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八年级语文·下(R版)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6分)
农谚.说:“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zhòng春时节的开始。

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

惊蛰时节,草木méng发,和风吹拂着勤劳的人们——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时节。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
农谚.()zhòng()春méng()发
(2)古语云:“应时而食,为至美。

”请根据生活经验,选出不符合“应时而食”
的美食()(3分)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博物馆里面陈列的各种稀世珍宝,做工考究、图案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

B.小伙伴们在花园里玩捉迷藏的游戏,不一会儿,大家都销声匿迹
....了。

C.这个周末阳光明媚,平日宁静冷清的黄龙溪古镇一派热闹景象,游客熙熙
..
攘攘
..,空气里弥漫着快乐的味道。

D.为了班级的荣誉,小王和小李这对老搭档果断将私人恩怨抛开,在球场上
配合得天衣无缝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逐步完善的。

______________
①正如清代陆清献说的:“一日所读虽不多,日积月累,自然充足。


②可见,循序渐进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读书方法。

③“万丈高楼平地起”,大楼要一层一层往上盖,书也要一点一点认真读。

④读书也一样,必须由少到多,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消化、吸收。

⑤读书如果违背了循序渐进的规律,急于求成,就好像肚子饿时吃饭,狼吞
虎咽,囫囵吞枣,不仅没能品尝到菜肴的滋味,甚至可能会不消化。

A.④⑤①③②B.⑤③②④①
C.⑤①④③②D.④③①⑤②
5.填空。

(8分)
(1)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________《春望》)
(3)__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
(5)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____________》)
(6)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名著阅读。

(5分)
(1)《傅雷家书》中傅雷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


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家”。

(2分) (2)下面对《傅雷家书》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傅聪转入苏联学习一事,傅雷是明确反对的,他的做法比较专制,以致傅聪一段时间回避与他通信交流。

B.“赤子之心”是《傅雷家书》贯穿的精神,同时也是傅雷做人的出发点与立足点。

C.傅雷认为,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

艺术是目的,技术是手段,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D.叮嘱通信“记账”,体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牵挂;叮嘱收支“记账”,体现了傅雷注重培养儿子的理财意识。

7.农忙季节到来,人们需要依据天气时令安排生产,请你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题目。

(6分)
(1)【关注时令】上面三幅图片呈现的是某地区的一组物候现象,请你用自己的语
言将其描述出来。

(3分)
(2)【心系农事】晓华家种有数亩小麦,父母利用农闲去了城市务工,根据你从上
题图中了解到的物候现象和下图本地区天气预报信息,以晓华的身份给父母发送一条提醒信息。

(3分)
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四天气预报二、阅读探究(26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8分)
喜雨
白居易
西北油然云势浓,须臾滂沛雨飘空。

顿疏万物焦枯意,定看秋郊稼穑丰。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4分)
9.说说三、四句开头两字“顿”“定”在突出标题中的“喜”字上的作用。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18分)
书房与中式生活美学
韩晗
①书房,是传统中国社会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之一。

书房不但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还助力他们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早在汉代,文学家张衡就曾称赞自己的书房可“弹五弦之妙指,咏周孔之图书;挥翰墨以奋藻,陈三皇之轨模”。

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书房本身就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

②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曾是无数名士的桃花源,而宁波范氏家族的“天一阁”则以规模宏大与海量藏书著称,乾隆的书房“三希堂”收藏了中国顶级的书画珍品……不同的书房,代表了不同的中式生活美学。

③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一番情趣。

最知名的当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陋室”。

这间因千古名篇《陋室铭》而流芳百世的书房,见证了刘禹锡等名士们的生活美学。

这种因各种“陋室”而孕育出的名士之美,从魏晋的“竹林七贤”到刘禹锡,再到八大山人、郑板桥,一直延续至今。

④与简朴的“陋室”不同,书斋一定要繁复讲究。

明清之际有两部书,就是讲书斋的陈列、布置的,一部是文震亨的《长物志》,另一部是高濂的《遵生八笺》。

在《长物志》中,文震亨认为,书桌应当“设于室中左偏东向,不可迫近窗槛,以逼风月”,而高濂更是要求书斋里要准备“卧榻”,目的在于读书劳累了可以“偃卧趺坐”,宛如今日许多人在书房里放置的沙发。

⑤当然,这还不算。

文房四宝自不必说,当时文人还要求书斋必备植物,得有一只大水缸养鱼,还必须要弹琴奏乐,甚至常备金樽檀板,演唱当时最为流行的昆腔。

有条件的,还需陈列一些金石碑刻、名家字画等古玩艺术品,经常邀请朋友来鉴赏分享。

并且,书斋里的家具一定是紫檀或是黄花梨木料,瓷器必定是哥窑,一切都有讲究。

⑥无论是“陋室”还是书斋,它们最大的差异,是在生活美学上的审美情趣不同,要说藏书,其实都不能算规模宏大,多半收藏一些经史子集的常备书或是少量私刻、坊刻的善本。

因为印刷技术有限,古代中国大部分私人书房都不可能有巨量藏书。

⑦但在中国历史上总有一些真正对得起“汗牛充栋”这个词的书房,那就是兴起于明清时期江南的藏书楼。

它们以动辄几十万卷的藏书量再加上与之相辅相成的园林、水法等,共同反映了中式生活美学中的另外一端:极致之美。

⑧最著名的代表,当属宁波范氏的“天一阁”,其主楼是一栋“面阔六间的两层硬山顶”“坐北向南,左右砖甃为垣,前后檐上下俱设窗门,其梁柱俱用松杉等木”的楼阁,并且“凿一池于楼下”,其风景“曲岸弯环,水漾涟漪,堂之影、亭之影、山之影、树之影,皆沉浮波中”。

这种奢华的园林景观与几十万卷藏书交相辉映,可谓极致之美的典范。

⑨前述三种书房,皆为民间书房,宫廷书房与民间书房大不相同。

这类被后世统称为“上书房”的书房,除了藏书、读书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收藏重要的文物,另一个就是谈论国事。

⑩乾隆皇帝有个书房,叫“三希堂”,源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这句话,位于故宫养心殿西暖阁里,是乾隆皇帝的上书房之一。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古代字画珍品如王珣的《伯远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与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皆为三希堂所藏。

这使得三希堂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皇家博物馆与图书馆。

乾隆皇帝还将其作为谈论国事的场所,因此三希堂与其母体紫禁城、颐和园等皇家建筑一道,成为中式生活美学的一个重要典范:崇高之美。

!中式的崇高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生活美学,它既反映了封建时代文化、政治中心的统一,也反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庙堂仪式感的最高境界。

能享受这类生活之美的,当然只有皇亲国戚与王公贵胄。

但它却借助皇权的力量形成标杆,对中国人的审美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有删改)
10.选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书房及其相对应的中式生活美学?(4分)
1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2.“无论是‘陋室’还是书斋,它们最大的差异,是在生活美学上的审美情趣不同”中的“最大”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5分)
13.阅读本文以及链接材料,说说书房的功能由古至今有什么变化。

(6分) 链接材料:书房,又称家庭工作室,是作为阅读、书写以及业余学习、研究、工作的空间。

特别是从事文教、科技、艺术工作者必备的活动空间。

书房,是人们结束一天工作之后再次回到办公环境的一个场所。

因此,它既是办公室的延伸,又是家庭生活的一部分。

书房的双重性使其在家庭环境中处于一种独特的地位。

三、写作(40分)
14.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不仅与物候、时令相对应,还有着一个个内涵丰富的名字。

“立春”还带着残冬的余寒,但天气变暖,送来了春的气息,是一种转折,也是新旧交替的标志;“惊蛰”就像一个故事,一声春雷把万千蛰居沉睡的生命唤醒,就像父亲的棒喝,让顽劣的孩童懂得了奋进;“春分”这一天,太阳将自己的光均匀地分给了不同地域,显示出一种公正。

请从《立春》《惊蛰》《春分》中任选一个作为题目,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1.(1)yàn仲萌
(2)C
2.B点拨:“销声匿迹”指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公开露面,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3.C点拨:A.句式杂糅,应去掉“的根本原因”或“造成的”;B.两面对一面,应去掉“能否”;D.缺少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4.D
5.(1)长河落日圆
(2)感时花溅泪杜甫
(3)微君之故
(4)青青子衿
(5)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波撼岳阳城
6.(1)德艺俱备人格卓越
(2)A
7.(1)夏季,布谷声声,小麦成熟,割麦之后便要插秧。

(2)示例:爸爸妈妈,地里的小麦已经成熟,五月初一至初三天气还不错,适合收割,你们回来割麦吧。

点拨:根据初一至初四的天气情况,以及小麦收割对天气的要求,不难想到晓华希望父母在天气晴朗时回来收割麦子。

二、(一)8.诗人为这场及时雨使庄稼丰收有望而高兴,表现出诗人关心百姓生活的情怀。

9.“顿”表明这场雨来得及时,立刻缓解了旱情;“定”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粮食的丰收充满了信心。

这两个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二)10.“陋室”:名士之美;书斋:繁复之美;藏书楼:极致之美;上书房:崇高之美。

11.举例子。

举刘禹锡“陋室”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名士们的书房必有另一番情趣”这一特征。

12.不能删去。

“最大”限制程度,说明了“陋室”与书斋最大的差异是“在生活美学上的审美情趣不同”,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异,删去后就不能说明这一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古代书房,作为一个修身养性、读书抚琴的处所,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的场所,也是一个具备艺术体验、阅读写作与图书收藏等多元功能的空间;现在的书房,主要是作为学习、研究、工作的场所。

三、14.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材料中提示了“立春”“惊蛰”“春分”三个名字的内涵,写作时要抓住题目的内涵,这是文章的主旨所在。

如题目为《立春》,则要凸显人生的转折或新旧事物的交替;如题目为《惊蛰》,则要表现唤醒、督促、棒喝给予人生的意义;如题目为《春分》,则可围绕“公正”来写。

无论以哪一个为题,都要将题目的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才能使读者更清楚地理解文章的主题。

例文略。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