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2015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无答案)

合集下载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年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年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题(word版,无答案)

九年级化学阶段性测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A.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相同 B.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分子个数相同C.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总数相同 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相同2.铝、铜、铁、金四种金属都具有的相似性质是A.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都有导电性C.都能和稀硫酸反应 D.通常状况下都能与氧气反应3.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下列有几种说法:①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②温室效应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③酸雨主要是由含硫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污染所致④汽车排放的尾气会造成空气污染。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4.液氢是重要的高能低温液体火箭燃料。

下列说法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液氢是无色无臭透明液体 B.液氢沸点时密度为0.07077g/cm3C.液氢具有可燃性 D.液氢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5.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则氟元素的化合价为6.100元人民币的数字采用防伪油墨印刷。

防伪油墨中含有MgF2A. +1B. +2C. ﹣1D. ﹣27.下列常见材料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 B.大理石C.锰钢 D.焊锡8.光亮的铁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9.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现象,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硫在氧气和在空气中燃烧现象不一样,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同B.将燃着的木柴架空,则燃烧会更旺,是因为增大了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C.蜡烛一吹就灭,是因为空气的流动而带走了热量,使温度降至蜡烛的着火点以下D.划火柴时火柴梗向上,则火焰会熄灭,这是因为它接触不到氧气10.日本福岛核泄漏危机发生后,世界多个国家都不同程度检测到微量的放射性元素碘-131。

在元素周期表中,碘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碘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碘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C.碘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 D.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11.如右图所示,某同学将甲、乙、丙三种大小和形状均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鲁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解析) 鲁教版

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50分)1.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萝卜风干B.凉水冻冰C.葡萄酿酒D.辣椒剁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食品制作过程中,有些发生了质的变化,有些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即有些发生了化学变化,有些发生了物理变化.解答:解:A、萝卜风干的过程中,只是把水蒸发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凉水冻冰的过程中,水由液态变成了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葡萄酿酒的过程中,葡萄糖转化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D、剁碎辣椒的过程中,辣椒由整体变成了碎末,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2.(2分)(2013•某某)加热胆矾的实验过程中,相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样B.加料C.加热D.熄灭3.(2分)(2013•某某)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当于向右盘增加砝码.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再进一步进行分析即可.4.(2分)(2010•某某模拟)实验室的药品和仪器要分类摆放,以下是四个药品橱所存放的药品.实验室购进一瓶硫酸铵,应存放于()A.B.C.D.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本题考查药品的存放,一般同类药品放在同一药品橱中,便于取用.购进一瓶硫酸铵,从物质类别上看示由铵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则应与盐类物质存放在一起.解答:解:A中盐酸、硫酸属于酸,故A错误;B中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属于碱,故B错误;C中氯化钠、碳酸钠属于盐,则硫酸铵可存放在此处,故C正确;D中镁带、铜片属于金属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应明确分类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利用物质的分类来存放药品方便取用.5.(2分)(2014•某某)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A.氧气B.生铁C.氯酸钾D.金刚石6.(2分)(2014•某某)2月29日,新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监测指标.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主要来源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措施能减少污染的是()D、液化石油气也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污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7.(2分)实验室内用块状固体碳化钙制取乙炔(C2H2),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激烈,所选发生装置最合适的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用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因此选用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解答:解:A、用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故选项错误;B、用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碳化钙与水反应制备乙炔(C2H2),是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气体,因此不需要加热;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因此选用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选项正确;C、装置直接是错误的装置,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在液面以下,故选项错误;D、该反应比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更加剧烈,因此选用有分液漏斗的装置,因为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长颈漏斗不能控制反应的速度,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8.(2分)(2014•某某)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9.(2分)(2014•)决定元素种类的是()10.(2分)(2014•某某)物质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11.(2分)(2014•某某)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2B.该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C.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圆圈内的数字是12,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2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粒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8+2=12,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2分)(2014•某某)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 B.3个氧原子﹣O3C.4个水分子﹣4H2O D.5个钠离子﹣5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13.(2分)(2014•某某)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N2属于化学式,不能表示氮元素,也不能表示一个氮原子,只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 、O属于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氧气这一纯净物,故选项不符合错误.C、Cu 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D 、CO2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14.(2分)(2013•某某)下列各图中“”“”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B、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属于纯净物,故C错;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故D错.故选B.点评:纯净物和混合物区别:是否有一种物质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有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15.(2分)(2014•某某)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本题设计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视角新颖,这类题通常起点高,落点低,可用类比的方法寻找与该物质性质相似的课本中的物质.观察图示,大家很容易就回忆起二氧化碳曾做过类似的实验,联想验证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设计思路即可解答.解答:解:①对比试验1、2,无法得到CO2密度比空气密度的比较,故①错误;②对比试验1、2,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故②正确;③由试验1证明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③正确;④对比试验1、2,不能得到CO2不支持燃烧,故④错误.故选:B.点评:二氧化碳本身不会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碳通到酸碱指示剂中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因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16.(2分)(2014•某某)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解度曲线交点意义分析;B、根据t1℃时,乙的溶解度解答;C、根据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判断是否析出晶体;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分析.解答:解: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故该温度下两物质溶解度相等,故对;B、t1℃时,乙的溶解度是30g,100水中溶解30g,正好达到饱和,故对;C、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将t2℃的甲乙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到t1℃时,析出固体甲多于乙,故对;D、t2℃的甲的溶解度为50g,向50g水中加入25g甲,搅拌后得甲的饱和溶液为75g,加1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4.3%,故错误;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了从溶解度曲线图上读取信息、分析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7.(2分)(2014•某某)物质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想.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18.(2分)(2014•某某)“类推”是学习化学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错误的是()①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②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③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和H2;④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变稀且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也变稀且质量减轻.19.(2分)(2014•某某)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纵坐标)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横坐标)关系不符合图乙的是()A.A B.B C.C D.D考点:酸碱盐的应用..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由图中可知,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时,开始就产生沉淀或气体,据此根据各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解答:解:A、氯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沉淀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开始就产生沉淀,符合图象;B、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后和硫酸铜反应,因此开始没有沉淀出现,当硫酸消耗完后才出现沉淀,不符合图象;C、澄清石灰水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开始就产生沉淀,符合图象;D、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开始就产生气体,符合图象.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实验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20.(2分)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试剂操作方法A C02(CO)02点燃B NaCl溶液(CaCl2)适量的Na2CO3溶液过滤C NH3(H2O)足量的浓H2SO4洗气D CuO(Cu)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l2能与适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再进行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浓H2SO4具有吸水性,但能与氨气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CuO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1.(2分)(2014•黔东南州)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常伴随着一些现象,下列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观察到化学反应发生的是()A.B.C.D.考点:酸碱盐的应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物质间的反应若有明显的反应现象,如产生沉淀、气体、固体溶解的现象等,则不需要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若物质间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的可以借助指示剂,如酸碱的中和反应等.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无明显现象,需要借助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C、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有大量气泡产生,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D、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后瓶内压强减小,会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了,现象明显,不需借助酸碱指示剂就能判断出反应发生,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的化学性质、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的现象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2.(2分)(2014•某某)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用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7C.图示中x的数值为4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由方程式可知:A、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不正确;C、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的数值为4,故C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并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3.(2分)(2014•内江)铁遇稀硝酸可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其反应为Fe+4HNO3═Fe(NO3)3+X↑+2H2O,则X的化学式为()A.N2B.N2O C.N O D.N O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Fe+4HNO3═Fe(NO3)3+X↑+2H2O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的化学式是NO.故选:C.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和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要注意理解掌握.24.(2分)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如图所示的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A.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各个实验条件分析: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解答:解:要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必须保证其他变量相同,如可燃物相同,都与氧气接触.A、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A错误;B、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③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不能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B错误;C、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④中的白磷在热水中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与温度有关,故C正确;D、①中白磷在冷水中,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②中的白磷在冷水中,与氧气接触,25.(2分)以下四组离子,有一组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它应该是()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26.(6分)(2014•某某)学校运动会上短跑项目“发令枪”里的火药成分为KClO3,MnO2和红磷,当扣动扳机时,①撞针撞击火药,产生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O2②并引燃红磷产生白烟.试分别写这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2KClO32KCl+3O2↑;②4P+5O22P2O5基本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2)“84”消毒液可用于灾区防疫,其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制取它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X═NaClO+NaCl+H2O,则X的化学式为Cl2.求出NaClO中氯元素化合价并在该化学式中表示出来.(3)固体MgH2是氢能源汽车的供能剂,MgH2可以和水反应生成一种碱,同时释放出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H2+2H2O=Mg(OH)2+2H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并分析反应的类型;(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书写化学式并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3)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①氯酸钾受热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②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后有两个钠原子、两个氢原子、两个氧原子、两个氯原子,反应前有两个钠原子、两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故一个X分子中含有两个氯原子,化学式为Cl2;在NaClO中,Na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O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次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则+1+x+(﹣2)=0解得x=+1;化合价要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3)根据题意知反应物为MgH2和水,生成为碱和氢气,碱应该是氢氧化镁,配平后得MgH2+2H2O=Mg(OH)2↓+2H2↑.故答案为:(1)①2KClO32KCl+3O2↑;②4P+5O22P2O5;化合反应;(2)Cl2;Na O;(3)MgH2+2H2O=Mg(OH)2+2H2↑.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以及化合价的计算以及表示方法,有一定的难度.27.(3分)(2014•某某)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表示:(1)氮原子N(2)2个二氧化硫分子2SO2(3)3个铝离子3Al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氮原子表示为:N.(2)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2SO2.(3)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铝离子可表示为:3Al3+.故答案为:(1)N;(2)2SO2;(3)3Al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28.(3分)2014年4月2日﹣4日发生了清华学生PX词条“保卫战”,最终在百度百科上锁定“PX“为“低毒化合物”的准确描述,向国人揭示了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PX是对二甲苯,其组成和结构如图所示,相关性质如下:①无色透明液体,有芳香气味②熔点℃,沸点℃③密度3④可燃⑤有挥发性,但比汽油低⑥遇火可爆炸,但爆炸性比汽油低⑦低毒,毒性与汽油相当(1)上表中属于PX物理性质的是(填性质代号)①②③⑤;(2)试写出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8H10+21O216CO2+10H2O;(3)根据PX的性质,从防止环境污染和安全的角度,应如何保存和储运PX 密封保存、严禁烟火.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1)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2)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规X性;(3)根据物质的性质可以判断物质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安全系数及其存运方法.解答:解:(1)PX的颜色、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气味、挥发性等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2)P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8H10+21O216CO2+10H2O.(3)根据PX的性质可知,它有毒,具有挥发性,遇火可以爆炸,所以应该密封保存,严禁烟火.故填:(1)①②③⑤;(2)2C8H10+21O216CO2+10H2O;(3)密封保存、严禁烟火.点评:本题考查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化学物质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从总体上看,化学物质在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要客观地分析化学物质的作用,既要重视它的作用,也要想法消除它的不利影响.29.(5分)(2014•某某)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稀硫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H+;(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红色;(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6HCl=2AlCl3+3H2O;(4)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③⑤(填序号);(5)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2CO3)中的Na2CO3.。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消融B . 钢铁生锈C . 玻璃破碎D . 灯丝发光2. (2分) (2015九上·玉溪期中) 如图所示生产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B . 火柴梗被折断C . 干冰升华D . 灯泡通电发光3. (2分) (2019九上·武威期末)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 . 氦气、氯酸钾、石油B . 铜、氧化镁、石灰水C . 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D . 液态氧、氢气、空气4. (2分)用试管加热液体时,要限制装入试管中的液体量,其主要目的是A . 防止浪费药品,培养节约观念B . 液体受热均匀,不致引起试管炸裂C . 防止液体受热沸腾后喷出试管D . 防止装药过多反应不均匀、不完全5. (2分)(2016·南通) 生活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 . 田间焚烧秸秆B . 回收废旧电池C . 随意排放污水D . 直接排放废气6. (2分)(2017·长春模拟) 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要求我们从身边小事做起,共同履行环保责任,小明的下列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外出就餐,超量点菜B . 同上购买大量闲置物品C . 去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D . 节假日随父母出游,经常开私家车7. (2分) (2016九上·连州期中)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 . 镁条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C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出现液滴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8. (2分) (2018九上·赣州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 . 加热烧杯中液体B . 放置洗净的试管C . 锌粒放入试管D . 闻气体气味9. (2分) (2019九上·湖南期末) 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通过治理,株洲市的空气质量近年来有所好转。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五四制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鸡蛋变臭,人体呼吸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2.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木炭燃烧 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3.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B.水通电能分解C.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D.食盐易溶于水4.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 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 B.B C.C D.D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表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B.CO3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C.表示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D.H2O2表示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若电脑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D.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检查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食盐B.检验氧气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D.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 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 D.鸡蛋清1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1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A B C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A.A B.B C.C D.D13.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乙醇、沼气和氢气都是可再生能源B.“温室效应”加剧主要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升高引起的C.加速石油的开采,可以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D.为了防止水污染,农业上要合理使用化肥、农药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中B.生活中常接触到的“高钙牛奶”、“碘盐”中的“钙”、“碘”指的是离子C.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D.石油分馏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属于化学变化15.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16.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B.活性炭作防毒面具C.用石灰石制取生石灰D.氧气用于焊接切割金属17.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钙粉末:加适量水B.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铁丝代替红磷C.除去CO2中少量的CO:将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的石灰水中D.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用烧杯罩住一支燃着的蜡烛18.下列各项实验中,所用试剂及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 )A.制取二氧化碳B.固体加热C.制取氧气D.干燥氧气19.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B.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应C.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D.碱性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20.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①分别稀释NaOH溶液和H2SO4溶液②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点燃红磷③H2与过量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④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A.①②③B.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28分)21.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按要求回答相关问题:(1)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有关碳元素的信息,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为__________;(2)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 B.乙醇(C2H5OH ) C.二氧化碳 D.C60(3)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__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 (写化学式).(4)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5)在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2.请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硅(Si )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生产硅的化学反应为SiO2+2C Si+2X↑.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鱼池供氧剂,它与水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3)在一密闭容器内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W,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W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①X的数值为__________.②W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4)如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C.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23.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______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4.“五一”、“十一”小长假外出旅游是许多人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1)为防止旅途中皮肤意外擦伤后感染,常备碘酒.碘酒中的溶剂是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2)有时遇到蚊虫叮咬,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使皮肤奇痒难忍.你认为可选用下列__________来涂抹止痒.(填序号)A.食醋(含醋酸) B.氢氧化钠 C.食盐水 D.牙膏或肥皂水(3)户外取泉水,往往用干净的棉纱口罩罩住水杯口,再经过口罩将水倒入储水罐备用.这个操作属于物质分离中的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4)旅途中会产生一些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处理.下列垃圾应放入金属类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应放入塑料类垃圾箱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矿泉水瓶 B.铝制易拉罐 C.瓜果皮 D.纸质参观券(5)景区常见“珍珠粉”(主要成分是CaCO3)作为名贵中药材和保健品出售.请写出它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5.A为黑色色固体,B为无色液体,A与B混合生成C与气体D,C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得到气体D与气体E;气体E具有可燃性,在其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无色液滴C出现;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D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G;一种黑色固体H在气体D中燃烧,生成的气体I,I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1)写化学式: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I__________.(2)写出银白色固体F在气体 D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黑色固体H在气体D 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三、实验题(共2小题,满分20分)26.以下是一些制取气体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探究.①某探究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气体Ⅰ.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Ⅱ.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实验室还可用二氧化锰与双氧水制取氧气.若要较好地控制产生氧气的速度,可以从E~G 中选取__________(选填序号)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Ⅲ.若用D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检验二氧化碳已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②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同学们按下表进行实验并记录相关数据.(其他影响实验的因素均相同)编号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 催化剂质量/g 待测数据实验1 50.0 MnO2 0.2实验2 50.0 CuO XⅠ.表中X的数值应是__________.Ⅱ.表中的待测数据指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氧气的质量 B.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质量C.氧气的体积 D.单位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27.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__________;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__________ 猜想②正确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__________→__________(填“C”、“D”).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解释与结论】①当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反思与评价】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__________.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2分)28.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请回答:(1)富马酸亚铁中含有__________种元素,C、H、Fe、O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2)富马酸亚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3)若每次服用1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mg.29.向100g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点所对应的混合物过滤,滤液中所含溶质为__________;(2)图中A点所对应的溶液总质量为__________g;(3)求(1)中所得滤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五四学制)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C.鸡蛋变臭,人体呼吸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过程中都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鸡蛋变臭,人体呼吸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D、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变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的是( )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C.木炭燃烧 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在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降低,故A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故B选项错误.C、木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C选项错误.D、金属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D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中吸热或放热问题,熟记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3.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易升华B.水通电能分解C.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 D.食盐易溶于水【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干冰易升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水通电能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描述的是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食盐易溶于水,描述的是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4.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D、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成无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 )选项事实解释A 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解答】解:A.碘酒中的溶质是碘,碘由碘分子构成,酒精是溶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错误;D.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大小也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a+表示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B.CO3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C.表示氧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D.H2O2表示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Na+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进行分析判断.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图中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能表示一个分子.【解答】解:A、Na+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是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CO32﹣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碳酸根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图中粒子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氧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式能表示一个分子,H2O2表示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过氧化氢分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粒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若电脑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B.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D.厨房燃气泄漏,立即打开电灯检查【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防范爆炸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依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可以做出判断;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C、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分析判断;D、根据可燃性气体不纯有爆炸的危险判断.【解答】解:A、若电脑着火,立即用水浇,会引起触电事故,故错误;B、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的门窗,会使燃烧物与氧气充分接触,增大火势,故错误;C、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正确;D、厨房燃气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有爆炸的危险,故夜晚发现厨房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验,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灭火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食盐B.检验氧气C.加热液体D.稀释浓硫酸【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药品时要用药匙或纸槽,不能用手,药品由毒或有腐蚀性;且会污染药品解答;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解答;C、根据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方法解答;D、根据“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解答.【解答】解:A、具体操作: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而图中操作错误,不能用手,故错误;B、氧气能支持燃烧,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内,复燃证明是氧气,故正确;C、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按在短柄上,故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9.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的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生活污染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因此水是廉价且清洁的能源物质D.水的软化是将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考点】水资源状况;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解答;B、根据水污染主要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解答;C、根据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但造价高解答;D、根据水的软化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解答.【解答】解:A、水资源总量很大,但淡水量有限,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故原说法错误;B、水污染主要由工业生产的“三废”造成的,故原说法正确;C、水分解可以得到氢气,但造价高,不是廉价的能源,故原说法错误;D、水的软化是减少水中的钙镁离子,不能海水变成可饮用的淡水,故原说法错误.答案:B【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水的有关知识,看似简单,但在做题时很容易选错.10.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食物葡萄汁苹果汁牛奶鸡蛋清PH 3.5~4.5 2.9~3.3 6.3~6.6 7.6~8.0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 )A.葡萄汁B.苹果汁C.牛奶 D.鸡蛋清【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葡萄汁的pH为3.5~4.5,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2.9~3.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说法正确;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你具有广泛的应用,故C说法正确;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12.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A B C D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比较MnO2和Fe2O3的催化效果收集氧气并测量氧气的体积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A.A B.B C.C D.D【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收集方法;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会造成气压差,进行解答;B、对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探究,题中催化剂不同,浓度也不同,有两个变量,所以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考虑图中的导管长短,进行解答;D、当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该物质的着火点时,物质才能燃烧,任何一条不能满足,燃烧都将无法进行.【解答】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会造成气压差,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A错误;B、根据控制变量法原则可知,试验中存在两个变量一是浓度不同,二是催化剂不同,所以实验结果不准确.错误;。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化学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A.铁B.钙C.锌D.碘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衫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5.“2H”表示的意义是()A.2个氢元素B.2个氢原子C.氢分子D.氢离子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7.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A.NH4HCO3B.CO(NH2)2C.KNO3D.Ca(H2PO4)28.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9.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A.“P牌”化妆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B.“X牌”加湿器能把水分子变小C.适量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利用“油霸”装置能直接将水转化成汽油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11.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近似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泡菜B.苹果汁C.西瓜汁D.鸡蛋清12.对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分子的原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B.原子得失电子变成离子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C.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D.离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13.纯净物M在密闭容器中微热就分解为NH3、H2O和CO2,根据这一实验事实能得出的结论是()A.M由四种元素组成B.M的化学性质很稳定C.M中有氨气D.M可能是碳酸氢钠14.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50g分别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14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大于乙15.区分下列常见的各组物质时,所用方法错误的是()A.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振荡B.毛织品和棉织品﹣﹣﹣燃烧后闻气味C.一氧化碳和甲烷﹣﹣﹣点燃后观其火焰颜色D.食盐和小苏打(NaHCO3)﹣﹣﹣滴加醋酸16.“类推”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现有以下类推结果,其中正确的是()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产AlCl3和H2,所以金属铁与盐酸反应生产FeCl3和H2C.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蜡烛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17.除去下列物质或溶液中杂质(括号内杂质)的方法,合理可行的是()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过滤B.氯化亚铁(氯化铜)加足量铁粉、过滤C.硫酸(硫酸钠)加入适量氯化钡试剂、过滤D.碳酸钾(氢氧化钾)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18.科学研究表明,氨气在常压下就可液化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车的清洁燃料,其燃烧时的主要反应为4NH3+3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B.N2C.NO2D.N2O19.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钡溶液,直至过量.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a段只生成氢氧化铜沉淀B.室温下,b点溶液的pH>7C.c点溶液中溶质至少有两种D.整个过程中,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一直在增加20.如图表示了初中化学中一些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部分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圈Ⅰ中发生的反应可能都是分解反应B.利用反应②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圈Ⅱ中的化学反应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D.利用反应①可制得烧碱二、填空题(共7小题,满分30分)21.从化学的视角和认识厨房中蕴含的丰富化学知识.(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2)下列厨房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3)天然气是主要的家用燃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4)炒菜时油锅着火,盖上锅盖即可灭火,原因是;(5)洗涤剂可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功能.22.填写下列表格:(1)(2)化学符号H 2P2O5Mg2+名称或意义(只写一种)2个铁原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臭氧分子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23.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化石燃料包括煤、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B.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C.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Ⅰ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0 20 40 60 80 100NaCl溶解度/KNO3110 169 246(1)40℃时,NaCl的溶解度是.(2)20℃时,称取31.6g KNO3固体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形成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称取31.6g KNO3固体时,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3)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提纯KNO3所采用的方法为.(4)将等质量KNO3的饱和溶液和NaC1的饱和溶液从60℃降温到20℃,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都是饱和溶液B、溶剂质量:KNO3>NaClC、溶液质量:KNO3<NaCl.25.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①用铜丝做电线是利用了铜的性.②铁石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它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填“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钢铁表面涂油、、镀耐磨或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都能防止钢铁生锈.26.现有一包粉末,可能由氯化钠、氯化铜、碳酸钠、硫酸钾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了研究该粉末的组成,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少量粉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向无色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向白色沉淀中滴加适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由以上实验可确定该粉末中一定没有(填化学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填化学式);该粉末的组成有种情况.27.如图所示,广口瓶中盛有少量饱和澄清石灰水,小试管和U形管中均有适量水,现向小试管中注入适量浓硫酸.请回答:(1)可观察到饱和澄清石灰水;(2)U形管中a、b液面变化情况是(选填序号).A.a液面上升,b液面下降 B.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0分)28.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1)A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与收集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可用同样的发生装置,原因是,选择收集装置的依据是;(2)B实验中设计合理的是(填“①”或“②”),另一装置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是;(3)C是定量实验,选择仪器不恰当或操作不规X都会导致实验结果有误差.实验时选择量筒规格应为(填“50mL”或“100mL”,称量时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1g以下使用游码),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15%(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9.根据下列仪器回答有关问题.(1)D的名称是.(2)实验室有①无孔②单孔③双孔三种橡皮塞,请选择橡皮塞并将其序号填在下列相应的空格中.A是细口瓶.可用来保存NaOH(填“固体”或“液体”),橡胶塞选.实验室制取CO2,已经选择了B、C,则橡胶塞选择.实验室用加热KMnO4制取O2,已经选择了D、E,则橡胶塞选择.30.某化学课堂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老师引导下开展探究活动.以下是教学片段,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包括表中空格)【演示实验】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烧杯中.【学生板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出问题】实验中未观察到明显现象,部分同学产生了疑问: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假设猜想】针对疑问,大家纷纷提出猜想.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乙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理由是.【实验探究】(1)丙组同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溶液中一定没有.(2)为了验证其余猜想,各学习小组利用烧杯中的溶液,并选用老师提供的pH试纸、铜片、Na2CO3溶液、BaCl2溶液,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实验方案测溶液pH 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实验操作试纸变色,对比标准比色卡,pH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现象<7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全班同学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评价反思】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结论给予肯定.同时指出(2)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大家反思.同学们经过反思发现了这两处错误:①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②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四、计算题(共2小题,满分10分)31.钠摄入过量或钾摄入不足都是导致高血压的风险因素.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低钠盐能实现减钠补钾.如图为某品牌低钠盐的标签,请你根据标签回答以下问题:(1)氯化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人体每天摄入钠元素的质量不宜超过2.3g.如果人体所需的钠元素全部来自该品牌食盐,那么一个人每天摄入该品牌低钠盐的质量不宜超过多少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2.我市盛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某同学为了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的石灰石样品研碎和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对烧杯及其中的剩余物进行了五次称量,记录数据如下表:(假设反应匀速进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烧杯的质量为25g.)反应时间20 40 60 80 100烧杯和药品质量/g m请计算:(1)表中的“m”为g;(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至0.1%)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下)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1.科学合理膳食,使人体中各种元素形成“收支平衡”,以保障健康.下列属于人体中常量元素的是()A.铁B.钙C.锌D.碘【考点】矿物质与微量元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所包括的种类,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主要有: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主要有: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A、铁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B、钙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故选项正确.C、锌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D、碘属于人体中的微量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内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种类是解题此类题的关键.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油分离出汽油、煤油和柴油等B.煤焦化产生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C.工业上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D.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解答】解:A、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和柴油等物质,通过分馏可以把它们分离开来,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煤的主要成分是碳,通过焦化可以产生新物质﹣﹣焦炭、煤焦油、焦炉气等,属于化学变化;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工业上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分离空气制取氧气、氮气,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利用膜法和热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只是把海水中的水和其它物质分离开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它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吸入人体后能直接进入支气管,因而对人体健康影响更大.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A.鼓励开私家车出行B.鼓励燃煤火力发电C.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鼓励焚烧秸秆节约能源【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μ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合理.【解答】解: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C、太阳能是清洁的能源,鼓励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能减少PM2.5污染,故选项正确.D、焚烧秸秆,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材料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物品是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羊毛衫B.塑料盆C.不锈钢餐具D.玻璃杯【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根据定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羊毛衫属于天然纤维;B.塑料盆是塑料制品,是合成材料.C.不锈钢餐具是金属合金,属于金属材料;D.玻璃杯属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B.【点评】注意记忆常见的合成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要和天然纤维、橡胶区分.5.“2H”表示的意义是()A.2个氢元素B.2个氢原子C.氢分子D.氢离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了解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注意:化学符号前加了数字,只表示一个微观意义;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解答】解:A、元素不论个数,只论种类,故A错误;B、“2H”表示2个氢原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C、氢分子的化学式为:H2,而非“2H”,故C错误;D、氢离子的化学式为H+,而非“2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还考查了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6.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B.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C.装置③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D.装置④是收集CO2气体的验满方法【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气体的干燥(除水);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C、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某某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属于固液常温型,装置①可作为CO2的发生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B、图中装置起洗气功能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装置②干燥O2时,气体由a管进b管出,故选项说法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装置③是向上排空气法,可用作O2的收集装置,故选项说法正确.D、检验二氧化碳是否集满时,应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常见气体的验满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化学肥料对粮食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下列能作磷肥的是()A.NH4HCO3B.CO(NH2)2C.KNO3D.Ca(H2PO4)2【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某某.【解答】解:A、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某某,故选项错误.D、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确定化肥中营养元素的种类、化肥的分类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8.涂改液用量虽少毒性却不小,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从分子的角度可以解释为()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大多数涂改液在使用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是因为涂改液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气味.A、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再分无关,故选项错误.B、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之间有间隔无关,故选项错误.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这是造成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故选项正确.D、由分子的性质可知,使用涂改液时会闻到特殊的气味的主要原因与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无关,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广告词正确的是()A.“P牌”化妆品不含任何化学成分B.“X牌”加湿器能把水分子变小C.适量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D.利用“油霸”装置能直接将水转化成汽油【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分析广告用语的正确与否,任何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解答.【解答】解:A、任何物质都有自己的化学组成物质,不会不含化学成分,错误;B、加湿器只能改变水分子间的间隔,不能将水分子变小,错误;C、碘元素是甲状腺素的主要组成成分,适量食用合格“碘盐”,可预防甲状腺肿大,正确;D、水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可能将水变成含有碳元素的燃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D.a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B、根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C、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D、根据a的微观构成,写出化学式,根据化合价原则,由化学式求出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A 错误;B、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从选项知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故B错误;C、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b,d两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故C正确;D、由物质a的微观构成可知,a物质的化学式是NH3,由于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可推出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本质的理解,即化学反应的本质就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整个过程之中符合质量守恒、原子守恒.此题型也为历年中考易考题型,需要考生基础知识扎实11.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近似为:泡菜3.4、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泡菜B.苹果汁C.西瓜汁D.鸡蛋清【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随着pH的减小酸性增强.【解答】解:A、泡菜的pH为3.4,呈酸性;B、苹果汁的pH为3.1,呈酸性;C、西瓜汁的pH为5.8,呈酸性;D、鸡蛋清的pH为7.6,呈碱性;其中苹果汁的pH最小,酸性最强,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具体物质的水溶液的酸碱性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份月考试卷

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份月考试卷

山东省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份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A . 有气体放出B . 有新物质生成C . 有发光发热现象D . 有沉淀物生成2. (2分)(2016·市中模拟)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菜刀生锈B . 榨取果汁C . 火柴燃烧D . 光合作用3. (2分)(2017·梁溪模拟) 某净水丸分内外两层,对饮用水有杀菌消毒作用。

使用时直接将它投入适量水中,外层的优氯净(C3O3N3Cl2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会将水中的余氯(HClO等)除去。

下列关于该净水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优氯净由5种元素组成B . Na2SO3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C . 经过净水丸处理过的水为纯净物D . 除去余氯的反应之一是:Na2SO3 + HClO=Na2SO4 + HCl,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4. (2分)(2012·桂林) 下列是火柴头中含有的四种物质,火柴被点燃时,能闻到一股气体的刺激性气味,已知这种气体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火柴点燃时生成这种有害的物质是()A . 二氧化锰B . 氯酸钾C . 红磷D . 硫5. (2分) (2019九上·卫辉期中) 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点燃酒精灯C . 检查装置气密性D . 过滤6. (2分) (2019九上·邵阳期中)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 . 空气是一种纯净物C . 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种气体D .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主要包括SO2、NO2、CO2等7. (2分) (2018九上·苏州期末)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

泰安市岱岳区中考化学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中考化学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中考化学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2017·莱芜模拟)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潮解B . 除锈C . 吸附D . 金属生锈2. (2分)(2019·长清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 倾倒液体B . 验满氧气C . 稀释浓硫酸D . 测溶液pH3. (2分)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 生理盐水B . 止咳糖浆C . 液氧D . 碘酒4. (2分)(2020·成都) 北京大学科研团队以炼钢废气为原料,实现了制备油品的新催化过程,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制备的油品为纯净物B . 反应物不用和催化剂接触C . 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的重新组合D . 可处理有毒气体,具备工业应用价值5. (2分) (2017九上·深圳期中) 加碘盐中的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 . +1B . +3C . +5D . +76. (2分)(2012·桂林)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A+yB=mC+nD(x,y,m,n为化学计量数)的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A . x+y=m+nB . 若生成物中有水,该反应是中和反应C . 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 若A和B的质量均为a g,充分反应后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或等于2a g7. (2分)(2017·姜堰模拟)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不正确的是()A .B .C .D .8. (2分) (2017九下·沂源开学考) 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较上图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转化的是()甲乙丙丁A Cu CuO CuSO4Cu(OH)2B Na2CO3CaCO3CaO Ca(OH)2C H2SO4Na2SO4BaSO4Ba(OH)2D CO2CaCO3H2O O2A . AB . BC . CD . D二、填空简答 (共4题;共15分)9. (4分)(2019·怀化模拟) 金属锰(Mn)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铁钉生锈B . 雪融为水C . 折叠纸人D . 菠萝榨汁2. (2分)近期,英国科学家造出“干水”。

“干水”的每个颗粒内部是一颗水滴,外层是二氧化硅。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 . 水与二氧化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干水”B . “干水”是混合物C . 每个颗粒的“干水”中只含有一个水分子D . “干水”与干冰成分相同、状态不同3. (2分) (2016九上·绥棱期中) 下列四种气体按体积分数计算,在空气中含量由小到大排列的是()①稀有气体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氧气.A . ③④①②B . ①②③④C . ③①④②D . ②④①③4. (2分)(2020·嘉定模拟) 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A . 供给呼吸B . 富氧炼钢C . 支持燃烧D . 钢铁生锈5. (2分) (2019九上·沈阳期中) 下列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是()A . 氯气B . 氯化氢气体C . 四氯化碳D . 氯化钠6. (2分)取用药品进行实验时,正确的做法是()A . 取用无腐蚀性的固体药品时,可以直接用手拿取B . 若取用的药品实验后有剩余,应倒回原试剂瓶C . 倾倒液体时,可以快速往试管里倾倒D . 每取出一种药品后,都应立即塞好试剂瓶塞,标签朝外,放回原处7. (2分) (2018九上·江津期末) 下列事实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 . 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CO2能使紫色石蕊变红C . 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D . 金刚石坚硬而石墨很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8. (2分)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微粒B . 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C .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呈电中性D . 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9. (2分) (2017九上·灌阳期中)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白光10. (2分)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氮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之一B . 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 . 氦气可用于填充探空气球D . 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11. (2分)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化学二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5分)1. (2分)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雪融化B . 菜刀生锈C . 灯泡发光D . 黄瓜榨汁2. (3分) (2019九上·泰州月考) 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主要考虑实验安全的是()A . 取用药品时瓶塞倒放B .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其纯度C . 滴管不能交叉使用D . 加热试管中液体时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3. (2分)(2017·黔东南模拟) 2017年春,某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优良率达到了81.92%.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 . SO2B . CO2C . NO2D . 可吸入颗粒4. (2分)为防止大气污染,开展“还我丽日蓝天”工程,其中有效的措施是()A .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B . 减少工业烟尘和各种废气的排放C . 推广无污染能源D . 建造氧化塘和污水处理厂5. (2分) (2018九上·天津月考)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A .B .C .D .6. (2分)考古发现,早在一万多年前我国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陶器。

现代人们已能生产新型陶瓷材料,如用氧化铝等为原料生产的陶瓷制造发动机零件。

下列有关氧化铝陶瓷的说法错误的是()A . 该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 . 该陶瓷中的原料氧化铝属于非金属氧化物C . 该陶瓷耐高温、强度高D . 该陶瓷不属于塑料7. (2分)(2017·泉州模拟) 生活和生产中以下说法或做法科学合理的是()A . 二氧化碳会溶于雨水形成酸雨B . 洗洁精可以使油污溶于水形成溶液C . 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的复合肥料D . 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8. (2分)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 .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 .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 . 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9. (2分)(2020·锦州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比较Cu 、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将Cu 、Ag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B除去CaCl2溶液中混有的HCl加入过量的CaCO3 ,过滤C鉴别稀盐酸和NaCl溶液取样,分别滴入少量AgNO3溶液,观察现象D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H2O,过滤,洗涤,干燥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下列除去物质中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 AB . BC . CD . D11. (2分)过量的铁投入硫酸铜溶液里,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的物质是()A . 铁B . 铜C . 硫酸亚铁D . 铁和铜12. (2分)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 H+、Cl-、OH-B . H+ 、SO42- 、CO32-C . Ba2+、H+ 、SO42-D . Cu2+、Na+ 、NO3-二、填空题 (共9题;共51分)13. (5分) (2016九上·白云期中)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 2个氢原子________(2)氦气________;(3)三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4)硝酸铵的阴离子________;(5) 1个一氧化碳分子变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需要得到________个氧原子.14. (8分) (2019九上·厦门期末) 用化学方法改造物质﹣﹣“二氧化碳变汽油”。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著名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2. (2分) (2017九上·石家庄期中)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 . 木柴用作燃料B .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C . 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3. (2分)(2018·崇仁模拟) 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A . 消耗铁粉的质量B .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C . 溶液的总质量D . 生成氢气的质量4. (2分)自来水生产中可以杀菌消毒的物质是()A . COB . Cl2C . 明矾D . 活性炭5. (2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 电子数B . 质子数C . 中子数D . 相对原子质量6. (2分) (2018九上·广东月考) 我国科学家发现用含硒(Se)的化合物亚硒酸钠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的硒元素为+4价,氧元素为-2价,则亚硒酸钠的化学式为()A . NaSeO2B . Na2SeO4C . Na2SeO3D . Na2SeO27. (2分)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 . 空气B . Na2O2C . 氯化钾D . NO28. (2分)下列四组仪器中,都能加热的一组是()A . 水槽、烧杯、试管B . 量筒、蒸发皿、集气瓶C . 表面皿、集气瓶、烧瓶D . 烧杯、试管、燃烧匙9. (2分) (2020九上·中山期末)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是学好化学的基本要求。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 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D .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10. (2分) (2019九上·莆田期末) 2012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二中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二中2014-201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B.世博会开幕燃放烟花C.电解水探究水的组成D.相互划刻比较硬度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光合作用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B、燃放烟花一般能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电解水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D、黄铜和铜相互刻划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2.下列是我市高新区要打造的百亿产业群项目,其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回答本题.解答: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也就是说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一门科学.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属于信息技术研究的问题.故选C.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内容,知道学习了化学后能研究哪些方面,如何才能使化学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类.3.(3分)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B.铝合金门窗C.木制桌凳D.陶瓷地板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运用材料分类的知识,对所涉及材料进行分类,并判断由天然材料制成的物品.解答:解: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其中合成材料与天然材料相对应;玻璃、陶瓷地板为无机非金属材料,铝合金为金属材料;木材是天然纤维素,是天然纤维,为天然材料.故选C.点评: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相对应,有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与之对应就有天然纤维、天然橡胶.4.(3分)科学探究有许多环节,其中第一步是()A.提出问题B.收集证据C.交流反思D.获得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科学探究基本步骤解答解答: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故答案:A.点评:解决此题要根据科学探究的环节进行分析解答.5.(3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请你判断图中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A.火药爆炸B.衣服晾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6.(3分)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铜B.氦气C.金刚石D.氧气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和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水、氢气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A.取用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D.过滤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C、取用块状固体时,不能直接如图放入,将会砸裂试管底部.D、过滤的液体直接倒入漏斗,可能会使液体溅出,而且速度太快,不利于过滤.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错误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B、点燃酒精灯时,应用火柴点燃.图中操作错误会引起安全事故.C、取用块状固体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固体放在试管口,再让试管慢慢地竖起来.图中操作错误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D、过滤的液体应由玻璃棒引流进入漏斗.图中操作错误但不会引起安全事故.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固体和液体的取用方法,以及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还应掌握过滤的原理和方法.8.(3分)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A.B.C.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专题:公共标志型.分析:根据图标所表示的含义来考虑,并结合酒精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酒精是一种易燃物,装有酒精的箱子应有当心火灾﹣﹣﹣易燃物质标志.A、图为腐蚀品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为易燃液体标志,故选项正确.C、图为自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D、图为有毒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时,首先要知道各个标签所代表的含义,然后根据酒精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9.(3分)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食盐放在水中得到食盐水B.铁+氧气+水→铁锈(钢铁生锈)C.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D.水→氢气+氧气(利用太阳能制氢气)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另外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其特征是:“一变多”解答:解:A、食盐放入水中溶解是物理变化,因此不属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范畴.B、铁+氧气+水→铁锈(钢铁生锈),该化学变化是“多变一”的反应,符合化合反应的特征.C、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是物理变化,因此不属于化学反应类型的范畴.D、水→氢气+氧气(利用太阳能制氢气)是化学变化,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类型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各种反应类型的概念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3分)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解答:解: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来保持的.故选:A.点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的,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11.(3分)在净化黄泥土时,常加入明矾粉,明矾的作用时()A.除去水中的悬浮物B.消毒杀菌和净化水C.使暂时硬水软化D.使永久硬水软化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解答:解: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体能将水中的不溶性固体杂质吸附在其表面,加快沉降的速度从而起到净水的作用,所以在净化黄泥土时,常加入明矾粉,明矾的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悬浮物,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明矾净水的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明矾的性质进行.12.如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从图示看出:水分解过程中,一个水分子是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解答:解: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说法正确;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说法正确;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说法错误;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提供的信息方面的知识,能根据图示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3分)我区南部山区的群众用下列几个步骤将雨水转化为可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加絮凝剂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③②①④B.③①②④C.③①④②D.①③④②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净水方法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搞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①加明矾吸附只是把小颗粒泥沙等杂质聚集成大的颗粒,有利于沉降,不同于活性炭吸附;②因饮用水必须达到生化标准,必须消毒杀菌以除去其中的微生物;③水中含有不溶于水的大颗粒杂质,可以通过自然沉降除去;④加热煮沸既可以消毒,又可以把水中过多的钙离子、镁离子除去.解答:解: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净化水时,先通过自然沉降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通过化学沉降使较小的颗粒沉淀,通过过滤把沉淀除去,再用漂白粉对水进行消毒,最后通过加热煮沸再次进行消毒,并且把部分钙离子、镁离子除去.故其正确的顺序为:③自然沉降→①加明矾化学沉降→②消毒杀菌→④加热煮沸.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净化水的方法方面的知识,解答时需要搞清楚每一步骤的作用,要注意净化水的顺序一般是由低到高顺序排列,也决定了净化的程度.)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分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新的分子.解答:解: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顺序是:①②③④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发生反应时的先后顺序方面的问题.15.(3分)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懂得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A.B.C.D.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水分解过程即水分子分解成氢、氧原子,氢、氧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过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中最小微粒为原子,不可再分.解答:解:A、图示粒子为两个氧原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是水分解过程中重新结合成的分子,不是该过程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故A不正确;B、图示粒子为两个氢原子构成的一个氢分子,是水分解过程中重新结合成的分子,不是该过程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故B不正确;C、图示粒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是水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的粒子,在该过程中两种粒子不再分而是重新结合,是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故C正确;D、图示粒子为水分子,在分解过程中被分为氢、氧原子,不是该过程中不可再分的粒子;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因此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粒子应是构成各物质分子的原子.二.填空(每空2分计10分)16.(6分)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熟悉常用仪器的图形、名称、用途进行解答.解答:解: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填:试管;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坩埚钳;故填:坩埚钳;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填:胶头滴管.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常用仪器的用途及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在进行实验时,应严格要求,规范操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17.(4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属于纯净物的是④⑤⑦;属于混合物是①②③⑥.(填序号)①海水②矿泉水③自来水④蒸馏水⑤冰水⑥澄清的石灰水⑦水银.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①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镁、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矿泉水中含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③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④蒸馏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⑤冰水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⑥澄清的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⑦水银是由汞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④⑤⑦;①②③⑥.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三.简答题(每空2分共20分)18.(10分)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1)由实验现象确定A端接电池负极;(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B试管里的气体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3)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4)在试验中通常加入少许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水的速率..考点:电解水实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回答,电解水时负极生成的气体较多是氢气,正极生成的是氧气,体积比为2:1,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氧气有助燃性.说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电解水时加入少量的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解答:解:(1)由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的实验现象可知,A试管收集的气体较多,是氢气,A 端接电池负极;(2)A试管里产生的是氢气;则B试管里的气体是氧气,由于氧气有助燃性,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3)电解水的实验中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氢气+氧气;(4)在试验中通常加入少许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水的速率.故答为:(1)负;(2)氢,带火星的木条;(3)水氢气+氧气;(4)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电解水的速率.点评:本题不难,只要平时能认真读课本并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即可较轻易地回答,主要是要重视实验中的细节问题.19.(10分)如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点燃下发生反应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①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反应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填“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②从上图中你还得到有关物质的构成、变化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条)第一条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第二条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产生水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根据图中微观粒子的变化信息及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例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等知识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微观图示可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故属于化合反应;(2)从物质的组成、分子的构成、物质的变化的角度各说一点信息有: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等.故答案为:(1)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的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解决的前提是读懂反应前后物质结构的相关变化并利用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进行分析.四.探究题(每空2分计18分)20.(10分)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 a 处最先碳化.(变黑).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层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的石灰水变变浑浊.结论:石蜡烧燃后的生成物有水和二氧化碳.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据此判断石蜡与水的密度大小.(2)蜡烛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温度越高,木条碳化的越快,进行分析解答.(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结合常见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约1s后取出,取出可以看到细木条的a处最先碳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外焰层与氧气接触最充分,燃烧更充分,故该层温度最高.(3)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小;(2)外焰、内焰、焰心;a;(3)变浑浊;水;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蜡烛燃烧的现象,掌握蜡烛燃烧的现象、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1.(8分)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已知:二氧化碳可以被使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并使之变浑浊)(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变浑浊.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CO2.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根据应用的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则需排除光合作用的干扰,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瓶内压强减小.解答:解:(1)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能阻止光的进入防止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发生;(2)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左移;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会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光合;(2)左移;变浑浊;CO2.点评:本题考查了植物的呼吸作用,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五、计算题:(3+4=7分)22.(7分)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1)求2m个水分子与多少个氧分子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6×10﹣26kg.求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多少?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根据水分子、氧分子的构成分析计算;(2)根据水分子的构成计算解答:解:(1)由于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原子,每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所以,2m个水分子与m个氧分子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2)由于一个水分子中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3×10﹣26kg﹣2.66×10﹣26kg)÷2=1.7×10﹣27kg.故答为:(1)m;(2)1.7×10﹣27kg.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11。

九年级化学10月月考试题 试题 4

九年级化学10月月考试题 试题 4

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2021届九年级化学10月月考试题〔制卷人:歐陽文化、歐陽理複;制卷時間:二O二二年二月七日〔时间是60分钟满分是100分〕友谊提醒:1、试卷考察的主要都是我们所学过的根底知识,所以不要紧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2、答题时要先易后难,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后再细心答题。

一.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5×3分=45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1.以下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2.以下各项产业群工程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 B.钨的冶炼与加工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3.教室中的以下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 B.铝合金门窗 C.木制桌凳 D.陶瓷地板4.科学探究有许多环节,其中第一步是A .提出问题B .搜集证据 C.交流反思 D.获得结论5.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以下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A、火药爆炸B、衣服晾干C、纸张燃烧D、粮食酿酒6.以下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7.以下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平安事故的是8.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9.以下选项里面,属于分解反响的是〔 )A.食盐放在水中得到食盐水B.铁+氧气+水铁锈〔钢铁生锈〕C.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D.水氢气+氧气〔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10、以下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A、二氧化碳分子B、碳原子C、氧原子D、氧分子11.在净化黄泥水时,常参加明矾粉,其目的是A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B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C 使硬水暂时软化D 使硬水永久软化12.以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选项是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13.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以下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A ③②①④B ③①②④C ③①④②D ①③④②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以下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A.①②③④B.④①③②C. ①②④③D. ①④③②化学第一次月考检测题得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得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分选项二.填空〔每空2分计10分〕1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处,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鲁教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解析版) 鲁教版

某某省某某市岱岳区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木柴劈成块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西瓜榨成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残雪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高粱酿成酒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运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分析.解答: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所以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故选B.点评:熟记化学研究的对象,知道学习了化学后,我们能干什么,如何用化学知识服务于社会.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碘酒C.冰水D.矿泉水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B、碘酒中含有酒精和碘,属于混合物;C、冰是水的固体,冰水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D、矿泉水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C.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4.(2分)(2005•某某)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铝制作炊具B.用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用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解答:解:A、用铁、铝制炊具,主要用其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过程是利用液态氧气与液态氮气的沸点不同,是利用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作高能燃料是通过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体现出来的,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用铜制作导线,导电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利用了铜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这个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是物理性质.5.(2分)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元素的原子中()A.质子数不同B.电子层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应用概念进行解题的能力.6.(2分)有一瓶无色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你认为应该用下述哪种方法确定()A.实验B.调查C.上网查询D.讨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通过进行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合理.B、调查只是为实验探究过程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调查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C、上网查询可以为查阅资料、找寻理论支持,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上网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D、讨论可以使实验探究更合理、更完善,不能代替实验做出实验证明,不能通过交流讨论确定该无色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故该做法不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2分)在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A.H NO2B.N H3C.N O2D.H NO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别计算选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即可解答.解答:解: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A、氢显+1价,氧显﹣2价,设H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则:(+1)+a+(﹣2)×2=0,则c=+3;B、氢显+1价,设氨气中氮的元素化合价为b,则:b+(+1)×3=0,则b=﹣3;C、氧显﹣2价,设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c,则:c+(﹣2)×2=0,则c=+4;D、氢显+1价,氧显﹣2价,设H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d,则:(+1)+d+(﹣2)×3=0,则d=+5;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的掌握与应用的能力.8.(2分)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H2O C.N aOH D.H2SO4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元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属于单质,不是氧化物.B、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C、氢氧化钠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D、硫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物的概念及如何判断一种物质是否属于氧化物的问题,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以及氧化物的概念进行.9.(2分)(2010•某某)要善于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B 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L 分子之间有间隔C 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分子大小发生改变D N2的化学性质不活泼,O2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同分子性质不同A.A选项B.B选项C.C选项D.D选项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生活实际型.分析:A、“墙内开花墙外香”,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分析,花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L”,说明各种分子之间有间隔;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从化学的视角认识分析,分子之间间隔变大;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说明不同分子性质不同.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解释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A正确;B、“50L水和50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L”,解释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B正确;C、“水蒸发变成水蒸气”,解释因为分子大小发生改变,错误,只是分子间隔变化.故C错误;D、“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解释因为不同分子性质不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了解分子的定义和分子的特性.10.(2分)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生锈是缓慢氧化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继续降温能变成淡蓝色的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些具有可燃性的金属、非金属和甲烷等有机物都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说明了氧气具有氧化性和助燃性.铁生锈、人的呼吸等都是缓慢氧化;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解答:解:A、铁生锈、人的呼吸等都是缓慢氧化,故选项正确;B、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氧气能变成淡蓝色的液体,继续降温能变成淡蓝色的固体;故选项错误;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的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氧气有两个化学性质:氧化性和助燃性,氧气的性质也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同学们应该认真掌握,综合应用.11.(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C.液体加热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 、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进行判断;B、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否则称量不准确;C、根据液体加热需要注意事项进行判断;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选取的量程太大,会因刻度不精确而使量取的液体体积不准确,选取的量程太小,多次称量会有误差;解答:解:A、点燃酒精灯时,切忌用一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以防引起火灾;故本选项操作错误;B、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B正确;C、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故本选项操作正确;D、量筒量液时要注意量程的选择,应选择略大于量取液体体积的量程.故选10毫升,故D错误;故选BC点评: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12.(2分)下列行为中,符合实验室安全规则要求的是()A.实验结束后,剩余药品要倒入下水道B.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他人,要对着自己D.为提高实验操作效率,没有毒性的药品可以直接用手抓取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实验室药品取用的三不原则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完成后,剩余药品不能放回药品、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说法错误.B、酒精灯被碰翻着火时,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以隔绝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以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故选项说法错误.D、实验室的药品很多是有腐蚀性、毒性,在取用时要做到“三不”,不能用手接触药品,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剩余药品的处理与三不原则、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加热试管中的液体的方法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但不能作为工业原料B.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空气C.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体积分数)D.空气的成分是稳定的,固定不变的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由空气的作用、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等进行分析判断解答即可.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的生命支柱,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能作为工业原料,如制取氧气、化肥等,故选项说法错误;B、无色无味的气体不一定是空气,如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空气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大致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体积分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一般来说它的成分比较固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空气的成分、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空气的作用等知识,综合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2分)(2013•某某)下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B.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常见的溶剂.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碘易溶解在汽油中分析;B、根据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分析;C、根据水、汽油、酒精都可以其他物质分析;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解答:解:A、由于碘易溶解在汽油中.所以,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故A说法正确;B、由碘易溶解在汽油、酒精中,不易溶解在水中;高锰酸钾易溶解在水中,不易溶解在汽油中,说明了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B说法正确;C、由于水、汽油、酒精都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所以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故C说法正确;D、溶液有的是有色的,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液的定义、组成的知识,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应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15.(2分)为签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鉴别题目,做题时注意从题目中找出反应的典型现象,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推断.解答:解:A、将水分别倒入三瓶气体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A错误;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的石灰水只能鉴别出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无法鉴别,无法鉴别,故B错误;C、将气体分别通入盐水中,都没有明显现象,无法鉴别,故B错误;D、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无明显变化为空气、会燃得更旺为氧气、会熄灭的为二氧化碳,能鉴别,故D正确.故选:D.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16.(2分)下列各用途与所指气体不符合的是()A.氧气﹣﹣用于潜水、急救、金属切割B.氮气﹣﹣用作保护气、防腐C.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充填灯泡D.空气﹣﹣用作燃料、防腐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解答;B、根据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C、根据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行解答;D、根据空气的成分进行解答.解答:解:A、氧气能够供给呼吸和氧化性,可用于潜水、急救、金属切割,故A正确;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防腐,故B正确;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保护气、充填灯泡,故C正确;D、空气中含有氧气,容易滋生细菌,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对常见气体的用途进行了考查,平时要注意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17.(2分)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部分内容,①~⑤所列情况中不会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产生影响的是()项目空气污染指标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描述总悬浮颗粒物52 Ⅱ良二氧化硫7二氧化氮24①生活垃圾的焚烧;②使用含磷洗衣粉;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A.②⑤B.①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本题要根据空气质量每周公报的部分内容,判断产物对空气是否造成污染.表中说明可吸入颗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都是空气污染物.解答:解:①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含有表中项目;②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体污染但不会影响空气质量,没有表中的项目,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③机动车尾气的排放还有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含表中项目;④火力发电厂和居民生活用煤作燃料会有二氧化硫生成,含表中项目;⑤长江三峡水力发电使用的是天然清洁能源,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故选A.点评:空气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就是对人类的保护,所以在能源的使用要注意节能减耗,优化能源结构.18.(2分)大蒜是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大蒜中主要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B.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C.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D.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6:10: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B、根据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进行分析其元素构成;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盐、碳酸虽含碳,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类似,因此把它们看作无机物,进行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知:大蒜素的一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故正确;B、根据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可知:大蒜素由碳、氢、硫三种元素组成;故正确;C、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所以大蒜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正确;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所以大蒜素中碳、氢、硫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故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有机物的定义,掌握了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此题了.19.(2分)只有对探究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认真的反思.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下列有关实验后反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B.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C.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D.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实验后反思可从反思探究过程、探究方法、探究程序、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等方面进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过程是否安全环保,故选项说法错误.B、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故选项说法正确.C、实验后反思,需要反思探究程序是否合理、简捷,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后反思,需要思考猜想与结论是否一致,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2分)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经过调查和收集资料得知,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用少量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氯气)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几个步骤对黄河水进行净化.请选择合理的操作顺序()A.①③②④B.③①④②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考点:水的净化.专题:空气与水.分析:黄河水含有大量泥沙,分析题中所涉及的净化方法在净化水时所起到的作用,对黄河水进行净化操作方法排序.解答:解:①化学沉降(用明矾),明矾具有吸附水中固体小颗粒的作用,使悬浮水中的小颗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加快悬浮物的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自然沉降后的操作;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在此过程中应为过滤后的净化操作;③自然沉降,使水静置,水中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作用下而沉降,在此净化中应为最先进行的操作;④过滤,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一种方法,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所以合理的操作顺序③①④②.故选B.点评: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并不能把水中的病菌除去,因此过滤后还需要进行消毒杀菌操作.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3分)21.(6分)写出下列化学符号:(1)2个氮原子2N (2)2个氢分子2H2(3)6个水分子6H2O (4)铝元素Al (5)氯化钠NaCl (6)氢氧化钠NaOH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2个氮原子,就可表示为:2N;(2)一个氢分子由两个氢原子构成,两个氢分子就是在氢气的化学式前面直接加2,表示为2H2.(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6个水分子可表示为:6H2O.(4)铝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l;(5)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故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6)氢氧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氢氧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NaOH;故答案为:(1)2N(2)2H2(3)6H2O(4)Al(5)NaCl(6)NaOH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

配套K12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鲁教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B.水果榨成果汁 C.蔗糖溶于水D.汽油挥发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5.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7.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8.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B.化学式为NH3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9.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10.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1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下列液体中,碱性最强的是(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13.车用乙醇汽油的使用,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 )A.B.C.D.14.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B.金刚石C.氯化钠D.氢氧化钠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燃烧更充分B.室内着火需要自救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C.面粉、煤粉等粉尘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D.“釜底抽薪”是利用了隔绝空气的灭火原理16.下列有关燃烧的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红磷中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C.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C.M=38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19.图示为某些物品对应的pH范围,其中显弱碱性的是( )A.小苏打B.杨梅 C.栗子 D.菠萝20.当代社会几乎离不开化石燃料,关于人类使用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利”而无“弊”,因为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根本就离不开化石燃料,也离不开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生产的塑料、橡胶、纤维、药物、化肥、农药等B.只有“弊”而无“利”,因为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许多有害物质,导致气候变暖,酸雨、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含量急剧上升C.“弊”大于“利”,虽然化石燃料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和物质,但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D.“利”大于“弊”,虽然使用化石燃料带来了一定的环境问题,但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重要的能源和物质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就可以趋利避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40分)21.氧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画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2)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信息如图所示,从图中能直接获得的信息是__________.A.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氧原子的核内的质子数为16C.氧元素有O2和O3两种单质(3)图2是硫化氢(H2S)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22.2014年8月19日,安徽淮南某煤矿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实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3)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23.如图体现了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请回答有关问题.(1)在图C、D中的圆圈内填入适当的化学式或离子符号:C中______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图中所体现的化学反应__________.(3)以上变化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24.探究学习小组在制作“叶脉书签”时,需要将树叶放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煮沸,如图1所示为该小组配制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写出该仪器的另一种用途__________.(2)操作B中,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__________里,并置于托盘天平__________盘(填“左”或“右”)进行称量.(3)操作D中,用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蒸馏水时还用到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某同学在读取量筒读数时的视线如图2所示,若其他操作正确,则会造成所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填写“偏大”、“偏小”或“无影响”).(4)如果不慎将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要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__________.(5)制作“叶脉书签”结束后,刘强同学想继续测定废液的酸碱度,下列用品不需要的是__________(填写字母标号).a.玻璃棒 b.pH试纸 c.酚酞试液 d.白瓷板(或玻璃片)25.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1)淡水资源有限,我们需要节约用水.如图中表示节水标志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2)长期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在实验室里可用__________来测定水的酸碱度;生活中常讲的“烧开水”是指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获得可以饮用的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除去水中的细菌.(3)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沉降 B.过滤 C.消毒 D.电解.26.化学课上我们曾经观察过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很快燃烧,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2)该实验主要利用了铜片良好的__________性,燃着的白磷熄灭后,去掉铜片上的白色固体,可看到铜片表面变黑,该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3)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没有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填序号).A.作反应物 B.隔绝空气 C.升高温度.27.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__________、石油、天然气等.(2)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28.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__________.29.控制化学反应的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更好使化学反应为人类造福.(1)如图是科学家正在研究的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①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高温条件下,除生成甲醇(CH4O)外,还生成一种常温下为液态的化合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甲醇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②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该技术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B.水生成氢气的过程中所用的催化剂一定是二氧化锰.C.该技术有助于缓解全球面临的能源危机.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均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2)汽油燃烧时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试从微观角度解释这是因为__________.(3)尿素[CO(NH2)2]对提高粮食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人们控制条件可以使CO2和物质M 发生反应:CO2+2M═CO(NH2)2+H2O,物质M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4)向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中通入CO2气体,液体变为红色,是CO2气体使它变成红色吗?__________,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再把上述液体加热,发现液体最终呈现紫色,用化学方程式写出原因:__________.(5)检验CO2气体常用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30.利用图甲装置探究“MnO2的用量对 H2O2分解反应的影响”,实验中H2O2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装置中产生氧气的量可以用压强传感器测出(在等温条件下,产生氧气体积与装置内压强成正比.反应放热忽略不计.)(1)写出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MnO2在此反应中起__________作用.(2)图乙是“0.1克MnO2与不同体积的3%H2O2溶液混合”的实验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3)当用“3%H2O2溶液8毫升与不同质量的MnO2混合”时,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曲线.曲线的斜率显示,当MnO2的用量增加到0.08克时,分解速度达到实验要求.在此实验条件下,若MnO2的质量有4克(一药匙),就能使如图__________(选填字母)烧杯中所装的3%H2O2溶液,其分解速度最接近实验要求.31.实验室常用图1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改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进(填“a”或“b”).(3)小明取一定浓度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拓展延伸】如果用上述原料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填字母).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32题3分,33题8分,共11分)32.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室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浓硫酸中溶剂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2)要把50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33.我州地处武陵山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资源,纯度高、硬度大,是优质的建筑材料.为测定某地天然大理石中碳酸钙的含量(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成员取25g样品,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1)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新城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生活处处有化学.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酿成酒B.水果榨成果汁 C.蔗糖溶于水D.汽油挥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葡萄酿成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水果榨成果汁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蔗糖溶于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B.测量溶液的pH C.取固体药品D.熄灭酒精灯【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器皿-酒精灯;固体药品的取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解答】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导管口都不会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取用固体粉末状药品时,应用药匙取用,瓶塞应倒放,图中瓶塞没有倒放,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B.C.D.【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只要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果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含有两种原子,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故A错;B、由图示可知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C错;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故D错.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多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4.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乳化作用的定义分析:洗洁精、洗衣粉等这样的能使乳浊液变成稳定的混合物的物质称为乳化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解答】解: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正确.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是利用了刷子能将污垢摩擦下来,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是利用酒精能溶解碘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D、用汽油洗去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作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5.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B.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C.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B、根据一些物质难溶于水,进行分析判断.C、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解答】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水不是可以溶解任何物质,一些物质难溶于水,如硫酸钡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混合物,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如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为稀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浓稀溶液与溶液是否饱和的关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6.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氯、碳、钙、铜B.氢、汞、铁、银C.钠、镁、氧、氮D.锰、硫、锌、钡【考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①有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②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由常见元素符号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氯、碳、钙、铜的元素符号分别是Cl、C、Ca、Cu,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全部相同,故选项正确.B、氢、汞、铁、银的元素符号分别是H、Hg、Fe、Ag,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选项错误.C、钠、镁、氧、氮的元素符号分别是Na、Mg、O、N,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全部相同,故选项错误.D、锰、硫、锌、钡的元素符号分别是Mn、S、Zn、Ba,元素符号的第一字母不相同,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a”代表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由图可知,a占的体积分数最大,是氮气.故选B.【点评】本题很简单,熟练掌握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即可轻松正确解答本题.8.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有机物B.化学式为NH3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100%=5.9%【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A、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B、由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A、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H3,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一个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其化学式为:NH3,故选项说法正确.C、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故选项说法错误.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7.6%,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9.下列有关化学符号“H2O”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水这种物质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C.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D.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化学符号“H2O”表示水这种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是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C.④是一种阴离子D.②容易得到电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D、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测定人体内或排出的液体PH,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人体内的一些液体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血浆【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B、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C、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显碱性.D、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根据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胰液的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D.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九上·番禺月考) 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它是()A . 纸张燃烧B . 火药爆炸C . 粮食酿酒D . 湿衣服晾干2. (2分) (2015九上·湖南月考) 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 . 干冰能升华B .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 . 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D . 水蒸发产生水蒸气3. (2分) (2018九下·泉州期中) 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泉州。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 . 提倡焚烧秸秆增加土壤肥力B . 提倡步行或骑单车等出行C . 燃煤发电厂安装脱硫装置D . 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4. (2分)(2019·凤阳模拟)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下列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 . 粮食酿酒B . 中和过多胃酸C . 暖宝宝取暖D . 海水晒盐5. (2分)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D . 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6. (2分)下列图象与对应叙述正确的是()A . 一定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B . 向pH=1的溶液中加水C . 加热KClO3和MnO2的混合物制O2D . 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NaOH溶液7. (2分)下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这四种物质都很软,可作润滑剂B . 这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C . 这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D . 这四种物质的结构中都是每个碳原子连接3个碳原子8. (2分) (2018九上·沙雅期中)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决定A . 最外层电子数B . 中子数C . 质子数D . 核外电子数9. (2分)(2016·龙江)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种类不变,所以元素种类不变B . 蔗糖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蔗糖,也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C . 向某固体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根D . 有机物一定含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也一定是有机物10. (2分)(2017·重庆模拟) 化学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大有可为,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 . 禁用一切化石燃料以减弱“温室效应”B . 科学使用化肥减缓水体富营养化C . 开发可降解的塑料以缓解“白色污染”D . 用熟石灰处理酸性污水11. (2分)下列反应中一定释放热量的是()A . 置换反应B . 化合反应C . 分解反应D . 中和反应12. (2分)(2017·常州) 下列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的是()A . 干冰和冰B . 纯碱和烧碱C . 金刚石和石墨D . 生石灰和熟石灰13. (2分)酸奶中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对健康有益,有关乳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乳酸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B . 乳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 . 乳酸属于氧化物D . 一个乳酸分子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14. (2分)油炸食物中可能会含有微量的丙烯醛(化学式C3H4O)等有毒物质,以下有关丙烯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4B . 丙烯醛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3:4:1C . 丙烯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3+1×4+16=56D . 丙烯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二、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15. (3分)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 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B . 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烧杯中称量C . 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悬空竖直在容器口上方D . 在做点燃氢气的实验时,先检验氢气的纯度16. (4分) (2019九上·振安月考) 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 2个氮分子________。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题(60分钟,总分100分)注: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40分)1、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制造分子。

假设用此技术欲得到蔗糖(C 12H 22O 11),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A.氢原子B.氧原子C.氮原子D.碳原子2、科学探究要有合理的先后顺序,正确步骤应是( )①充分熟悉资料 ②设计合理方案③明确实验目的 ④进行科学实验 ⑤总结评价与交流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②③3、下列有关仪器用途说法不恰当的是( )A.温度计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B.烧杯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C.试管用于装配简易气体发生器D.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4、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放平稳后,初次读数时仰视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0 mL ,加入部分同种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 mL ,则该学生实际加入量筒中的液体体积( )A.一定大于5 mLB.一定小于5 mLC.一定等于5 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5 mL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天山雪”纯牛奶B .“花冈岩”岩石C .“无名”啤酒D .“飘雪”蒸馏水6、下图是水分子电解模型,由此模型所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 )A .水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B .反应物的原子总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总数C .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 .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7、某粒子有10个电子,11个质子和12个中子,该粒子是A.原子B.分子C.阳离子D.阴离子8、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硫+氧气 → 二氧化硫B 、甲烷+氧气 → 二氧化碳+水C 、高锰酸钾 → 锰酸钾 + 二氧化锰+氧气D 、碳酸钠+盐酸→氯化钠+水+二氧化硫9、水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B.增大C.减小D.不能确定10、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范镇第二中学2015届九年级10月月考
化学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友情提醒:1、试卷考查的主要都是我们所学过的基础知识,所以不要紧张,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2、答题时要先易后难,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后再细心作答。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15×3分=45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1.下列现象和做法,仅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2.下列各项产业群项目中,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化学纤维的合成与加工B.钨的冶炼与加工
C.软件的开发与应用D.橡胶的合成与加工
3.教室中的下列物品由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玻璃B.铝合金门窗C.木制桌凳D.陶瓷地板
4.科学探究有许多环节,其中第一步是
A .提出问题
B .收集证据C.交流反思D.获得结论
5.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又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

请你判断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
化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A、火药爆炸
B、衣服晾干
C、纸张燃烧
D、粮食酿酒
6.下列物质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铜 B.氦气 C.金刚石 D.氧气
7.下列错误的实验操作中,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是
8.以下是一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9.下列选项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食盐放在水中得到食盐水
B.铁+氧气+水铁锈(钢铁生锈)
C.食盐水蒸发得到固体食盐
D.水氢气+氧气(利用太阳能制取氢气)
10、下列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A、二氧化碳分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氧分子
11.在净化黄泥水时,常加入明矾粉,其目的是
A 除去水中的悬浮物
B 消毒杀菌和净化水
C 使硬水暂时软化
D 使硬水永久软化
12.下图是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之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13.洪涝地区的灾民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以下处理过程顺序合理的是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④②
14.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微粒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为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 ①②④③
D. ①④③②
化学第一次月考检测题
得 分 栏
一、选择题
二.填空(每空2分计10分)
16、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请从下列常见仪
器图示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
1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混合物是 。

① 海水 ② 矿泉水 ③ 自来水 ④ 蒸馏水
⑤ 冰水 ⑥ 澄清的石灰水 ⑦ 水银 三.简答题(每空2分 共20分)
18(7分)、下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示意图:
(1)由实验现象确定A 端接电池 极
(2)A 试管里产生的是 气;
B 试管里的气体可用 来检验。

(3)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4)在试验中通常加入少许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 。

19(7分)、下图可用于表示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 __ ____,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填“分解反应”或“化合反应”);
②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第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每空2分计18分)
20、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如下图所示)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_____________处最先碳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________层温度最高。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为了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是什么,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
的实验装置。

请你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已知:二氧化碳
可以被使澄清的石灰水吸收,并使之变浑浊)
(1)实验时,广口瓶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
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
(选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揭去广口瓶外的黑
纸,观察到广口瓶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3+4=7分)
22.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每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1)求2m个水分子与多少个氧分子含有的原子总数相等?
(2)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6×10-26kg。

求一个氢原子的质量为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