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兼爱》课件-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第 子一 章》节简介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弟子 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语言质朴, 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 中国古代严格意义上的论说文,就是 从《墨子》开始的。
主要第思一想章 节
政治:主张“尚贤”与“尚同”。提出了维护和平,反对侵略的“非攻” 的主张。 经济:主张“强本节用”,即重视生产,崇尚节俭,人人参与劳作并分 工合作、各尽所能。主张量功分禄,以劳定赏。 伦理:主张“兼爱”。为官的要“兴万民之利,除万民之害”,为民的 要相亲相爱,交互得利。 教育:主张教育目的是实现救世济民。重视教授生产、军事技能、自然 科学知识和逻辑知识。 军事:主张“有备无患”,反对侵略战争,主张采取防御战术。主张外 交上要“遍礼四邻诸侯”,争取国际上的支持。
墨子的受众主要是社会中下层人民,文化程度普 遍不高,需反复论说直至其明白。
钱振鍠在《名山小言》中说:“文章有为我与兼 爱之不同。为我者只取我自家明白,虽无第二人解, 亦何伤哉,老子古简,庄生诡诞,皆是也。兼爱者必 使我一人之心共喻于天下,语不尽不止,孟子详明, 墨子重复,是也。”
学习活动三
儒墨之爱区别
中心句
1 提出问题
【文章论证结构】
中心句 治天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2 分析问题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因果论证
3 解决问题 若使天下兼相爱,盗贼有无,天下治 假设论证,铺排、反问
4 得出结论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品 读 墨 子第的一论章证节 说 理 结 构
文章开篇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 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 病治好一样。
贰 文言知识
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 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 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巳矣。
叁 分析论证·第二段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 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 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 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 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 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其 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 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 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
足现实,崇尚和平,以自苦利他为己任。
• 墨子首先是一位哲学家,同时是一位与孔、孟、老、庄齐名 的思想家。
• 墨家学派不仅是一个思想文化团体,而且还是一个有组织、 有纪律、有纲领的社会团体。
• 墨家集团兴盛时人数多达数百人,他们不仅是墨子的忠实信 徒和墨家学说的传播者和执行者,而且还直接参与社会活动。
劝:鼓励。 交相:互相。 恶:憎恨,讨厌。
问题探究:
第一章节
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结论为: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即统治 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第一章节
主旨归纳
本文认为“乱”起于人们的 “不相爱”,人们损人害人以求自 爱自利。墨子倡导“兼相爱,交相 利”,从而实现“天下治”的政治 蓝图。
段 落
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
仁 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比自起喻,论则证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
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贰 文言知识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 乱之所自起。 察 ?起不相爱。臣子之不 君父,所谓乱也。子 ,不爱父,故 父而自 ;弟 ,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 ,不爱君, 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
父子、兄弟、君臣为例
承一一第二段: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以“盗贼”为例
转——第三段:若使天下兼相爱
以“大夫、诸侯”为例
合一一第四段: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研读探究
有人说,读墨子的《兼爱》就像是听老太太说话,有絮叨 之感,语言不简洁,你是怎样看待墨子语言的“絮叨”的?
这是使用了反复方法。墨子是为了把意思说清楚, 体现了“意显而语质”的语言风格。
贰 文言知识
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 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 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故视人 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有亡。
贰 文言知识
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 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有亡。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 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还是一位科学家、发明家。
他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他曾制成木鸢,据 说三天三夜飞在天空没有掉下来。
墨子从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概括出力学原理,并作出 力学定义和弹性力学、杠杆平衡力学、滑轮受力、斜面 受力、物体平衡受力等方面的定义。他制造了辘轳、滑 车和车梯等简单机械,用于生产和军事。
墨子首先发现了小孔成像的道理。
➢ 墨子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墨子认为天下的一切灾难,人间的 一切邪恶,包括盗窃、杀人、战争、怨仇、 嫉恨、诈骗等违法犯罪现象都是不相爱带 来的恶果。而要改变社会,包括调解社会 矛盾和由乱变治等,即要“以兼相爱、交 相利之法易之”。(《兼爱》中)
➢ 墨子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 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 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 的观点。
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即“使天下兼相爱”。
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疏通段意,第梳一理章 文节 意
起——第一段:治天下者必知乱的根源 比喻论证医生治疗病人
墨子因不明了社会治乱的根源,从而提 出不分“王公大人”与“万民”的阶级差 别,都要“兼爱”“同利”的主张。但由 于时代的限制,他没有意识到人民的力量。 所以此种主张只是一种善良的幻想。
第一章节
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 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
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中与心国不句相攻,家
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问题探究:
第一章节
本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中心观点: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运用假设、铺排、反问的句Hale Waihona Puke Baidu,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 爱”,“ 则天下治”的观点。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 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 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探究2:
第一章节
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墨子认为天下乱象有: 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
而自利,此所谓乱; 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 贼人以利其身,是乱; 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
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
贰 文言知识
治天下 事者也,必知乱之
, 能治之;不知
乱之所自起,则不能 。 之如医之 人之疾者 ,必知疾之所自
起, 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 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
知乱之所自起, 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
叁 分析论证·第一段
中心句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
走进墨走子第进一墨章 节子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年,名翟, 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 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在科技方面颇有成就, 常被誉为“科圣”。他的军事技术高于其他 诸子,在春秋战国时期他和孔子两人被并称 为“显学”大师,成为天下人学习的榜样。 他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的事业而奔忙。他的 思想核心是兼爱。
墨守成规
战国时期,有一回,楚国要攻打宋国,鲁班为楚国特地设计 制造了一种云梯,准备攻城之用。那时墨子正在齐国,得到这个 消息,急忙赶到楚国去劝阻,一直走了十天十夜,到了楚国的郢 都立刻找到鲁班一同去见楚王。墨子竭力说服楚王和鲁班别攻宋 国。楚王终于同意了,但是他们都舍不得放弃新造起来的攻城器 械,想在实战中试试它的威力。
贰 文言知识
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天下之所谓 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 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 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 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 相爱。
第一章节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要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中说理等方法和论证等逻辑。 3.体会“兼爱”等思想内涵,思考其对现代社会对意义。
• 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可能 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 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 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一生没有脱 离生产劳动。他和他的弟子们始终过着勤劳俭朴的生活,立
墨子说:“那好,咱们就当场试试吧。”说着,解下衣带, 围作城墙,用木片作为武器,让鲁班同他分别代表攻守两方进行 表演。鲁班多次使用不同方法攻城,多次都被墨子挡住了。鲁班 攻城的器械已经使尽,而墨子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
鲁班不肯认输,说道:“我有办法对付你,但是我不 说。”墨子说:“我知道你要怎样对付我,但是我也不说。” 楚王听不懂,问是什么意思。墨子说:“公输子是想杀害我。 他以为杀了我,就没有人帮宋国守城了。他哪里知道我的门 徒约有三百人早已守在那里等着你们去进攻。”楚王叹了一 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 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兼爱》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所 谓兼爱,其本质是要求人们爱人如己,彼此之间不要 存在血缘与等级差别的观念。兼爱还表现在大国不侵 略小国,国与国之间无战事,和平共处。墨子认为社 会动乱的原因就在于人们不能兼爱,人们只有通过 “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达到社会安定的状态。这种 理论具有反抗贵族等级观念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带 有强烈的理想色彩。
今人评墨子第 一 章 节
墨子是中国的良心和灵魂
——张知寒
墨子是一个劳动者,他不做官,但他是比 孔子高明的圣人。
——毛泽东
第一章节
兼爱非攻,是全人类的精神制高点。 ——余秋雨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把墨子推崇为“平等、 博爱”的中国宗师。
他说“古时最讲爱字的,莫过于墨子。墨子所讲 的兼爱,与耶稣所讲的博爱是一样的。”
叁 分析论证·第三段
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
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
慈?故不孝不慈亡铺有陈,罗犹列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
仁 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反侯问之句相式攻,
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加大强夫语之相气
儒家所说的“仁者爱人”与墨家主张的“兼爱众生”,二者有何异同?
• 止楚攻宋 • 墨家集团的成员人人皆可“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是一支 非常能战斗的队伍。
墨子还是一位伟大的社会实践家,曾周游列国,广收门徒,施教 四方,为了天下劳苦大众的利益呕心沥血。
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 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
“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两千多 年来,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
因为墨子善守,后来就把牢守称为“墨守”。但这个 “守”一般都已不指守城,而多指守旧,成了贬义词了。
兼 爱 墨

解读“兼爱”——字源分析,明确含义
《说文解字》:兼,并也。从又持秝。兼持二禾,秉持一禾。 (手握两禾,有全部,都的意思。)
兼——手持二禾,并也。有兼顾、全部之意。 兼爱就是全都爱。
文第题一 解章 节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