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与理解
姓名:得分:
一、阅读与欣赏。
(一)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法布尔:其人其事
材料一:人物信息
材料二:人物轶事
当法布尔的研究遭到了正统力量的责难,他辩驳说:“你们是把昆虫开膛破肚,而我是在它们活蹦乱跳的情况下进行研究;你们把昆虫变成一堆既可怖又可怜的东西,而我则使得人们喜欢它们;你们在酷刑室和碎尸场里工作,而我是在蔚蓝的天空下,在鸣蝉的歌声中观察;你们用试剂测试蜂房和原生质,而我却是研究本能的最高表现;你们探究的是死,而我探究的却是生!”
材料三:法布尔语录
①我不过是一盏灯,照亮了我面前的一小块路而已。
②在对某个事物说“是”以前,我要观察、触摸,而且不是一次,是两三次,甚至没完没了,直到没有任何怀疑为止。
③我曾经抱着极大的热情以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对待过的东西,最终却会遭到现实无情的践踏。
材料四:观点播报
①这个大科学家像哲学家一般地思,像美术家一般地看,像文学家一般地写。
-- [法国]罗丹
②法布尔以人性关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
-- [中国]鲁迅
③《昆虫记》融作者毕生的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以人性观察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取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 [中国]巴金
1、下列关于法布尔的人物信息,哪一项不能从材料一中获取?()
A、他于1823年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省圣菜昂地区,1915年逝世。
B、他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
C、他是法国人,是著名的昆虫学家、动物行为学家、文学家。
D、他用尽毕生心血,完成了《昆虫记》《自然科学编年史》两本巨著。
2、材料二中的事例告诉我们,法布尔研究昆虫与其他人不一样。
这在“观点播报”第()句话中有所体现。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3、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巴金对法布尔的评价?()
A、法布尔与昆虫交朋友,走进它们的世界,以人性观察虫性。
B、《昆虫记》是法布尔耗费毕生的心血著成的。
C、法布尔是一盏灯,因遭到现实无情的践踏,只能照亮面前的一小块路。
D、读《昆虫记》不仅能学到关于昆虫的知识,还能获取美好的思想和情趣。
4、请你结合材料四,对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作出评价。
(二)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鼓浪屿
材料一:
鼓浪屿是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的一个小岛,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明朝时据此雅化为今名。
鼓浪屿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毓园、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海底世界、天然海滨浴场、海天堂构等,特色美食有馅饼、肉脯、海蛎煎、沙茶面等。
由于历史原因,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汇集、保留,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
此岛还是音乐的沃土,人才辈出,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又得美名“钢琴之岛”“音乐之乡”。
除此之外,它还享有“海上花园”“中国最美城区”等诸多美誉。
材料二:
2017年7月8日,在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2021年鼓浪屿世界遗产监测报告出炉。
报告显示,去年整个遗产地保护状况良好,从核心要素、历史街巷到文化景观都得到良好保护。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鼓浪屿已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第51项世界遗产项目。
()
(2)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时改为鼓浪屿。
()
(3)去鼓浪屿旅游时可以品尝海蛎煎、沙茶面等特色美食。
()
2、下列不是鼓浪屿的美誉的是()。
A、空中花园
B、万国建筑博览会
C、中国最美城区
D、钢琴之岛
3、鼓浪屿名字的由来与什么有关?()
A、岛西南有一座礁石垒成的“海上花园”。
B、岛上钢琴拥有密度居全国之冠。
C、岛上完好地汇集、保留了中外风格各异的建筑物。
D、岛西南有礁石受浪潮冲击,声似擂鼓。
4、有人担心鼓浪屿申遗成功会导致大批游客涌入,从而影响当地的环境。
该怎样保护鼓浪屿呢?请你提一些建议。
(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即日起鼓浪屿旅游管理中心面向社会征集宣传标语,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写一句宣传语来展示鼓浪屿的特色与魅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显示,在阅读习惯上,孩子的阅读“启蒙”时间集中在1~2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占比53、7%。
除教科书外,孩子平均的年读书量在11~30本之间。
尽管数字化阅读已成为普遍的阅读方式,但纸质阅读更受家长、孩子青睐。
从目前的调查看,纸质阅读仍是中国儿童阅读的主要方式。
材料二:
美国一家规模最大的儿童及青少年出版社调查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等五个国家6~17岁的孩子与他们的家长,得出了一系列调查结论。
根据调查,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到印度,绝大多数的家长与孩子都认同阅读的重要性。
加拿大爱阅读的孩子认为,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得到启发(76%)以及有成就感(90%)。
印度家长则认为,阅读最大的好处在于增加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能力(69%)。
不论哪个国家,家庭都是鼓励孩子阅读最重要的推手,占比高达八成,老师与学校居次,但仍有可观的影响力。
除了鼓励孩子阅读,父母本身的阅读习惯,对子女是否爱阅读也有重大影响。
在书的形式上,许多孩子对电子书并不陌生。
在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6~17岁的孩子有三到四成曾阅读电子书;在印度,这个比率更高,达六成。
即便电子书风行,大多数孩子还是偏好纸质书。
美国65%与英国68%的孩子都表示,即便有电子版,他们也宁可阅读纸质书。
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印度,更有高达八成的孩子忠实支持纸质书。
1、根据材料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在中国各大城市,家长对儿童的阅读启蒙时间相对较早。
( )
(2)在中国,纸质阅读和数字化阅读同样受家长和儿童的欢迎。
( )
(3)在加拿大、澳大利亚与印度,数字化阅读已完全取代纸质阅读。
( )
2、关于阅读的好处,材料中没有提到的是()。
A、阅读能让孩子受到启发
B、阅读能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
C、阅读能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D、阅读能让孩子有成就感
3、结合材料内容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说说你更喜欢纸质阅读,还是更喜欢电子阅读。
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
请拟写一则号召读书的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登泰山观日出
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
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凌晨两点半,我开始登山。
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
一路上很寂静。
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
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就有多高的感觉。
到了中天门,刚四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
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
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
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
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
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
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我没有在南天门停留。
七点十分,我终于到达了日观峰。
我站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东跳望着无际的群山,只见山峰之间白雾茫茫。
大约过了七八分钟,东方天际出现了鱼肚白,是那么柔和,又是那么光洁。
它不断地扩大,仿佛要淹没群山似的。
它的底部则微露着淡红色,四周的云也发白了…
我目不转晴地望着这一切。
一会儿,那淡红色加深了,范围越来越大,把邻近的云也照得发亮。
这时,东方的天空发红了,在重重叠叠的峰峦的最东端,红得最浓、最艳,好像燃烧着的大火正在蔓延扩大。
就在这一刹那间,那红绸帷幕似的天边拉开了一角,出现了太阳的一条弧形的边,并且努力地上升着,变成一个半圆形,放着强烈的光,把周围的红绸帷幕撕得粉碎。
我的眼睛被这强光刺激着,微微感到疼痛,可我仍然盯住它,就像怕它跑掉似的。
那半圆形不断上升,越来越圆,像一个火球在天边跳动着,最后终于挣脱了地面。
啊!太阳出来了,太阳出来了!“我情不自禁地喊了起来。
1、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做了件什么事?()
A、登上云海观看日出。
B、登上南天门观看日出。
C、登上对松亭观看日出。
D、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2、下列哪一项是对夜色中泰山的描写?()
A、像长长的绸带悬在天空中。
B、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
C、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D、像涨潮时岸边溅起的浪花。
3、文中“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这里的“精神”指的是什么?()
A、老大爷和蔼可亲、乐于助人的精神。
B、老大爷坚持不懈、迎难而上的精神。
C、老大爷努力拼搏、乐善好施的精神。
D、老大爷勤勤恳恳、奋发向上的精神。
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写作顺序行文的?()
④逻辑顺序①事情发展顺序②时间顺序③地点变换的顺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闻名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游览胜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找出作者登泰山的线路,填在括号里。
(山脚)→()→()→()→(日观峰)
7、夜登泰山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此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的题目为《登泰山观日出》,可文章的前半部分都是对泰山景色的描写和“我”登泰山的艰难,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一下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文学类文本
武夷山和阿里山的传说
很久以前,东南沿海的武夷山是和台湾的阿里山连在一起的。
漫山遍野的果树上挂满了果子,山下是肥沃的土地。
那里的人们过着幸福的生活。
可是有一年,山里来了一个妖怪,占据了整个大山。
从此,山上的树木死了,小溪没水了,肥沃的土地也干裂了。
人们只好拖儿带女,离开了世代生活的故乡。
在大山的西边住着母女二人。
母亲勤劳善良,女儿花珊十九岁,美丽、聪明又勇敢。
花珊看到人们被妖怪害得生活不下去,心里很难过。
她决心除掉妖怪。
于是,她开始苦练本领。
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终于练就了高超的射箭本领和一手好刀法。
一天,花珊告别妈妈,要上山去除妖了。
妈妈拉着她的手,说:“女儿啊,妈不拦你,可是千万要小心啊!你除掉了妖怪,就赶快回家。
”花珊姑娘也含着泪说:“妈妈放心,我除了妖怪,马上就回来,永远和妈妈生活在一起。
”说着便离开了家。
这天晚上,乌云遮住了月亮,姑娘紧握弓箭,向山上走去。
突然,她发现不远的山顶上,有两道绿光渐渐向她靠来。
姑娘断定这就是妖怪,于是搭上箭,用力朝绿光射去。
妖怪被射中了眼睛,痛得直打滚。
花珊跳到妖怪身上,举起大刀,朝它的脖子使劲砍去,直砍得妖怪乱蹦乱跳。
忽然,她觉得大地在向下陷,只听一声巨
响,高大的武夷山断为两半,中间出现了一条很深的沟,妖怪“轰”的一声,掉到了沟底。
花珊一下子跳到了山的东边。
这时,奔腾的海水涌进了大沟,形成了台湾海峡。
那断裂的大山,西边就是现在的武夷山,东边就是现在台湾的阿里山。
这以后,树木、瀑布、土地又苏醒了,人们重新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可是,海水把花珊和妈妈隔开了。
妈妈爬上高高的武夷山顶,盼望女儿能早一点回到自己的身边。
然而,一天天过去了,女儿没有回来。
妈妈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高高地立在武夷山上。
女儿被隔到海的东面,也时时想念母亲。
她站在阿里山的山顶上,望啊望啊,可是怎么也望不到妈妈。
天长日久,她变成了一棵红桉树。
红桉树每天、每月、每年都在不停地生长着。
这棵红松树被人们叫作“阿里山的思母树”。
据说,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1)遍布山野,形容很多。
()(2)时间长,日子久。
()
2、下列事物传说是由什么变化而来的?联系短文填一填。
思母树: _____________日月潭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台湾海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叙述了花珊除妖的经过,下列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乌云遮月一与妖搏斗--发现绿光--山断妖死--形成海峡
B、发现绿光一乌云遮月一与妖搏斗--山断妖死--形成海峡
C、发现绿光一与妖搏斗-山断妖死-形成海峡--发现绿光
D、乌云遮月一发现绿光--与妖搏斗-山断妖死--形成海峡
4、根据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用三个四字词语概括花珊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5、“日月潭水就是女儿想念母亲流下的眼泪”寄托了人们()的愿望。
A、希望花珊和妈妈能够早日团聚
B、希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C、希望武夷山和阿里山恢复原貌
D、希望女儿不要再为妈妈流泪
6、请用简洁的语言梳理故事情节。
7、如果有一天你来到阿里山,看到红松树(花珊),你会对红松树(花珊)说什么呢?请写下来。
(不少于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