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课后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一管理会计概述
三、填空题
1.管理会计工作可渗透企业的各个方面,它既为企业总体管理服务,本身又属于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处于价值管理的核心地位. 2.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1)预测经济前景 ;(2)参与经济决策;(3)规划经营目标;(4) 控制经济过程 ;(5)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其中,规划职能是通过编制各种计划和预算实现的,考核评价职能是通过建立责任会计制度实现的.
3.管理会计的内容是指与其职能相适应的工作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责任会计等方面。
其中,预测分析与决策分析合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合称为规划控制会计;这两者与责任会计相辅相成构成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4.预测决策会计处于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地位,又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关键标志之一.
5.传统管理会计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50年代,管理会计原始雏形形成的标志是美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出现了以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标准成本计算制度”和“预算控制"预算。
此时,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和。
但在实践中,其职能集中体现在控制方面,故人称传统管理会计阶段的特征是以控制会计为核心 .
6.现代管理会计阶段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内容,且逐步充实了预测决策会计和责任会计等内容,基本上形成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现代管理会计新体系.
7.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工作主体(范围)的层次不同 (同或不同),管理会计的工作主体可以是整个企业,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局部区域或个别部门甚至某一管理环节 ;财务会计的工作主体往往是整个企业。
它们的工作对象从总的方面看基本相同 (同或不同),即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 .
四、判断题
1.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的一个下属委员会指出管理会计仅适用于盈利性质的单位进行决策分析和规划控制.(×)
2.国际上一般认为管理会计的活动领域不应仅限于“微观”,还应扩展到“宏观”.(√)
3.目前,我国开展会计改革的意义就在于在财务会计领导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
(×)
4.从工作侧重点讲,管理会计可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可称为“外部会计”.(√)
5.管理会计工作受财务会计工作质量的约束,财务会计的发展与改革应充分考虑到管理会计的要求。
(√)
6.在多数情况下,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责任单位为主体。
(√)
7.管理会计是面向未来的,因而与过去无任何关系,财务会计只能反映过去。
( ×)
8.管理会计不必考虑“公认会计原则”的要求,财务会计则严格受该原则的约
束.( ×)
9.管理会计中大量运用算术方法,财务会计中则常常运用现代数学方法。
(× ) l0.现代管理会计关注管理的过程,且更为看重实施管理行为的结果。
( ×)五、简答题
1.简述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1)两者源于同一母体,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同构成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2)两者所处环境相同,工作客体有相似之处,最终奋斗目标一致,(3)两者都面临着如何顺应时代潮流而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包括预测分析、决策分析、全面预算、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等方面。
其中,前两项内容合称为预测决策会计;全面预算和成本控制合称为规划控制会计.预决策会计、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三者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
习题二成本性态分析
三、填空题
1.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习性。
2.全部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
其中,固定成本又可进一步细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固定成本两大类。
前者又称经营能力成本,后者可调整固定成本.
3.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是以两个基本假设为前提条件的,即相关范围假设和 -元线性假设 .
4.为简化分桥,我们总是假定总成本可以近似地用方程 y=a+bx来描述,
其中,a代表固定成本总额,b代表单位变动成本,x代表业务量。
5.加班工资、浮动工资属于低坡式混合成本,质检员、运货员的工资属于阶梯式混合成本,累进计件工资属于递增型混合成本,销售人员的薪金—般属于标准式混合成本或半变动成本。
6.常用的成本性态分析方法有技术测定法、直接分析法和历史资料分析法.其中,历史资料分析法适用于一些老企业,它又有三种具体应用形式,即高低点法、散布图法和一元直线回归法
五、计算分析题
1.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总额
维修费的直线方程为
2.因为制造费用中,水电费属于标准式混合成本,含变动性,题中假定其全为变动性的,所以,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因此,
①4月份维修费
②高点:70 000小时 90 600元
低点:40 000小时 58 200元
维修费用表达式:y=15000+1。
08x(y表示维修费)
③高点:70 000小时 221 600元
低点:40 000小时 150 200元
制造费用表达式:y=55000+2.38x(y表示制造费用)
此题也可将40 000与15 000相加得55 000的固定成本,将1。
3与1。
08相加得2.38的单位变动成本,从而直接写出表达式。
即用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分别相加汇总,得出总的混合成本表达式.
习题三变动成本法
三、填空题
1.无论哪一种成本计算法从理论上看都可以按以下公式计算销货成本,即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产品成本期末存货成本完全 .但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成本法采用该公式.
2.将成本计算过程分为完全成本计算和变动成本计算的划分口径是按产品成本期间成本划分 .
3.变动成本的理论依据是(1)产品成本只应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固定生产成本应当作为期间成本处理;(2) 。
4.为满足对成本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将成本计算按时态分类,可分为估计成本计算、标准成本计算、实际成本计算三种计算方法。
5.当一个公司出现销量上升、收益反而下降的现象时,就成本计算方法而言,问题根源在于采用完全成本计算法。
6.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差异来自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不同,它们共同的期间成本是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共同的产品成本是变动生产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用)。
五、计算分析题
1.可列表计算如下:
2.
损益表(传统式)单位:元
损益表(贡献式) 单位:元
3.
①同贡献式营业收入200 000元
④=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净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8 000+15 000+15000
=38 000
③=营业收入-营业毛利
=200 000-38 000
=162 000
②=③+期末存货-期初存货
=162 000+18 000
=180 000
⑦=销售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
=15 000-8 000
=7 000
⑧=管理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
=15 000-2 000
=13 000
因为本期生产成本按完全成本法计是180 000元,其中包含固定性制造费用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期末库存产品成本为18 000,是生产成本的1/10,即销售出去的产品成本占9/10,又因为本企业产销一种产品,所以销量为产量的9/10。
按此比例分配固定性制造费用。
固定性制造费用总计30 000元,则
已销产品承担30 000×9/10=27 000(元)
库存产品承担30 000×1/10=3 000(元)
而在变动成本法中,固定性制造费用是一次性从贡献边际中扣除,已销产品生产成本中不合有该项费用.
据此
⑤=162 000-27 000=135 000(元)
⑥=200 000-135 000-8 000-2 000=55 000(元)
⑨=贡献边际-固定成本=55 000-30 000-7000-13000=5 000(元)
4.解:1、变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2)期间成本=4000+4×600+1000=7400元
(3)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4)贡献边际=40×600-(22×600+4×600)=8400元营业利润=8400—(4000+1000)=3400元
2、完全成本法:
(1)单位产品成本=22+4000/1000=26元
(2)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3)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4)营业利润=40×600—15600—3400=5000元
(5)利用简算法计算得:
第一年营业利润差额=0—0=0元
第二年营业利润差额=(24000/8000)×2000-0=6000
第三年营业利润差额=0—6000=—6000元
经验证,结果是正确的。
习题四本量利分析原理
三、填空题
1.在主要品种法中,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贡献边际额为标志,并可选择种主要品种,原因是只有贡献边际(额)才能补偿固定成本.
2.多品种条件下的本量利分析中,联合单位法、主要品种法和分算法都属于将多品种转化或简化为单一品种分析; 综合贡献边际率法要求资料齐备、产品结构相对稳定;顺序法要求事先确定品种顺序,且分析结果可能因人而异.
3.超过保本点以上的安全边际所提供的贡献边际额是利润。
因为保本点业务量所创造的贡献边际恰好够补偿固定成本。
4.销售利润率=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
5.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量=。
固定成本+目标利润
6.安全边际率在 40%以上表示企业经营很安全, 10%以下则表示很危险。
五、计算分析题
1。
①
②
③
2.①
②销量增加15%意味首销售额增加15%,变动成本增加15%,固定成本仍固定不变。
∴利润增加额=1 200 000×15%-600 000×15%=9O OOO(元)
③固定成本减少15%则利润向反方向变动(15%×固定成本)
∴利润增加额=400 000×15%=60 000(元)
④如果变动成本减少10%,则利润向反方向变动(变动成本的10%).
∴利润增加额=10%×600 000=60 000(元)
3.可采用联合单位法:从销量中可见A、B、C三种产品购销量比为4:3:3。
则联合单位=4×15+3×1+3×20=150
联合单位变动成本=4×9+3×5+3×12=87
联合单位贡献边际=150-87=63
联合贡献边际率=63/150=0.42
∴①
A产品保本量=100 000×4=400 000(件)
B产品保本量=10 000×3=30 000(件)
C产品保本量=10 000×3=30 000(件)
②
A保利量=12 000×4=48 000(件)
B保利量=12 000×3=36 000(件)
C保利量=12 000×3=36 OOO(件)
4.各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
A产品:
B产品:
C产品:
各产品的贡献边际率为:
A产品:
B产品:
B产品:
∴综合贡献边际率=60%×50%+25%×20%+50%×30%=50%
A产品保本量=400 000×50%÷10=20 000(件)
B产品保本量=400 000×20%÷8=10 000(件)
C产品保本量=4O0 000×30%÷6=20 000(件)
5.①∵
∴
②∵贡献边际率=(300-180)÷300=40%
销售利润=10 OOO×(3OO-180)-600 000=600 000(元)
安全边际率=50%
∴贡献边际率×安全边际率=40%×50%=20%=销售利润率
6。
①=20000—4000-8000=8 000(元)
贡献边际总额=20 000—8 000=12 000(元)
②=11 000÷5=2 400(件)
③=20 000-8 000-(—2 000)=14 000(元)
④=(20 000—14 000)÷1 000=6(元)
⑤=(40 000-20 000)÷4 000=5(元)
⑥=40 000-20 000—9 000=11 000(元)
贡献边际总额=3 000×2=6 000(元)
⑦=6 000+15 000=21 000(元)
⑧6000-4 000=2 000(元)
7。
(1)1000万×60%=600万元 1000万-600万-100万=300万元
(2)300万+20万=320万元
(3)320/(1—60%)=800万元
8。
(1)240×8000—180×8000=480000元 480000×(1+10%)=528000元180—150=30元 (30×8000+528000)/(240-150)=8534件
8534-8000=534件 98年应增加销售量534件,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2)240*8000—150*8000—528000=192000元 30*8000—192000=48000元98年应降低固定成本48000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3)(240*8000—30*8000-528000)/8000=144元 150-144=6元
98年单位变动成本应降低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4)150+(24000+528000)/8000=246元 246—240=6元
98年应提高单价6元,才能实现目标利润。
9。
(1)甲产品的销售比重=2000×60/200 000=60%
乙产品的销售比重=500×30/200 000=7。
5%
丙产品的销售比重=1000×65/200 000=32。
5%
甲产品的贡献毛益率=(2000—1600)/2000=20%
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500—300)/500=40%
丙产品的贡献毛益率=(1000—700)/1000=30%
综合贡献毛益率=20%×60%+40%×7.5%+30%×32。
5%=24。
75%
综合保本额=19800/24。
75%=80 000元
甲产品保本量=80000×60%/2000=24元
乙产品保本量=80000×7.5%/500=12元
丙产品保本量=80000×32。
5%/1000=26元
(2)2000×60+500×30+1000×65)×24。
75%=49500元 49500-19800=29700元
10。
(1)180000/40=4500件(160000—88000)/4500=16元/件
保本量=(88000+3200)/(40—16)=3800件
保本额=3800×40=152 000元
(2)(88000+7200+52 800)/(40-16)×40=240000元
11.(1)(50000×15)/(1—50%)=1500000元 1500000/50000=30元/件
保本量=50000×(1—20%)=40000件
保本额=40000×30=1 200 000元
(2)固定成本=15×40000=600000元
税前利润=1500000—15×50000—600000=150 000元
12。
(1)固定成本=25000/20×6=7500元 7500×12=90000
(2)6/20×100%=30%[4+7(1+10%)+3]/(1—30%)=21元(21-20)/20*100%=5%
13。
(1)63000/15=4200件 63000/30%=210000元 210000/4200=50元/件(210000—63000-18000)/(50—15)=129000/35=3686件
(2)50×4200×(1+8%)—15×4200×(1+8%)—129000=29760元
习题五预测分析
三、填空题
1.经营成败的关键是决策 ,而该关键的基础就是科学预测。
2.企业预测系统中,销售预测处于先导地位。
3.平滑指数的取值范围通常在0。
3—0.7 .取值越大,则近期实际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就越大。
4.加权平均法中,权数的确定方法有自然权数法和饱和权数法。
5.销售量预测的各种方法中,产品寿命周期分析法可以纠正其它各种方法的预测中的偏差。
五、计算分析题
1.∵2月份的预测值Q2=0.3×280+(1-0.3)×200=294(万元)
3月份的预测值Q3=O。
2×300+(1-0。
2)×294=295.8(万元)∴Q4=3×290+(1-0。
3)×295.8=294。
1(万元)
2.①
②营业利润=200 000×(1+6%×1。
6)=219 200(元)
③
销量=2000+2000×O。
9375%=2019(件)
3.①已知利润基数P=240 000元,中间变量的计算如下:
M1销售收入=4×200 000=800 000(元)
M2变动成本=2。
4×200 000=480 000(元)
M3贡献边际=200 000×(4-2。
4)=320 000(元)
M4固定成本=80 000(元)
则S1=800 000/240 000×1%=3.33%
S2=480 000/240 000×1%=2%
S3=320 000/240 000×1%=1。
32%
S34=80 000/240 000×%=O。
33%
该企业的单价灵敏度指标最高,单位变动成本次之,然后是销售量,固定成本的灵敏度指标量低。
即企业利润受单价的影响最大,受固定成本的影响最小。
②依题意 S1=3。
33%,K1=5%,D1=+5
∴K0=(—1)1+1×3。
33%×(+5) =16.65%
显然,单价上升时,会带来利润上升,由题意,解得单价上升5%时,利润上升16.65%.
③依题意 K0=30%,S1=3。
33%,S2=2%,S3=1.33%,S4=O.33%
∴单价的变动率K1
单位变动成本的变动率K2
销量的变动率K3
固定成本的变动率K4
计算得出,企业可采取以下任一个单项措施就可使利润增长30%,单价上涨9%或单位变动成本下降15%或销量增加22。
5%或固定成本下降90%.
习题六短期经营决策
三、填空题
1.相关收入是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应予以充分考虑的收入。
其对立的概念是无关收入 .
2.短期决策一般是指在一个经营年度或(一个)经营周期内能够实现其目标的决策,又称短期经营决策。
3.在增产能力与生产能力都能转移的条件下,增产亏损产品方案的相关成本中包括两项机会成本:一项是与亏损产品生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一项是与亏损产品增产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 .
4.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次优方案潜在受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损失,又叫机会损失。
5.在是否接受持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当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时,追加订贷方案的机会成本是由此而减少的正常收入。
五、计算分析题
1.A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20-60=60(元)
B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100-40=60(元)
C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50-20=30(元)
∴单位机器工时提供的A产品贡献边际=60÷30=2(元/机时)
同理,B产品:60÷25=2。
4(元/机时)
C产品:30÷12=2。
5(元/机时)
由此,应选择生产C产品。
2.设600件以内的成本分界点为x1,600件以上的成本分界点为x2,则
(4+2+2)x1+1 600=12x1
(4+2+2)x2+1 600=12x2
解之,x1=400 x2=800
则在600件以内时,当需要虽小于400件时,用外购方式;当需要量大于400件时,自制。
在600件以上时,当需要量小于800件时,用外购方式;当需要量大于800件时,自制. 3.①差别收入=2 000×(38-20)=16 000(元)
差别成本=2 000×(29-22)=14 000(元)
差别收益=16 000-14 0OO=2 000(元)
可见,进一步加工该产品比销售半成品可增利2000元,因此,应进一步加工。
②差别收入仍是l6 000元
差别成本=2 000×(29-22)+8 000=22 000(元)
差别损益=16 000-22 000=-6 000(元)
可见,进一步加工该产品比销售半成品亏损6 000元;因此,应销售半成品.
③本题相关的产品数量为1 000(件)
差别收入=1 000×(38-30)=8 000(元)
差别成本=l 000×(29-22)+5 000=12 000(元)
差别损益=8 000-12 000=-4 000(元)
所以,应直接销售半成品。
4.固定成本60 000元是无关成本。
接受追加订货的相关收入等项目如下:
相关收入:49×2 500=122 500(元)
相关成本:①增量成本:46×2 500=115 000(元)
②专属成本:租金3 000元
③机会成本;3000×10%=300(元)
相关损益:122 500-115 000-3 000-300=4 200(元)
不接受追加订货则无其它任何收益,接受追加订货可多42 00元收益,所以,应接受。
6。
7。
8。
因为增产能够提供的贡献边际3 250元大于不增产亏损产品2 500元,所以,应该增产亏损9。
10。
11。
12.已知:自制或外购零件外购单价80
自制单位变动成本60
自制固定成本60000
与自制能力有关的固定成本属于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以考虑,因为它属于无关成本,比较
(1)当甲产品的年产销量为35 000件时,大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30 000件,此时应该选择固定成本较
(2)当甲产品的年产销量为28 000件时,小于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30 000件,此时应该选择固定成本
14. 最优售价决策
售价与销量关系:p=126—2x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关系:b=30+0。
4x
固定成本112
总收入TR=px=(126—2x)*x=126x—2x^2 边际收入MR=126—4x
总成本TC=a+bx=112+(30+0.4x)*x=112+30x+0.4x^2 边际成本MC=30+0。
8x 边际利润=边际收入-边际成本=MR—MC=0的最优销量x=20
将最优销量20代入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p=126—2x=126—2*2086
所以,A产品的最优售价为86元,此时利润最大,利润为(p—b)x—a=(86—30—0。
4*20)*20-112=8
15。
六、综合题
1995年厂长安排生产任务,存在两方面错误:
1.没有充分利用生产能力。
资料显示:企业可确保l O00把小提琴,600把中提琴的销路,但19995年生产没有按照可能销量生产,说明受到某种限制。
但原加工一把中提琴为60小时,小提琴为30小时。
1996年减少中提琴100把,应该可以增产小提琴200把,则利润可以增加。
2.没有分清小提琴、中提琴生产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小提琴利润大干中提琴利润并不等同于小提琴的贡献边际也比中提琴的大。
增产的应该是单位资源贡献边际额大的产
品.
为此,先要计算单位资源贡献边际额.资料显示出:原材料、工资是变动成本,其他费用是混合成本,可用高低点法进行分解。
小提琴固定成本=72 000-800×30×2=24 000(元)
中提琴固定成本=150 000-500×60×l=120 000(元)
∴小提琴的贡献边际总额
=600 000-280 000-72 000-(72 000-24 000)
=200 000
单位贡献边际=200 000/800=250
中提琴的贡献边际总额
=600 000-200 000-90 000-(150 000-120 000)
=280 000
单位贡献边际=280 000/500=560
∴
可见,中提琴的单位工时贡献边际大于小提琴的,因而扩大生产的应该是中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