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泥螺分布、生长规律的演变及控制技术研究-畜牧渔业论文
黄河三角洲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功能群研究的开题报告
黄河三角洲湿地大型底栖动物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功能群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重要的自然湿地保护区之一,由于区域的特殊性,在长期演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生态条件适宜、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独特环境。
而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底栖动物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反映出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及水质状况。
研究底栖动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功能群,既可以深入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同时也可以为湿地的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本文主要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功能群。
通过实地采样调查和实验室分析,探究底栖动物种群数、优势种变化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同时进一步研究其功能群的组成结构及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
三、研究目的通过对底栖动物种群的研究,深入了解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演变的历程、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同时,可以为湿地的保护、修复及管理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为推动当地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四、研究方法1. 实地调查和采样:在黄河三角洲湿地进行实地调查和采样,收集底栖动物的数据和样品。
2. 实验室分析: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研究底栖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特性、种类组成、功能群等方面的变化规律。
3. 数据统计与分析:基于实验室分析所得数据,运用统计学和GIS 等技术手段,对样品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最终绘制底栖动物种群数、优势种变化等方面的变化图表。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变历程和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以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意义。
同时研究结果也可以为当地湿地资源的保护、修复以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进当地湿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348
水产科技情报 2018,45(6)
得泥螺胚胎发育过程的主要阶段。
2 结果
a.潮间带滩面;b.石油钻井 FYC-118-32附近滩面
图 1 东营市利津县刁口乡飞雁滩取样点实景
1.2 样品采集和分析 样品采集方法参照《海洋调查规范》第 6部
分:海洋生物调查(GB/T12763.6—2007)。每个 站位用 100cm×100cm×5cm样框取 3~4个样 方,对样方内的泥螺进行观察、拍照、计数,并计算 平均数。对有交尾活动的泥螺进行拍照、计数并 计时。用孔径为 0.37mm、直径 40cm的分样筛 筛选出贝类个体和泥螺卵袋,将其装入密封袋,置 于 4℃便携式低温冷藏箱保存。将样品带回实验 室进行种类鉴定、分析和胚胎发育观察。
价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关于泥螺生物学特 性的研究少有报道[5-11]。
为进一步了解黄河口泥螺的分布现状和生物 学特性,于 2014年 7、8、11月对黄河口三角洲海 域的泥螺进行取样调查,研究了泥螺的生活习性、 繁殖习性和早期胚胎发育情况,以期为预防泥螺 入侵扩散及评估其危害风险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a.泥螺;b.托氏虫昌螺
图 2 栖息于滩面浅水中的泥螺和托氏虫昌螺
11月份滩面仍有泥螺分布,但数量较 7、8月 份时明显减少,主要分布于中潮区的中、上部,高 潮区和低潮区少有分布。此外,还发现了一些米 粒般大小的当年生泥螺。滩面依旧有较多的托氏 虫昌螺存在,其数量远多于泥螺。 2.2 泥螺的生活习性
水产科技情报 2018,45(6) doi:10.16446/j.cnki.1001-1994.2018.06.012
347
黄河口三角洲潮间带泥螺群体的 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童 刘元文 王英俊 邹琰 吴莹莹 李翘楚 宋爱环 (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
苏北古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苏北古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万延森
【期刊名称】《海洋与湖沼》
【年(卷),期】1989(020)001
【摘要】本文根据实地调查资料和有关文献,分别对古黄河三角洲在江苏滨海平原的地貌变化、变化速率及沉积特征等进行了论述。
黄河三角洲发育可分为:全新世古黄河河口三角洲、最大海侵山前河口扇三角洲、喇叭口填充河口三角洲、分流入海串珠状河口三角洲、全流入海鸟嘴状河口三角洲、三角洲蚀退6个阶段。
从苏北古黄河三角洲发育特征可得出以下结论:1.在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漫长历史中,随河流本身来水来沙和人工作用,及海平面变化的影响,其发育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河流入海河口三角洲发育的阶段性,随泥沙沉积形成了不同的河口三角洲模式;3.河流入海河口沉积的不同模式,在同一条河流中可以转换模式。
【总页数】9页(P66-74)
【作者】万延森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7.121
【相关文献】
1.苏北废黄河三角洲岸滩演变与建港型式研究 [J], 马洪亮;曲红玲;尤薇
2.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动态演变分析 [J], 彭修强;夏非;张永战
3.800年来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模式 [J], 张林;陈沈良;刘小喜
4.苏北废黄河三角洲海岸时空演变遥感分析 [J], 张旸n;陈沈良
5.黄河三角洲北部全新世地层及古环境演变 [J], 赵广明;叶青;叶思源;丁喜桂;袁红明;王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知识题库-海洋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二)
知识题库-海洋知识竞赛测试题及答案(二)(301-600)301、(单项选择题)我国第一大海洋灾害是什么?A、风暴潮B、海啸C、赤潮D、海冰答案:A解析:风暴潮为我国第一大海洋灾害。
据统计,1949—1993年的45年中,我国共发生过程最大增水超过1米的台风风暴潮269次,其中风暴潮位超过2米的49次,超过3米的10次。
共造成了特大潮灾14次,严重潮灾33次,较大潮灾17次和轻度潮灾36次。
另外,我国渤、黄海沿岸1950—1993年共发生最大增水超过1米的温带风暴潮547次,其中风暴潮位超过2米的57次,超过3米的3次。
造成严重潮灾4次,较大潮灾6次和轻度潮灾61次。
302、(单项选择题)21世纪以来,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下列什么原因?A、填海造陆B、强烈地震的频繁发生C、冰架崩裂与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答案:C解析:21世纪以来,全球气温面临变暖难题,两极冰川部分融化,一些冰架崩裂及消融,进而导致南极的海岸线变化较大。
303、(单项选择题)世界上最大的盐场在什么国家?A、澳大利亚B、墨西哥C、美国D、加拿大答案:B解析:ESSA盐业年产量850万吨,号称世界最大的单一盐场。
位于墨西哥。
304、(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不适用于哪个海域?A、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B、领海基线外12海里以内的海域C、领海以内基线200海里以内的海域D、包括公海在内的中国近海海域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不适用于包括公海在内的中国近海海域。
305、(单项选择题)伏季休渔于什么时候开始实行?A、1995年B、1996年C、2000年D、2014年答案:A解析:中国自1995年开始,在东、黄渤海海域实行全面伏季休渔制度。
东海海域通过几年的休渔有效地保护了以带鱼为主的主要海洋经济鱼类资源。
根据农业部农的规定。
306、(单项选择题)海底大地震主要发生在哪个大洋?A、印度洋B、大西洋C、太平洋D、北冰洋答案:C解析:海底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典型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梯度变化
2.1 物种丰富度变化
沿群落I-群落V所调查的5个样点24个样方中出现的物种数如图1A所示,由图1A可以看出在上述
环境梯度上,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呈波动性变化,其中旱柳-芦苇-白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出现了
11个物种,其次是芦苇-柽柳-翅碱蓬群落、芦苇-香蒲群落、柽柳-翅碱蓬群落,翅碱蓬群落的物
﹒137﹒
n
D i 2 i 1
相异性系数:CD=1-2c/a+b Copy 指数:βT = [g(H)+l(H)]/2=(a+b-2c)/2
式中,a 和 b 分别为两群落的物种数,c 为两群落的共有种数。
所获数据用 Excel、SPSS11.5 和 Origin7.5Minitab 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苇群落、柽柳群落和翅碱蓬群落分布较广。
1.2 研究方法
1.2.1 样地设置与调查方法 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选取典型样地,沿着由内陆到沿海(土壤含盐量
逐渐增加)的方向,按照沼泽植被、落叶阔叶林、草甸植被、盐生灌丛、盐生草甸土壤含盐量逐渐增
加的环境梯度,选择芦苇-香蒲群落(I)、旱柳-芦苇-白茅群落(II)、芦苇-柽柳-翅碱蓬群落(III))、
柽柳-翅碱蓬群落(IV)、翅碱蓬群落(V)5 个典型群落。采取样线和样方组合的方法。每个样地设
置 2 条样线,样线的布设以涵盖上述梯度类型为原则,每条样线上按上述梯度类型设置样点,每个样
点随机布设 3~5 个小样方,样方大小按乔、灌、草三种类型分别为 10 m×10 m、2 m×2 m、1 m×1 m
芦苇3种植物丰富度较高。
2.2 群落I-群落 VIII 梯度上 α 多样性变化
α多样性是指某个群落或生境内部的物种多样性[10—11],可以用P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大量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冲积平原,位处黄河入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正是以保护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为主的湿地类型保护区。
以利津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呈扇状三角形,面积5,450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在海拔10公尺以下。
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面积达5450平方公里。
三角洲属,温带季风性气候。
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区内自然资源丰富。
黄河口湿地生态旅游区占地23万亩,都处在黄河三角洲之内,地貌以芦苇沼泽,湿地为主,其次为河口滩地,带翅碱蓬盐滩湿地,灌丛疏林湿地以及人工槐林湿地等。
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既有沧海桑田的神奇与壮阔,又有黄龙入海的壮观和长河落日的静美,是人们休闲、度假、观光科普的最佳场所。
概述介绍黄河三角洲图黄河三角洲,以垦利县宁海为轴点,北起套尔河口,南至淄脉河口,向东撒开的扇状地形,海拔高程低于15米,是中国最年轻的陆地。
现代黄河三角洲是1855年以来,黄河冲积作用形成的冲积扇。
1855年以后,黄河在山东利津县以下冲积成三角洲,以利津县为顶点、北到徒骇河口、南到小清河口、主体在东营市境内的呈扇状三角形的地区,面积5,450平方公里。
地面平坦,在海拔10米以下。
三角洲顶部和中部土壤脱盐较好,已成为农耕区。
高程4米以下的沿海低地地下水位高,土壤盐渍化强,大部仍为荒地。
入海的泥沙约有40%在口门附近淤积,形成河口的沙嘴及其两侧的烂泥湾。
烂泥湾内水深1~2米,浮泥受潮水冲淤漂游不定,鱼饵特别丰富,是鱼类产卵的良好场所。
滔滔黄河,奔腾东流,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渤海。
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地理位置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湾南岸和莱州湾西岸,地处117°31′-119°18′E和36°55′-38°16′N之间,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东营市和滨州市境内,是由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三角洲组成的联合体。
黄河三角洲地区拟穴青蟹盐碱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
黄河三角洲地区拟穴青蟹盐碱水池塘养殖技术研究作者:周冬平刘磊付媛媛王春琳张果根来源:《河北渔业》2023年第12期摘要:为解决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供不应求的难题,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开展了盐碱水池塘养殖拟穴青蟹的试验。
试验准备了3个2 000 m2的盐碱水池塘,共放养4 500只幼蟹,经122 d养殖,收获青蟹488.25 kg,平均产量2 441 kg/hm2,养成后青蟹的平均体重为311 g,最大体重为396 g。
关键词: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盐碱水;池塘;黄河三角洲;养殖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又称泥蟹,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国家、印度、日本以及我国长江以南沿海地区[1-2],具有生长迅速、体型大、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特点[3-4]。
根据近两年公布的《中国渔业统计年鉴》[5-6]显示,我国的青蟹产量和养殖面积均呈现下降趋势,而市场需求量却越来越大[7],市场价格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8]。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水产养殖面积已接近饱和,急需开辟新的养殖区域以增加拟穴青蟹的供应。
我国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饵料充足,具有推广养殖拟穴青蟹的条件。
黄河三角洲位于我国山东省东部区域,东临渤海且处于开阔的平原地带,区域内河流众多,水资源充沛。
黄河三角洲地区拥有18万公顷的盐碱地,大量盐碱地处于荒废状态[9],没有合理利用起来。
土地盐碱化不仅危害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条件,而且祸及作物的生长,从而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当地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限制因素。
将荒废的盐碱地资源合理利用起来养殖青蟹,既可以充分利用盐碱地资源又可增加农户收入,处于双赢状态。
现将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水池塘养殖拟穴青蟹的试验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池塘条件试验于2021年6月1日—9月30日在正大桑田(东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试验用地为新挖掘的盐碱地,池塘呈长方形状,每个面积为2 000 m2,共4个池塘,其中3个池塘用于养殖试验,1个池塘用于蓄水。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
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措施黄河三角洲海域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是一处海洋生物多样性丰富的海域。
三角洲沿岸及其内陆汇聚了多种水质流动性影响深大的海洋生物资源,这一特性令三角洲附近海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无可比拟。
本文将针对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底栖动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措施进行总结。
一、底栖动物多样性黄河三角洲附近的海域,存在大量的底栖动物,其中以包氏软胶记录最多,其次是昆虫类、鱼类、软躯体动物、藻类和特殊捕食生物类等。
据调查,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检测可达到20782多种底栖动物(以及其相关物种),数量之多令人惊叹。
其次,三角洲附近海域具有众多昆虫物种,其中包括自然植物栖息地昆虫、内陆湖、河流和沿岸海域昆虫,还有塘堤和礁区等特殊海洋生态环境的昆虫。
其中以沿海和内陆的昆虫的多样性及其保护价值最高,其中一些昆虫类可直接服务于人们的生活,如蚯蚓可提供肥料;另外一些昆虫类可以指示海域的质量,例如水质较受污染的地方往往会出现厌氧菌类昆虫,这些昆虫的出现可以帮助人们识别被污染的海域。
二、保护措施要保护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查,了解物种的多样性、分布特征、研究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等。
其次,要建立及时更新的底栖动物信息数据库,以及其品种、发展趋势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紧接着,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实施保护措施,严格执行法规,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有效遏制人为干扰,如渔业捕捞和污染等,以减少底栖动物的死亡。
此外,还要实施科学文化教育,加强社会对底栖动物保护的认识,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海洋环境的护理水平。
最后,要实施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如建立海洋生物保护区,加强海洋生物的保护和管理;利用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信息,制定出有效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获得更好的保护效果。
综上,要保护黄河三角洲附近海域底栖动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昆虫多样性,必须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制定相关政策,实施有效的科学管理机制,以及实施科学文化教育和系统性的保护措施。
2021近7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研究论文统计分析范文3
2021近7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研究论文统计分析范文 1研究缘起 2009年1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以此为起点,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黄河三角洲位于渤海南部黄河入海口沿岸地区,包括山东省的东营、滨州和潍坊、德州、淄博、烟台市的部分地区,共涉及19个县(市、区),总面积2.65万km2,占山东全省面积的1/6,总人口约985万人。
现距离黄河三角洲晋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过去4年了,黄河三角洲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科研方面也有许多成就,许多的国家级课题和省部级课题围绕黄河三角洲展开。
笔者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关于黄河三角洲研究的文献展开计量分析,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某学科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特定的角度了解学科研究发展水平与动向[2].笔者利用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关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科研的文献计量分析为零。
因此,本文利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近7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文献年代数量、被引频次、学术关注度、核心作者、发文单位、重点研究机构、基金资助概况和研究热点等多个方面,对近7年来黄河三角洲地区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较为全面地揭示了有关黄河三角洲地区科研的现状,以期望对今后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数据来源 笔者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简称CNKI)作为数据源。
时间跨度限定为2007年~2013年,数据库来源类别选择为“全部期刊”(包括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核心期刊、CSSCI期刊),检索日期为2014年3月12日,初始检索条件设为2个:①主题=黄河三角洲,共检索到2 722篇期刊文献;②篇名=黄河三角洲,检索到1 294篇期刊论文。
考虑到对整个地区的科研的全面性,我们最终选择以“主题=黄河三角洲”为检索条件,检索结果共计2 724篇,剔除掉部分一稿多发等论文,本文统计的实际文献篇数为2 687篇。
黄河三角洲内陆到潮滩土壤中碳、氮元素的梯度分布规律
第43卷 第4期Vol.43, No.4, 338–3452014年7月GEOCHIMICAJuly, 2014收稿日期(Received): 2013-12-14; 改回日期(Revised): 2014-03-10; 接受日期(Accepted): 2014-03-26 基金项目: 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1313, 41230858) 作者简介: 李远(1987–),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
E-mail: yli@ *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LUO Yong-ming, E-mail: ymluo@, Tel: +86-535-2109007Geochimica ▌ Vol. 43 ▌ No. 4 ▌ pp. 338–345▌ July, 2014黄河三角洲内陆到潮滩土壤中碳、氮元素的梯度分布规律李 远1,2, 章海波1, 陈小兵1, 涂 晨1, 骆永明1*(1. 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山东 烟台 264003;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典型的通过黄河冲积泥沙填海造陆形成的近代沉积区。
区域受到黄河冲积、沉积等自然过程和农业耕种熟化等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
本研究通过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内陆到河口海湾不同距离采集典型土壤类型剖面发生层样品, 探讨土壤有机碳、总氮等生源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 为阐明我国典型海岸带地区陆源碳、氮的输送及循环特征提供基础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黄河三角洲内陆与河口地区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土壤碳、氮分布规律。
表层土壤碳、氮含量在黄河沿岸及三角洲南部均表现出由陆向海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而在黄河刁口流路和清水沟流路沿行水方向有梯度升高的趋势。
内陆地区土壤碳、氮与盐分呈一定的负相关关系, 表明土壤碳、氮主要受到耕作熟化过程的影响; 而在河口地区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 < 0.01), 表明靠近海湾地区土壤碳、氮积累可能受到细颗粒泥沙沉积和滩涂湿地厌氧等环境影响。
家乡的仓海桑田
家乡的仓海桑田---黄河三角洲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填海造陆而形成。
由于黄河含沙量高,年输沙量大,受水海域浅,巨量的黄河泥沙在河口附近大量淤积,填海造陆速度很快,使河道不断向海内延伸,河口侵蚀基准面不断抬高,河床逐年上升,河道比降变缓,泄洪排沙能力逐年降低,当淤积发生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尾闾改道,另寻它径入海。
平均每10年左右黄河尾闾有一次较大改道。
黄河入海流路按照淤积→延伸→抬高→摆动→改道的规律不断演变,使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不断扩大,海岸线不断向海推进,历经150余年,逐渐淤积形成近代黄河三角洲。
近代黄河三角洲范围内,自1855年开始的百余年间,黄河尾闾的决口改道达五十余次。
其中较大的摆动改道有十二次之多。
三角洲上废弃的河道,鳞次栉比,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入海水系,发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
三角洲平均每年以2-3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形成大片的新增陆地。
面积逐年扩大,生态类型独特,海河相会处形成大面积浅海滩涂和湿地,成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和越冬、繁殖地。
黄河三角洲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与黄河入海的方向相一致。
由于黄河尾闾摆动的影响,这里的地面形成许多沟壑交错的废弃河道及防水堤坝,虽经多年风雨剥蚀、人为填补,至今仍见岗、坡、洼相间分布的地形,以及波浪涟漪状的地貌。
随着近、现代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它正与渤海湾北面的滦河三角洲,从南北两翼有如发动钳形攻势竞相把自己的三角洲推向渤海湾,使渤海湾越来越小。
但是,黄河初改道由利津入海时,由于潮流受到新河口口门原河道沙嘴遮掩,海域浅缓,造陆迅速。
百余年来,随着河道的延伸及河床摆动范围的缩小,河流的挟沙能力和海域的容沙能力都相对有了增加,今后的造陆面积势将出现逐步递减的趋向。
211148578_黄河三角洲区域海水养殖时空演变及其对滩涂湿地资源的影响
黄河三角洲区域海水养殖撰文|王紫阳、吴晓青、王晓杰、张雨寒制图|柠语海水养殖研究涉及学科广泛,早期注重养殖品种繁育、污染物排放特征研究,后期随着养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及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地理学、环境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开始关注海水养殖的时空演变特征、驱动机制、生态压力及其遥感识别技术、动态检测方法和产业发展战略等方面,为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和滨海湿地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决策支持。
但是,大部分学者是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湿地景观格局变化角度间接揭示陆域养殖池塘及其对自然湿地资源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鲜有学者从陆海统筹角度将陆域池塘养殖与近岸海域养殖进行整体分析,揭示海水养殖从陆向海的空间演变过程及其对滨海湿地资源的影响。
本研究基于遥感、海域使用确权数据和相关专项调查资料,揭示黄河三角洲区域1985—2020年间海水养殖陆海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其对自然湿地及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以期为海水养殖陆海统筹布局优化和滩涂海域整体性保护提供决策支持。
材料与方法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山东半岛北部渤海沿岸,西起鲁冀交界的漳卫新河河口,东至龙口屺坶岛,经纬度范围为:117°39′-120°29′E,36°51′-38°32′N,主要包括渤海湾南岸、黄河三角洲、莱州湾沿岸,行政区涉及滨州、东营、潍坊以及烟台市的莱州、招远、龙口等沿海县市(图1)。
研究范围自海岸线向陆延伸15千米,其中滨州地区向陆再扩湿地分类体系参照《拉姆萨尔公约》、《全国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试行)》和已有研究成果,结合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研究目的,将黄河三角洲区域湿地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个一级类,前者又分为河流湖泊、沼泽湿地、滩涂湿地、海域湿地等类型,后者包括养殖池塘、盐田、水库坑塘、水田、沟渠。
湿地类型遥感解译方法采用不同方法获取研究区湿地类型分布数据。
其中,养殖池塘、水库坑塘、水田、沟渠和盐田等人工湿地主要采用目视解译的方法获取,结合专项调查资料和实地考察情况进行修正。
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入侵与扩散研究进展
黄河三角洲区域泥螺入侵与扩散研究进展赵文溪; 宋静静; 于超勇; 刘莹; 刘元文; 官曙光; 于道德【期刊名称】《《海洋开发与管理》》【年(卷),期】2017(034)0z2【总页数】6页(P142-147)【关键词】黄河三角洲; 泥螺; 外来物种; 入侵; 扩散【作者】赵文溪; 宋静静; 于超勇; 刘莹; 刘元文; 官曙光; 于道德【作者单位】山东省海洋生物研究院青岛市浅海底栖渔业增殖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生物种质资源探掘与利用工程实验室青岛 266104【正文语种】中文1 引言泥螺(Bullacta exarata,1848),又名“麦螺”,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头楯目、阿地螺科,主要分布于我国南北方海域的潮间带滩涂[1-2]。
泥螺个体较小,肉质鲜美[3],匍匐生活,食性为杂食,生命力强。
一般一年的泥螺壳高可达20 mm,壳宽达到15 mm,幼螺在4—7月生长最快。
黄河口地区泥螺群体的产卵盛期为4月下旬至6月下旬和8—9月间。
泥螺不属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著种,作为一种可食用贝类被当地养殖户有意识地引入开展人工养殖。
泥螺具有较强的适应力,作为外来的生物迅速在新的栖息地存活后,生长增殖并形成稳定种群。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指出现在物种过去或现在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分类单元[4]。
当有些外来物种威胁或改变当地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导致生态系统被破坏、生物多样性下降、物种灭绝,对环境、经济、健康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就成为了外来入侵物种。
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就提出了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这一现象,而后相关概念逐渐提出并形成了一门学科[5]。
英国生态学家Elton CS首次提出生物入侵的概念并创立了入侵生物学这门学科,世界物种生存委员会(SSG)入侵物种专家组将外来入侵物种定义为: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栖息地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外来物种[5]。
(新)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与调控-畜牧渔业论文
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与调控-畜牧渔业论文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与调控刘强(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山东东营257091)(收稿日期:2015-01-08)《河北渔业》2015年第3期(总第255期)○环境与资源作者简介:刘强(1986-)男,汉族,工程师,学士学位,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工作。
E-Mail:[emailprotected]DOI:10.3969/j.issn.1004-6755.2015.03.005摘要:黄河三角洲地区引进刺参,证明在山东省中西部分沿海实施“东参西养”是可行的,水质变化与调控在刺参养殖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概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调控和优化措施。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刺参;水质;调控近几年,刺参以其特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消费群体不断增多,促进了我国刺参养殖的发展。
“东参西养”在东营、滨州、潍坊等黄河三角洲地区推广成功后,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仅东营市2013年底刺参养殖开发面积达到1.7万hm2,养殖水面1.2万hm2,产量1.2万吨。
良好的水质可以减少刺参病害发生,是维持刺参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
据统计表明,85%以上的养殖病害是由于水环境条件恶化引起的[1]。
本文概述了黄河三角洲地区刺参养殖水质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初步提出了刺参养殖水质调控和优化措施,以供参考。
1水质变化的特点和问题1.1刺参养殖池塘水质变化特点1.1.1水温的分层黄河三角洲地区在3月上中旬到5月上旬,气温和水温逐步升高,但气温和水温的回升速度不同步,气温回升快,水温回升慢而有滞后现象,这样在养参池内水的中上层和底层就形成了水温差异,上层水受光照和气温的影响水温较高,底层的水温则偏低。
经检测,在水深1.5~2.0m的情况下,表层与底层的水温差为1~2℃[2]。
温度高的水体密度小,导致上层水一直在上层,难以和底层水通过上下对流进行交换,导致底层水成了“死水”。
泥螺的生态习性及滩地放养
泥螺的生态习性及滩地放养
叶朝庚;陈昌富
【期刊名称】《苏盐科技》
【年(卷),期】1996(000)004
【摘要】1.泥螺的外部形态泥螺(BALLACTA EXARATA)属亚热带生物,生活于浅海泥沙滩上,全身沾满泥土,我国沿海各地都产,俗称“吐铁”,属腹足钢、泊螺科动物,肉可供食用,一般多酒渍后才食,其贝壳呈卵园形,薄而脆,壳口大,表面平滑;体肥、略带黄色或青灰色两种,不能全部缩入壳内,皮肤略透明,腹足两侧边缘各反折掩盖贝壳的一部分。
在我场黄色泥螺不多见,主要是青灰
【总页数】2页(P14-15)
【作者】叶朝庚;陈昌富
【作者单位】[1]江苏省射阳盐场科技科;[2]江苏省射阳盐场科技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6.2
【相关文献】
1.泥鳅生长习性及放养前的准备和放养技术 [J], 韩启峰
2.养殖泥螺生态习性研究 [J], 王一农;尤仲杰;於宏;王国良
3.不同放养密度对泥螺生长的影响 [J], 尤仲杰
4.把握土鸡习性搞好生态放养 [J], 朱刚
5.青蛤的生态习性及滩地放养 [J], 叶朝庚;陈昌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三角洲水土盐形成演化与分布特征
黄河三角洲水土盐形成演化与分布特征安永会;张福存;姚秀菊【期刊名称】《地球与环境》【年(卷),期】2006(34)3【摘要】在研究黄河三角洲形成与演化规律基础上,研究了浅层地下水赋存分布与水质特征以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重点探讨了地下淡水、微咸水形成与演化规律。
主要认识和结论如下:(1)黄河三角洲是由黄河携带泥沙填海造陆而成,据三角洲形成年代,将黄河三角洲划分为古黄河三角洲、近代黄河三角洲和现代黄河三角洲;(2)近年来,人类活动成为影响河口三角洲发育不可忽视的因素;(3)黄河三角洲咸水含水层广布,浅层地下淡水和微咸水主要赋存在黄河现代河床、古河道带和决口扇高地;(4)黄河三角洲地下淡水、微咸水的分布与形成演化及土壤含盐量分布状况与三角洲形成的早晚、黄河河道的变迁、所处微地貌部位及现代河道与渠系分布等因素密切相关;(5)三角洲形成时间越晚,浅层淡水和微咸水分布面积越小,水量越贫乏。
【总页数】6页(P65-70)【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浅层地下水;形成演化;土壤含盐量;分布【作者】安永会;张福存;姚秀菊【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1【相关文献】1.黄河三角洲北海新区地下水的形成分布特征 [J], 许卉;陆兆华2.黄河三角洲芦苇生长与根系分布特征对不同时期水盐胁迫的响应 [J], 付振强3.黄河三角洲农田排水沟边坡土壤水盐和养分分布特征 [J], 罗延峰;刘晓丽;宋希亮;王晓芳;陈为峰;孙若钧;刘立军4.黄河三角洲潮间带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张鹏;邹立;姚晓;郭新宇;高会旺;山口一岩5.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氮库沿水盐梯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J], 赵庆庆;白军红;张光亮;王伟;高永超;王加宁;陈贯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螺生态系管养的技术要点
泥螺生态系管养的技术要点
於宏;王一农;徐军超;王国良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
【年(卷),期】2005(024)001
【摘要】泥螺(Bullacta exarata),俗称黄泥螺、梅螺,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深
受沿海群众的喜爱。
泥螺是浙江沿海,尤其是浙江省北部沿海滩涂的主要养殖种类,泥螺的养殖生产,不仅开发、利用了以前荒芜的沿海潮间带滩涂,解决了部分沿海群众的就业,更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使沿海群众多了一份经济收入。
【总页数】2页(P29-30)
【作者】於宏;王一农;徐军超;王国良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
宁波,315211;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968.31
【相关文献】
1.探索管养新模式促进管养高质量——洞口县县乡公路管理站加强管养工作纪实[J],
2.关于泥螺、泥蚶的养殖技术之一泥螺人工养殖技术措施 [J], 蔡清海
3.关于泥螺、泥蚶的养殖技术之二养殖泥螺的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J], 程岩雄;王一农;於宏
4.有人管养有钱管养有效管养 [J],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
5.山区农村公路桥梁管养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丽水农村公路桥梁管养为例[J], 蒋华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莱州湾泥螺(Bullacta exarata)生理、生态学特性及生态风险评价
莱州湾泥螺(Bullacta exarata)生理、生态学特性及生态风险评价泥螺(Bullacta exarata),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泥螺属。
在黄河口区,泥螺不受投苗措施的控制,分布范围迅速扩大,2008年的分布范围是2003年的2倍(来源于国家海洋局待发表数据)。
泥螺在养殖区外的自然海域大量增殖,成为优势种,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及底栖生物产生影响。
2011年8月~2012年11月通过对黄河口泥螺的夏季分布现状及其与底质环境的关系、泥螺生理生态学、扩散能力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为评价泥螺的大面积扩增对莱州湾生态环境的影响提供了基础数据。
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莱州湾泥螺进行生态安全风险评价,对保障我国北海浅海养殖区的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泥螺种群分布特性及其与底质环境的关系2011年8月对黄河口潮间带泥螺种群及底质环境条件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期了解泥螺种群分布与底质环境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泥螺主要分布于底质类型由砂、粉砂质砂和砂质粉砂组成的中潮带。
黄河口以南滩涂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总体水平高于北岸(P<0.05)。
黄河口南岸滩涂泥螺密度(16.7ind/m2)显著高于北岸(0.6ind/m2)。
回归分析表明,泥螺密度(x)与泥螺个体壳长(y)显著负相关(y=-0.1801x+19.184,R2=0.776)。
Taylor幂法则、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及Morisita指数分析结果表明:黄河口泥螺种群空间格局属于聚集型负二项分布。
泥螺种群密度与表层泥有机质含量和底质叶绿素a含量正相关,(P<0.05),说明食物可能是影响泥螺种群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盐度对不同规格泥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2012年7月采用静水法测定了5种盐度对莱州湾泥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盐度、规格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均对泥螺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的影响(P<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三角洲泥螺分布、生长规律的演变及控制技术研究-畜牧
渔业论文
黄河三角洲泥螺分布、生长规律的演变及控制技术研究
蒋万钊
(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
泥螺[Bullacta exarata(Philippi)],俗名吐铁。
隶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后鳃亚纲、头楯目、阿地螺科。
体呈长方形,头盘大而肥厚,外套膜不发达。
侧足发达,覆盖贝壳两侧之一部分。
泥螺为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
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在严寒的冬季和炎热的夏季都能很好地生活,是后鳃类动物中对盐度、温度适应性较广的种类之一,栖息在海湾内的潮间带泥沙滩[1]。
黄河三角洲地势平坦,平均坡降(1~2)/10 000,潮间带宽度2 000~5 600 m。
2013年黄海水产研究所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潮间带底质以沙质粉砂和粉砂质砂为主。
滩面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并生长大量的硅藻,同时这里的气象、水文、生态环境等都非常适宜泥螺的生长繁殖。
1泥螺在黄河三角洲海域的演变
1.1历次滩涂调查结果
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在1984年、1988年、2008年、2013年进行了4次滩涂贝类资源调查。
1984年、1988年的调查没有发现泥螺的分布。
2008年、2013年调查的泥螺生物量和栖息密度情况如下:
2008年5月泥螺平均栖息密度为25.6个/m2(这个数是表1中低潮区的密度),栖息密度潮区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达36.7
g/m2,生物量的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
2008年8月份栖息密度12.61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8月份泥螺的平均生物量为23.2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2008年调查中,泥螺栖息密度和生物量潮区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即5月份是: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8月份是中潮区>低潮区>高潮区。
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份,5月份生物量也明显大于8月份(见表1、表2)。
2013年5月泥螺的栖息平均密度为56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0.18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8月份生物栖息密度为13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平均生物量为15.84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10月份泥螺栖息平均密度为22.32个/m2,潮区分布规律为中潮区>高潮区>低潮区;生物量为3.69 g/m2,潮区分布规律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
2013年5月和8月份的潮区分布规律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布规律基本一致,均为:高潮区>中潮区>低潮区,而10月份则明显不一致。
季节变化规律:5月份泥螺栖息密度明显大于8月,而8月份的生物量明显高于5月份。
10月份的栖息密度高于8月份,生物量要比8月份低很多(见表3、表4)。
1.2问题与讨论
2008年滩涂调查在黄河口浅海滩涂共设置13条断面,2013年滩涂调查共设置了18条断面。
2008年5月有1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2013年5月份有3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8月份有2条断面没有采到泥螺。
说明泥螺在该区域的分布范围在这几年的变化不大。
2013年5月份泥螺的栖息密度较2008年的栖息密度大,但生物量却小了很大,这除了2008年调查的时间较2013年晚,泥螺的个体较大一些外,可能也有个体逐年变小的趋势。
2013年8月份和2008年8月份调查时间差不多,而且2013年泥螺的栖息密度略高于2008年,但是2013年生物量15.84 g/m2较2008年的2329 g/m2明显降低,这说明泥螺个体在该区域有逐年变小的趋势。
通过对捕捞泥螺渔民的调查也间接印证了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看法。
对于黄河三角洲地区泥螺个体逐渐变小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泥螺通过几年在该区域的繁殖生长,适合其摄食的底栖硅藻生物量逐渐减少,致使其生长受到抑制。
黄河三角洲地区原本没有泥螺的生存记载,在1984年和1988年东营市海洋
渔业系统进行的滩涂调查中均没有发现。
泥螺最早于2002年引入东营黄河以南海域,后逐渐扩散至黄河以北地区,2008年前后泥螺的分布、密度和产量指标达到顶峰。
由2008年和2013年滩涂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泥螺的分布区域没有大的变化,栖息密度并没有降低,而且5月份栖息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而生物量则明显减少,说明泥螺的个体在变小。
目前,泥螺的发展已保持平稳,生态环境相对均衡,基本不会再出现大的波动[2]。
2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泥螺自2002年被引入黄河三角洲海域以后,非常适宜在该海域生存,很快大面积繁殖起来,至2008年前后达到顶峰,挤占了当地滩涂生物的生存空间,破坏了当地生物群落之间的生态平衡,给该区域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威胁,为此,我们进行了泥螺抑制技术探讨。
2.1试验地点
试验时间为2013年,试验区设在垦利县水产供销公司的生产管理区内,其中潮区宽大约1 100 m、长1 000 m左右,面积110 hm2。
2.2试验方法
人工清除,共进行3次,分别是5月、8月、10月,出动人工共500余人次,进行拉网式收捕,将滩面上能够发现的泥螺成体、幼体和卵全部捞起,成螺出售,幼体和卵放入周边的养殖区内,2013年共收捕泥螺23 t,结果显示到10月份,该区的泥螺存量已经很少。
2.3试验总结
由于退潮后泥螺的成体、幼体和卵大都暴露在滩面上,同时其活动能力低,移动范围小,要想控制某处泥螺,只要连续将其成体、幼体和卵从滩面上捞出转移
即可做到有效控制。
2.4问题探讨
我们在泥螺抑制试验中发现:
由于春季是泥螺的产卵季节,而泥螺孵化后苗种数量大大增加,同时苗种个体小,要去除费工费力,效果较差。
而泥螺产的卵块大、颜色鲜艳,容易被发现,因此及早清除泥螺的卵是一种省工省力的好方法。
在早春季节将性成熟的大个体及早清除,能够有效控制泥螺产卵的数量,对于泥螺的繁殖能够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要有效控制泥螺在某一区域的生长繁殖,仅通过小面积的清除是不够的,起到的作用不大。
因小面积清除,几天之后在附近的泥螺很快就会移动过来。
所以要控制其在某一区域的生长要有足够大的面积,并且最好是在两条河流之间进行。
参考文献:
[1] 蔡英亚,张英,魏若飞.贝类学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233
[2] 2012年东营市海洋环境公报[M].东营市海洋与渔业局,2013:15-16 (收稿日期:201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