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二课堂的作用-高中地理论文-教育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第二课堂的作用-高中地理论文-教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地理科学是与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联系较为紧密的高中科目。

随着地理教育改革,我国的地理教材、教法也不断变化发展,其中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因其社会性和综合性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研究“活动”栏目从学习兴趣、知识、技能、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五方面对学生地理学科素养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能够为实现高中地理第二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育改革;地理活动;作用;活动栏目
一、引言
当今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矛盾突出,由此产生的社会热点问题层出不穷,而地理是所有中学课程中与此类问题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而世界各国都不可能忽视地理教育的重要性。

掌握地理理论知识仅仅满足地理教育对增长学生见闻常识的需求;而面临迫切的人地协调问题,教育改革必然要体现人类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地理学科的更高要求。

研究书本学习方法对于地理学已然落后,新的教学方法正召唤着教育工作者。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活动教学理论,认为学生需要通过参与活动获取认知———人不是被动学习的机器,教师应该教会学生理论联系生活实际,从一系列活动中形成认知,由此产生的“活动教学”理念必然受到时代的鼓舞。

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列昂捷夫提出了活动教育理论,他认为人类在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了个体心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通过社会活动产生行为结果。

地理活动为塑造青少年心理提供了练习场所,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个人通过生活经验和原有知识储备主动建构新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活动把经验化为己有,靠自己的思考建构知识框架,逐步改良自己的认知结构。

面临21世纪的众多社会热点问题,公民在理性看待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处理好人地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成了新的人文焦点。

湘教版地理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自身素养的条件,自主发展的理念在湘教版高中地理“活动”栏目中充分体现,且“活动”栏目延续着正文的教学目标,它所展现的内容不仅是地理学科教学的重
难点,也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湘教版高中地理“活动”栏目在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等方面具有教学参考价值。

人本主义学习观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应当借助教材建构起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教育和提升,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进而提升主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探究地理活动实际发挥的作用,达到学生、家庭、社会的三方面要求,对高中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并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具备良好素养的公民具有重大帮助,而组织“活动”是地理教师践行素养发展教育的重要检验。

本文以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为研究对象,以地理新课标规定的的活动作用为切入点,通过对“活动”栏目作用的探究,调查中学生和地理教师对地理“活动”栏目的评价,让广大师生认识到“活动”是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地理“活动”栏目确实发挥着与时代相适应的作用,可以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的地理人才奠定基础。

二、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目的是了解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在使用过程中所起到的实际作用、调查地理活动栏目的设计是否能起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探讨地理“活动”是否达到了地理新课标要求;调查对象为河北省邯郸市某中学高一、高二学生及高三文科生,其中高一班两个实验班分别为50人、54人,两个普通班分别为61人、63人,高二班两个实验班分别为49人、46人,两个普通班分别为58人、59人,高三文科班有两个班分别有30人、34人,共计504名学生,学生抽样覆盖目前各层次学段不同学力的高中生,具有一定代表性。

(二)访谈
访谈目的和访谈对象:访谈目的是弥补调查问卷的片面性,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获取信息,更加全面地获取和解读信息;访谈对象为10名地理教师和一名地理教研组组长,他们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对教材活动栏目的内容比较熟悉。

通过与地理教师面对面交谈了解他们
对“活动”的认可程度,结合对学生的了解全面分析“活动”达到的实际作用。

三、地理“活动”栏目的作用探究
(一)激发地理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种内在的无形动力,学生只有对地理课程感兴趣,才会积极投入到地理学习当中去,产生深刻印象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杜威认为儿童的遗传基因是兴趣的基础,它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如丰富多彩的教材和讲解生动的高效课堂等;兴趣还是一种天赋,在天赋之上进一步培养兴趣利于儿童的个性心理发展并进一步成长为一名富有高级趣味的人。

中学生好奇心强,兴趣爱好表现不明确,对课程和学习的兴趣如果稳定且持久,将有利于他们的终身发展。

活动栏目形式多样,如简单问答、图表材料、操作演示、实地调查、分组讨论等,再加上教师耐心讲解和生动演示,就会
促使学生在潜意识里对地理学习感兴趣,进而对各项地理活动表达出积极的态度。

调查问卷总样本有500份,结果显示:89%的学生,即445名表示喜欢地理课程;其中,在对教材中哪个栏目最感兴趣这一问题中,选“活动”栏目的占52%,远远超过正文和其他选学栏目的比例;在哪种形式最能激发学习兴趣的调查中,30.20%的学生选择图表材料,46.20%的学生选择操作演示,23.60%的学生选择分组讨论,可见活动栏目以其图表材料、操作演示和分组讨论这三种形式相对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受访谈的教师也表示通过“活动”栏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水平,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发展
(二)利于地理知识储备
1.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很多地理知识比较抽象,如昼夜更替、太阳光直射、冷暖峰降雨和热力环流等,单纯靠语言的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

地理活动辅助师
生用演示的方法展示相关内容,有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空间立体感,从而对加深理解和记忆;月相、大棚农业、野外褶皱构造等一系列生产实践内容需要学生有切身体会,活动栏目里的图表资料明确指出了“观察”二字,学生需要了解某些天文、地貌名词,并结合图表资料信息巩固记忆;地理活动栏目要求学生绘制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南半球锋面气旋示意图、世界洋流模式简图、梅雨推进图等,帮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潜移默化地发展学科素养;实地调查类活动,如调查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植被作物、经济概况、某一家企业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自己对自然、人文环境的认知;表达类活动通过要求学生论述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并养成运用术语的研究习惯。

地理活动类型多样,其中思考类活动、探究式活动、实践活动,均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发展自身核心素养,问卷显示,87.6%的学生认为地理活动能帮助他们改善学习和思考习惯;同时,笔者通过访谈了解到,地理教师认为将活动形式作为课堂的延伸,能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进而牢固掌握知识点。

2.训练知识调取速度
在教学中运用类型多样的地理活动,辅助课堂的精彩度提升进而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合作探究、主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迅速调取头脑中的记忆,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死记硬背、生拉硬套形成的概念都是肤浅的,通过理解知识、记忆知识、调取知识这三个过程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进而通过实践磨练做到不假思索、游刃有余;可见调取速度是对知识内化程度的重要体现。

笔者分析问卷发现,有高达86.6%的学生认为通过地理“活动”问题能促进调取知识记忆,而认为无所帮助的仅占2.4%;接受访谈的教师也表示通过“活动”栏目教授知识点,学生的课堂反应明显优于未经过“活动”训练的表现水平。

(三)提高地理技能
进入高三师生迫于升学压力不得不选择在备考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而难免忽视活动、阅读和选学方面的学习,容易只重视知识的记忆却忽视技能的培养。

以往应试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各高中学校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学生素养的发展,导致广泛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学生技能运用不过关、核心素养发展不充分。

笔者认为,
只有磨练技能,才能为学科发展和个人事业打下扎实奠基。

就国际范围而言,地理教育十分强调学生技能训练,如英国把地理技能列为高中地理教学目标之首;我国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也明确规定学生需掌握与地理相关的各种技能,如通过读图识表和阅读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统计和分析地理数据等,依据新版地理课程标准编写的湘教版地理教材运用地理活动栏目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1.提高地理观察能力
天文、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以及聚落形态、建筑景观等人文地理必须通过观察才能掌握,可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很有意义。

通过问卷和访谈发现,47.60%的学生喜欢翻阅地图册,不喜欢观察地理现象的仅占8.40%,教师们一致认为地理活动如社会观察和实地调查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演示地球运动、进行热力环流实验、绘制地理行政图、地形图和地理示意图等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问卷表明部分学生喜欢绘制地理示意图并时常自己动手收集资料。

结果显示有67.4%的学生认为地理活动能加强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仅有8.6%的学生认为不能。

3.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方位感是现代人出行和生活的必备素养。

地理事物是立体的,有绝对位置也有相对位置,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感知能力才能形成清晰的地理学框架。

地理活动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空间方向感,例如背诵及记忆国家名、中国行政区、重要的山脉河流、分界线如洲际分界、国际分界、地势分界线等、经纬网定的位置、世界洋流等示意图时,一定要在头脑里浮现出相应的地理图。

在地理活动中要求读图识表、绘制简图和查阅地图册,利于学生识别方位、认清地理事物,进而形
成地理思维能力。

问卷表明有46.20%的学生喜欢演示课件,有47.60%的学生喜欢翻阅地图册,有39.80%的学生喜欢绘制地理简图,他们认为通过以上三种形式可以提高他们的空间感;被访谈教师也表示他们经常采用一些特定教学环节来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感知能力,而地理活动为此充当了主要载体。

4.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社会实践是一种无形的课堂,提高社会实践能力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

学生通过问卷表示学校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不够频繁———平均每学期开展的实地调查在3次以下,学生认为实践活动开展不足主要因为学校和教师的不重视,很多教师认为主要是学生的课业紧张因而没有充足的时间。

目前很少有学生能够运用地理所学知识解释地理纪录片中的地理现象,也很少有学生在出行、旅游时会联想到所学地理知识。

由此可见,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才会使学生真正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四)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学生在具备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参与实践更有利于培养出自主创新能力。

进入新世纪之来,各国都在教材、教法中强调创新能力对其民族生命力的重要性。

问卷显示学生更青睐活学活用的知识而不是只有固定答案、按照关键词给分的考题,被访问的教师也认为地理活动首要目的是要培养地理实践人才,尤其是观点类活动都在创新力的培养上贡献了力量——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知识、具备能力,进而运用所学建设家乡、改造社会,而不是按图索骥、生搬理论、拘泥于教材。

学生通过活动自由表达观点,深化自己的看法,从而有利于成为祖国未来的创新型人才。

(五)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情感包括文化情操和审美情趣,和其他因素组成了价值认同。


理情感包括学习地理知识的热情和对地理内容产生的愉快感受等。

地理活动影响和引导着学生对不同地域文化的理解、对大自然和社会景观的审美;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地理态度包括地理学习兴趣、动机以及积极探究合作的意识,拥有地理学习兴趣是进行地理学习的前提,前文论述了活动栏目有助于培养地理学习兴趣,进而可以影响学生对地理的态度。

地理课程充分尊重国际合作,地理“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需要学生树立正确的全球观。

调查问卷显示91%的学生认为地理活动题能够使他们更加热爱他们的家乡。

地理学科的研究核心是人地关系,现如今,滥伐森林、草原退化、土壤侵蚀、荒漠化、耕地减少、空气污染、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突出,地理必修Ⅲ中标题为“建设一个宽敞、富裕、干净、安全的地球”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观。

另外接受访谈的大部分教师也认为地理活动能够使学生正确对待资源环境问题。

四、结论
我国近代教材体现了“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新教材中因其大量
的“活动”栏目而大放光彩,我国的地理教材教法也不断变化发展,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中学地理教学,也对学生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活动”栏目因其社会性和综合性特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第二课堂教学在对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训练技能、综合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五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

参考文献:
[1]邵志豪,袁孝亭,王向东.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材中活动板块研究初探[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05):101~104.
[2]赵清宝.高中地理活动板块在教学中的价值体现[J].新课程导学,2013,(02):47.
[3]刘玉凤,田.新课标地理教科书中活动类型及教学方式探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4,(01):59~62.
[4]崔超英.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活动探究”的方法浅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3,(03):23~25.
[5]付晓思.“地理活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探究[D].鲁东大学,2013.
[6]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黄群.中学地理活动课程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
[8]孙德亮,张虹,李美芳.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4):198~199.
[9]罗韶武.加强高校地理教学学生地图素养训练[J].科技经济导刊,2016,(03):168.
[10]李列.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23,(S2),223~224.
[11]周白莲.地理教学模式的选择———依据具体的教学目标[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02):109~110.
[12]褚丽娟.地理教学媒体的优化策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3,32,(12).
[13]王家友.开启与激活地理教学之源[J].赤子(中旬),2013,(09):205~206.
[14]孟凡兵.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体会[J].改革与开放,2010,(22):136.
[15]张炳祥.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49.8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