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
课程基本情况:
1.学分:3 学时:54 (课内学时:54 实验学时0)
2.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3.使用专业:管理学适用对象:本科
4.先修课程
5.首选教材:基础会计学(刘尚林、杨明海主编,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备选教材:会计学原理(唐国平主编,中国财经出版社,2006年出版)
参考书目: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版)
6.考试形式:考试(开卷、闭卷)
7.教学环境:课堂、多媒体教室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学是一门经济管理的掌握科学,也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是为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的学习打基础的。
该课程主要阐述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概括阐述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工作组织的基础上,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和操作技能,重点是借贷记账法的原理和实务,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要求学生在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的操作技能,为以后学习会计核算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概论(6学时)
【学习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重点掌握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对象和职能,一般了解会计的任务和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的基本假设和从事会计工作的一般原则。
【考核知识点】
(一)会计的概念。
(二)会计的对象。
会计对象的一般说明;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三)会计的职能。
会计核算职能;会计监督职能。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七)会计目标。
【考核要求】
(一)会计的概念。
1.了解:会计的含义及会计含义中的各构成要素;
2.理解:会计含义与会计特点的关系。
(二)会计的对象。
1.了解:会计对象的含义;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2.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各个阶段及其具体内容。
3.掌握:对照实际会计工作,说明研究会计对象对提高会计工作认识的实际意义。
(三)会计的职能。
1.了解:会计职能的含义;会计核算职能的含义;会计监督职能的含义。
2.理解:在实践中实现会计职能的重要意义;会计核算职能和监督职能的关系。
3.掌握:根据会计职能,理解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四)会计的核算的基本前提。
1.了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的含义。
2.理解:明确会计核算对开展会计工作,组织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五)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了解: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相关性、清晰明了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的含义。
2.理解:会计核算的信息质量要求对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六)会计核算的方法。
1.了解: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的含义。
2.理解:会计方法的组成,会计核算方法的内容与各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七)会计目标。
了解:会计目标的含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的产生与发展
一、会计的产生
二、会计的发展
第二节会计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的含义
二、会计的特点
第三节会计职能与目标
一、会计职能
二、会计目标
第四节会计方法
一、会计方法
(一)会计核算方法
(二)会计分析方法
(三)会计检查方法
二、会计核算方法
(一)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二)复式记账
(三)填制与审核会计凭证
(四)设置与登记账簿
(五)成本计算
(六)财产清查
(七)编制会计报表
第五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的一般对象
二、工业企业的会计对象
第五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一)会计主体
(二)持续经营
(三)会计分期
(四)货币计量与币值不变
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真实可靠性与内容完整性
(二)相关性
(三)清晰明了性
(四)可比性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
第六节会计学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会计科目与账户(4学时)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明确会计科目的作用,从而掌握设置会计账户的必要性及其账户的基本结构。
【考核知识点】
(一)会计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二)会计等式。
基本会计等式;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三)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内容;会计科目的级次。
(四)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考核要求】
(一)会计要素
1.了解:各会计要素的含义;会计要素的组成内容。
2.理解:会计六大要素的含义和特征;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及其分类;各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3.掌握:说明明确会计要素,对反映会计对象,记录经济业务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会计等式
1.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基本会计等式的表述;扩展会计等式的表述。
2.理解:基本会计等式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扩展会计等式中各项目之间的关系;经济业务的发生只对会计等式一边的影响;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两边的影响。
3.掌握:说明会计等式及其恒等的原理,对于建立复式记账方法的重要意义。
(三)会计科目
1.了解:会计科目的含义及其作用。
2.理解:会计科目内容的含义及其建立会计科目的原则;会计科目分类的方法及其分类的原则。
(四)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1.了解:会计账户的含义及其账户的基本结构。
2.理解: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要素
一、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二、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
第二节会计恒等式
一、会计恒等式的静态表现形式
二、会计恒等式的动态表现形式
三、会计恒等式的扩展
四、经济业务发生时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第三节会计科目
一、设置会计科目的意义
二、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三、会计科目的分类
(一)总分类科目
(二)明细分类科目
(三)会计科目的编号
四、会计科目表
第四节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
一、设置会计账户的必要性
二、会计账户的基本结构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二)账户的四个指标
三、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复式记账(6学时)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理解单式记账和复式记账的特点,重点掌握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复式记账法是会计核算特有的方法,是初级会计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掌握复式记账法是学习后续章节的基础。
【考核知识点】
(一)复式记账原理。
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的概念及其特点。
(二)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符号、借贷记账法账户的设置及其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及其账户的对应关系、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考核要求】
(一)复式记账原理
1.了解:记账方法的概念、复式记账法的特点。
2.理解:记账方法的种类、单式记账法的特点。
(二)借贷记账法
1.了解: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2.理解: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的结构;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的方法。
3.掌握:应用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登记账户;应用试算平衡方法编制账户的发生额及余额试算平衡表。
(三)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含义。
2.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3.掌握: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复式记账原理
一、单式记账法
二、复式记账法
三、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
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
二、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一)借贷记账法的基本符号
(二)借贷记账法账户的设置及其结构
(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四)借贷记账法的会计分录及其账户的对应关系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第三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
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
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第四章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12学时)
【学习目的】
本章以制造企业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例系统说明了账户及复式记账法的运用。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了解制造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和核算任务,熟悉制造企业的经济业务类型,掌握制造企业的主要账户设置及会计核算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二)制造业经营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
(三)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
(四)供应过程的核算
(五)生产过程的核算
(六)销售过程的核算
(七)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考核要求】
(一)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1.了解:会计确认和会计计量的概念
2.理解:会计确认的标准;会计计量的模式。
3.掌握:如何运用会计确认的标准确认会计事项,会计确认在会计实务中的重要意义。
(二)制造业经营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
了解:制造企业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中的主要经济业务内容。
(三)资金进入企业的核算
1.了解:“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账户的性质、用途、基本结构及明细账户的设置。
2.掌握:根据给定的资料进行实收资本、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核算。
(四)供应过程的核算
1.理解:“物资采购”、“原材料”账户反映的内容和主要账户的对应关系;“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账户反映的内容和主要账户的对应关系。
2.掌握:现购材料的采购业务核算;赊购材料的采购业务核算;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和结转的核算。
(五)生产过程的核算
1.理解:“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库存商品”账户反映的内容和主要账户的对应关系;“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累计折旧”、“待摊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反映的内容和主要账户的对应关系。
2.掌握:材料费用的核算;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计提折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的核算;完工产品成本计算及结转的核算;
(六)销售过程的核算
1.理解:“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账户反映的内容和主要账户的对应关系。
2.掌握:产品现销和赊销的核算;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营业费用的核算;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的核算;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营业外收支的核算;利润形成的核算;利润分配的核算。
(七)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掌握:资金退出企业经济业务的核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
一、会计确认
(一)会计确认概念
(二)会计确认标准
二、会计计量
(一)会计计量概念
(二)会计计量模式
第二节制造业经营过程核算的基本内容
一、供应过程核算内容
二、生产过程核算内容
三、销售过程核算内容
第三节资金进入企业的会计核算
一、接收投资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投入资本的账务处理
二、银行借款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银行借款的账务处理
第四节供应过程的核算
一、采购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三、材料采购成本计算
(一)材料采购成本的构成
(二)材料采购成本的计算
第五节生产过程的核算
一、生产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二、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的核算
(二)工资及福利费的核算
(三)固定资产折旧费和修理费的核算
(四)其它费用的核算
(五)制造费用的核算
三、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结转
(一)产品生产成本的构成
(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第六节销售过程和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销售过程
(一)销售过程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二)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二、财务成果的核算
(一)财务成果的构成与计算
(二)财务成果核算需设置的主要账户
(三)利润形成的会计处理
(四)利润分配的会计处理
第七节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一、归还银行借款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归还银行借款的账务处理
二、上交各种税金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上交税金的账务处理
三、向其他单位投资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对外投资的账务处理
四、固定资产出售和报废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固定资产出售和报废的账务处理
五、工资支付和职工福利费开支的核算
(一)设置的账户
(二)支付工资及福利费的账务处理
第五章账户的分类(5学时)
【学习目的】
本章主要阐述了账户按会计要素和用途与结构分类的两种基本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理解各账户的经济内容分类和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内容,搞清楚账户与账户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账户在提高会计信息时的规律性,从而能正确地运用账户登记经济业务。
【考核知识点】
(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收入类账户、成本费用类账户、利润类账户。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盘存账户、结算账户、资本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跨期摊提账户、调整账户、成本计算账户、集合分配账户、计价对比账户、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考核要求】
(一)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1.了解:账户经济内容的含义;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的六大类的名称;账户各个大类进一步分类的小类名称。
2.理解:资产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负债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收入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成本费用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利润类账户的分类及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
(二)账户按用途和结构的分类
1.了解:账户用途的含义;账户结构的含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类别和名称。
2.理解:盘存账户的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结算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资本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集合分配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跨期摊提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调整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成本计算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集合分配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计价对比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财务成果计算账户用途、结构特点和包括的主要账户名称。
3.掌握:对每一类账户要正确得用以登记经济业务,包括登记借方和贷方发生额,结出期末余额。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账户分类的概述
一、账户分类的意义
二、账户分类的原则
(一)账户分类的原则
(二)账户分类的标志
第二节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
一、资产类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四、收入类账户
五、成本费用类账户
六、利润类账户
第三节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一、盘存账户
二、结算账户
三、资本账户
四、集合分配账户
五、跨期摊提账户
六、调整账户
七、成本计算账户
八、集合分配账户
九、计价对比账户
十、财务成果计算账户
第四节账户的其他分类
一、按账户的统驭关系分类
(一)总分类账户
(二)明细分类账户
二、账户按其与会计报表的关系分类
(一)资产负债表账户
(二)损益表账户
第六章成本计算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已讲)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成本概念及成本计算的意义、成本计算的原则和基本要求、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以及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考核知识点】
(一)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二)成本计算的程序
(三)供产销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考核要求】
(一)成本计算概述
理解:成本的含义;成本计算的理论依据。
(二)成本计算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理解: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三)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了解: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四)供产销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理解: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教学内容】
第一节成本计算概述
一、成本概念
二、成本的理论依据
三、成本的作用
第二节成本计算的原则和基本要求
一、成本计算的原则
二、成本计算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
一、确定成本计算对象
二、确定产品成本项目
三、成本计算期的确定
四、生产费用的审核和控制
五、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六、计算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第四节供产销过程中的成本计算
一、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二、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三、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第七章会计凭证(5学时)
【学习目的】
学习本章要求正确认识和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及内容;熟练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的内容。
【考核知识点】
(一)会计凭证意义和种类。
会计凭证概念;会计凭证意义;会计凭证种类。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原始凭证填制方法;原始凭证填制要求;原始凭证审核。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基本内容;记账凭证填制要求;记账凭证审核。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会计凭证的传递;会计凭证的保管。
【考核要求】
(一)会计凭证意义和种类
1.了解:会计凭证的含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含义;原始凭证按其取得来源的分类;记账凭证按其与货币资金的关系分类;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的分类。
2.理解:会计凭证的构成体系;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相互关系;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的分类以及各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重要作用。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了解: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2.理解:原始凭证填制方法。
3.掌握:掌握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原始凭证填制审核方法。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了解:记账凭证基本内容。
2.理解:记账凭证填制要求。
3.掌握: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和通用记账
凭证的填制方法;掌握记账凭证的审核方法。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1.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含义。
2.理解:正确组织会计凭证传递的作用;合理保管会计凭证的必要性。
3.掌握:掌握组织会计凭证传递的方法;掌握保管会计凭证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述
一、会计凭证的概念
二、会计凭证的作用
三、会计凭证的种类
第二节原始凭证
一、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二、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三、原始凭证的审核
第三节记账凭证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
二、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三、记账凭证的审核
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一、会计凭证的传递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八章会计账簿(4学时)
【学习目的】
学习本章,应明确设置和登记账簿的作用;熟悉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内容、格式、登记依据和登记方法;掌握账簿启用的规则、登记的规则、更正错账的规则以及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规则以及了解账簿的保管等内容。
【考核知识点】
(一)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账簿意义;账簿的种类。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日记账的设置和登记;总账的设置和登记;明细账的设置和登记。
(三)账簿登记和使用规则。
账簿启用的规则;账簿登记的规则;更正错账的方法。
(四)对账和结账。
【考核要求】
1.了解:账簿的概念;账簿按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序时账簿分为特种日记账和普通日记账,分类账簿分为总分类账簿和明细分类账簿。
2.理解:设置和登记账簿的重要意义。
(二)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1.理解:特种日记账和普通日记账的设置;三栏式总账和多栏式总账的设置;三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的设置。
2.掌握:掌握各种日记账的登记方法;掌握各种总分类账的登记方法;掌握各种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方法。
(三)账簿登记和使用规则
1.理解:账簿启用的规则;账簿登记的规则。
2.掌握:掌握更正错账的方法,包括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
(四)对账和结账
1.了解:对账和结账的含义。
2.理解:账簿保管的要求。
3.掌握:掌握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的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述
一、会计账簿的概念
二、会计账簿的作用
三、会计账簿的种类
第二节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
一、会计账簿的基本结构
二、会计账簿的启用和登记规则
三、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一)序时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
(二)分类账的设置及其登记方法
(三)辅助账的设置与登记方法
四、记账错误的更正方法
五、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第三节对账和结账
一、对账
(一)账证核对
(二)账账核对
(三)账实核对
二、结账
(一)结账的意义
(二)结账的主要内容
第九章财产清查(3学时)
【学习目的】
财产清查是会计的核算方法之一。
它是在填制凭证和登记账簿的基础上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和保管使用合理性和保管使用合理性的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达到掌握财产清查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目的。
【考核知识点】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财产清查的意义;财产清查的种类。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实物的清查方法;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货币资金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账务处理。
【考核要求】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
1.了解:财产清查的含义;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2.理解:账实不符产生的原因;财产清查的作用。
(二)财产清查的方法
1.理解: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实物盘点法;技术推算法。
2.掌握:财产物资的清查方法,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编制;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现金报告表和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
(三)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1.理解:财产清查结果的业务处理要求。
2.掌握:“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结构和用途;货币资金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财产物资盘盈、盘亏和毁损的账务处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概述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三、财产清查的种类
第二节财产清查的制度和方法
一、财产清查的盘存制度
二、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
三、财产清查的方法
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一、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