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孟子二则 第1课时 鱼我所欲也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生于战国诸侯混战最激烈的时期, 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 贵君轻”、反对掠夺性战争等主张。
为此,他到各国去游说诸侯,反对 “霸道”,提倡以“仁”“义”为中心的 “仁政”“王道”。
二、新课讲解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告子上》的主要内容是阐明 “性善说”,即人性里天生就有向善 的种子,这种善的天性,就是人的 “本心”。
二、新课讲解
假如,假使
那么
什么手段不可用呢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没有
动词,做,干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 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 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手段, 有什么不可以去用呢?
二、新课讲解
3.“非独贤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等
这些善心。(或用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所欲者有甚于生者, 所恶者有甚于死者)
4.为什么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 耳”?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有 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丧失善心(天性、天 良)。
爪子
外形
羽毛
眼睛

翠鸟的外形是怎样的呢,在文中 画出相关的语句。
它的颜色 非常鲜艳。头 上的羽毛像橄 榄色的头巾, 绣满了翠绿色 的花纹。背上 的羽毛像浅绿 色的外衣。腹
爪子:红 色 头上:橄榄色
翠绿色
背上:浅绿色 腹部:赤褐色 眼睛:透亮灵活 嘴巴:又尖又长
头上的羽毛像橄 榄色的头巾,绣 满了翠绿色的花 纹
分。 3.了解翠鸟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树立喜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高 尚情操。 4.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特点进 行描写和说明的,以及关键词句
知识链接
翠鸟又叫大翠鸟、鱼 狗、钓鱼郎。分布在世界 各地,但主要在热带地区, 属常见留鸟。翠鸟的体形 大多数矮小短胖,同麻雀 大小差不多,体长大约1 5厘米。它的体形有点像 啄木鸟,嘴特长,而尾则 短小,典型的长嘴短胖鸟。 但它的羽毛色彩却十分美
二、新课讲解
超过、胜过 比
做,干 苟且偷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
厌恶
祸患,灾难 通“避”,躲避
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 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 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灾祸(我)也不躲避。
二、新课讲解
能愿动词,想要
同时得到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生命
正义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舍弃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是我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想要的东西,(如果)两种东 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要)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是 我所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 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整体感知
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读准字 音,利用工具书解决不理解的 字词。 2.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翠鸟 哪些方面的特点。
生字我会 写
生字我会 认
多音字
课文精讲
学习第一段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翠鸟 外形?按什
么顺序介绍的? (2)翠鸟各方面有什么特点? 请用“Δ” 标出。 (3)课文用了哪些语句描写翠
该鸟全身以翠绿色为主,所以叫翠鸟。 翠鸟的尾部虽很短,但飞起来很灵活。翠 鸟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湾的水面上, 或盘旋在上空,只要鱼鳞银光一闪,它便 紧夹双翼,尾上头下,全身笔直插入水钟, 双喙(huì)像镊子一样张开,钳住小鱼。然 后,随即张开双翼,龟缩着脑袋,掉头振 翅浮出水面,整个过程前后不过几秒钟。 翠鸟把抓住的小鱼往自己爪子狠狠打几下, 再将鱼抛向空中,张大嘴接住,美餐一顿。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可是轻蔑地、呵 斥着给别人吃,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 意接受。
(可是有的人)不管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那么优厚的俸 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熟识的穷人感激 我的恩德吗?
二、新课讲解
通“向”,从前。 为了,介词 wèi 做,动词 wéi
二、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第1段):为人应舍生取义 第一层:(从开头至“舍生而取义者也”)提出中 心论点(喻证)。 第二层:(从“生亦我所欲”至“是故所欲有甚于 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分析舍生取义的道理。 第三层:(本段最后一句)舍生取义是人的本心, 贤者勿丧。(递进式)
第二部分(第2-3段):舍义取利就是丧失本心。 第一层:证明“义”之存在。 (正面举例) 第二层:揭示“见利忘义”。 (反面举例) 第三层:揭示见利忘义就是丧失本心,再次证明本 文论点:舍生取义。(对比论证)
①乡为生死而受。 “乡”通“向”:从前。 ②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恩惠,此作感德。 “与”通“欤”:语气词,无实义。 ③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通“辨”:辨别。 ④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通“避”:躲避。
四、强化训练
2.课文中哪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二、新课讲解
通过这种方法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因此,由此可见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
不仅仅 这种思想
不丧失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 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由此可见, 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 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不 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 不丧失罢了。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颜地色抓住苇鲜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艳上的羽毛像 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 纹。背上的小羽巧毛玲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珑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 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 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读读第一段,作者描写的顺序 是什么?
背上的羽 毛像浅绿 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 像赤褐色的 衬衫
你从文中发现了什么修辞手法?
头上的羽毛 橄榄色的头巾
比喻背上的羽毛 浅绿色的外衣
头上的羽毛 赤褐色的衬衫
翠鸟喜欢停 在水边的苇秆上, 一双红色的小爪 子紧紧地抓住苇 秆。
它小巧 玲珑,一双 透亮灵活的 眼睛下面, 长着一张又 尖又长的嘴。
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 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 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 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 自然,明晓。
五、布置作业
宋末抗元民族英雄文天祥在被元军杀害前曾写下 绝笔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至仁。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 所说的这些话的意思大概是什么?表明了他怎样的人生 观?
提示:结合本课的论点分析。
语文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11 翠 鸟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优美词句。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
二、新课讲解
分析第二部分
行道之人弗受 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 义而受之
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
而为之
论点 最普通的人也 有羞恶之心
丧失了羞 恶之心
失其本心
论证
举例论证
正面举例
举例论证
反面举例
对比论证
前后对比
该部分论证不能“见利忘义”,不能丧失“本心”。
二、新课讲解
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 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
23 《孟子》二则 鱼我所欲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引 入
在人的一生中,要做出许多各种各样的选择, 尤其是在对待像生和死这样重大的问题上,当我 们必须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的时候,这对任何人 来说》这篇课文告 诉了我们应怎样做出选择。
二、新课讲解
作者简介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 后称为“亚圣”。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
停止,放弃
天性
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 ;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妻妾的侍奉却接受 了;先前(有人)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 我的恩德却接受了。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 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舍生而取义者也。 3.文中两次提到“心”,在第一段中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文章最后又说:“此之谓失其 本心。”句中“是心”“本心”各指什么?请依据原文回答。
“本心”就是能够做到“舍生取义”的心;“是心” 就是“这样的思想”。其义与“本心”相同。 人有四种 “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
三、归纳小结
本文是一篇论述道德标准和政治节操的说理散文。 作者以严肃的态度、庄重的言语,阐述生死与“义” 的关系,指出“义”的价值高于生命。一个正直的人, 有道德修养的人,应当为义而生,为义而死,在必要 时要“舍生取义”,而不能“见利忘义”。不辩礼义 而贪求富贵的行为是不足取的。
四、强化训练
1.指出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
本文讲的是每个人都有“本心”,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都应该保有自 己的“本心”。
二、新课讲解
读准字音
不为苟得也 wéi 所恶莫甚于死者 wù 乡 xiàng
停顿及重音
为宫室之美为之 wèi wéi
箪 dān 羹 gēng
蹴 cù
妾 qiè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二、新课讲解
盛气凌人喊叫的样子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
给 饥饿的过路人 用脚践踏着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高位厚禄 通“辨”,辨别
带来好处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
侍奉 通“德”,感德 通“欤”,语气助词
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二、新课讲解
分析第一部分
论点
论证
舍鱼而取熊掌
舍生而取义
比喻论证
“甚于生者” “甚于死者”
“义”; 不为苟得 “不义”; 患有所不避
由因推果
所欲莫甚于生 所恶莫甚于死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假设推理
结论:人人都有“义”心,贤者没丧失而已。(“性善论”)
该部分提出论点“舍生取义”,通过分析推理证明应舍生取义。
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翠 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 而不介绍尾巴等其他部位? 这些外形特点跟它的捕鱼本 领有关系吗?我们接着学课
技法探究
写法总结: (外形)
1.抓住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 2.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写; 3.运用比喻、拟人等生动的 表达方式。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二、三 段,找找作者描写的翠鸟 动作特点有哪些,你是从 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
你喜欢翠鸟吗?用下面
的句式来赞美翠鸟,你一定行!
(可
真是一 (爱漂)

( 亮)机 灵
)
的翠鸟!
请同学们用赞美的口气读这 一翠自鸟然喜段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
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 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 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 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 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
二、新课讲解
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义”的 观点,并通过分析推理进行阐明。紧接着“非独贤者有是 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提出了新的命题:人 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有它。 第2段就是对这个命题的论说和阐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 丐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证明人人都有“本心”。 第3段用“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 的人的惯有行为,并对此进行批评和嘲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