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师说教师版》教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安仁县第一中学高一语文《师说教师版》教学案【教学目标】
①读准字音,正确读准句子停顿,熟读课文。

②掌握实词“师、道、惑、知”和虚词“者、乎、于、之”等的用法和意义。

③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④认识教师的作用、从师的意义,以及能者为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①“师”“传”“其”“之”“学者”“所以”“从而”“小学”等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②文章的论证结构。

【学法指导】
①联系课内外具体语句,理解关键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②在充分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运用已掌握的议论文知识梳理论证结构。

③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系统集成》P45“韩愈其人其文”;
2.写作背景: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作者针对两汉以来儒家经师严守师法、故步自封,和魏晋以来士大夫中的“非师无学”“耻学于师”,以及当时社会上不重视求师学习的恶劣风气,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任国子监四门博士时写了此文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谈到此事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 关于文体:《系统集成》P45
4、关于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的资料
①孔子师郯子《春秋左氏传》昭公十七年:“秋,郯子来朝,公与之宴昭子问焉,曰:‘少皞氏(杜预注:黄帝之子,己姓之祖)鸟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昔者黄帝氏以云纪(杜注:黄帝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杜注:即历正之官);玄鸟氏,司分者也(杜注:玄鸟,燕也,以春分来,秋分去);……’仲尼闻之,见于郯子而学之既而告人曰:‘吾闻之,天子失官(杜注:失官,言不修其职也),学在四夷,犹信’”。

②孔子师苌弘、老聃《孔子家语•观周》:“孔子谓南宫敬叔曰:‘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今将往矣’……敬叔与俱至周,问礼于老聃,访乐于苌弘”(按:孔子问礼于老聃的故事,见《史记•孔子世家》《史记•老庄申韩列传》《庄子•天运篇》)。

③孔子师师襄《史记•孔子世家》:“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心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避席再拜曰:
‘师盖云文王操也’”(孔子师师襄的故事,又见《孔子家语》《韩诗外传》《淮南子》)。

第1课时
【自主学习】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一、诵读课文,读准字音和停顿: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从读准字音及停顿的角度予以评价,师生共同正音。

2、学生齐读课文或选读。

3、自主学习检测:
(1)完成《系统集成》P45“心有千千结”第1题及“体验步步高”第1题。

(2)诵读下列句子,请用“/”划出诵读停顿:
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合作探究,归纳提升】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知识。

1、细读课文,寻惑解惑。

学生分组逐段解释文意,要字字落实。

将疑问汇总,先小组讨论然后再提交,师生共同探究。

2、每小组派1名学生口头翻译课文,其他组的同学点评,在课本上作批注。

3、归纳提升(教师提供示例,学生自主归纳):学生自主归纳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师”“传”“其”“之”“学者”“所以”“从而”“小学”等)及特殊句式。

示例中,教师提供词义,学生在文中找相应的例句。

(1)一词多义:师、道、惑、之、其、乎等。

示例:师.:①作名词,有三种情况
A.作“老师”讲古之学者必有师.
B.作“专门技艺人”讲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作“姓”讲孔子师郯子……师.襄
②作动词,有三种情况
A.作“学习、效法”讲
吾师.道也(“师道”,动宾关系)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作“从师”讲
或师.焉,或不焉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作“以……为师”讲,意动用法
吾从而师.之名词以……为师
之: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A.指代人或事物择师而教之.
B.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
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A.放在定语与中心词之间古之.学者
B.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C.表示宾语前置句读之.不知
D.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
填然鼓之.怅恨久之.
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
A.作代词,指代自己君将哀而生之.乎
B.作助词表示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
C.作动词,“到”、“往”吾欲之.南海
其:①作代词,有三种情况
A.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B.复指,作主语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
C.作定语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
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A.表猜测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B.表感叹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钦(多么)
(2)古今异义:
①古之学者
..必有师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②小学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古义:小的方面的学习
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

③吾从而
..师之古义:跟随(他)并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④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用在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

(3)特殊句式(引导学生将前面学过的特殊句式作系统归纳)
①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状语后置句:而耻学于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
③被动句:不拘于时;
④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⑤省略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
第2课时
【自主学习检测】学生展示《系统集成》P45“心有千千结”2-6题的答案,师生评价。

【合作探究】把握古代论说文的特点,理清文章脉络,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问题1:课文论述了从师之道。

课文的第一段是怎样逐步推出论点的?
【讨论归纳】第一段开篇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然后分三个层次,分别阐述了教师的职能和任务(传道、受业、解惑)、从师的必要性(无师不能解惑,有惑必须从师)、择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问题2:第2、3段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并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讨论归纳】第2段:运用对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分四层:①慨叹师道不传,指出师道不传的危害;②把“古之圣人”从师而问与“今之众
人”耻学于师对比,指出是否尊师重道是圣愚分野的关键所在;③把为子择师与自己不从师作对比,批评“小学而大遗”的不明智的做法;④把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与士大夫之族讥笑相师对比,批评当时社会上轻视师道的风气。

(对比论证)第3段:开头提出“圣人无常师”的论断,与第1段“古之学者必有师”呼应,并且往前推进一步,由“学者”推进到“圣人”,由“必有师”推进到“无常师”。

以孔子从师为范例,进一步阐明从师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道理。

——第2段和第3段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明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论点。

(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问题3:第4段中赞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中的“时”和“古道”分别指什么?
【讨论归纳】“时”——“耻学于师”“惑而不从师”的社会风气;“古道”——“从师而问”,以“闻道”在先者为师的优良学风。

问题4:韩愈在本文中提出了哪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
【讨论归纳】①对教师的职责作了明确规定,即“传道受业解惑”;
②表明了择师的态度和标准,打破了封建士大夫阶层的门第观念,具有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辩证思想;
③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关系,即“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课堂检测】《系统集成》P46第5题。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