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
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古代埃及神化法老并设官员处理政务和地方事务:古代印度以严格的种姓制度进行社会治理;古代希腊则出现了众多城邦,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早期世界文明不
同发展格局的形成主要源于( )
A.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
B.宗教信仰体系存在着巨大差别
C.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人为隔断
D.自然环境及生产生活方式不同
2、中世纪晚期的君主们出资组建了大量的大学,他们向大学提供各类特许权作为实质性的支持,包括限价供应、减免赋税、免除军役等。
君主们此举旨在( )
A.抑制教皇特权
B.繁荣学术文化
C.加强世俗王权
D.促进社会转型
3、如图为农业的起源与早期传播示意图。
下列农作物属于④所示地区独立培育的是( )
A.水稻、粟
B.玉米、番茄
C.大麦、小麦
D.芋头、甘薯
4、15世纪,阿尔伯蒂所著《齐家书》在意大利风行。
书中描绘了一个拥有毛纺作坊
的大家庭,他们的住房不仅坚固,而且美观,食物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教育被看作
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
这折射出当时( )
A.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
B.专制王权受到挑战
C.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D.拜金主义观念流行
5、17世纪,英国人理查德在回答他所在的教会对他进行质询时说:如果上帝给你指
了一条路让你可以合法赚到比通过其他方式赚得更多的钱,而你拒绝走这条路,却选
择走赚得更少的路,那么你就是在违背上帝的召唤。
理查德这一言论( )
A.适应了资本主义的要求
B.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C.冲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D.开启了西欧的对外扩张
6、18世纪到19世纪上半期,英国圈地运动发展到了议会圈地时期。
据资料统计,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
据估计在1750年到1800年之间英国粮食的耕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了三分之一。
由此可推知圈地运动( )
A.降低了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
B.客观上推动了工业革命进行
C.是英国政府发起的经济改革
D.是农业革命发生的根本原因
7、下图是反映二十世纪初拉美政治状况的漫画,标题为“加勒比海的大棒”,该漫画说明拉美国家( )
A.普遍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B.与美国建立了军事同盟
C.民族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D. 依赖于美国的政治扶持
8、如图为1840—1900年英、法、美、俄商品出口总额示意图。
其中①代表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美国
D.法国
9、某历史著作中的下列章节涉及的“国际新秩序”( )
C.使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
D.确立了“大国一致”的原则
10、下表为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这些探索( )
B.都以指令性计划管理经济
C.都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政权
D.都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11、20世纪六十年代,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主要是亚非国家,欧洲只有南斯拉夫,拉美只有古巴。
1979年第六次首脑会议时,非洲国家几乎全部加入了不结盟行列,拉美国家增至11个。
该变化反映了( )
A.华约组织的瓦解
B.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多极化趋势加强
D.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12、1956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阐述执政方针时说,联邦政府负有领导责任,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要做到没有一个人无辜地遭受灾难和贫困。
现在,它包括了教育、卫生等广阔的领域。
这一方针表明美国( )
A.实施国家干预政策
B.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
C.逐步走出经济滞涨
D.社会保障体系臻于完善
13、下表为二战后美国就业人口分布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结构的新变化
B.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C.欧洲移民大量增加
D.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14、1946年,印度海军起义。
英国首相艾德里对内阁成员讲:“把过去的公式用于(印度)目前形势是没有用处的,1946年的气温不是1920年、1930年”。
这表明( ) A.英国要改变对印度的统治政策 B.印度自然气候变化
C.英国要放弃在印度的殖民利益
D.印度已经获得独立
15、下面是二十国集团会议的部分主题。
由此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C.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
D.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增强
二、材料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酿酒业、酒文化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在东西方都有悠久历史。
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
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
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
在孟元老笔下,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
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
北宋中期后,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午日节”),古人认为这一天是不祥的“恶日”“毒日”,故在此日举办各种辟邪活动,并饮菖蒲酒。
在北宋,无论是皇亲贵胄还是普通百姓,其婚嫁礼都伴随着多种多样的酒事活动。
——摘编自王佳佳《北宋东京城酒文化研究》新乡学院学报2020年5月材料二:19世纪末,德国葡萄酒法律开始以天然糖分含量作为品质判定的标准,葡萄酒的分级依据放弃了中世纪方式,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
当时一向推崇新教的普鲁士对此大加赞赏,而实际上,德国葡萄酒市场也是一样的想法。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十年间,德国业界迎来了“黄金时代”。
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
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
在酿酒的过程中,有些人用了一些不诚实的方法,走了一些捷径:用希腊的葡萄干代替德国原产葡萄,或是直接灌装意大利的廉价葡萄酒,甚至掺入糖水……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
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摘编自ReinhardLowenstein《德国近代葡萄酿酒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东京酒文化特点与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北宋相比德国近代葡萄酒业发展的时代背景。
17、在全球范围内,安格斯·麦迪逊对人均GDP估量是较权威的具有广泛性和可比性的GDP数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图1、图2分别为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的GDP总量和人均GDP。
人均GDP是衡量生产率的标准,也是生活水平的指标。
——摘编自【英】安格斯·麦迪逊《世界经济统计学》(1)选择恰当的时间尺度对图1中1500—1900年欧洲和印度CDP的总量对比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理由。
(2)指出图2所反映的1500—1900年间欧洲和印度人均CDP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
析原因。
18、物种的交流,人口的流动,是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玉米传入中国后,起初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提倡。
清代乾隆年间及以后,由于受到人口增长的压力,玉米“接济民食”的功效逐渐得到了某些地方政府官员的认识和重视,并采取措施在所属地区进行提倡和推广。
——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材料二: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开放的政策精神也为后继的移民法律所继承,之所以被继承,是因为后继的美国历届总统都看到了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1986年,里根总统就曾指出:“外来移民为其他工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生活水平,为他们自己和整个国家都带来了益处。
”继任的布什总统也持相似的观点。
随着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美国不但在吸引高科技人才方面有优惠政策,而且在吸引教育、艺术、体育等人才方面的政策也有所拓宽和鼓励。
——朱维维《美国移民政策的演变及其动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玉米在中国得以传入、推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65年至20世纪末美国移民政策的特点和影响。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中把短促的20世纪(1914—1994年)划分为三个历史时期,说它像个三联画或历史的三明治(表)。
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并把世界一分为二。
这种世界格局的划分不仅是政治上的划分,也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模式。
90年代冷战结束了,应该怎样看待20世纪的历史?是否还是首先或者主要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样的思维模式来对世界进行划分?还是站在当今全球化的角度看世界?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分裂的,还是互为一个整体?
——摘编自姜芃《20世纪的世界体系—读霍布斯鲍姆的<极端的年代>》
(1)分析表,结合所学知识对霍布斯鲍姆关于20世纪的划分加以阐释。
(2)如何看待20世纪的历史?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据题意可知,古代埃及、印度和希腊的国家治理方式不同。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自然环境存在差异,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存在不同,进而对这些国家的治理方式产生了影响,D项正确;导致早期世界文明不同发展格局出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并不是农耕和畜牧业产生的时间不同,也不是因为宗教信仰的差别,排除AB项;“人为隔断”的说法不正确,排除C项。
故选:D。
2、答案:C
解析:根据“中世纪晚期的君主们出资组建了大量的大学,他们向大学提供各类特许权作为实质性的支持,包括限价供应、减免赋税、免除军役等。
”可得出封建君主试图通过这些措施加强王权,C项正确;材料没有针对教皇,排除A项;BD项都不是其主旨,排除BD项。
故选C项。
3、答案:B
解析:通过观察农业的起源与早期传播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中标为④的地区,即美洲独立培育出了玉米、番茄,B项正确;水稻、粟为古代中国人在图中标注①的地区最早培植的,排除A项;最早培植大麦、小麦的是古代西亚人,生活在图中标注②的地区,排除C项;芋头与甘薯的原产地不同,并非最早由美洲人培植出来的,排除D项。
故选B项。
4、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拥有毛纺作坊的大家庭,他们的住房不仅坚固,而且美观,食物不仅味美,而且营养,教育被看作是家庭中最重要的事情”可知,体现了这个大家庭追求现世享乐;依据材料时间“15世纪”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专制王权受到挑战,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材料体现不出生产关系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拜金主义,故D项错误。
故选:A。
5、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如果上帝给你指了一条路、让你可以合法赚到比通过其他方式赚得更多的钱,而你拒绝走这条路,却选择走赚得更少的路,那么你就是在违背上帝的召唤,拒绝做上帝的奴仆”可知,理查德的言论是在鼓励人们发财致富,这有利于资产阶级价值观的
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与民主意识觉醒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对罗马教廷权威的冲击,故C项错误;“开启了”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故D项错误。
故选:A。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从1700年到180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总人口增加了81%,而这个时期的农业人口却只增加了8.5%”并结合所学可知,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提供了劳动力、市场和资金,助推了资本主义发展,B项正确;仅根据材料内容,无法判断英国农村人口出生率的变化,A项排除;圈地运动本质上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之一,并非经济改革,C项排除;英国出现农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并非圈地运动,D项排除。
7、答案:C
解析:根据漫画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利用“大棒政策”干涉拉美国家的内政,扩张在拉美地区的势力,这表明拉美国家仍面临着反帝的民族革命任务,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拉美的政治体制,故排除A;“大棒”体现的是军事威慑和干涉,而不是军事同盟和政治扶持,故排除BD。
故选:C。
8、答案:A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1840年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当时的世界强国但在1870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渐渐落后于美国,从图表①1860年1880和1900年可知①是英国A项正确;俄国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末端,④应该是俄国,排除B项;美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有所发展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领先于英法的从③是美国排除C项;法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领仅次于英国但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展缓慢,从图表中可知②与法国相符排除D项。
故选A项。
9、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国际新秩序”,“巴黎和平与国际新秩序”等信息,可以看出一战结束后所建立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定,为之后的二战埋下了伏笔,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霸主地位,排除B项;二战使得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排除C项;联合国体现的原则是大国一致,排除D 项。
故选A项。
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
苏俄(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这些事件都是在当时特殊的情况下发生的,其根本目的是巩固政权,故C项正确;苏联模
式形成强调优先发展工业,农业则是国家资金的积累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故A项错误;实行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生产力,而不是用国家指令性计划来发展经济,故B项错误;新经济政策强调利用商品货币的关系来发展经济,而没有突出对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故D项错误。
11、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不结盟运动,这说明不结盟运动不断壮大,促进了多极化趋势发展,C项正确。
华约组织的瓦解是1991年7月1日,排除A项;不结盟运动不是区域集团,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多极化,不是全球化,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在对我们巨大经济机器的生产力进行安排时”可知,美国在二战后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民主化,排除B项;1973年才出现经济滞胀,排除C项;臻于完善一词错误,排除D项。
故选:A。
13、答案:B
解析:示意图显示,二战后美国农业、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下降,服务业就业人口所占比例上升,结合所学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服务业迅速发展,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就业结构的变化,源于产业结构的变化,排除A;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不是根本原因,排除。
故选:B。
14、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把过去的公式用于(印度)目前形势是没有用处的,1946年的气温不是1920年、1930年”结合所学可知英国首相艾德里提出“过去的公式”是英国传统的镇压政策在1946年已经不适应,因为1946年反抗的力度比1920年、1930年要大,不得不考虑处置印度办法,即要改变对印度的统治政策,故A正确;材料没有将印度气候变化,B错误;C在材料没有体现,排除;印度1947年独立,D错误。
故选:A。
15、答案:C
解析:根据“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确保世界金融市场稳定”“增加全球经济抗冲击性和巩固全球体系”等信息可知,世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一些挑战和问题,经济全球化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曲折中发展,故选C;A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经济多极化趋势,排除B;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故选:C。
16、答案:(1)特点:国家重大事件与饮酒密切联系;酒文化影响范围广泛;宫廷饮
酒礼仪繁琐;世俗酒事丰富多彩;饮酒场所众多,经营规范;夜市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和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互结合。
原因: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市场发展;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世俗化;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酒文化传统;社会观念开放;文人士大夫受理学影响。
(2)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统一,市场扩大;农业机械化,原料丰富;近代自然科学进步,化学工业兴起;政治近代化的发展,法律意识增强。
解析:(1)特点:根据材料“材料一在宋朝的一些重大事件中,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雪夜访普’‘杯酒释兵权’,都有酒的影子”可知,国家重大事件与饮酒密切联系;从影响的群体看,上至宫廷,下至黎庶,酒文化影响范围广泛;根据材料“从《东京梦华录》中的记载可知,北宋时期宫廷宴饮礼节十分繁琐。
”可知,宫廷饮酒礼仪繁琐;根据材料“在东京城的酒肆里,酒客们花钱取乐,酒事活动丰富多彩”可知,世俗酒事丰富多彩;根据材料“北宋东京城酒楼众多,经营有序。
酒楼经营者对酒楼中各族各色人等都以礼相待”可知,饮酒场所众多,经营规范;根据材料“东京城的夜市分布范围极广,通宵达旦的夜市为酒客提供了饮酒的便利”可知,夜市的发展为其提供了便利;端午节饮用菖蒲酒,说明宋代酒文化和传统文化、社会习俗相互结合。
原因:从经济层面看,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城市、市场发展;从社会阶层看,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世俗化;从历史延续传承看,长期以来形成的饮酒文化传统;从社会风气看,宋代社会观念开放;从思想层面看,文人士大夫受理学影响。
(2)背景:根据材料时间以及“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从政治环境看,国家统一,市场扩大;根据材料“随着德国的工业化进程,很多新型机器被投入到葡萄园的生产中”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农业机械化,原料丰富;根据材料“转而以化学测量评定葡萄汁来对葡萄酒分级”可知,近代自然科学进步,化学工业兴起;根据材料“许多诚实守信的酒庄主要求出台新的法规以保护合法权益。
1892年,法规通过了第一草案:禁止恶劣的欺骗行为。
”可知,政治近代化的发展,法律意识增强。
17、答案:(1)示例:第一阶段:16—18世纪
理由:双方GDP总量变化不大,双方差距不大。
第二阶段:19世纪
理由:双方GDP总量增加迅速,双方差距加大。
(2)趋势:欧洲增加迅速;印度增长缓慢。
原因:欧洲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积极推行殖民扩张。
印度生产方式落后;人口增加;遭受殖民侵略。
解析:(1)据材料中欧洲和印度GDP总量示意图,“1500年至1820年前,300来年欧洲和印度GDP总量可以说都变化不大,两地区相差也不大,而1820年—1850年,1850年—1900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欧洲GDP总量突飞猛进,远远超过印度”,可以得出第一阶段可划分为16—18世纪,理由是双方GDP总量变化不大,双方差距不大。
第二阶段是19世纪,理由是欧洲GDP总量增加迅速,双方差距加大。
(2)趋势:据欧洲和印度人均GDP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从1500—1900年欧洲人均GDP一直在增加,尤其是1820年—1850年,1850年—1900年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超过了之前几百年的发展速度,而印度从1500年—1900年几乎没有变化,可以得出欧洲增加迅速;印度增长缓慢。
原因:据材料中的时间节点“1820年”并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欧洲率先开展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有了狂飙式的发展;欧洲积极推行殖民扩张,掠夺了大量财富。
而印度生产方式落后,GDP总量增加不多;再加上人口增加,一平均,人均GDP量也就不多了;另外印度遭受殖民侵略,财富大量流失。
18、答案:(1)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缓解人口增长压力的需要;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玉米的适应性较强,玉米的高产性。
(2)特点:开放性;持续性;政府推动,立法保障;立足于提升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影响:吸引大量人才流入,改善了民生;促进了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解析:(1)原因:根据“玉米”,结合所学得出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根据“受到人口增长的压力”得出缓解人口增长压力的需要;根据“玉米传入中国后,起初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提倡”得出部分政府官员的支持;根据“玉米‘接济民食’的功效”得出玉米的适应性较强,玉米的高产性。
(2)特点:根据“开放的政策”得出开放性;根据“1965年,《移民和归化法》”“90年代”得出持续性;根据“《移民和归化法》开放的政策精神也为后继的移民法
律所继承”得出政府推动,立法保障;根据“”得出立足于提升竞争力,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影响:根据“外来移民为其他工人增加了就业机会并提高了生活水平”得出吸引大量人才流入,改善了民生;根据“外来移民对美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得出促进了美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根据“在吸引教育、艺术、体育等人才方面的政策也有所拓宽和鼓励”得出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文化交流。
19、答案:(1)①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主要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的经济大危机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等
②1945—1973年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第三世界逐渐兴起;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整个世界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故称黄金时期等。
③70年代—1991年的天崩地裂:主要是指资本主义国家发展遇到新危机,出现不同程度的“滞胀”现象;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苏联解体;世界经济发展和地区热点问题使人类社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等。
(2)作答示例一:
①站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立的角度看待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分裂的。
20世纪的世界经历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侵略性大战,及战后两极格局下的冷战对峙,认为的将世界分裂成两个半球,给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带来极大的威胁。
示例二:
②站在全球化的角度看待20世纪的世界历史是一个整体。
虽然20世纪的世界经历了战争和危机的困扰,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尤其是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加快,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更加突出,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
解析:(1)根据表格的内容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与资本主义在不同时期发展的概况进行分析,可得出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主要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波及全球的经济大危机给人类社会造成极大的灾难等;1945—1973年的黄金时代:主要是指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快速发展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社会主义力量不断壮大;第三世界逐渐兴起;苏联和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整个世界处于相对和平发展时期,故称黄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