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生物部分(word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18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预测
理科综合试题卷(生物部分)
一、选择题:共36分。

1.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B.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 分子中则无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C.同一种tRNA分子在不同细胞中转运的氨基酸不同
D.相同的DNA分子转录产物可能不同
2.下列关于人体内成熟红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无丝分裂进行增殖
B.能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C.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形成是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在蒸馏水中,其吸水能力逐渐
增强,以致于发生破裂
3.红细胞膜中的Na+/K+-
APTase(ATP水解酶)的功能是水解
ATP吸收K+。

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红细胞细胞质置换成高浓度的K+溶液,并将其置于极高浓度Na+的环境中,就发生了如下图所示的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Na+、K+离子跨膜运输应该属于主动运

B.上述生理过程还需要ADP和Pi
C.该实验过程中离子浓度梯度驱动了ATP的形成
D.该实验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种酶既可
以催化ATP的水解,也可以催化ATP的合成
4.下图为神经骨骼肌接头亚显
微结构图(相当于突触),下列
分析错误的是
A.兴奋在神经骨骼肌接
头处单向传递
B.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
胞吐
C.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
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5.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
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
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6.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b 控制,杂合子中有8
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

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
不会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
题:
(一)必考
题:共39
分。

29.(9分)下图为线粒体中蛋白质来源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在线粒体与细胞核中均可以发生的过程是_____,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

(2)由图可知,氨酰一tRNA合成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线粒体DNA缺陷会导致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只能通过_____传给后代。

人们常将线粒体、叶绿体称为半自主性遗传的细胞器,结合上图,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下图中的两个氨
基酸(分别称为R1和
R2)合成二肽时,脱水缩
合会形成___种二肽化合物,因此在人工合成蛋白质时,需要先对相应氨基酸的氨基或羧基采取保护,再让
(3)光照强度低于P时,品种1光反应强度_____(“大于”或“等于”或者“小于”)品种2,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品种1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1.(11分)动物进食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的形象、气味等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其中咀嚼食物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_____(填“是”或“不是”)位于大脑皮层。

(2)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分泌_______,运输至_____胰腺,作用于胰腺细胞。

(3)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某种药物(PPI)对胰液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健康成年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PPI用生理盐水配置,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为50mL,每12h一次)。

①将这些健康成年犬_______分为两组并编
号,A为对照组,B为实验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③各组每12h收集胰液一次,并测量胰液的分泌量,
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含量和pH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④实验结果表明:PP对正常犬的胰腺外分泌功能有明显的_____作用,主要表现为减少了胰液的分泌量,降低了胰液中的淀粉酶、脂肪酶、总蛋白的浓度和pH 值。

推测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胃内_____的分泌,从而间接地抑制了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2.(12分)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R、r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下表是杂交实验结果:
(1)F1随机交配,试推断F2中红眼、白眼果蝇的性别分别是_____和_____。

(2)现用纯合的灰身红眼雌果蝇与黑身白眼雄果蝇杂交,再让F 1个体间杂交得到F2。

预期F2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有_____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_____。

(3)自然界中的果蝇雌雄个体中都有一些个体为黄翅,一些个体为灰翅,不知道黄翅和灰翅的显隐关系,但已知该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请你设计一个通过两组杂交实验(提示:一组为正交,一组反交)来判断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案。

正反交实验:正交_____________;反交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共15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某些细菌能够合成纤维素——细菌纤维素(一种新型生物材料)。

为了获得高产菌种,研究小组以木醋杆菌(一种好氧菌)为原始材料,拟通过紫外诱变的手段,筛选获得高产菌株A。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酵母菌相比,木醋杆菌在结构上的最大不同是_______________。

(2)培养木醋杆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含有_____(填单糖名称),所起到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紫外线可诱导木醋杆菌发生________,由于该变异__________,所以在筛选之前需要对诱变后的菌液进行富集培养(将特定微生物的数量比例不断增高的一种培养方法)
(4)从富集好的菌液中分离并计数所需菌种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木醋杆菌产生纤维素的同时还会产生葡萄糖酸,葡萄糖酸会和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反应使培养基变透明,所以在加了碳酸钙的固体培养基上,需要挑选菌落直径/透明圈_____(填“较大”或“较小”)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筛选。

(5)可以用__________方法对上一步挑选出
来的菌落进行进一步的纯化。

该方法中,每次划线前都要对接种环进行_____,冷却后再从__________开始划线。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
技专题](15分)抗体的结构如右图
所示它有两条H链和两条L链组
成。

同一物种C区氨基酸序列恒
定,不同抗体结合抗原的V区氨
基酸序列有差异。

(1)在生物体内,抗体是由_____细胞分泌的,该细胞可以来自于____________增殖分化。

(2)传统方法获取抗体时,需要将相应的抗原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从动物的_____中分离抗体。

显然,这种方法产生的抗体产量和纯度等都很低,特异性差,单克隆抗体的出现,克服了传统抗体的不足,单克隆抗体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的抗体左右两个V区结构完全相同,只能结合相同的抗原。

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得到双功能抗体(又叫双特异性抗体),它的两个V区能结合不同的抗原。


备双功能抗体的基本方法如下:将能分泌抗体1的杂交瘤细胞(A细胞)与能分泌抗体2的淋巴细胞(B细胞)进行融合,形成可分泌两种亲代抗体和杂种抗体的杂种一杂交瘤细胞(A-B)。

细胞融合时需要用_______、________或电刺激等方法诱导,融合后总共应该有_____种细胞(最多考虑两两融合),用A、B字母表示出这些细胞组合_______________。

(4)双功能抗体在癌症治疗中可作为“生物导弹”:用其中一个V区识别癌细胞表面_____,用另一个V区将T细胞等杀伤细胞定向带到癌细胞所在的位置,这里,T细胞对癌细胞的攻击属于_____免疫。

(5)细胞融合方法得到的双功能抗体,只是将两个不同抗体的V区集中到了一个抗体上,人们无法改变V区的结构。

通过__________技术,可以对双功能抗体的V区进行设计改造,使其更适合人类的需要。

这种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对_____分子的改造来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