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 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 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型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在24kg/m2 左右。中国人腰围男 性>85cm,女性>80cm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4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g/dl)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
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或 2. 空腹血糖≥ 7.0mmol/L(126mg/dl) (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或 3. 75g葡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1
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
快速增长,2007年约3980万,2025年预计将达到5930万。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3.7%,1型占5.6%,其 他类型0.7%。
2.经济发达程度与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 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9
糖尿病并发症累及全身
10
为什么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未达到控制目标 是主要原因
11
如何预防延缓 糖尿病并发症的
发生呢?
达标!
血糖要达标 血压、血脂要达标
12
血糖达标
糖尿病的晴雨表——糖化血红蛋白
建议每2~6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 <6.5%
13
血糖达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达标
每年至少应进 行1次较全面的 健康检查。可 与随访相结合
管理档案完整和 真实,并及时更
更新记录
20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提供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 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 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吸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 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 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 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 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 主食摄入情况等。
17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预防2型糖尿病的初级方案应包括:①针对社会中高危人群(如IGR或配 胖患者)的方案;②一般人群的方案。重点筛查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有糖调节受损史;年龄≥45岁;肥胖(BMI ≥28);2型糖尿 病者一级亲属;高危种族;有巨大儿(出生时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 尿病史;高血压(血压≥140/90mmHg);血脂异常(HDL-C≤35mg/dl及TG ≥250mg/dl);心脑血管疾病;静坐生活方式。如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 复检查。糖调节受损是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的IGT 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
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 胰腺外分泌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 感染所致
3.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3.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症
4、妊娠糖尿病(GDM)
Hale Waihona Puke 6糖尿病的危害性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理想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非空腹 4.4-8.0
良好
≤7.0 ≤10.0
差
>7.0 >10.0
HbA1c(%)
<6.5
6.5-7.5
>7.5
血压(mmHg)
BMI(kg/m2)
男性 女性
<130/80
<25 <24
>130/80<140/90 <27
<26
≥140/90
≥27 ≥26
一、患病率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据WHO 的估 计,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75 亿左右,至2025 年将达3 亿。
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造成组织器官毁损,具有致 残致死性,危害严重
三、心里障碍 四、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7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 急性和慢性两类
23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血 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增高及体重的增加,2 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其危害显著增加。因而,2型糖尿病科学、 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减肥和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降糖治疗包括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29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饮食和运动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往往很难使血糖控 制长期达标,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以明确诊断
5
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
1、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1.1 免疫介导
1.2 特发性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
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 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8
3.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IGT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预防2型 糖尿病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罗格列酮等都可以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 险性。大力提倡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但对于难以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或生 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药物干预。
控制血糖要全天候
空腹血糖 4.4~6.1mmol/L
餐后血糖 4.4~8.0mmol/L
14
主要内容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五、考核指标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
糖尿病患者。
16
服务内容
(一)2型糖尿病的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建议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 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 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 的面对面随访。
8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并发症
慢性 并发症
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 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发生率不高,死亡率高
大多发生在肝肾功能不全 或伴缺氧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微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外周 血管病
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 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室最理想的方法。自我血糖监测适 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开 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 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
(3)对连续两次出血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 出血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 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 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22
(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 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 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 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老年 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具体内容参照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27
2.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许多研究显示,给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患者适当干预可 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IGT进展为2型糖 尿病的风险下降58%。中国、日本、芬兰的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 预的有效性。应建议IGT、IFG患者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并定期随访以确 保患者能坚持下来;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予以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①使 肥胖症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②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500kcal;③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④体力活动 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2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 以维持生命;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 。
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 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 岛素抵抗,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达90%。
21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 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 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 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HbA1c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 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反映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 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以及与其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 者也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
24
糖尿病控制目标
TC (mmol/L)
<4.5
≥4.5
≥6.0
HDL-C (mmol/L)
>1.1
1.1-0.9
<0.9
TG (mmol/L)
<1.5
1.5-2.2
≥2.2
LDL-C (mmol/L)
<2.6
2.6-3.30 ≥3.30
25
糖尿病的管理
(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
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仍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予 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 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 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 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性化指导。
筛查方法:推荐采用OGTT,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监测空腹血糖。 但仅监测空腹血糖会由漏诊的可能性。
1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掌握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糖尿病相关知识
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血糖控制率”是反映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指标
19
对确诊的2型糖 尿病患者提供每 年至少4次的面
对面随访
糖尿病患者 规范管理
26
饮食治疗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 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营养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 均衡各类营养物质。
饮食疗法: -控制总热量 -合理配餐 -少量多餐 -高纤维饮食 -清淡饮食 -不动烟酒
3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代谢分类
糖代谢分类
正常血糖(NGR)
WHO 1999(mmol/L)
FBG
2hPBG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7.0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 7.8 -<11.1
糖尿病(DM)
≥7.0
≥11.1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
4.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应该在群众中宣传糖尿病知识, 定期对高危人群进行普查。
5.表型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在24kg/m2 左右。中国人腰围男 性>85cm,女性>80cm者常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
4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1. 糖尿病症状加随机血糖≥ 11.1mmol/L(200mg/dl) (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随机
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 或 2. 空腹血糖≥ 7.0mmol/L(126mg/dl) (空腹状态指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 或 3. 75g葡糖糖负荷2小时血糖≥11.1mmol/L(200mg/dl)
1
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估计,中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
快速增长,2007年约3980万,2025年预计将达到5930万。
我国糖尿病的流行情况有以下特点:
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占93.7%,1型占5.6%,其 他类型0.7%。
2.经济发达程度与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 患病率显著高于欠发达地区。
9
糖尿病并发症累及全身
10
为什么会出现糖尿病并发症
血糖未达到控制目标 是主要原因
11
如何预防延缓 糖尿病并发症的
发生呢?
达标!
血糖要达标 血压、血脂要达标
12
血糖达标
糖尿病的晴雨表——糖化血红蛋白
建议每2~6个月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值 <6.5%
13
血糖达标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要达标
每年至少应进 行1次较全面的 健康检查。可 与随访相结合
管理档案完整和 真实,并及时更
更新记录
20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要提供至少4次的面对面随访: 1.测量空腹血糖和高血压,并评估是否存在危急症状,如出现血糖> 16.7mmol/L或血糖<3.9mmol/L;收缩压≥ 180mmHg和/或舒张压≥ 110mmHg;有意识改变、呼吸有烂苹果样丙酮味、心悸、出汗、食欲减退、 恶心、呕吐、多饮、多尿、腹痛、有深大呼吸、皮肤潮红;持续性心动过 速(每分钟心率超过100次/分钟);体温超过39度或有其他的突发异常情 况,如视力突然骤降、妊娠及哺乳期同时血糖高于正常等危险情况之一, 或存在不能处理的其他疾病时,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对于紧急转诊者,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 情况。 2.若不需紧急转诊,询问上次随访到此次随访期间的症状。 3.测量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检查足背动脉搏动。 4.询问患者疾病史、生活方式,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吸烟、饮酒、运动、 主食摄入情况等。
17
1.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
预防2型糖尿病的初级方案应包括:①针对社会中高危人群(如IGR或配 胖患者)的方案;②一般人群的方案。重点筛查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有糖调节受损史;年龄≥45岁;肥胖(BMI ≥28);2型糖尿 病者一级亲属;高危种族;有巨大儿(出生时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 尿病史;高血压(血压≥140/90mmHg);血脂异常(HDL-C≤35mg/dl及TG ≥250mg/dl);心脑血管疾病;静坐生活方式。如筛查结果正常,3年后重 复检查。糖调节受损是重要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每年约有1.5-10%的IGT 患者进展为2型糖尿病。
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 胰腺外分泌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 感染所致
3.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3.8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症
4、妊娠糖尿病(GDM)
Hale Waihona Puke 6糖尿病的危害性糖尿病是对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对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疾病,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理想
血糖(mmol/L) 空腹 4.4-6.1 非空腹 4.4-8.0
良好
≤7.0 ≤10.0
差
>7.0 >10.0
HbA1c(%)
<6.5
6.5-7.5
>7.5
血压(mmHg)
BMI(kg/m2)
男性 女性
<130/80
<25 <24
>130/80<140/90 <27
<26
≥140/90
≥27 ≥26
一、患病率 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其患病率日益增高,据WHO 的估 计,目前全球已有糖尿病患者1.75 亿左右,至2025 年将达3 亿。
二、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高,造成组织器官毁损,具有致 残致死性,危害严重
三、心里障碍 四、沉重的社会经济负担
7
糖尿病并发症有哪些?
糖尿病并发症分为 急性和慢性两类
23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目标
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如高血压、血 脂异常、肥胖症等。伴随着血糖、血压、血脂等水平增高及体重的增加,2 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以及其危害显著增加。因而,2型糖尿病科学、 合理的治疗应该是综合性的,包括降糖、降压、调脂、抗凝、减肥和改变 不良生活习惯等措施。降糖治疗包括采用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血糖监测、 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降糖药物等综合性治疗措施。
29
糖尿病的药物治疗
口服降糖药物
饮食和运动是控制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基本措施,但往往很难使血糖控 制长期达标,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
注: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测定血糖以明确诊断
5
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
1、1型糖尿病(胰岛素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
1.1 免疫介导
1.2 特发性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
分泌缺陷伴胰岛素抵抗)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 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28
3.药物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高危人群如IGT患者,仅靠生活方式干预往往不能达到100%预防2型 糖尿病的目标,因而药物治疗可能会有所帮助。有证据表明二甲双胍、 阿卡波糖、罗格列酮等都可以减低糖尿病前期人群2型糖尿病的发生危 险性。大力提倡强化生活方式干预,但对于难以进行生活方式治疗或生 活方式干预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药物干预。
控制血糖要全天候
空腹血糖 4.4~6.1mmol/L
餐后血糖 4.4~8.0mmol/L
14
主要内容
一、服务对象 二、服务内容 三、服务流程 四、服务要求 五、考核指标
服务对象
辖区内35岁及以上
糖尿病患者。
16
服务内容
(一)2型糖尿病的筛查 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
的健康教育,建议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和1次餐 后2小时血糖,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 (二)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乡镇卫生院、村卫 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提供每年至少4次 的面对面随访。
8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并发症
慢性 并发症
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主要 发生在1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严重急性并发症,大多发 糖尿病非酮症性高渗昏迷 生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发生率不高,死亡率高
大多发生在肝肾功能不全 或伴缺氧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
微血管病变 视网膜病变 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
大血管病变 冠心病 脑血管病 外周 血管病
血糖自我监测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指导血糖控制达标的重要措施,也是减少低血糖风 险的重要手段。指尖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室最理想的方法。自我血糖监测适 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频率取决于治疗的目标和方式。开 始自我血糖监测前应由医生或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技术和检测方法 的指导,包括如何测血糖、何时监测、监测频率和如何记录监测结果。
(3)对连续两次出血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 出血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 主动随访转诊情况。
7.对所有的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与患者一起制定生活方式改进目 标并在下一次随访时评估进展。告诉患者出现哪些异常时应立即就诊。
22
(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应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 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 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足背动脉搏动检查,有条 件的地区建议增加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或尿微量白蛋 白)、血脂、眼底、心电图、胸部X线片、B超等检查,老年 患者建议进行认知功能和情感状态初筛检查。具体内容参照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
27
2.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许多研究显示,给予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IGT、IFG)患者适当干预可 显著延迟或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生活方式干预3年可使IGT进展为2型糖 尿病的风险下降58%。中国、日本、芬兰的大规模研究也证实了生活方式干 预的有效性。应建议IGT、IFG患者减轻体重和增加运动,并定期随访以确 保患者能坚持下来;进行血糖监测;同时密切关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如吸烟、高血压和血脂紊乱等),并予以适当治疗。具体目标是:①使 肥胖症BMI达到或接近24,或体重至少减少5%-10%;②至少减少每日总热量 400-500kcal;③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④体力活动 增加到250-300分钟/周。
2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 以维持生命;是一种自体免疫疾病 。
2型糖尿病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 足,有的则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有或不伴有胰 岛素抵抗,多见于中、老年人,高达90%。
21
5.了解患者服药情况。 6.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症状体征,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
(1)对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无药物不良反应、 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
(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空腹血糖值≥7.0mmol/L)或 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药物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 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时随访。
HbA1c是血糖控制的主要指标,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应使HbA1c水 平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反映正常空腹及餐后血糖浓度)。
血糖控制目标必须个体化,儿童、老年人以及有严重合并症患者的血糖 控制目标宜适当放宽,有严重或频发低血糖以及与其生存期在5年以内的患 者也不宜制定严格的控制目标。
24
糖尿病控制目标
TC (mmol/L)
<4.5
≥4.5
≥6.0
HDL-C (mmol/L)
>1.1
1.1-0.9
<0.9
TG (mmol/L)
<1.5
1.5-2.2
≥2.2
LDL-C (mmol/L)
<2.6
2.6-3.30 ≥3.30
25
糖尿病的管理
(基本原则、饮食、运动、血糖自我监测、教育)
基本原则
限于目前的医学水平,糖尿病仍是一种不可根治的疾病,因此应给予 糖尿病患者终身的密切医疗关注。糖尿病治疗的近期目标是控制糖尿病, 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远期目标是通过良好的代谢控制达到预防慢性 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为达到这一目标应建立较完善的糖 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性化指导。
筛查方法:推荐采用OGTT,进行OGTT有困难的情况下可仅监测空腹血糖。 但仅监测空腹血糖会由漏诊的可能性。
18
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 掌握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糖尿病相关知识
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血糖控制率”是反映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有效指标
19
对确诊的2型糖 尿病患者提供每 年至少4次的面
对面随访
糖尿病患者 规范管理
26
饮食治疗
饮食和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治疗的基础。 对饮食和营养不予以足够的重视,2型糖尿病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控制。 不良的饮食结构和习惯还可能导致相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血脂 异常和肥胖等的出现或加重。营养治疗的原则是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合理 均衡各类营养物质。
饮食疗法: -控制总热量 -合理配餐 -少量多餐 -高纤维饮食 -清淡饮食 -不动烟酒
3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代谢分类
糖代谢分类
正常血糖(NGR)
WHO 1999(mmol/L)
FBG
2hPBG
<6.1
<7.8
空腹血糖受损 (IFG)
6.1-<7.0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 7.8 -<11.1
糖尿病(DM)
≥7.0
≥11.1
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