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导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1.“以文一化人”的原则
新校园文化的建设其终极目的是指向人的培养和发展的,所以一定要坚持“以文一化人”的原则。
“以文一化人”的新校园文化建设原则的归宿是“濡化”和社会化。
“濡化”是一个全方位的学习文化过程,社会化则是人类社会对人类自身所制定的一套强制性的要求。
“濡化”倾向于个人如何实现社会化,而社会化则倾向于群体如何实现社会化。
不仅要求文化营造者们强调群体的社会化,而且更应注重个人的社会化,即“濡化”。
2.合目的性原则
即要讨论新校园文化建设是如何实现我们所预想和期望的校园文化,如何利用客观条件等等的原则。
它包括四个具体的问题:即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大文化的关系;如何在教育方针的指导下,实现各种教育目的;如何因地制宜地建设校园文化;如何使所建设的校园文化达到“整合性的统一。
”
3.因校制宜原则
学校是社会的育人之地,必然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因此各个学校的文化建设都有共性,但由于学校不同,发展历史和所处地域环境不同,新校园文化的内部规划和建设内容也有各自的特性,故需要发展
个性、特殊性和多样性,只有发展个性、特殊性和多样性,才能弘扬各自的优势、潜力和创造性,才能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生个人和整体的素质水平,这就需要把共性和个性的统一起来,具体体现在既要把握时代特征,又要突出各校特色。
4.寓教于乐原则
校园文化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极好形式,在组织学生开展新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潜移默化地进行德育,真正寓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当然,这种教育必须与学生所感兴趣的各种文化活动相融合,使文化生活与活动丰富多彩,充满情趣,使教育渗透于活动之中,而不是牵强附会。
5.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原则
文化发展如同现实发展一样,时时遵循新陈代谢的规律,这是我们讨论继承和创新原则的理论基点,因为继承和创新与新陈代谢之间的本质性联系就是基于新陈代谢原理的。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说过这样的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根据这一原则,文化继承和创新有三种形态,既对某些内容和形式都已经陈旧,并且已经失去了生命活力的文化,我们应给予淘汰、去除:保留某些仍
有“合理存在”性的文化形式,革新其内容:在文化营造时,对一切有利于新的时代、新的社会生活发展的文化内容和形式要大力提倡,使之发扬光大。
学校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我们需要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和弘扬我们现实教育形成的优秀传统,使之发扬光大,但我们又不能不把握新的时代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革、完善和发展,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6.自主发展与正确引导相统一原则
在校园文化建构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要把师生员工看作是学校生活的主人,是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只有把主体性与主导性统一起来,才能调动他们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在参与建设中受到良好熏陶与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发挥广大教师、特别是学生群体的积极性,主动、自主的参与、建构、调整和提高,在自主建设、自我实践中受到教益、锻炼,但强调自主性并不意味着放手不管,相反,从更高层次上要求对这些活动既要给予大力支持,又要给予正确引导。
7.封闭性与开放性相统一原则
新校园文化的独特性就在于它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学校的教育,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形成学生健全人格服务,
故新校园文化必需选择、净化,对外界的一切不健康的文化有意识的排斥,对学校实行一定的封闭管理开放办学,使学生受到生活的陶冶,有意识的吸收社会文化的精华,学到学校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同时又让学校与富有生命力的社会生活保持联系,息息相关,达到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