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
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
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
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
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
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
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
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
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
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
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
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
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
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
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
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
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
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
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
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
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
”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
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情境导入:
师: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只熊猫。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你觉得应该每只熊猫分得几个竹笋?(1)生独立思考。
(2)反馈交流。
小结:把12个竹笋,分给4只熊猫,就是把12个竹笋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3个。
教师:像这样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或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属于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
你知道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吗?
引出:在数学上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
(板书课题:除法) 二、新授课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那今天我们学习除法,你知道除法的符号怎么写吗?
请知道的学生板书。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出示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应该怎样列式?
①要分的竹笋是几个?(12个)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②把12平均分成几份?(4份)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③每份是几?(是3)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12÷4=3
④教师再让学生回忆刚才的除法算式是怎样列的?让同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⑤教师: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并读一读算式。
再互相说一说。
3.出示课件:“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指名回答)
4. 出示课件:“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提问:一共有多少块饼干?平均分给几个人?每人分几块?怎样列除法算式? (1)独立思考,列式
(2)反馈:18÷3=6
①说说怎样表示的。
(要分的饼干是18块,除号前面写18;平均分给3个人,除号后面写3;每人分6块,等号后面写6)
②请一个同学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
③(18÷3=6)这个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6)
可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下面两道小题。
2.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1题。
指名学生读一读。
3.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第20页练习四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出示课件:考考你。
四、总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堂作业1、2、3题。
板书设计:
除法
12÷4=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读作:12除以4等于3。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学反思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而例4除法的含义,是学生学习除法的一个难点,本节课的教学“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关键是使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即每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教材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分析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难点定为:理解除法的含义,由“平均分”引出除法。
在教学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
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
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
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书写除法算式,建立除法算式的数学模型,理解除法的意义,引导学生读一读、写一写除法算式,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等过程逐步引导学生认识除法。
最后通过数学史的介绍,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美,更进步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巩固练习时,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一定,分数值和分母成正比例
B.互质的两个数没有公因数
C.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
D.采用24时记时法,凌晨2时就是2时,下午2时28分就是14时28分
2.如图,已知,∠B = 65°,若沿图中的虚线剪去∠B,求∠1 +∠2等于()。
A.225°B.245°C.270°D.315°
3.小冬今年12岁,妈妈说:“现在我的年龄是你的3倍,()年后我的年龄是你的2倍。
”A.10 B.8 C.12 D.11
4.下面是小明分别从一个物体上面、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他看的是( )号物体。
5.从8:00到12:00,时针在钟面上转过的角度是( )。
A.直角B.钝角C.平角D.周角
6.甲2小时做14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需1
6
小时,丙每小时做8个零件,这3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
A.甲B.乙C.丙D.无法比较
7.实际比原计划的产量增加了18%,把()看作单位“1”.
A.实际的产量
B.原计划的产量
C.实际增加的产量
8.当m=5、n=4时,mn+13的值是()。
A.5+4+13=22 B.54+13=67 C.5×4+13=33 D.45+13=58
9.一袋土豆,吃了它的,吃了30千克,这袋土豆原有()千克.
A.20 B.50 C.18
10.数学竞赛共有20道选择题,答对1题得5分,答错或不答倒扣1分.小王同学在竞赛中得了82分,他答对()道题.
A.3 B.10 C.17 D.18
二、填空题
11.小疑问的生日是8月3日,则在下图八月的日历中随机圈一个日期,正好圈到小疑问生日的概率是
______。
(结果用分数表示)
12.用四则运算符号把1、9、9、7四个数连成一个算式(允许添括号),使算式的结果等于79,那么这样的算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需写一个)
13.某工厂,三月比二月产量高30%,二月比一月产量高20%,则三月比一月高(______)%。
14.黑珠、白珠共102颗,穿成一串,排列如图:这串珠子中,最后一颗珠子应该是_________色的,这种颜色的珠子在这串中共有________ 颗.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绕一条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圆锥的底面直径为10厘米,高6厘米,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平方厘米.
16.一本故事书共160页,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看了全书的,若第三天接着看,应从第_____页看起.
17.在直线下面的□里填整数或小数,上面的□里填分数.
18.北路园小区有两居室320套,三居室的套数是两居室的,一居室的套数是三居室的,这个小区有一居室________套.
19.将A、B分解质因数分别是,A=2×3×5,B=2×5×7最大公因数是(_____),最小公倍数是(_____)。
20.鸡兔同笼,有15个头,40条腿,鸡(________)只,兔(________)只。
三、判断题
21.圆锥的体积一定,圆锥的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_____)
22.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梯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_____)
23.做玉米种子发芽试验,有5粒没发芽,100粒发芽,发芽率是95%.(______)
24.一个圆的半径是2厘米,则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___)
2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相等.(____)
四、作图题
26.按要求画图.
(1)画出梯形按1:2缩小,并向右平移3格后的图形.
(2)画出把三角形绕点A点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
五、解答题
27.求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π取3.14)
28.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20%,如果再运30吨,那么这时已运的与剩下的吨数比是1:3,这批水果有多少吨?
29.等边三角形的跑道的三个端点A、B、C上分别站着甲、乙、丙三人。
其中,甲的速度是丙的5倍。
若三人同时顺时针出发,20分钟后甲追上丙,同时乙也追上了丙。
(1)三人的速度比是多少?
(2)若三人同时逆时针出发,甲追上丙后再过多长时间,甲能追上乙?
30.加工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加工360个,需要15天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用比例解)
31.要买28个,已经买了6个,还要买多少个?
32.我买了一个书包和一个铅笔盒,一共花了30元,其中铅笔盒的价钱是书包的.
问:铅笔盒、书包各花多少元?
33.某市科学考试实施改革,考试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
某校六年级为了迎接毕业考试,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科学成绩进行调查统计,绘制成如下图所示两幅不
完整的统计图。
(1)这次调查共抽取了()名学生的科学成绩。
(2)扇形统计图中,D等级所对应的扇形中,以圆心为顶点的角的度数为()度。
(3)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4)如果该校六年级共有500名学生,估计一下这次模拟考试有()名学生的科学成绩等级为D。
六、计算题
34.77×13+255×999+510=_________________
35.把下面的数分解质因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填写).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B C B C B C
二、填空题
11.1 31
12.(1+9)×7+9=79 13.56
14.黑 26 15.15
16.105
17.-1,2
5
,0.6,
8
5
18.160
19.210
20.5
三、判断题
21.√
22.×
23.×
24.×
25.正确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84厘米; 2.28平方厘米
28.600吨
29.(1)甲、乙、丙速度比是5:3:1。
(2)甲追上丙后30分钟甲能追上乙。
30.450个
31.22个
32.铅笔盒12元,书包18元33.(1)50 (2)36 (3)略 (4)50 六、计算题
34.256256
35.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把5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盐和盐水重量的比是()
A. 1:20 B. 20:21 C. 1:21
2.甲数的与乙数的30%相等,则甲数()乙数.(甲、乙均不为0)
A.小于B.大于C.等于D.无法判断
3.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为()
A.3:1
B.1:3
C.9:1
D.1:9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优质小麦的发芽率达到了106%
B.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C.两个分数相除,商一定大于被除数
D.圆周率与圆的大小无关
5.下面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
A.B.3x=4y C.y=x-3 D.
6.下面的正方体、圆柱、圆锥的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
那么()。
A.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一些B.圆锥的体积是正方体的1
3
C.它们的体
积都不相等。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0米 B.一年中有6个大月,6个小月 C.:和4:3能组成比例
8.如果把15.5%去掉百分号,这个数就()
A.扩大100倍B.缩小100倍C.扩大10倍
9.如图,正方形边长是10cm,甲三角形的面积比乙三角形的面积少20cm2,则AB长为()mm。
A.14 B.24 C.140 D.240
10.()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以直线为轴旋转后甲部分形成的立体图形是_____,甲、乙两部分所形成的立体图形的体积比是_____.
12.甲、乙、丙丁四位老师,甲老师可以教物理、化学;乙老师可以教数学、英语;丙老师可以教数学、物理、化学;丁老师只能教化学,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胜任工作,那么教数学的是_________。
13.从某天起,池塘水面上的浮草,每天增加一倍,50天后整个池塘长满了浮草,第_____天时,浮草所占面积是池塘的.
14.一个整数四舍五入精确到万位约是50万,这个数最小是(______),最大是(_____)。
15.日=(________)日(_______)小时 4吨50千克=(__________)吨
16.今天在下午第二节体育课上,张老师要同学们先按1~2报数,再按1~3报数,最后按1~7报数,王老师问排在最后的小明同学:“三次报数,你每次报的各是几?”小明同学说:“每次报的都是1.”王老师说:“我知道了,这节体育课你们班缺勤1人。
”这个班有(______)人。
17.在5.05 、-5.5、550%、5.5和-0.55这五个数中,最小的数是(____),相等的两个数是(______)和(______)。
18.减数是差的25%,减数是被减数的百分之________。
19.有100个苹果分给幼儿园某班的小朋友,已知其中有人至少分到3个.那么,这个班的小朋友最多有
_____人.
20.李叔叔2016年6月9日存入银行5000元,存期三年,年利率2.80%,到期时他可取回本金加利息共(_____)元。
三、判断题
21.×5=。
(______)
22.任意三条线段都可以围成三角形。
(____)
23.
一项工程,甲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乙队每天完成全部任务的.那么,乙队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就比甲队少2天.(_____)
24.12×表示求12的是多少。
(____)
25.两段木料,甲段比乙段长1
5
米,也就是乙段比甲段短
1
5
米.______.
四、作图题
26.(I)将图形A沿着O点逆时针旋转90度,得到图形B.(II)再将图形A按1:2缩小,得到图形C.
五、解答题
27.运一批水果,第一次运了20%,如果再运30吨,那么这时已运的与剩下的吨数比是1:3,这批水果有多少吨?
28.一根绳子用去了米,正好是剩下的,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9.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做一项工程,10天完成了总任务的,已知甲乙两个工程队工作效率的比是2:3,这项工程由乙单独做,几天可以完成?
30.有一批零件,师父单独做需要10天,徒弟单独做需要12天,师徒合作3天后,只安排一个人完成剩下的零件加工,至少还需要几天?
31.甲、乙两个车间,甲车间人数占两个车间总人数的5
8
,如果从甲车间抽调90人到乙车间后,则甲、
乙两个车间的人数比是2:3.原来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32.一根钢材,已经用了2.4米,余下的部分比用去的2倍多0.6米。
这根钢材原来长多少米?
33.用一根240cm长的竹条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使它的长、宽、高的比是1∶1∶2,再把它的表面糊上纸(底面不糊),做成一个长方体孔明灯。
(1)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
(2)这个孔明灯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六、计算题
34.解方程。
50%x-35%x=3.9 x-20%x=45.6
35.用你喜欢的方式算。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D B B C A C B
二、填空题
11.圆锥 1:2
12.丙
13.48
14.5万 50.4万
15.15 4.05
16.44
17.-5.5 550% 5.5
18.20
19.49
20.5420
三、判断题
21.错误
22.×
23.正确
24.√
25.√
四、作图题
26.
五、解答题
27.600吨
28.6米.
29.41天
30.5天
31.甲车间250人,乙车间150人
32.8米
33.(1) 2025cm2
(2) 6750cm3
六、计算题
34.x=26 x=57 x=4.8 x=2.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