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考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神秘的池塘
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我们还可以找到一群群石蚕的幼虫,它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枯枝中。
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
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珠”,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
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乍一看,这是一个小小的几乎不动的池塘,可是在阳光的孕育下,它却犹如一个辽阔神秘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打动和引发着一个孩子的好奇心。
(1)选择合适的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
眨沿张躺爬
在池塘的底下,______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
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______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______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______开它们沉沉的盖子,______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
(2)选词填空。
隐藏隐蔽
①这伙人进行赌博活动的地方比较______,一般人很难发现。
②犯罪嫌疑人已在这个洞穴里______多日。
(3)读文中划线的句子,填空。
①“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是指______。
②本文第2,3,4节中写到的“忙碌的小生命”有:池边______;池塘深处______;池塘底下______。
(4)把下列“小生命”的动作写在横线上。
①蝌蚪:______。
②水甲虫:______。
③豉虫:______。
(5)照样子,用“像”字写句子。
例:它(水甲虫)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①公鸡的头上有红色的鸡冠,______。
②田螺钻进光滑而精致的壳里,______。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月光曲(选段)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
月光照进窗子来,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贝多芬望了望站在他身旁的兄妹俩,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键。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1)第一段所写的环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2)第三段写贝多芬把刚才弹的曲子记录下来,表现了什么?
(3)为什么说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她从没看见过的景象?
(4)借助皮鞋匠的联想,我仿佛听到了贝多芬的琴声时而______,时而______,时而______,时而______。
(5)兄妹俩醒来之后,他们会谈些什么呢?请发挥想象,写一段兄妹俩的对话。
3. 阅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选段一: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叫,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
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这李小二先前在东京时,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被捉住了,要送官司问罪,又得林冲主张陪话,救了他,免送官司;又与他陪了些钱财,方得脱免。
京中安不得身,又亏林冲赍发他盘缠,于路投奔人,不意今日却在这里撞见。
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赍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俪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里姓王,留小人在店中做过卖。
因见小人勤谨,安排的好菜蔬,调和的好汁水,来吃的人都喝采,以此买卖顺当。
主人家有个女儿,就招了小人做女婿。
如今丈人、丈母都死了,只剩得小人夫妻两个,权在营前开了个茶酒店。
因讨钱过来,遇见恩人。
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
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李小二就请林冲到家里面坐定,叫妻子出来拜了恩人。
两口儿欢喜道:“我夫妻二人正没个亲眷,今日得恩人到来,便是从天降下。
”林冲道:“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
”李小二道:“谁不知恩人大名?休恁地说。
但有衣服,便拿来家里浆洗缝补。
”当时管待林冲酒食,至夜送回天王堂。
次日又来相请,因此林冲得店小二家来往,不时间送汤
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林冲因见他两口儿恭敬孝顺,常把些银两与他做本银。
选段二: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下生些焰火起来。
屋后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
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___。
(1)《水浒》是一部古代白话小说,保留着宋元时期的一些口语。
这些口语在词义和句式方面都和现代汉语有区别。
请指出下列划线词语与今天的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
①不合偷了店主人家财______
②又得林冲主张陪话______
③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______
(2)下列词语中,哪个词填入“那雪正下得___。
”横线处最恰当?()
4. 阅读片段,完成练习。
伯父逝世以后,我见到他家的女佣阿三。
阿三是个工人的妻子,她丈夫失了业,她愁得两只眼睛起了蒙,看东西不清楚,模模糊糊的像隔着雾。
她跟我谈起伯父生前的事情。
她说:“周先生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写文章。
有时候我听着他一阵阵接连不断地咳嗽,真替他难受。
他对自己一点也不在乎,倒常常劝我多休息,不叫我干重活儿。
”
(1)给多音字注音组词。
蒙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模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2)给这段加个小标题。
(3)通过这段话,你认为鲁迅先生是一个______的人。
5.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弈秋,通国之__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__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__。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把课文补充完整。
弈秋,通国之______。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____,为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鹊将至,思______。
虽与之俱学,______。
(2)解释文中划线的部分。
①通国:______
②为弈秋之为听:______
③诲:______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______
(3)本文选自《______》,讲述了两个人向弈秋学下棋,因为他们的______不
同,所以______也就不同,从中我们明白了______的道理。
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无翼鸟的联想
①鸟有翼,这是常识。
但有一种鸟,却无翼。
她端庄妩媚,能舞善啼,极讨人欢心。
新西兰人爱之尤甚,将其命名为国鸟,倍加宠养之。
②据说,这生灵早先也曾能够遨游于高空,啾啾于山林。
后来被人类饲养着,无须再远走高飞了。
久之,便消失了双翼,失去了飞翔的能力。
③这似乎是喜,因为她终于不必自己觅食了。
但实在是让人觉得悲怜,因为鸟儿失去了翅膀,毕竟是个不幸。
除供人赏玩外,她再不能鸟翅云间了。
人类宠了她,但又确实是害了她。
宠她的人,倒是出于厚爱,谁知道适得其反呢?不过,现在并不要紧,反正有人宠着,她尽可以饱享人们的恩惠,无忧的生活。
可我想,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
④想起山鹰来了。
山鹰训练雏鹰,总衔着雏鹰,狠心地把它扔下山崖,让它练着飞上来,飞上来……终于练就了一副健劲的翅膀。
⑤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1)对无翼鸟,新西兰人“倍加宠养之”,其中“之”指的是()
(2)文中第②自然段插入了关于无翼鸟的传说,从全文角度分析,插叙的作用是()
(3)“适得其反”的意思是______;说“适得其反”的缘由是:______。
(4)无翼鸟被“倍加宠养”,其原因是______。
(5)“某日人们的审美观念变了,不再欣赏着畸形的美了,那时候,这鸟又依谁而生活呢?”读着这一句,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6)短文最后一句“鸟儿是应该要有翅膀的,这是常识。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
(7)由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
(8)默写古诗词中字面上含有“鸟”的诗句。
(不限定课文中的)
7. 阅读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志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1)这段话的中心句:______。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中的“固”、“或”、“于”三字的意思分别是:。
(3)读了这段话,我懂得了:。
(4)司马迁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
他在受到当时最严厉的刑罚之后,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写出了史书巨著。
8. 阅读《七律·长征》,回答文后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解释下列词语。
①等闲:______
②逶迤:______
③磅礴:______
④云崖:______
(2)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_。
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地妈妈
花草和树木吸着大地妈妈的养料长大,都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为了报答大地妈妈,孩子们在春天长出绿叶。
到了炎热的夏天,就请妈妈在绿荫下乘凉。
到了冬天,枯黄的树叶和花草像棉被一样盖在妈妈的身上。
妈妈把枯叶、枯草做成养料,让孩子们吸收。
这样,花草树木在妈妈的怀抱里长得更茂盛,把妈妈打扮得万紫千红。
可是,有的人不爱护大地妈妈的孩子,他们砍树、折花,践踏草地。
大地妈妈失去了孩子,光着身子,被烈日晒,被寒风吹。
过了些日子,大地妈妈病了,她的皮肤开裂了,渐渐失去了光彩,世界也变得灰蒙蒙的。
大地妈妈对人们呼喊:“爱护我的孩子吧,我的身体健壮了,你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为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______(chéng chèng)凉枯______(gūkū)草
日晒______(shài sài)炎______(yán rán)热
(2)______和______是大地妈妈的孩子。
(3)大地妈妈的孩子是怎样报答大地妈妈的?把相关的语句抄写下来。
10. 有位外国学者读了钱钟书的小说《围城》后赞叹不已,打电话给钱先生说要见见他,钱先生在电话里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很好,何必一定要去找下这只蛋的鸡呢?”
(1)这段话中的“鸡蛋”是指______,“鸡”是指______。
(2)钱钟书先生的言外之意是:______。
11.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一个中国人,__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一个中国人,______在怎样的境遇里,______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写近义词。
大抵—______ 秉性—______
(3)文中与“顶天立地”意思相反的一个词是______。
(4)文中的“她”指______,“旁的花”可能是______花、______花等。
(5)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有关句子。
(6)外祖父的这段话,用梅花象征什么?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
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在这方面田老师培育了我,给我开了窍。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田老师拄杖散步,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老师领进门”中的“门”在文中是指:______。
(2)“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地”这句话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A.听了田老师讲了一千多个故事,故事点点滴滴教育“我”成长。
B.听了田老师的无数个故事,每个故事逐步引导“我”走上喜爱文学之路。
(3)老师为什么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
(4)“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什么意思?在本文中具体意思是什么?
13. 阅读
《北京的春节》节选
①除夕真热闹。
家家(敢赶)做年菜,到处是(洒酒)肉的香味。
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帖贴)好了各色的年画。
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决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己),必定(敢赶)回来吃团圆饭。
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②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③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
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
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
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的美好姿态与娴熟的技能。
(1)在文中选择正确的生字。
(2)写近义词。
特有——娴熟——
(3)“间断”中“间”读,它还有一个读音,组词;
“铺户”中“铺”读,它还有一个读音,组词。
(4)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男人女人孩子
(5)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6)你还知道哪些春节的习俗呢?
1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5. “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
”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 。
1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蚂蚁认路的本领很强,它认路主要靠眼睛,能凭借陆地上和天空中的景物辨别方向。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用一个圆筒围住一群归途中的蚂蚁,只让它们看见天空,蚂蚁仍然能准确认清前进的方向。
如果把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完全挡住,蚁群就会四散乱跑起来。
蚂蚁还能根据气味认路。
有些蚂蚁会在它们爬过的地方留下一种气味,回来时就根据这种气味确定路线。
如果用手指在蚂蚁爬过的路上画一条横线,或者用樟脑球等有怪味的东西将蚂蚁要走的路画断,蚂蚁就迷路了。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分辨______ 仍旧______ 借助______
(3)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写下来。
(4)读了短文,我们知道蚂蚁认路一靠______,凭借______辨别方向。
二是根据______认路。
1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座位上练习背诵。
孙中山读了几遍,就背下来了。
可是,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1)孙中山背会了先生圈的内容后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
(2)你认为孙中山是个怎样的人?
1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少年闰土》节选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
须大雪下了才好。
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biān biǎn),撒下秕(bí bǐ)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fū fù)在棒上的绳子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
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
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管贼吗?”
“不是。
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
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
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
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它不咬人吗?”
“有胡叉呢。
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
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
“我们沙地里,潮汛(xūn xùn)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
(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大竹匾______(biān biǎn)秕______(bí bǐ)谷
缚______(fū fù)在潮汛______(xūn xùn)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①如许:______。
②单:______。
(3)文中已经用“‖”分为四层,这四层写了“我”和闰土的四件事,请你写出每件事的小标题。
(4)“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我这样理解的:______。
(5)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
①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②表达了“我”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③表达了“我”对闰土生活的忌妒之情。
④表达了“我”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厌倦。
1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海高原一株柳(片段)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
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
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
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了;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便急骤冒出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是一种柳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婀娜多姿
(2)为下列成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艰苦卓绝
(3)片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是()
(4)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在这段话中用了许多笔墨写到家乡灞河边的柳,这是________手法。
()
(5)“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为保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把这个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意思的是()
20.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家乡秋天的景色可美啦!湖面上的水波闪闪发亮。
岸边树上的叶子一片片飘落下来,真像飞舞的彩蝶。
菊花开得正艳。
那迷人的清香,引来了勤劳的蜜蜂和美丽的彩蝶。
(1)这段话有______句,是围绕着第______句写的。
(2)这段话先写了______的景色,再写了______的景色。
2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草虫的村落(节选)
我看得出草虫的村落里哪是街道,哪是小巷。
大街小巷里,花色斑斓的小圆虫,披着俏丽的彩衣。
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________。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________投以好奇的眼光。
它们友好地交流着,好像攀谈得很投机似的。
看啊!蜥蜴好像忘记了旅途的劳倦,它背着几个小黑甲虫,到处参观远房亲戚的住宅。
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甲虫音乐家们________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此时,我觉得它们的音乐优于人间的一切音乐,这是只有虫子们才能演奏出来的!
(1)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美丽——______ 闲谈——______ 疲倦——______
(2)在片段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四字词语。
①在这些粗壮的黑甲虫中间,它们好像南国的少女,逗得多少虫子______。
蜥蜴面前围拢了一群黑甲虫,对这______投以好奇的眼光。
②甲虫音乐家们______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了出来。
(3)“我的目光为一群音乐演奏者所吸引,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这句话
中“——”的作用是()
(4)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片段中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5)作者在片段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找出表现作者独特感受的语句。
22. 阅读并回答问题
盲人心目中的明灯
大学实习时,我带过一堂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
那天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题:“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盏灯笼,这是为什么?”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的说:“他是给儿子买的灯笼。
”有的还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
他们没有一个人回答:盲人也许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别人才不会撞上他——盲人的心中装着一盏亮着的灯,为别人着想正是他心中的明灯。
这些孩子不明白:很多时候,帮助别人其实是帮助我们自己。
为什么那么多眼睛好的在在暗夜里往往相撞?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明灯,手上也不提明灯啊!
(1)有的还说:“夜里太冷,他是想取暖吧?”……可能,这些答案都对,但这些年龄不到10岁的孩子都认为盲人提灯一定是为自己,所以,他们的答案不免单一。
省略号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2)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意思。
(3)这位盲人为什么在晚上出门总是提着一盏灯笼?()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2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次日,悟空驾起筋斗云,又来到翠云山。
他变做一个小虫儿,从门缝里钻进去,躲在茶沫下面。
铁扇公主喝下茶水,孙悟空已到她的肚子里。
孙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疼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悟空。
悟空满心欢喜,拿了扇子,来到火焰山。
他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
悟空方知扇子不是真的,自己被铁扇公主骗了。
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与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
牛魔王抵挡不住,大败而逃。
铁扇公主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孙悟空拿着扇子,走到火焰山,用尽气力扇去。
只一扇,那火焰便灭了;又一扇,清风微动;再一扇,细雨霏霏。
孙悟空连扇了七七四十九扇,大雨哗哗而下。
(1)填空。
这篇故事选自长篇小说______,作者是______。
(2)用“竟然”写句子。
(3)解释词语。
①水泄不通:
②天昏地暗:
2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西部一个极度缺水的沙漠地区。
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严格限定为三斤。
日常的饮用、洗漱、洗菜、洗衣,包括喂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