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补液液体疗法加病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补钾时间应更长(10~15天)。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高钾血症 –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当血清钾浓度>5.5 mmol/L 时为高钾血症。
.
高钾血症
2.原因 –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重度失水 >10%
皮肤 口唇粘膜 眼眶前囟 泪尿 循环 全身情况
稍干,弹性无改变 略干 稍凹陷 减少
尚佳,肢温 精神尚好
皮肤干燥,弹性较差 口唇干燥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 极差,花纹
口唇粘膜非常干燥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露睛
尿少,泪少
甚至无尿,无泪
脉细,肢凉
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消瘦,软弱无力
重病容,神萎靡
.
钾分布异常; –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
高钾血症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 动、心搏停止;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 宽、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 神经、肌肉症状:
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弛缓性瘫痪 、尿潴留甚至呼吸麻痹。
.
1.第一天补液: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维持液 总量(ml)
轻度脱水 30-50
10~30 60~80 90~120
中度脱水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度脱水 100~120 10~30 60~80 150~180
累积损失量:是由于腹泻呕吐丢失量,据此判断脱水程度
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
体外 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
糖原需钾参与 腹泻—继续丢失
.
低钾血症
3.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症状:肌无力、呼吸机麻痹和肠
麻痹(腹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
下降(心音低顿),心电图改变
– 肾脏损害:肾浓缩功能下降,尿量多。
多。 – 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
3~4倍。 –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3.水平衡的调节 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
分的重要器官。 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 的反应性有关。 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 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
.
低钾血症
4.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轻度低钾血症可进食含钾丰富的食
物,或口服氯化钾 – 重度低钾血症需静脉补钾 – 补钾5条原则(详见后)
.
低钾血症
治疗:
– 浓度一般<0.3%,全日总量可达到4~
6mmol/kg 。
– 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监测血
钾水平,有条件者心电监护。
– 见尿补钾。 – 治疗低钾血症应持续给钾4~6天,严重
1.水的生理需要量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
– 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 – 摄入热量、蛋白质和肾排出溶质量高; – 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频率快,不显性失水多; – 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水的排出
– 肾、皮肤、肺、消化道排水。 – 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
.
液体种类选择:
累积损失量: 等渗性脱水 1/2张 常用2:3:1液或1:1液 低渗性脱水 2/3张 常用4:3:2液 高渗性脱水 1/3~1/5张 常用生理维持液或2:6:1
继续损失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 ,1/2-1/3张液体 ,常用1:2液或2:3:1液。 生理需要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泄 、肺呼吸丢失,1/3~1/5张液体,常用生理维持液。
0.9%氯化钠溶液(NS):为等张液;含氯比血浆高,大 量输入可致高氯血症;(生理盐水不“生理”) 3% 氯 化 钠 : 用 以 纠 正 低 钠 血 症 , 每 ml 约 含 Na + 0.5mmol。 5%碳酸氢钠(SB):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稀 释3.6倍的1.4%溶液为等张液; 10%氯化钾溶液:配制成混合溶液后,用于预防和纠 正低钾血症,1.2%氯化钾溶液为等张液。
.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总量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1岁
70
5
25
2~14岁
65
5
20
成人
55~60
5
10~15
.
细胞内液
35 40 40 40~45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 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 – 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
.
(四)混合溶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成分和简易配制
溶液
成分比例
简易配制 (ml)
NS 10%GS 1.4%SB
2:1 等张含钠液. 2
1
1:1 液 (1/2张) 1 1
2:3:1液 (1/2张) 2 3
1
4:3:2液 (2/3张) 4 3
2
2:6:1液(1/3张) 2 6
1
1:2液 (1/3张) 1 2
.
.
脱水
2.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水、
Na+等比例丢失,
血Na+ :130~150 mmol/L ; 特点:循环血容量、间质液减少,细胞内
液无变化;
.
脱水性质
(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
几个概念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 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I溶液). 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 高渗或低渗溶液。
.
几个概念
等张溶液: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 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 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电解质溶液,称为等张溶 液. 所谓“张力”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 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 所以:电解质是有张力的,而5%葡萄糖、 1.9% 尿素等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虽然与血浆等渗, 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 液。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 特点:细胞外液的减少程度较其他两种脱水更明 显,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
.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
血液稀释血液稀释酸中毒被纠正酸中毒被纠正胞外移向细胞内胞外移向细胞内随尿量增加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钾被排出体外体外输入大量葡萄糖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合成糖原需钾参与糖原需钾参与腹泻腹泻继续丢失继续丢失脱水纠正前不出现脱水纠正前不出现脱水脱水血液浓缩血液浓缩酸中毒酸中毒钾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胞内移向细胞外钾排出相钾排出相低钾血症
.
脱水性质
(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常由高热、出汗或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医源性) 引起。
失Na+<失水,血Na +>150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一)几个概念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 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 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 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20mOsm/L
.
几个概念
晶体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 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 称为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 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常决 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低渗透压)
NaCl
2.6 g
KCl
1.5 g
二水柠檬酸钠 2.9 g
葡萄糖
13.5 g
NaHCO3
2.5克
加水至
1000 ml
2%Glucose,保证钠水吸收 渗透压接近血浆(2/3张) 配方Na+、K+、Cl-浓度纠正丢失 柠檬酸钠 /NaHCO3纠酸
.
口服补液疗法 (ORT)
适应证:轻或中度脱水,呕吐不重,无腹胀 方 法:
小儿液体疗法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和液体疗法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 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
.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 体液分布于三个区域,即血浆、组织间液和
细胞内液,前两者合称细胞外液。年龄愈小
,体液总量相对愈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 较高 ,血浆和细胞内液的量比例则与成人 相近,且较恒定。
.
高钾血症
4.治疗:
– 终止补钾,注意隐性钾来源 – 碳酸氢钠1~3mmol/kg – 极化液(葡萄糖0.5~1.0g/kg,每3g葡
萄糖加1单位胰岛素) – 沙丁胺醇(salbutamol)5ug/kg – 10%葡萄糖酸钙0.5ml/kg – 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或腹膜透析。
.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
当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
.
低钾血症
成分
含量 (克)
NaCl
3.5
NaHCO3
2.5
KCl
1.5
Glucose
20
Water
1000ml
此配方为 2/3 张, 含钾.浓度为 0.15%.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
成分 含量(mEq/L)
钠
90
氯
80
钾
20
碳酸氢根 30
葡萄糖 111(mM/L)
.
口服补液盐 ( ORS )
WHO推荐改良ORS
.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Dehydration – 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致的
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的减少,除 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 质的丢失。 1.脱水程度: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
脱水程度及表现
失水程度 临床表现 丧失水份
轻度失水 相当于体重 5%
中度失水 6-10%
.
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二)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和10%GS,葡萄糖进入体内氧化成 水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无张液体,不起到 维持渗透压的作用,用以补充水分和能量。 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但都是无张 力溶液。
.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相比所 得的比值。
.
(三)电解质溶液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2.组织间液电解质:除Ca2+ 含量较血浆低一半外,其余同血
浆。
3.细胞内液电解质:阳离子:K+、 Ca2+、 Mg2+、 Na+, K+为主,
占78%。 阴离子:蛋白质、 HCO3- 、HPO42-和Cl-为主。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三)儿童水的代谢特点
乳酸偏高以及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 低。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有 显著的差别。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1.细胞外液电解质(正常血浆) 主要阳离子:Na+、K +、 Mg2+、Ca2+ ,其中Na+占 90%以上,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主要阴离子:Cl-、 HCO3-、蛋白质。
.
四、液体疗法(Fluid Therapy)
液体疗法的目的在于纠正体液的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 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个部分。
.
(一)静脉补液
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呕 吐、腹胀严重者; 三定: 补液总量 补液种类 补液速度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搐补钙
2.原因
– 钾入量不足 – 丧失过多
a、消化道失钾过多: b、经肾排钾过多: –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糖 原合成增强。 –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
低钾血症:
脱水纠正前不出现 低钾:
脱水—血液浓缩 酸中毒—钾从细
胞内移向细胞外 尿少—钾排出相
对少
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
1:4液 (1/5张) 1 4
生理维持液
(1/3张)
14
.
10%GS 10%NaCl 5%SB 10%KCl
500
30
47Biblioteka 50020500
15
24
500
20
33
500
10
16
500
15
500
9
500
9
7.5
(五)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
WHO推荐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
– 轻度: 50~80ml/kg; – 中度: 80~100ml/kg; – 8~12h内将累积损失补足,少量多次;
.
口服补液疗法
注意事项:
– ORS含K+ 20mmol/L(0.15%):若低钾, 需额外补钾;
– ORS中HCO3- 30mmol/L :若存在酸中毒, 需额外纠酸;
– 病毒性肠炎时:应稀释使用,以免电解质过 量;因病毒性肠炎大便Na+低(50mmol/L ),而ORS中Na+ 90mmol/L;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三)高钾血症 –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当血清钾浓度>5.5 mmol/L 时为高钾血症。
.
高钾血症
2.原因 – 肾功能衰竭、肾小管酸中毒、肾上腺
皮质功能低下等使排钾减少; – 休克、重度溶血以及严重挤压伤等使
重度失水 >10%
皮肤 口唇粘膜 眼眶前囟 泪尿 循环 全身情况
稍干,弹性无改变 略干 稍凹陷 减少
尚佳,肢温 精神尚好
皮肤干燥,弹性较差 口唇干燥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 极差,花纹
口唇粘膜非常干燥
明显凹陷
深度凹陷,露睛
尿少,泪少
甚至无尿,无泪
脉细,肢凉
循环障碍,甚至休克
消瘦,软弱无力
重病容,神萎靡
.
钾分布异常; – 输入含钾溶液速度过快或浓度过高。
.
高钾血症
3.临床表现 – 心电图异常及心律异常:
心率减慢而不规则、室性早搏和心室颤 动、心搏停止; 心电图高耸T波、P波消失或QRS波群增 宽、心室颤动、心脏停搏
– 神经、肌肉症状:
精神萎靡、嗜睡、手足感觉异常、腱反 射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弛缓性瘫痪 、尿潴留甚至呼吸麻痹。
.
1.第一天补液:
补液总量=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维持液
累积损失量 继续损失量 生理维持液 总量(ml)
轻度脱水 30-50
10~30 60~80 90~120
中度脱水 50~100 10~30 60~80 120~150
重度脱水 100~120 10~30 60~80 150~180
累积损失量:是由于腹泻呕吐丢失量,据此判断脱水程度
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
体外 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
糖原需钾参与 腹泻—继续丢失
.
低钾血症
3.临床表现 – 神经肌肉症状:肌无力、呼吸机麻痹和肠
麻痹(腹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 心血管系统症状: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
下降(心音低顿),心电图改变
– 肾脏损害:肾浓缩功能下降,尿量多。
多。 – 排泄水的速度较成人快,交换率比成人快
3~4倍。 – 婴儿对缺水的耐受力差,更易出现脱水。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3.水平衡的调节 肾:唯一能通过调节来控制细胞外液容量与成
分的重要器官。 肾排水与ADH分泌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对ADH 的反应性有关。 水分排出多少主要靠肾的浓缩和稀释功能调节 。 小儿排泄同等溶质时所需水分较成人多。
.
低钾血症
4.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病。 – 轻度低钾血症可进食含钾丰富的食
物,或口服氯化钾 – 重度低钾血症需静脉补钾 – 补钾5条原则(详见后)
.
低钾血症
治疗:
– 浓度一般<0.3%,全日总量可达到4~
6mmol/kg 。
– 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8小时。监测血
钾水平,有条件者心电监护。
– 见尿补钾。 – 治疗低钾血症应持续给钾4~6天,严重
1.水的生理需要量 -水的需要量大,交换率快;
– 活动量大、新陈代谢旺盛; – 摄入热量、蛋白质和肾排出溶质量高; – 体表面积相对大,呼吸频率快,不显性失水多; – 体液平衡调节功能不成熟。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2.水的排出
– 肾、皮肤、肺、消化道排水。 – 新生儿成熟度低,体表面积大,不显性失水
.
液体种类选择:
累积损失量: 等渗性脱水 1/2张 常用2:3:1液或1:1液 低渗性脱水 2/3张 常用4:3:2液 高渗性脱水 1/3~1/5张 常用生理维持液或2:6:1
继续损失量:继续腹泻呕吐脱水量 ,1/2-1/3张液体 ,常用1:2液或2:3:1液。 生理需要量:排尿排便含水,出汗、皮肤不感蒸泄 、肺呼吸丢失,1/3~1/5张液体,常用生理维持液。
0.9%氯化钠溶液(NS):为等张液;含氯比血浆高,大 量输入可致高氯血症;(生理盐水不“生理”) 3% 氯 化 钠 : 用 以 纠 正 低 钠 血 症 , 每 ml 约 含 Na + 0.5mmol。 5%碳酸氢钠(SB):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稀 释3.6倍的1.4%溶液为等张液; 10%氯化钾溶液:配制成混合溶液后,用于预防和纠 正低钾血症,1.2%氯化钾溶液为等张液。
.
不同年龄儿童的体液分布(占体重的%)
年龄
总量
细胞外液 血浆 间质液
足月新生儿 78
6
37
1岁
70
5
25
2~14岁
65
5
20
成人
55~60
5
10~15
.
细胞内液
35 40 40 40~45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二)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 小儿体液电解质成分与成人相似。 – 新生儿在生后数日内血钾、氯、磷和
.
(四)混合溶液
常用混合溶液的成分和简易配制
溶液
成分比例
简易配制 (ml)
NS 10%GS 1.4%SB
2:1 等张含钠液. 2
1
1:1 液 (1/2张) 1 1
2:3:1液 (1/2张) 2 3
1
4:3:2液 (2/3张) 4 3
2
2:6:1液(1/3张) 2 6
1
1:2液 (1/3张) 1 2
.
.
脱水
2.脱水性质
(1)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 常见急性腹泻患儿,大量呕吐后水、
Na+等比例丢失,
血Na+ :130~150 mmol/L ; 特点:循环血容量、间质液减少,细胞内
液无变化;
.
脱水性质
(2)低渗性脱水:Hypotonic Dehydration
.
几个概念
等渗溶液: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 称为等渗溶液(如0.9%NaCI溶液). 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则相应地称为 高渗或低渗溶液。
.
几个概念
等张溶液:不同物质的等渗溶液不一定都能使红细 胞的体积和形态保持正常;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 胞保持正常体积和形状的电解质溶液,称为等张溶 液. 所谓“张力”实际是指溶液中不能透过细胞膜的颗 粒所造成的渗透压 。 所以:电解质是有张力的,而5%葡萄糖、 1.9% 尿素等能自由通过细胞膜的,虽然与血浆等渗, 但红细胞置入其中后立即溶血。所以不是等张溶 液。
常见于营养不良患儿伴腹泻 失Na+>失水,血Na+ <130 mmol/L; 特点:细胞外液的减少程度较其他两种脱水更明 显,脱水症状严重,容易发生休克;
.
细胞外液减少﹢渗透压下降 水向细胞内转移—脑细胞内水肿 (头痛、嗜睡、抽搐、昏迷)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 血容量明显减少 休克—四肢凉、脉弱、尿少或无尿
血液稀释血液稀释酸中毒被纠正酸中毒被纠正胞外移向细胞内胞外移向细胞内随尿量增加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钾被排出体外体外输入大量葡萄糖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合成糖原需钾参与糖原需钾参与腹泻腹泻继续丢失继续丢失脱水纠正前不出现脱水纠正前不出现脱水脱水血液浓缩血液浓缩酸中毒酸中毒钾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胞内移向细胞外钾排出相钾排出相低钾血症
.
脱水性质
(3)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hydration
常由高热、出汗或大量输入高渗性液体(医源性) 引起。
失Na+<失水,血Na +>150mmol/L 特点:在失水量相同情况下,脱水症较轻;
.
细胞外液量下降﹢渗透压升高
水从细胞内向细胞外转移
细胞内液量明显减少 细胞外液量部分补偿 细胞内脱水 循环障碍症状不明显
(一)几个概念
渗透压:指的是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的一种吸 水力量,其大小取决于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 而与溶质的分子量、半径等特性无关。由于血 浆中晶体溶质数目远远大于胶体数目,所以血 浆渗透压主要由晶体渗透压构成。 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20mOsm/L
.
几个概念
晶体渗透压: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溶 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特别是电解质, 称为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蛋白质分子构成,其 中,血浆白蛋白分子量较小,数目较多 (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常决 定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
(低渗透压)
NaCl
2.6 g
KCl
1.5 g
二水柠檬酸钠 2.9 g
葡萄糖
13.5 g
NaHCO3
2.5克
加水至
1000 ml
2%Glucose,保证钠水吸收 渗透压接近血浆(2/3张) 配方Na+、K+、Cl-浓度纠正丢失 柠檬酸钠 /NaHCO3纠酸
.
口服补液疗法 (ORT)
适应证:轻或中度脱水,呕吐不重,无腹胀 方 法:
小儿液体疗法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和液体疗法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在 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
.
一、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一)体液的总量和分布
– 体液分布于三个区域,即血浆、组织间液和
细胞内液,前两者合称细胞外液。年龄愈小
,体液总量相对愈多,主要是间质液的比例 较高 ,血浆和细胞内液的量比例则与成人 相近,且较恒定。
.
高钾血症
4.治疗:
– 终止补钾,注意隐性钾来源 – 碳酸氢钠1~3mmol/kg – 极化液(葡萄糖0.5~1.0g/kg,每3g葡
萄糖加1单位胰岛素) – 沙丁胺醇(salbutamol)5ug/kg – 10%葡萄糖酸钙0.5ml/kg – 阳离子交换树脂、血液或腹膜透析。
.
三、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细胞内脱水:皮肤粘膜干燥、烦渴、高热、烦躁 不安、肌张力增高、惊厥;
神经细胞脱水:脑脊液压力降低,脑血管破裂出 血,脑血栓;
.
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二)低钾血症Hypokalemia
1.定义:正常血清钾浓度3.5~5.0 mmol/L,
当血清钾浓度<3.5 mmol/L时为低钾血症。
.
低钾血症
成分
含量 (克)
NaCl
3.5
NaHCO3
2.5
KCl
1.5
Glucose
20
Water
1000ml
此配方为 2/3 张, 含钾.浓度为 0.15%.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
成分 含量(mEq/L)
钠
90
氯
80
钾
20
碳酸氢根 30
葡萄糖 111(mM/L)
.
口服补液盐 ( ORS )
WHO推荐改良ORS
.
二、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一)脱水Dehydration – 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致的
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的减少,除 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电解 质的丢失。 1.脱水程度: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
脱水程度及表现
失水程度 临床表现 丧失水份
轻度失水 相当于体重 5%
中度失水 6-10%
.
液体疗法时常用补液溶液
(二)非电解质溶液
常用5%和10%GS,葡萄糖进入体内氧化成 水和二氧化碳,被认为是无张液体,不起到 维持渗透压的作用,用以补充水分和能量。 前者为等渗液,后者为高渗液,但都是无张 力溶液。
.
判断某溶液的张力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正常值相比所 得的比值。
.
(三)电解质溶液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2.组织间液电解质:除Ca2+ 含量较血浆低一半外,其余同血
浆。
3.细胞内液电解质:阳离子:K+、 Ca2+、 Mg2+、 Na+, K+为主,
占78%。 阴离子:蛋白质、 HCO3- 、HPO42-和Cl-为主。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三)儿童水的代谢特点
乳酸偏高以及血钠、钙和碳酸氢盐偏 低。 –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电解质组成有 显著的差别。
.
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
体液的电解质组成:
1.细胞外液电解质(正常血浆) 主要阳离子:Na+、K +、 Mg2+、Ca2+ ,其中Na+占 90%以上,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 主要阴离子:Cl-、 HCO3-、蛋白质。
.
四、液体疗法(Fluid Therapy)
液体疗法的目的在于纠正体液的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维持机体的正常 生理功能。 液体疗法包括补充累积损失量、继续损 失量和生理需要量3个部分。
.
(一)静脉补液
适应证:中或重度脱水;经口服补液不见好转;呕 吐、腹胀严重者; 三定: 补液总量 补液种类 补液速度 原则:先快后慢、先浓后淡、有尿补钾、抽搐补钙
2.原因
– 钾入量不足 – 丧失过多
a、消化道失钾过多: b、经肾排钾过多: – 钾在体内分布异常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糖 原合成增强。 – 各种原因的碱中毒。
.
低钾血症:
脱水纠正前不出现 低钾:
脱水—血液浓缩 酸中毒—钾从细
胞内移向细胞外 尿少—钾排出相
对少
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
1:4液 (1/5张) 1 4
生理维持液
(1/3张)
14
.
10%GS 10%NaCl 5%SB 10%KCl
500
30
47Biblioteka 50020500
15
24
500
20
33
500
10
16
500
15
500
9
500
9
7.5
(五)口服补液盐 Oral Rehydration
Salt (ORS)
WHO推荐
口服补液盐的配方
– 轻度: 50~80ml/kg; – 中度: 80~100ml/kg; – 8~12h内将累积损失补足,少量多次;
.
口服补液疗法
注意事项:
– ORS含K+ 20mmol/L(0.15%):若低钾, 需额外补钾;
– ORS中HCO3- 30mmol/L :若存在酸中毒, 需额外纠酸;
– 病毒性肠炎时:应稀释使用,以免电解质过 量;因病毒性肠炎大便Na+低(50mmol/L ),而ORS中Na+ 90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