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天地
小学美术教学中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江苏省连云港市建宁小学 夏丹丹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了中小学各科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任务。

所以,在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已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真实的生活,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让学生鉴赏名作,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启引学生开展想象,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等。

这样,不但能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有效培养,而且能帮助学生真正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小学美术教育的宗旨是让学生在美术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致力于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知,小学美术教师必须明确小学美术教育是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之一,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并创新美术教学的策略,根据小学生在低中高三个年段的审美认知和特征因材施教,立足于教科书,从表象到本质、从浅显到深刻,对学生的审美和创造能力进行扎实的培养。

一、充分感受现实生活,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持久、“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据此,我们针对教学内容使用贴切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各种接触社会的路径,让他们的多种感官充分、真实地感知多种事物,在感知现实生活中逐步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吴冠中先生讲过: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对他们进行绘画技能的传授。

小学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不是让学生学各种画种,再去反复练习绘画技法,然后去美术考级。

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启引学生逐步学会欣赏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引导他们对现实、真实的生活进行正确、充分的感知,在这些过程中去发现美,真实地感受美。

小学美术教科书中很多篇章都是紧紧围绕现实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开展的,我们需要利用多种途径来启引学生发展平凡与现实中的美。

如教学《茂密的花》这课时,鲜花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随处可遇可见。

但究竟该如何让学生去细腻观察并发现各种花的美,就成了这课教学的重难点。

笔者在第一课时就组织学生来“赏花”(课前准备了多种多样的真花),首先给所有学生分发同一种花,要求他们拿着花,并正视手中花的姿态,接着要求他们对手中花的形状、纹理、颜色进行认真察看,再闻一闻花的气味;接着给学生分发不同的花,让他们比较这些花的异同;之后,让他们选择手中的一朵花并试着把它的细节之美画在纸上,可以用文字标注说明。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笔者利用视频技术启引学生感知花束、花田、花海的形成过程,给他们视觉的冲击;接着教师播放有关画家克林姆特的《葵花园》的视频,师生齐赏,要求学生把自己生活中所见的花园与《葵花园》进行对比,教师示范指导学生利用美术语言把花的茂盛与密集表达出来,让他们懂得这与一朵花所带来的美感是迥然不同的。

只有这样,让学生在可看见、可嗅闻、可触及、可感知的环境之中,他们才能真正地发现
XIAOXUE SHIDAI·2021年第6期68
··综合天地
和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美。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我们必须把生活元素统整其中,使书本中的学习内容与真实的生活兼容,拓宽学生发现美的渠道。

雕塑家罗丹讲过:在现实的世界中一直都不缺美,缺的是对美的发现,缺少的是“慧眼”。

教师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一定要积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生活及周边的事物,从中发现、享受、记录美。

所以,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是一个一举多得的过程,强化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增强他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通过名作鉴赏,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
美术课堂教学已经成为培养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性阵地,其中鉴赏名家的名作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扎实的审美能力,还能使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得以渐渐形成,从而帮助他们夯实文化底蕴。

此外,学生从小感知名家名作,能了解不同美术家的作画风格,还能让他们体验到不同时代美术艺术的多元化,同时有效拓宽学生对艺术的视角,促进了他们对美术的深度感知。

因此,根据低中高三个年段学生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上的侧重点应该有所不同,如低年级的学生以欣赏和体验为主;高年级学生以欣赏和评述为主。

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处于初级阶段,因为他们年龄还小,美术知识与经验储备不够,无法完全理解不同作品所表现的美。

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利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把色彩、线条、透视、布局、造型等丰富多彩的美术知识传授给学生,打好美术知识和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充实他们的审美理念、思维,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如《童年》这一课,教科书中有《考试》(中国画)、《冬天的阳光》(雕塑)、《欢天喜地》(中国年画)等,笔者先让学生说一说这些作品的艺术手法,再感知不同艺术家在表现自己童年时光时运用的不同艺术风格。

如雕塑作品大气但不繁杂,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充分寄托于雕塑的形象之中……教学中,我们如能以情感来带动课堂教学,就能使学生更容易、更快速地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这样就能更加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启引学生开展美术想象,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对小学生开展美育教育,不能禁锢于美术技能的培养上,还应培养学生的美术创造性。

所以,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审美发展规律,带领学生认真欣赏美术作品,坚决放弃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利用多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时空去感知当前的艺术作品,如讨论、比较、评述等,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审美兴趣。

著名美术家吴冠中讲过:美育教育应该以激发学生想象力和美感的培养为宗旨,而不是让学生去精准地模仿。

教师在启引学生观察真实生活与发现周边事物之美的同时,一定要鼓励学生开展“毫无顾虑”的美术想象,要求他们把看到的美与想象的美有机融合起来,再开展个体的艺术加工与大胆的创作,培养他们自主创造美的意识。

此外,我们还要有序组织学生进行美术练笔,鼓励他们多创作,从而养成多用自己的画笔来表达自我情感的习惯,提升其对美的创造能力,通过个体的体验接受美的陶冶。

因为小学生在认识事物方面还比较肤浅,欣赏美的能力不够。

所以,我们应精准地找到每一节美术课的重点知识,并创设与知识点相匹配的情境,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启发学生大胆开展美术想象。

如教学《奇思妙想》这一课时,笔者就组织学生多视角地对油画《比利牛斯山之城》(马格丽特)进行有序欣赏:一块巨大的石头悬浮在蔚蓝色的天空之中,向大海飞越,在学生欣赏的同时,笔者要求他们充分感受马格丽特超越常规的构思方法,把不同的物体呈现在同一幅画中,再鼓励学生模仿马格丽特艺术手法进行自我创作与想象,从而创造个性化的美。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应根据美术教情与学情,带引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呈现美,促进他们主动提升自己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他们的审美能力拾级而上,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2021年第6期·XIAOXUE SHIDAI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