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与朗读的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与朗读的关系
第一篇:语文教学与朗读的关系
语文教学应注重朗读的效用
【摘要】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课堂功效。

还可以全面调动学生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

为学生铺设一座通向作品深层美感的桥梁。

可是,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不少语文老师,常常使朗读处于讲解的附庸地位。

课文里的好文章很多,可是真正让学生自己朗读的机会却不多,大量时间都被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占去了。

通例是:每讲一个段落,就指名读课文;或齐读课文;一读完就开讲或小结。

甚至有些老师整节课都在唱独角戏,把学生淹没于滔滔不绝的大浪之中。

殊不知,这样做便忽视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导致语文教学方法单一,枯燥死板,课堂因缺乏琅琅的读书声而沉闷乏味,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索然,造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缺憾。

要改变这种状况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朗读发挥它应有的功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效用
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汉代扬雄在《答桓谭论赋书》中说:“能读千赋,则能为之”。

唐代诗人杜甫留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千古名言。

清代唐彪则在《读书作文谱》中对语文能力的形成规律作了具体的总结:“阅者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

”“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 从中可见,自古人开始已经深刻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细心的教师不难发现,基本上新课改的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朗读的重要性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新兴的;既是语感的,又是技能的。

通过诵读,能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把别人的好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逐渐形成自己的能力。

正所谓看的多了,读的多了,体会也就多了,感受也就深了语文能力的核心因素是语感。

语感是一个人对语言的直接感知判断,是一种直觉思维而非逻辑思维。

任何人不可能根据词语的理性含义和相关语法规则来理解句子,而必须凭借语感。

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素质的重要途径,是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

现在的中学生,不会读书者大有人在。

无论是读课文,还是读报纸杂志,读不出节奏、读不出感情,甚至结结巴巴,读完一篇文章,脑中一片茫然,感悟不出文章的底蕴。

造成学生读书能力差的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课堂上教师大讲特讲,学生几乎没有朗读时间,语感能力自然极差。

由此观之,继承和发扬朗读教学这一优良传统对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朗读不仅可以把字面意思完整地、艺术地表现出来,还可以运用语气、语调等传达出那些不可言传的意蕴。

通过朗读把这些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能够引起学生丰富的想像和联想。

如在美读《荷塘月色》一课时,学生的头脑中会呈现出一个淡雅朦胧、明暗相宜的月下荷塘,通过这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学生们感受着作者淡淡的喜悦交织着的淡淡的忧愁的情绪。

朗读激发了他们的想像,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境界。

这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美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相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较大的收获。


朗读时,不仅文章的内容陶冶着学生的性情。

文章的形式也在培养着学生的审美趣味。

文中句子的长短、骈散、平仄、音调的高低、语气的缓急等使文章寓有音乐的美感。

这种韵律美在朗读过程中给学生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可见,朗读能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发现美,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认识的客体上产生审美的共鸣,借想像对美的事物进行再创造,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语文美的表现
其一、语文美在语言。

语言是人们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工具,也是人们创造并欣赏美的基础。

在现在的世界之中,语言架构着整个世界,没有语言作为“媒介,社会许多方面不能妥善的运行。

众多文学作品都是又语言形成流传下来,都带着自己民族文化的气息或一种底韵,这是民族传统和原型,集体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等积淀而成的,语言带着众多信息又远古走来,古老的传说不仅仅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古老民族所留下的或悲或喜的脚印,也在传述着、教育着现代的人们如何学习古老的故事是如何传述下来的,又该如何传向明天。

语言的生成与时空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这些语言或言语的内部结合与哪个时代,当下的多文学作品都是如此,并具只有因为语言存在可变性和时空性,才让众多欣赏者切实通过语言美感受到了艺术乃至生命的美。

例如,朱自清的《春》,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世界,让我们欣赏到用文笔为我们描绘的春的画卷,感受春的无限风光。

朱自清靠语言来传达春天的美。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当中“偷偷地”、“钻”、“嫩嫩的”、“绿绿的”几个简简单单的词语写出了春天小草的可爱与生机。

作家的语言自古就各有千秋。

像贾谊的雄辩,李煜的婉约,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奔放,鲁迅的含蓄深刻,朱自清的清丽优美——只要大量积累,站在高处才会“一览众山小”,达到此才真正显其魅力。

同样的,教师在教学语文的时候,从细小处分析和鉴赏作品的语言。

比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就把大自然生命力生机勃勃,活灵活现展示出来。

更可看出作者的欣喜之情。


二、语文美在情感,感知情趣。

情是作品的核心和主宰,也是语文教学的生命,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使学生感受作品中的真善美,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在课堂,当我们阅读优美的写景抒
情散文时,不仅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内心也也会洋溢出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当师生沉静在《观沧海》所展现的气势非凡的大海雄姿面前时,又不能只被作者的雄心壮志和奋发乐观的精神所打动。

上下求索的屈原,视死如归的文天祥;嗜财如命的葛朗台,保守固执的别里科夫;凄苦无助的祥林嫂,感天动地的窦娥——研读文中这些感人形象,能有效的充实底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其三、语文美在哲理。

许多作品在以优美的语言描绘美丽画面的同时,还唤起人们深刻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形成美妙意境。

比如,都写美丽的春景:杜牧的《江春》借景抒情,把感时伤事忧国忧民的情怀寄寓在“柳绿花红,楼台烟雨”的春色之中;《惠崇春江晚景》景中寓理,在自然情趣中蕴涵生活哲理。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话语简洁,但雪莱点亮的哲理灯盏,曾让多少生命在坎坷和失意中昂起头颅,挺直了脊梁。

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用文字叙事,状物,喻理表情达意的结晶,它融汇了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感和启人心智的思考。

教师有义务让学生感知,去体味,注重“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培养,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立足语文之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外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朗读经典,吸取精华,充实底蕴,形成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而抓住学生的心,放开学生的手,最终达到素质教育要求全面发展而育人的目的。

三、朗读让语文流光异彩(一)朗读使语言更美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言是一种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复杂系统,学生要掌握语言,必须将这些因素“内化”。

朗读形成的信号刺激强度,远远超过学生默读、教师讲解等。

朗读可以更加有效地把书面语言系统“内化”在大脑之中,逐渐建构、完善一个处理语言的“格式塔”,从而把语言学习过程变成语言习得过程。

语文课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是它肩负着使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
文字,提高他们理解和运用母语的能力。

有些言语的美,非得教师指给学生看不可,否则学生不一定看得出来,从而影响了教学的效率。

如鲁迅先生的《秋夜》是篇蕴藉深远的散文诗,开端是一句话:“在我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个句子既简单又特殊,朱自清在《论语文教育》中对此专门作了讲解:“两株枣树,爱看也是这些,不爱看也是这些,引起人腻烦的感觉。

一种太平凡的境界,用不平凡的句式来显示,是修辞上的技巧。

”不仅讲清楚了特殊句子的形式,而且更赏析“作者别有用心处”,既是“语言”的学习,又是“文学”的欣赏,这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同时,朗读时声调的抑扬顿挫,可以绘声绘色的表现作品的语言之美。

不过它不是用线条、色彩,而是用声调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

比如,你读“小雪花飘呀飘呀”,就要读得轻一些,慢一些,让人听了好像看到一片片雪花飘飘悠悠落下来。

若是读“狂风呼啸,大雪纷飞”,就要读得重一些,有气势一些。

只有这么读,才能让人感到雪下得很大很大,风刮的很猛很猛。

(二)朗读使理解更彻
语文教学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稳定性大多较差,而大声朗读能使他们保持注意力的稳定,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思维、理解和记忆。

尤其是学生在初学语言时,声音对大脑皮层建立听觉表象的作用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语言。

就是说,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韵味,领悟深层含义。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

在朗读时,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音、词语、文字等的品味与琢磨,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语感训练。

教师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学生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朗诵时声情并茂、声音响亮、抑扬顿挫,恰当地掌握语速的缓急和语气的轻重,则会将学生自身的情感融入到文章中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语感素质。

人们的记忆有两种,一种是机械记忆,一种是理解记忆。

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比较低,主要是机械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逐渐增强,记忆力也由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

初中生理解力较差,但精力充沛,记忆力强。

这一阶段,不能要求学生什么都理解了以后再去记忆,还真的要来点“死记硬背”。

苏步青教授曾经说,他小时候背涌《孟子》、《史记》等书,很多内容都不理解,但硬是背下来了。

随着诵读的增多和年龄的增长,所背内容都一一理解了。

他今天深厚的文学功底,就是那时候由诵读打下的。

事实上,一个人等到理解力强了,恐怕诵读的大好时光也就过去了。

应当趁年纪小,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时大量诵读。

就像牛儿吃草一样,先抢着囫囵吃进去,到吃饱了以后,再卧下去慢慢反刍、咀嚼、消化、吸收。

朱熹在这方面论述很精辟。

他说,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我之口,其义皆若发于我之心。

熟读精思,融会贯通,就成了后来读书的正确标准。

(三)朗读使情感更深。

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文章,只靠教师空洞的说教和苍白的讲解是难以更好地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反复朗读后深刻理解文章中字、词的意思及句子所表达的含义,还要使语言文字情绪化,才能使蕴含于课文中的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浮出于文字表面。

同时朗读也可使学生受到爱国教育和审美教育。

在语文诗词教学中。

教师可让学生对诗词反复朗诵,从中品味诗词的语言美,领略诗词的节奏美,欣赏诗词的韵律美,感受作者的情感美,体会诗词的意境美。

从而领略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一些描述祖国壮丽河山、旖旎风光的文章时,可以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让学生先一边听范读一边欣赏该地的风景录像,优美的意境、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融于一体,使学生仿佛在如画的湖光山色中漫游。

这样学生再朗读课文时必定感情充沛,有声有色,以此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四)朗读使能力更强
表达,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两种。

无论哪种表达,都要求做到用词准确、生动,语句通顺、连贯,句式灵活、多样,内容具体、清晰等。

如前所述,学生发展语言是一个不断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其中“内化”是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就不能“外化”或不能很好地、有效地“外化”。

朗读,可以使学生对读过的文字印象深刻。

宋代学者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通过朗读课文,学生可以积累语言材料,掌握各种句式,学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将会促进说话、作文能力的提高。

正如张中行先生所说:“读,为的是吸收”,“使身外之文变为身内之物,并积少成多,这就成为写作的资本。

”他又指出:“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

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


就拿写作来说。

不让学生诵读而求其佳作连篇,岂不是塞源而望其泉流汩汩!如明代学者张溥,他每读一部书,都要用蝇头小楷工笔抄写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再烧,如是者七,遂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很明显,张溥这“七录”,实际上是把别人的书录在心纸上了,所以他才诗文敏捷。

杜甫又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破”,据我体会,恐怕就有点熟读成诵的味道。

读“破”了万卷书,写起文章来还会没有神来之笔吗?鲁迅先生更以切身经历来肯定、推崇熟读。

他在谈到写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准备工作时说:“大约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

”可见,这诵读是与写作紧密相连的。

这些名人背名篇、背名著,就如同不拒细流蓄水成渊一般,为他们创作之流备足了丰富的水源,才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文传诵……这就告诉我们一个写作规律:诵读是为写作筑坝蓄水,只有大量储存,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输出。

现在许多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不强,表达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脑中无“米”,说起话来、作起文来当然困难。

将来做
学问、搞研究,也只有积累的知识多了,才能融会贯通,才容易产生新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新观点。

学生的诵读能力,此时就转化成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转化成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解了书义,也便受到了教育,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理解能力,对生活自然有了正确的观点、态度。

总之,注重朗读,让朗读焕发迷人的光彩,一定会使学生有更大地收益,一定会使语文教学迈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8。

【2】张颂,《朗读美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2。

【3】吴康,《语文教学通讯》,《情读,语文教学之灵》2004第4期13页【4】程惠云,《课程教材教研究》,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出版社,2002 【5】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6】《教材教法研究》2000年第12期【7】《教育论文集》2001年第1期
【8】王松泉,《语文课程新理念导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浙江省浦江县檀溪中学
黄建红邮编:322208
手机:***
电子邮箱:***************
第二篇:语文教学与朗读
语文教学与朗读
语文组梁晓桃
朗读,作为阅读方式之一,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即把书面语言转变为出声的口头语言。

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训练作为阅读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下面本人就朗读的作用及朗读的指导谈一些心得体会。


强阅读教学中的朗读,作用有如下三点:
(一)朗读能使学生吸取知识、丰富知识、发展智力。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自有它的目的,主要在真正理解所读的东西,从而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从而提高觉悟,丰富见识。

”知识的积累是从少到多,由浅入深的过程。

语文课应着重教给学生吸取知识的方法,吸取精华部分,扩大自已的知识视野,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从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看,既有社会科学知识,也有自然科学知识。

,有助于学生通过阅读吸取和掌握知识,认识生活、社会和历史。

同时,阅读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人的思维要靠语言,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指导阅读任何一篇课文都是给学生的智慧仓库增添一笔财富,不言而喻,阅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作用是明显的。

(二)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刻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形成的黄金时期,又是感情容易激发的时期,最容易受到阅读材料思想内容的感染。

中学的语文课文大多充满着鲜明、强烈、健康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课文,能使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在学习《归去来兮辞》的过程中,我主要采用有感情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去想象陶渊明在辞中所描绘的一幅幅画面,并让学生用散文化的语言去描绘这一幅幅图景,通过大家的集体智慧参与,大家对作者所要抒发的田园之思,田园之乐以及归隐田园后的惬意、满足体会非常到位,对文章的理解也非常透彻。

(三)朗读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受到美的教育。

语文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特殊工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语言的中介”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

因而,教师要根据文学的审美特性,通过语言文字反复朗读,将文学作品中具体生动的形象渗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一种沁人肺腑的情感陶冶中受到潜移
默化的审美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加强朗读训练呢?
1、组织学生认真听朗读。

学生听朗读包括教师的范读、放录音带、组织学生认真听读,要有明确的要求:重点听什么?听正音,还是课文大概内容,还是欣赏,还是学习表情……教师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读的效率。

2、重视朗读指导。

教师可以从吐字发音、理解内容和技巧等方面给予指导。

朗读时吐字发音,要尽量做到正确、清楚、规范。

理解内容的指导,教师首先要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意图、人物性格等,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课文,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朗读。

技巧的指导也很重要,主要是对声音、停顿、快慢、语气、语调等的指导。

3、读背互相结合。

学生对课文能做到熟读或背诵,将有助于朗读能力的提高。

同时读是写作的基础,朗读、背诵的文章多了,分析能力、写作水平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语文学科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朗读训练,授之以法,引导学生去朗读,去欣赏课文,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篇: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朗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教学中要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把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作为阅读教学的根本。

它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体现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同时也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在朗读教学中的落实。

关键词:朗读形式看法指导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字、词、句、篇,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

其次,朗读有助于语言的积累,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字、词、句、段、篇能够顺利地进入学生的语言仓库,能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以致能提高听、说和写作水平,加大语文为生活服务的力度。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朗读,检查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感情倾向、认识水平和运用程度。

所以,在教学中狠抓朗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就几种朗读的形式谈谈看法。

一、赏读与创设情境
“赏语言,赏人情,学表达,明事理”,这种朗读方式对于语言和意境较优美的诗歌和散文较适合。

文质兼美的课文往往音韵和谐,琅琅上口。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以声情并茂的范读创设出浓浓的教学氛围,调动学习的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就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背后所蕴涵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

读出文句中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音”等。

学生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他们在读中品味语意,在赏析中加以品读,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想象与激发情感
美文佳作都具有极佳的意境美,正所谓“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朗读可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这意境美是需要借助想象实现的。

学生朗读时,不仅要以语感出发,而且还要始终伴随对具体形象的感知、联想、想象,因此也就能从中获得情感体验。

德国戏剧家席勒指出:“想象越生动活泼,也就更多引起心灵的活动,激起的情感也就更强烈。


三、演读与感悟体验
小学语文新教材中有许多故事性很强的课文,如《称赞》《纸船和风筝》《小鸟和牵牛花》《回声》等这样的文章适合于学生的表演。

对于这类文章,可以让学生担当课本剧中的角色,进行绘声绘色的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