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
本课时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知道了乘法各部分名称、掌握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这一计算技能的基础之上。
本课时的内容既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同时是继续学习多位数乘法、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的基础。
二、说学习目标:
1、认识乘法竖式,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2、经历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计算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3、养成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体验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理解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四、说课堂教学结构:
基于以上的分析以及对计算教学的认识,我将教学过程设计成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三)、巩固练习内化新知;(四)、总结归纳。
五、说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我以主题图为素材创设了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情景。
出示信息:3盒水彩笔,每盒12枝,让学生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枝水彩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2×3=?从而引出新知的学习。
第二环节: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分以下几个层次教学:
1、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我想估算应该有机地融合在实际的情景中才得以体现价值,因此,算式出现后,先让生估计一下,大约几枝?
然后,让学生先试着算一算,并把算法与同桌说一说。
这样设计既是对学生起点的把握,同时也能让每个学生能充分暴露自己的想法。
2、反馈算法学习新知
学生的算法可能会出现书上提及到的口算和笔算两种。
我先让口算的学生说算法,
要求学生说清口算每一步的算法、算理,我想这是为笔算服务。
同时板书计算过程。
特别是让学生弄明白10×3的10从哪里来的?便于学生明白口算的算理。
当学生出现笔算时,我会追问:你是怎样算的?同时顾及全体学生的想法。
因此教师还是有必要对笔算进行规范地书写,我想这也是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
所以,我会让学生观察竖式与横式的区别?使学生明确:因数的位置按上下来书写,并且第二个因数3应与个位对齐,积写在横线的下面。
虽然这些看似不重要,但是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是有帮助的。
然后重点探究笔算的算法,也是本堂课的重点。
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应该会出现规范的竖式计算。
因此,我会另外板书过程化的竖式计算(如教材中竖式的虚线部分)提问:你是先算哪一步?学生应该会说2×3或3×2,随即在第一次积6的右侧板书。
同时让学生明确6应写在积的个位。
然后,问积中的“3”从哪里来?让学生说清3是用3去乘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1得到的。
教师并在板书上注明计算的箭头,便于学生弄清计算的步骤。
紧接着提问:为什么这个3写在十位上呢?让学生说出它是由3×10得到的,表示的是3个十,随即对应位置板书:10×3=30,以上几问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就是12×3的积。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沟通口算与笔算之间的联系,请学生观察、比较、思考老师刚才板书的竖式与学生的口算有什么联系,使学生明白笔算与口算的计算的算理是一样的。
第三层次,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我安排了类似例题的3道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其中一道是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乘法,让学生试着用列竖式方法进行计算,在反馈中继续巩固算法。
六、说课堂作业题设计: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练习作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有效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
因此我设计专项练习、对比练习、纠错练习、综合练习有针对性的又体现一定层次性的练习,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七环节:总结归纳
让学生说说今天学到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同时,教师用规范的语言复述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