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新课标高考综合能力检测(二) 地理(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能力检测(二)
(建议用时:90分钟)
一、选择题
(2019·洛阳月考)“梳式布局”是我国岭南地区典型的村落布局形式,村中的建筑顺坡而建,前低后高,像梳子一样纵向排列,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两列建筑之间有一小巷,宽1.2至2.0 m,是村内的主要交通道路;村落多以水为中心布局,村前多为湖泊或池塘。下图为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岭南地区村落“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
A.采光和防风B.通风和排水
C.御寒和防沙D.防潮和防盗
2.岭南地区民居其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人多地少B.地高林密
C.河宽岸窄D.船多车少
3.岭南地区民居多以水域为中心布局主要是为了()
A.灌溉农田B.取水防火
C.生活供水D.防御洪灾
解析:第1题,岭南地区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少风沙,因此村落多采用“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是通风、排水、防潮,故B正确;御寒和防沙、防盗不是“梳式布局”的主要目的,故排除C、D。前后建筑之间空隙较大利于采光,但“梳式布局”前后建筑之间空隙很小,故A错误。第2题,岭南地区多低山丘陵,多湖泊和水塘,人口多而稠密,土地资源较少,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其民居建设多缩小前后建筑之间的空隙,故A正确。第3题,岭南地区村落采用“梳式布局”,房屋前后的间隙小,火灾隐患最大,以水域为中心布局利于防火,故B正确。
答案:1.B 2.A 3.B
(2019·莆田一中月考)黄土沟谷特征点是对黄土沟谷的发育以及沟谷形态起重要控制作用的核心点位,
黄土沟谷特征点的基本类型见下图。径流源点(也称沟谷源点)是产生径流过程的起点,即形态上沟谷的起始点;沟谷节点是在沟谷体系中,沟谷之间在空间上形成的交汇点;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沟谷中点是某个沟谷段的几何中点;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控制整个水系的发育。为了治理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地区逐步推广建设淤地坝(指在水土流失地区各级沟道中,以拦泥淤地为目的而修建的坝工建筑物,其拦泥淤成的地叫坝地)。据此回答4~6题。
4.河流下蚀作用最强的点是()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 D.裂点
5.关于图示区域地貌特点及其成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山地众多—地壳隆起B.平原广布—流水沉积
C.沟壑纵横—流水侵蚀D.丘陵连绵—风力沉积
6.淤地坝最适宜建在()
A.径流源点B.沟谷节点
C.局部侵蚀基准点D.裂点
解析:第4题,从材料信息“裂点是溯源侵蚀作用下沟道坡度突变的部位”,即可判断裂点处沟道坡度变化较大,河流下蚀作用最强。故D正确。第5题,图示区域位于黄土高原地区,从图中可获知该地地貌表现为沟壑纵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区沟壑纵横的地貌与该地的流水侵蚀作用密切相关,故C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地形以高原为主,地表千沟万壑,无众多的山地、平原和丘陵,故A、B、D错误。第6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局部侵蚀基准点(也称流域出口点)为流域的出水口,在该地建坝可以控制整个沟谷的水和沙,是修建淤地坝的最佳地点。故C正确。
答案:4.D 5.C 6.C
(2019·天津模拟)绿波带就是在指定的交通线路上,规定好交通路段的行驶车速,信号控制机根据路段距离调整各路口绿灯,以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是智能交通管理与服务系统的功能之一,如下图。据此回答7~8题。
7.建设绿波带能()
A.解决城市交通拥堵B.提高城市化水平
C.扩大城市服务范围D.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8.图示绿波路段最可能是()
A.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路B.通往卫星城的高速公路
C.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D.城市郊区的立交桥
解析:第7题,建设绿波带能确保某一个方向车流到达每个路口时,都能正好遇到绿灯顺畅通过,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可以减轻城市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对“提高城市化水平”与“扩大城市服务范围”没有影响。故D正确,A、B、C错误。第8题,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路上车流量大,建设绿波带,有利于提高车辆通行效率,故A正确。高速公路上没有红绿灯,故B错误。老城区中心的主干道路交通状况复杂,是混合交通,不利于建设绿波带,故C错误。城市郊区的车流量小,立交桥上拥堵少,不是最适宜建设绿波带的路段,故D错误。
答案:7.D8.A
(2019·拉萨模拟)下图为黑龙江某高速公路跨越的河谷剖面图示意图,L为桥梁路面,长约50米,甲、乙为谷坡,甲地立柱埋藏深度比乙地立柱深1米,两个立柱底部出露地面的部分堆积了2米多厚的大块碎石层,就地取材的碎石中含有大量珊瑚虫化石。据此回答9~11题。
9.甲、乙两地立柱埋藏深度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两地()
A.坡向不同B.坡度不同
C.土壤质地不同D.植被覆盖率不同
10.甲、乙两地立柱底部堆积的碎石层,其主要作用可能是()
A.加强立柱坚固度B.减轻雨水冲刷
C.隔热保温D.减轻洪水侵蚀
11.与珊瑚生长时期相比,该地区地壳运动的方向是()
A.向上向南B.向上向北
C.向下向南D.向下向北
解析:第9题,该地位于黑龙江,地表有季节性冻土,冻土表层为冻土活动层,一般白天(夏季)融化,夜晚(冬季)冰冻,反复冻融导致地表不稳定。图中甲地(朝南)为阳坡,乙地(朝北)为阴坡,甲地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大,冻融作用更强烈,地表更不稳定,所以甲地立柱埋藏较深,A对。第10题,据材料可知,立柱底部堆积物为碎石,孔隙较大,无法加固立柱,A错;该地有桥梁遮蔽,雨水冲刷作用较弱,B错;碎石层高于洪水水位,减少洪水侵蚀的作用不明显,D错;碎石之间孔隙大,包含大量空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夏季可起到隔热作用,冬季起到保温作用,减小冻土层冬夏季及昼夜温差,减少反复冻融,保证结构稳定性,故C对。第11题,珊瑚虫属于热带海洋生物,现在在陆地上被发现,说明含珊瑚虫的沉积岩形成之后地壳向上运动,导致该沉积岩出露地表;珊瑚虫多生活在低纬度的热带海区,现在在北半球黑龙江(中高纬度)地区发现,说明地壳向北运动,将原属热带海区的珊瑚虫化石带至北方地区。
答案:9.A10.C11.B
下图为某山地资料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有关该山地的正确叙述是()
A.常年受东南信风控制
B.东坡积雪冰川范围比西坡大
C.所在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西坡自然带更丰富
13.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在西坡山麓可能分布的自然带是()
A.落叶阔叶林带B.针叶林带
C.常绿硬叶林带D.雨林带
解析:第12题,对比图中甲、乙两地7月平均气温,按对流层气温递减率-6 ℃/1 000 m计算,1 000×20/6≈3 300 m,加上山麓 2 000 m的海拔,山顶海拔约为5 300 m。由图中降水量对比分析,丙地(西坡)降水多,甲地(东坡)降水少,说明丙地为迎风坡,甲地为背风坡,受西风控制,A项错误;东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山顶积雪冰川范围比西坡小,B项错误;由1月气温高、7月气温低分析,该地为南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