提供依据;其次,指导学生了解职业世界,包括职业的分类、要求、发展前景等,拓宽职业视野;再次,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包括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行为等,提高职业竞争力;最后,提供职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和规划,促进职业发展。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06c0f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1.png)
教育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学习过程B. 教学方法C. 学生发展D. 教师角色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认知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A. 学习是通过内部认知过程发生的B. 学习是行为的强化C. 学习者具有主动性D. 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影响学习过程答案:B3.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学习是在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互动中发生的B. 学习是个体独立完成的过程C. 学习是完全由教师指导的D. 学习是完全由个体内在动机驱动的答案:A4. 以下哪个概念是由布鲁纳提出的?A. 认知地图B. 观察学习C. 社会学习理论D. 元认知答案:A5.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到11岁之间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并说明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识别并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例如,确保学生在一个安全和受尊重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我潜能。
7. 解释什么是元认知,并举例说明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元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识和控制。
它包括规划、监控和评估自己的学习。
例如,一个学生在阅读时可能会意识到自己对某个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于是决定重新阅读或查找额外的资料来加深理解,这就是元认知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
三、论述题8. 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实际教学活动说明如何应用。
答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活动、体验和社会互动构建出来的。
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建构性的过程,而非被动接受。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探究式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讨论、实验和反思来构建知识。
高职中职大学期末考试心理健康教育 选择题 客观题 期末试卷 试题和答案
![高职中职大学期末考试心理健康教育 选择题 客观题 期末试卷 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c0ef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13.png)
16工商、电商(2018-2019-1)期末模拟试卷[复制]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 [单选题] *○16工商51班○16电商51班1、“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说的是对谁的感恩() [单选题] *A.父母(正确答案)B.朋友C.老师D.兄弟姐妹2、①列出几条冲突的解决方法②哪些是双方无法接受的打“×”③冲突发生的原因④观察方法是否有效⑤明白冲突是什么⑥从打“√”的其中一条去尝试⑦哪些是双方可以接受的打“√”解决父母冲突的七步法的步骤排序是( B )[单选题] [单选题] *A.③⑤①④⑦②⑥B.⑤③①⑦②⑥④(正确答案)C.③⑤①②⑦⑥④D.⑤③①④⑦②⑥3、如果你有朋友产生了矛盾,关系紧张起来,最正确有效的应对方式是() [单选题] *A.他不理我,我不理他,他若主动招呼我,我也招呼他。
B.请别人帮助,调节我们的紧张关系。
C.从此不再搭理对方,并设法报复他。
D.主动去迎接对方,争取消除矛盾。
(正确答案)4、以下关于遗忘曲线,说法中错误的是() [单选题] *A.遗忘曲线是艾宾浩斯在1885年通过实验数据绘制而成。
B.遗忘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遗忘数量是先多后少。
C.从遗忘曲线看出,一天过去后,人对知识的保持百分数会逐渐趋于平缓。
(正确答案)D.从遗忘曲线看出,人对知识的保持百分数随着时间逐渐减少5、以下关于朋友的说法,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朋友就是对你毫无保留的人。
B.朋友就是真心为你着想的人。
C.朋友就是不会拒绝你的人。
(正确答案)D.朋友有真假之分。
真朋友叫益友,假朋友叫损友。
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注意的分配现象的是哪一项?() [单选题] *A.边唱边跳B.自弹自唱C.先看后读(正确答案)D.教师上课时,边讲课边观察学生听讲情况。
7、小欣认为:“进入技术学校,是父母、老师、同学和自己都不想看到的结果,我原本成绩不错,但由于后来痴迷一名男生,导致无心学习,成绩下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心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期末考核 试卷五参考答案或实验操作要求及评分标准课程名称:职业教育心理学 课程序号:JB321061 开课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年级、专业:2013本科各专业 考核方式:闭卷 开卷 □ 实验操作 □试卷代号:A 卷命题教师:谭静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命题时间: 年 月 日理论部分( 8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一题答题表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负强化就是惩罚。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与惩罚”。
【参考答案】错误(2分)。
它错误的理解了负强化的概念。
强化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理论。
强化分正强化和负强化,无论正强化还是负强化,其作用都是增加某一行为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装订线应发生的概率。
(3分)2.到了内化阶段,稳定的态度就形成了。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态度的形成过程”。
【参考答案】正确(2分)。
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
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在内化阶段,个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
此时,稳定的态度就形成了。
(3分)3.大多数中职生是中考失败者,说明他们智力低。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全面发展的学生观”。
【参考答案】错误(2分)。
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人至少有九项智力,它们是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自然观察者智力、存在智力。
中考主要考查的是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学生中考失败只能说明他们这两项智力可能处于弱势,并不能说明他们的其他智力也处于弱势。
有研究表明中职生的多元智力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水平。
因此我们应该用全面发展的学生观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
(3分)4.按不同的表征方式和作用分类,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它们的本质均不相同。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的分类”。
【参考答案】错误(2分)。
按不同的表征方式和作用分类,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三种,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本质相同。
程序性知识是用来解决“做什么”和“如何做”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关于如何获得新知识及如何更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知识,从本质上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它与一般的程序性知识不同的是,程序性知识指向事物本身,策略性知识指向信息加工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的高水平调控层面,是关于活动的自我调控、元认知的知识。
(3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按书上27页的表格回答特征亦可给分)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青春期,其认知发展要经过四个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各阶段的次序不发生改变,每个人都按这个序列经历各阶段,不同儿童处于各个阶段的年龄可能不同:(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知运动阶段是认知发展最早的阶段,这时的婴儿主要通过探索感知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并形成动作图式。
(2分)(2)前运算阶段(2~7岁),形成和使用符号(即单词、姿势、手势、表象等)的能力是前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
在这一阶段,儿童在感知运动阶段获得的动作图式,已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了符号功能。
(2分)(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具体运算阶段的主要成就是能够根据具体经验思维来解决问题,即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他们形成概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都必须与他们熟悉的物体或场景相联系,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这种思维是符合逻辑的,与前一阶段的思维有了质的变化,主要特点之一是掌握了守恒。
(2分)(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形式运算阶段的思维属于抽象思维,即形式逻辑思维,这一阶段的思维的特点有两个:其一是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其二是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2分)2.什么是迁移?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迁移可以分成哪几类?【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迁移的定义及分类”。
【参考答案】在心理学上,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
(2分)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可以将学习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分)正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2分)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在教育工作中要避免和消除负迁移的影响。
(2分)3.简述冯忠良的心智技能三阶段理论。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冯忠良的心智技能三阶段理论”。
【参考答案】冯忠良的心智技能三阶段理论把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三个阶段。
(2分)原型定向阶段: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
(2分)原型操作阶段:所谓原型操作,即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
(2分)原型内化阶段: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
也就是动作离开原型中的物质性客体及外显形式而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从而对事物的主观表征进行加工改造,并使其发生变化。
(2分)4.简述课堂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课堂管理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课堂管理的目标是:让学生知道并执行在学校环境下“应该做”和“不能做”的行为;帮助更多的学生专注于学习,减少注意力的转移;推进教学进程的流畅性;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4分)课堂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建立课堂常规(包括建立课堂活动程序和学生行为规范)、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包括设计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和维持有效的学习环境)、处理课堂问题行为三个方面。
(4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题,每小题12分,共1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动机的归因”。
【参考答案】1、小林将自己作文写不好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的内部因素——能力;小红却将这次失败归因于可控的内部因素——努力;而小妮将自己这次成功归因于不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
(4分)2、将失败归之于能力,属于消极归因模式,易让人产生习得性无助感,从而放弃学习,甚至不去避免失败;将失败归之于努力,属于积极归因模式,小红已产生了强烈的愧疚的情绪体验,这会促使他今后努力学习,提高成绩。
而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属于消极归因模式,易使人产生侥幸心理,对今后的学习不会产生很大的作用。
(4分)3、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教师教会学生把失败原因归咎于努力不够和策略无效,并且使他明白怎样付出更大的努力,使用哪些更有效的策略可以避免失败;把成功原因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和能力等内在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4分)实践部分( 16分)【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习的策略”。
【参考答案】学习策略可以大致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1、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它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等。
(1)复述策略有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多感官参与、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等方法。
(2分)(2)精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常见的方法有记忆术(例如: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法、谐音联想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法、语意联想法)、做笔记、提问、生成式学习、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法等。
(2分)(3)组织策略指的是在学习中整合所学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包括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PQ4法(预览一设问一阅读一反思一背诵一回顾)等。
小王可以逐步掌握这些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分)2、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策略就是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控制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小王可以通过给自己制订学习计划,并自己监控执行,及时调整。
(1)计划策略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
它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览阅读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2分)(2)监视策略是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并且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
元认知监控策略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
领会监控和集中注意是典型策略。
(2分)(3)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根据对认知策略的效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2分)3、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影响。
(2分)它包括:学习时间的管理、学习环境的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学习工具的利用、社会与人力资源的利用。
小王可以统筹安排学习时间、高效利用最佳时间、灵活运用零碎时间,并通过对环境、工具、老师、同学等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