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展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展望
正在实施的新课程给小学数学学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展现了美好的前景。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这样三个问题:课改将会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将呈现怎样的面貌?在小学数学课改道路上会出现什么困难?我们以为:
一、小学数学课程会有一个大发展。
1、小学数学课程仍将保持基础扎实、学风严谨的传统特点(继承传统)
2、在培养学生的初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方面长足发展。
二、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能力将不断增强
1、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实践机会增加
2、学习手段多样、现代化
3、数学与生活联系更紧密
4、以活动替代书面作业
三、教师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
1、教师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与趋于和谐统一
2、教师成为理念先进,善于学习,善于合作的探究者。
四、小学数学课堂文化建设得到重视
1、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文化
2、人文主义精神等到褒扬
3、数学的德育功能较全面开发
五、小学数学的评价方面得到改革
1、评价趋向多元化和多样化。
2、日常评价体系将形成。
六、现代信息技术将在数学中广泛应用
七、小学数学呼唤高质量科研型的教师
1、数学教师的知识结构将发生变化
2、数学教师的科研方向从单纯的“解题”走向全方位的数学教学规律的研究
教学设计的特点(与工程设计的差异)
(1)教师是课堂教学设计者和开发者(设计者与开发者合一性)(2)教学设计是融实践知识与个人教学理念、实施、反思为一体(3)教学设计有较大的弹性(确立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
(4)学设计具有动态性过程,设计伴随实施的全过程。
(5)教学设计具有“互动性”(师生互动)(系统性)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具有下列特点:
(1)是一种经验性的知识
(2)是一种案例性的情境性知识
(3)是一种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的知识
(4)是一种隐性知识
(5)是一种个人性知识
实践性知识的获得必须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依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经由实践与体验来获得。
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依据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把教学设计看做对课堂教学进行积极建构的过程。
教学设计除具有预设成分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生成”许多的设计。
因此,新课程教学设计既重视教学活动之前的“前设计”,又关注教学活动过程中基于交流和创生进行教学调整的“中设计”。
更看好教学活动后的基于反思的“后设计”。
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过程应理解为:设计――实施――反思――调整――再设计――再实施
注:教学设计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行为,而是充满智慧的活生
生的创造性反思活动。
1、课堂教学设计的新理念
(1)主体多元性
(2)教学过程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相统一
(3)为不同的学习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学习内容、教学设计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一、了解学生,找准教学起点
1、分析教学对象
(1)学生的年龄、学段情况(身心特点、认知水平、生活经验)(2)学生的数学基础情况(最近发展区在哪里,学生中的差异度)(3)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情况
2、找准教学起点
(1)找相关的知识技能基础
(2)找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态度、习惯
(3)课前预测自问自答(凭自己对学生的了解情况)
(4)课前了解(布置相关参考题)
(5)导入环节探底
二、分析教材,用好教材
1、分析教材(整体——部分)把握全局,提炼重点
(1)熟识全套教材的体系、知识脉络
(2)明确各册、各单元的内容、目标
(3)分析课时目标(整体出发、点上突破)
课时分析的基本要点
(1)本课时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时知识的前后联系
(3)本课时编排思路
(4)本课时的重、难点所在
(5)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所在
(6)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分析教材例举人教版二下“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
2、用教材教
(1)教材与课程的关系
①课程:在学校的教师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
体,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
②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是课程资源之一。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教师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在深刻理解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教学主体的实际(主体指导教师与学生)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不违背教材的根本目标)
注重两点:一是可以对教材进行处理加工,二是加工教材是建筑在尊重教材基础这上。
教材、学生生活经验,教师教学经验都是课程资源。
善于利用和开发教材外的文本性资源和非文本性资源。
3、用好教材的基本策略
(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
最近发展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潜在发展水平(第二发展水平)。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时的水平(第一发展水平)
A、教学要走在第一发展水平的前面,又在第二发展水平之内,这样对学生成长才有意义。
要求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对两者进行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
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预案。
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分析学生,设计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的教学活动。
B、案例阐述:《认识时间》
(2)还原――抽象知识还原成具体形象
A、认识小学生的思维特征和数学抽象的本质特征的矛盾。
再现学生熟悉蕴藏着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生活事例,为学生克服认知障碍提供帮助。
B、案例阐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
树立动态生成的课堂意识,把握课堂生成资源。
(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
(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
更换:更换不适合学生和教师自身特点的素材。
增删:在不偏离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增删。
归并:把同一类前后分布的几个例题归并在一起学习。
(6)挖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含蕴(知识点、思维训练点、数学思想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