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题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31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C .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D . 蜡烛:我受热就会熔化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 . 金刚石刻划玻璃C . 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D . 铜铝等金属丝用于作电线电缆3.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 鼻子闻B . 嘴巴吹C .耳朵听 D . 眼睛看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 . 元素符号是GaC . 属于金属元素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 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 H2SO4B . SO3C . SO2D . CO7. 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奎宁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B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5︰22︰5C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 . 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8. 蓝色的CuSO4 溶液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向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CuSO4 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产生大量气泡②产生蓝色沉淀③产生白色沉淀④溶液呈蓝色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④9.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1滴水中约有1.67×1021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A . AB . BC . CD . D10.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 S SO2B . CO2 COC . Fe Fe2O3D . H2O O211. 11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含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写在答题栏中)1.填涂答题卡使用2B铅笔,2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A.石墨B.金刚石C.铅D.二氧化锰2.下列净水方法中,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A.静置沉淀B.过滤C.蒸馏D.消毒杀菌3.2013年12月2日,我国“嫦娥3号”顺利升空。
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它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
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A.氧化物B.氧气C.水D.氧元素4.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③物理性质相似④是同一种物质⑤完全燃烧都生成CO2 ⑥都是黑色固体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②④D.③④⑥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石墨棒作干电池的电极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木炭用作吸附剂D.焦炭用于冶炼金属6.下列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2KClO3 2KCl + 3O2↑B.2H2O 2H2+ O2↑C.2KMnO4══K2MnO4 + MnO2 + O2↑D.H2O2 H2↑+ O2↑7.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在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 g过氧化氢和70 g水C.碳完全燃烧后生成CO2,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D.12g碳与40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8.两支试管中各注入5mL滴有石蕊试液的蒸馏水,通入CO2气体,然后一支试管加热另一支试管中撒入少量的活性炭,两支试管中颜色变化分别为:①红-紫-无②紫-红-紫③紫-红-无④无-红-无;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③9.下图所示的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10.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可读作()A.磷加氧气点燃后等于五氧化二磷B.四个磷和五个氧气点燃后生成二个五氧化二磷C.磷和氧气点燃后生成五氧化二磷D.每4份质量的磷和5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后生成2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11.有关Fe3O4+2C 3Fe+2CO2 ↑的反应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发生了还原反应B.Fe3O4具有氧化性C.反应前后固体总质量不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12.在化学反应A + B D中,加入A、B、C三种物质各10g,加热至反应结束后,测得A 已完全反应,生成D18g,则反应后混合物中C和B的质量比为()A.5:1 B.5:4 C.5:3 D.5:213.实验时,小明不慎将试管底部打破一个小洞,他将破试管废物利用,用来组装成了一套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还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022~2023年九年级上册12月月考化学题开卷有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武汉第三寄宿学校)
选择题以下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A、给物体加热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集中加热前,要上下移动试管,给试管内液体预热,原图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原图操作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不能用一盏酒精灯去引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使酒精洒出,引发火灾,故不符合题意;D、使用推盘天平称量物体时,应该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原图放反,故不符合题意。
选择题用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 品红在静止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 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A【解析】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在高空中变大了,而不是分子变大,错误,符合题意;B、品红在静止的水中扩散,是因为品红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水分子中间去了,正确,不符合题意;C、石墨和金刚石的硬度不同,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正确,不符合题意;D、干冰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选择题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它是种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叫作甲醛水(甲醛和水的混合物),俗称福尔马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gB.甲醛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C.甲醛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甲酸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没有运动D.无论甲醛水质量、浓度为多少,其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都为1:8【答案】B【解析】A、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6=30,故不符合题意;B、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一个甲醛分子中有1+2+1=4个原子,故符合题意;C、根据分子的特征:一切分子都在不断运动可得,甲醛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也在不断运动,故不符合题意;D、CH2O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H2O中也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甲醛水质量、浓度不同时,CH2O和H2O的质量不同,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不同,它们的质量比不同,故不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3-2024学年湖北省武汉市七一华源中学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1.冬天是充满乐趣的季节。
下列描述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烤火B.下雪C.起雾D.刮风2.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滴加少量液体B.过滤C.熄灭酒精灯D.氧气验满3.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我们必须掌握的技能。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氯化钠:NaCl 2B.2个氢分子:2H 2C.钙离子:Ca +2D.H 2 O 2中O元素化合价为-2价4.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光,可以制成电光源B.生活中通过过滤的方法将硬水软化C.图书馆、档案馆失火,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煤的大量燃烧可能会造成酸雨5.尿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有着显著的作用。
如图是合成尿素的微观示意图。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变化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氧化物一共有3种C.该反应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D.该反应中两种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16.我国的煤炭资源丰富,但液体燃料短缺。
通过“煤液化”技术,用煤和水制取甲醇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主要流程如图:关于该流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煤炭是混合物B.汽化炉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冷却器的作用之一,是将水蒸气冷凝D.该流程中,水可以循环利用7.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离子是显电性的微粒,所以显电性的微粒一定是离子C.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H 2 O和CO 2,所以该物质一定含有C、H元素8. HDPE膜是一种有极好的抗冲击性和防潮性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在建造火神山医院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探究HDPE膜的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将4.2g的HDPE膜样品在质量为m的氧气中点燃,恰好完全反应。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_7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 . 铜丝作导线——化学性质B . 蜡烛能燃烧——物理性质C . 冰川融化——物理变化D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氮气——化学变化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B .C .D .3. 目前部分城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A . 地面建筑产生大量粉尘B . 提倡居民公交车出行C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 . 提倡使用清洁能源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C . 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只有铜片上有划痕D . 生石灰加入一定体积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 . 镁B . 空气C . 硝酸铜D . 二氧化锰6. 物质X在 4.8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X+3O2RO2+2SO2,测得RO2 和SO2的质量分别为2.2g和6.4g,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 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4.3gB . 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C . X中含有R元素、S元素和O元素D . 产物为气态时都是空气污染物7.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 . V1mL水和V2mL酒精混合得到V3mL液体:V1+ V2= V3B .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 .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增大——分子间间隔增大D .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8. 下图是物质a、b、c、d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生成物中c与d的分子个数比为1:2B . 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改变D . 物质c可能是一氧化碳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由于碳原子的结构不同B . 石墨用做电极,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 . 用铅笔芯的粉末可使锁的开启变得灵活D . 有人不慎跌入多年未开启的菜窖时,不必采取防护措施,立即下洞救人10. 下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从石灰水中撤出11.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 .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2. 如图所示实验中,①④为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棉球,②③为浸过紫色石蕊溶液的干燥棉球.下列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是()A . ④比①先红,②、③不变红B . ①比④先红,②、③不变红C . ④变红,①②③不变红D . ①变红,②③④不变红13. 燃烧是一类重要的化学变化,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燃烧一定有火焰B . 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燃烧,一定会发生爆炸C . 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就是燃烧D . 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可以灭火14. 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B . 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禁止使用C . 改进燃煤炉灶,促进燃料充分燃烧D . 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15.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人类使用金属铝的年代早于铜、铁B . “真金不怕火炼”表明金(Au)在常温条件下也很难与氧气反应C . 不锈钢用于制作医疗器械D . 武德合金的熔点高,可用于制造保险丝16. 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A . 除去CO2中CO——通入氧气点燃B . 除去N2中的O2 ——通过灼热铜网C .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D .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17.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Fe>Cu>Ag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反应Cu+FeSO4═Fe+CuSO4可以发生B . 反应Fe+2AgNO3═2Ag+Fe (NO3)2可以发生C . 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颜色由无色变成蓝色D . 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18. 将适量的铜粉和镁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物质和无色滤液,则下列关于滤出的固体和无色滤液的判断正确的是()A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镁B . 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镁C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铜D . 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19.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得到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的质量关系(见图),请根据图象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Al>Mg>Fe>ZnB .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Mg >Al>Zn>FeC . 同质量的四种金属与足量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Al>Mg>Fe>ZnD . Al、Mg、Fe、Zn四种金属与酸反应得到氢气的质量比:20. 托盘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只质量相等的烧杯,在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
中考初三12月月考化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3、 C
4、 D
5、 D
6、 B
7、 A
8、 C
9、 C 10、 C 11、 B 12、 D 13、 A 14、 C 15、 B
二、生产生活应用题
16、(1)CaO+H2O=Ca(OH)2;(2)疏松多孔
17、(1)纯净物;
(2)不可再生能源;CO;硫;
18、(1)
(2)增加进气量,使甲烷充分燃烧
19、(1)H2O;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
(2)燃烧产物是水没有任何污染;
(3)NO
三、阅读理解题
20、(1)单质;观察颜色;
(2)+1;
(3)1,3,4
四、物质组成与变化分析
21、(1)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2)分子构成不同;
(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4))水蒸发是水分子间间隔变大,没有产生新分子,水电解产生了新分子
22、(1)
(2)
23、(1)燃烧需要有可燃物;
(2)乒乓球碎片;木屑的着火点比煤粉低;
(3)两个试管同时产生气泡,红墨水上移;二氧化锰和水泥块的接触面积不一样
24、(1)气体不纯、不易收集、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反应速率适中;
(2)在水下盖上毛玻璃片,移出水面
25、(1)
(2)霾中可能含有黑碳,也可能不含有;
(3)霾中可能含有不溶性有机物,它燃烧也会生成CO2;
交流研讨:集中供暖;汽车尾气
六、定量分析题
26、50%。
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真题
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冰融化成水B . 钢锭拉成钢丝C . 铁钉生锈D . 酒精挥发2.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读出液体的体积D . 液体的取用3. 下列措施﹣﹣理由之间,其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A . 白磷要保存在水中﹣﹣防止自燃B . 加油站严禁烟火﹣﹣防止爆炸C . 用扇子扇煤炉火﹣﹣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 真空包装食品﹣﹣防止缓慢氧化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 铁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D .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氧化铁,放出热量5. 下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的“○”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那么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A . ①④B . ②③C . ①③D . ②④6. 香烟烟雾中含有CO、CO2、SO2等气体,这3种气体的共同点是()A . 都含有氧分子B . 都是氧化物C . 都能燃烧D . 都有毒7. 下列化学符号中,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CuB . OC . H2D . C608.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 甲是SO2B . 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种类均不变D . 反应中,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9. 某养殖虾塘中对虾大面积死亡,调查得到的可能结论如下:①施用大量虾药②污水直接排放水域③种植水草④虾塘缺氧⑤化工厂排放废水,可能的原因有()A . ②⑤B . ①②③④⑤C . ②④⑤D . ①②④⑤10. 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A . 一种单质B . 一种化合物C . 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D . 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11. 下列关系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A . 物质变化中,分子一定发生改变B . 原子失去电子后一定形成阴离子C .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 . 10mL水和1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12. 我国铁路将进入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需把短轨连成长轨,常用反应:xAl+Fe2O3 Al2O3+xFe 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l2O3为氧化物B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 . 该反应方程式中的x为3D . 该反应会放出大量热13. 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 .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B . 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D .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必须的物质14.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正确的是()A . 通过蒸发,使盐酸浓度增大B . 通过燃烧,区分羊毛纤维和棉花纤维C . 通过蒸馏,将硬水变成软水D . 通过升温,将饱和食盐水变成不饱和二、填空题15. 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埚钳、⑧10mL量筒、⑨50mL量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所需的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称量一定质量的食盐________;量取8mL的水要用到________ 、________.可用于加热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 、________.16. 工业明胶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加工时要使用含有铬的鞣制剂,一次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高价态铬对人体的毒性非常强,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常见的重铬酸钾(K2Cr2O7)为橙红色晶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加热时能分解.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撞击能引起燃烧.与如酒精反应生成高价铬离子(根据这一原理,交警可以现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往往重金属铬超标”中的“铬”是指(填序号)A . 铬金属单质B . 铬元素(2)K2Cr2O7中各元的质量素比为K:Cr:O=________(3)以上描述中,属于K2Cr2O7的化学性质的是(写两点):、(4)铬有多种价态,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17. 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填字母)18. 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①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②结合图示分析,该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_.(2)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大部分是含盐很高的海水.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从成分的角度考虑,你理解的“海水淡化”是指________;实验室有一杯海水,要将其变为纯净的水,你认为最可行的方法是________.19. 在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1)重要的签字须用碳素墨水笔,这是因为碳单质常温下________;(2)冶金工业可利用一氧化碳的________性来炼铁;20.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1)由表中空格处元素组成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2)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A . 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B . 各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不同C . 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钠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原子的________决定.(4)化学反应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锂是制作手机电池的原料,手机通话时电池中贮存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21. 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氮气,属于__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3)操作a的名称________,实验室进行此操作时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4)写出NH4Cl的一种用途________.22. “8.12”天津大爆炸造成了巨大损失,此次涉事公司网站显示,该公司仓储蓄业务的部分商品类别如下: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压缩天然气等;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如硝酸钾、过氧乙酸等;腐蚀品,如烧碱等;电石;毒害品,如氰化钠等…(1)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________.(2)在害品中含有剧毒化学品氰化钠(NaCN),其中N显﹣3价,则C的化合价为________.(3)电石遇水会剧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X,则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4)过氧乙酸常用作消毒剂,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5)实验室中需配制4%的烧碱溶液200g,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g,配制过程中除了用到天平、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23.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一般不用D装置收集CO2的原因是________;(3)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4)若选择E装置用排水法收集O2 ,具体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三、简答题24. 根据问题填空:(1)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金属材料.生活中某些食品包装内放一小包铁粉,作用是什么?(2)某同学在探究铝与稀盐酸的反应时,发现打磨过的铝片反应比未打磨过的铝片反应剧烈,请解释原因可能是什么?(3)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请分析滤液中所含溶质情况?25. 根据实验填空:(1)如图为教材中的硫燃烧实验,为什么要在瓶底放少量水?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也放少量水,其作用是否相同?请说明原因.(2)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剧烈,那么影响可燃物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哪些呢?(3)实验结束后,为减少二氧化硫的逸散,须立即熄灭硫,可采取什么方法?依据的灭火原理是什么?(写出一点即可)。
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试卷(带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1.(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用高梁、玉米酿酒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石油化工产品C.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煤气D.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用高梁、玉米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B、石油加热蒸馏出多种石油化工产品是利用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C、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煤气生成了一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D、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说明有新的物质甲烷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2分)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B.白磷在密闭的锥形瓶中燃烧,反应前后质量相等C.50g糖溶于200g水中,制得250g溶液D.加热高锰酸钾制到氧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高锰酸钾质量少了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因为质量守恒定律是对化学变化而言的,不适合物理变化,所以在解答时先判断该变化是否有新物质生成,从而判断该反应是否为化学变化,然后在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作出判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煤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并且煤在燃烧时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虽然煤燃烧后留下的灰烬的质量比煤的质量少了,但是依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燃烧的煤的质量应该等于灰烬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故A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B、白磷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以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B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C、糖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C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被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等于剩余固体和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之和,故D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C.点评: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化学变化,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3.(2分)化学方程式2CO+O2 2CO2的读法正确的是()A.两个一氧化碳分子加上一个氧分子等于两个二氧化碳分子B.一氧化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D.在点燃的条件下,每28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有两种,其一是质的读法,其二是量得读法;针对各选项需分析解决.解答:解:A、注意在化学方程式中“+”和“=”的读法应分别读“和”、“生成”,不像数学计算一样的读法;故A错误;B、注意在化学方程式中“+”和“=”的读法应分别读“和”、“生成”,不像数学计算一样的读法;故B错误;C、这是一种质的读法,说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即可;故C正确;D、这是化学方程式的一种量的读法,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读出,但读的量不正确,应该是“每56份质量的一氧化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88份质量的二氧化碳”;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注意考查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掌握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对解释此题帮助很大.4.(2分)有H2、O2、N2的混合气体21g,点燃后完全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则剩余气体不可能是()A.H2和N2的混合气体B.3gN2C.O2和N2的混合气体D.H2、O2和N2的混合气体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混合气体在点燃时发生氢气与氧气的反应,利用氢气和氧气反应的质量关系来分析可能存在氢气过量或是氧气过量,若3g气体为氮气,则18g混合气体中氢气和氧气恰好完全反应.解答:解:由2H2+O2 2H2O可知,氢气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的质量比为4:32=1:8,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氮气,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分别为2g、16g,且恰好反应完全,故B可能;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混合气体,可能为氮气和氢气,故A可能;则若反应之后恢复至常温得到3g气体为混合气体,可能为氮气和氧气,故C可能;点燃后完全反应后的混合气体中一定不会有氢气和氧气同时存在,故D不可能;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气体的成分的分析,利用点燃时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过量的问题,注重对学生思维严密性的训练.5.(2分)在反应A+3B═2C+2D中,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A.4:3 B.12:11 C.11:12 D.3: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及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3.6gD,先计算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生成的C的质量,最后计算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解答:解:由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7:8,已知2.8gA和一定量的B完全反应,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则A+3B═2C+2D7 8×32.8g x,解得x=9.6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C的质量为2.8g+9.6g﹣3.6g=8.8g,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9.6g:8.8g=12:1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及质量守恒定律来计算物质的质量之比,明确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与代入化学反应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应用质量守恒来计算物质的质量.6.为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激性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以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Ⅹ+6H2O,则X 的化学式为()A.H2SO4 B.SO3 C.SO2 D.CO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由题干中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方程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2个硫原子和18个氧原子,右边有4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14个氧原子和2个X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2个X分子含有2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即1个X分子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为SO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推断物质的化学式.难度较小.7.(2分)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其中:“”“”“”分别表示A、B、C三种不同的分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4:1:3 B.3:1:2 C.4:1:2 D.3:1: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参加反应的该物质的微粒个数;分析图中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关系,确定反应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解答:解:反应前有4个A分子和1个B分子,反应后有2个C分子和1个A分子;去掉未反应的1个A分子,得出各物质微粒反应的数目关系如下图:由上图可知:该反应由3个A物质的分子与1个B物质的分子进行反应生成2个C物质的分子,得出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1:2.所以,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计量数是参加反应的微粒个数,不参加反应不计算在内.如题中参加反应的A物质的分子个数是3个而不是4个,其中有1个A物质的分子不参加反应.8.(2分)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需要5.6g氧气,同时只生成4.4g二氧化碳和2.7g水,则该化合物中()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C.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以知道,该反应中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以知道在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至于是不是含有氧元素,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及水中的氧元素的质量来进行判断.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及质量不变,所以可以判断在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而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00%=3.2g,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00%=2.4g,所以二氧化碳和水中所含氧元素的总质量为:3.2g+2.4g=5.6g,这与所消耗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所以结合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可以得出在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分析题给的四个选项可以得出选项A与我们的判断相符合.故选A.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求算物质的组成.9.(2分)把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物质 A B C D反应前质量/g 19.7 8.7 21.6 0.4反应后质量/g 待测17.4 0 3.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C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一定是单质B.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的质量为19.7gC.反应过程中,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B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17.4克﹣8.7克=8.7克;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3.6克﹣0.4克=3.2克;C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减小的质量=21.6克﹣0=21.6克.总上分析,增加的质量=8.7克+3.2克=11.9克,减小的质量是21.6克,所以A的质量是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21.6克﹣11.9克=9.7克.因此反应物是C,生成物是A、B、D.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表格中数据可知,B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17.4克﹣8.7克=8.7克;D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3.6克﹣0.4克=3.2克;C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减小的质量=21.6克﹣0=21.6克.总上分析,增加的质量=8.7克+3.2克=11.9克,减小的质量是21.6克,所以A的质量是增加的,是生成物,增加的质量=21.6克﹣11.9克=9.7克.因此反应物是C,生成物是A、B、D.A、综合分析,C→A+B+D,比如:碳酸铵分解成氨气、二氧化碳、水,故A错误.B、综合分析,A的质量是增加的,增加的质量是9.7克,所以最后A的质量=9.7克+19.7克=29.4克,故B错误.C、综合分析,B增加的质量是8.7克,D增加的质量是3.2克,所以物质B和物质D变化的质量比为8.7:3.2=87:32,故C错误.D、综合分析,A增加的质量是9.7克,C减小的质量是21.6克,若物质A与物质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和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化学反应前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之和,注意:质量是指各物质的参加反应的质量.10.(2分)下列反应或作用中不产生二氧化碳的是()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C.在空气中点燃木炭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学科交叉型;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循环,由学过的知识可知:木炭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得到氧生成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遇到酸会产生二氧化碳;单质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消耗二氧化碳生成氧气.解答:解:A、用赤热的木炭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B、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和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C、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D、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氧气,消耗二氧化碳.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其中二氧化碳的循环是碳循环的重要途径.有关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要记牢,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化石燃料的燃烧,消耗途径主要是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溶解并生成石灰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2分)下列叙述属于CO和CO2在化学性质上的区别的是()A.二者所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同B.炭充分燃烧生成CO2,不充分燃烧生成COC.CO有还原性,CO2有氧化性D.CO2的水溶性大于CO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二者所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属于化学性质;B、根据碳的可燃性分析;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有氧化性;D、物质的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解答: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含碳的质量分数不同,但不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B、碳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的情况下生成一氧化碳,但这是碳的化学性质,而非二者的区别,故错误;C、一氧化碳有还原性,二氧化碳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在此反应中二氧化碳提供了氧元素,因此具有氧化性,故正确;D、CO2的水溶性大于CO,正确,但是物质的水溶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并且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对比,要细心分析才能选出正确答案.12.(2分)小明家的厨房中有①食盐;②食醋;③酱油;④味精;⑤碎鸡蛋壳等.他想做一个家庭小实验,制取并证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于是他找来一个玻璃杯和一支蜡烛,小明要完成该实验,还应选择上述哪些物品?()A.①②B.①②④C.②⑤D.①②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碳酸盐和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食盐是氯化钠,食醋的成分主要是醋酸,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钙,味精的主要成分的谷氨酸钠,可以据此分析并作出判断.解答:解:根据各物质的主要成分分析可知,鸡蛋壳和醋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而食醋中含有醋酸,即只需②⑤与题给的仪器结合就可以完成此家庭小实验,而氯化钠和味精都难以产生二氧化碳,分析四个选项可以知道C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物质对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了考查,解题时只要掌握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即可顺利解题.13.(2分)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和下列过程无关的是()A.人和动物的呼吸B.发展利用氢燃料C.含碳燃料的燃烧D.植物的呼吸作用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人和动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也能产生二氧化碳,但是发展利用氢燃料却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A、人和动物的呼吸产生二氧化碳;B、氢气燃烧产物是水,没有消耗和产生二氧化碳,故发展利用氢燃料与二氧化碳的循环无关;C、含碳燃料的燃烧也能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D、植物的呼吸能产生二氧化碳.故选B.点评:虽然人和动植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等多种途径都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但植物的光合作用却能消耗二氧化碳,所以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保持不变.14.(2分)某同学为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马路上喷洒石灰水②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③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控制助力车数量.这些建议中,你认为切实可行的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的措施,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机动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要解决助力车污染空气问题,就要对尾气进行处理,可以安装尾气处理装置、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控制助力车数量等措施.解答:解:A、喷洒石灰水主要是消毒,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会造成二次污染.故选项错误;B、在助力车尾部燃烧尾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措施③不可用.故选项错误;C、喷洒石灰水主要是消毒,故选项错误;D、改进助力车发动机结构、控制助力车数量都可以减少污染.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汽车尾气是城市污染的主要途径,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当然助力车尾气处理也要考虑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2分)CO2和O2是自然界中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两种气体,它们的相同点是()A.都能灭火B.都能供给呼吸C.都是无毒D.都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可以根据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不能灭火.B、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C、都是无毒、无味的.D、氧气不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才能确定它们的用途.16.(2分)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分析:因超临界二氧化碳与水相似,所以在考虑超临界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时,应结合着水的相关性质来考虑.解答:解:因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所以超临界二氧化碳能做溶剂.且不燃烧.超临界二氧化碳只是二氧化碳的一种形态,所以它和干冰的化学性质一样.故选B点评:我们在做信息给予题时,应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所给信息,来完成题目.同时,在做题是不能想当然,应和我们所学知识紧密结合.17.(2分)下列气体中,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A.O2 B.H2 C.CO2 D.CH4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收集气体的常用方法有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两种,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气体;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密度的用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小于空气的用向下排空气法.我们据此判断各个选项中的气体是否符合题意.解答:解:A、氧气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两种收集方法.故A不可选;B、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密度,并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可选;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可选;D、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可选.故选C.点评:本题以选择的形式考查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同时要同学们了解常见气体的性质.18.(2分)可用同一化学原理解释的下列现象是()①久置的石灰水液面上出现一层白色薄膜;②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③为了使刚用石灰浆刷过的墙壁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一盆炭火;④向紫色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试液变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每一现象推断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结论.解答:解:①由于石灰石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而出现白膜,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②由于吹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产生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③木炭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石灰乳中氢氧化钙反应产生水,因此墙壁会更潮湿,反应原理为:CO2+Ca(OH)2=CaCO3↓+H2O;④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其反应原理为:CO2+H2O=H2CO3;综上所述,故①②③属于同一反应原理,故答案A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试题,要充分理解每一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或利用物质的用途,准确把握每一反应原理进行归类,即可得出正确答案.19.(2分)以下方法不能用来区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无色气体的是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的气体;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试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⑥点燃,看能否燃烧()A.①②B.③⑤C.③⑥D.①③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进行分析:二者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和还原性且有毒;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解答:解: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能区分;②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能区分;③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的气体;二者都是无味的气体,且一氧化碳有毒,不能闻气味,故不能区分;④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一氧化碳能使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能区分;⑤在密闭容器中用活的昆虫试验,观察昆虫是否死亡;二者都不能供给呼吸,昆虫都会死亡,不能区分;⑥点燃,看能否燃烧;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一氧化碳能燃烧,能区分.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20.(2分)(2003•南通)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考点:碳、一氧化碳、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一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原理分析即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O+CuO CO2+Cu;木碳与氧化铜反应方程式为:C+2CuO CO2↑+2Cu.解答:解:CO、C与CuO反应的原理分别是:CO+CuO CO2+Cu;C+2CuO CO2↑+2Cu.A、观察化学方程式可知,这两个反应中CuO均失去O,所以CuO均做氧化剂,被还原,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故A正确;B、在C+2CuO CO2↑+2Cu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C、观察化学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加热即可,不需高温,故C错误;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的气体虽然是无毒的二氧化碳,但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如果CO过量,导出的气体中含有有毒的CO;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木炭会与生成的二氧化碳反应.所以反应导出的气体并不都有毒.故D错误.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发生的是还原反应;在化学。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碳酸饮料B.自来水C.海水D.蒸馏水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氧气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镁带C.硫粉D.铁丝4.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5.“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6.下列物质不含金属元素的是( )A.Ca(OH)2B.HClC.MgOD.Fe3O4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8.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 )A.氢气B.甲烷C.酒精D.氧气9.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1.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观察颜色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C.滴加澄清石灰水D.伸入燃着的木条1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 2B.H 2O 2C.H 2CO 3D.N 2H 413.下列试剂瓶标签中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2O 2Fe 3O 4B.H 2O 2O 2↑+H 2↑点燃2MnO C.2CuO+C=2Cu+CO 2↑ D.Na 2CO 3+HCl=NaCl+H 2O+CO 2↑15.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C.元素符号是Ni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16.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化石能源17.下列灭火措施对应的灭火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灭火措施灭火原理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降低着火点B 风将蜡烛吹灭隔绝空气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 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移除可燃物18.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湖北省武汉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B、反响⑥是二氧化碳转化氧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实现,光合作用不是放热反响,故 B 不符合题意; C、反响③是二氧化碳转化为水,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故 C 符合题意;
D、水分解生成两种气体,一般不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X 与氧气相互转化,二氧化碳转化为 X,水通电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 12 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研碎胆矾 果榨汁
B. 食物变质
2.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C. 酒精挥发
D. 水
A.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B.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 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D.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定是单质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X 是水。
7.【解析】【解答】A、通过Ⅲ中黑色固体变红不可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 H2 和 CO,只能得出混合气体中 H2 和 CO 至少存在一种,故 A 不符合题意;
B、根据分析可知,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H2 和 CO2 , 可能存在 CO,故 B 不符合题意; C、IV 中白色固体变蓝,能说明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H2 , 故 C 符合题意; D、气体通过Ⅲ时,氧化铜失去了氧元素,发生了复原反响,故 D 不符合题意。
【分析】A、根据过滤的操作及本卷须知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方法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分 析 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4.【解析】【解答】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响,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能与氢氧化钙 反响,能除去二氧化碳,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 B 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20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变化过程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 . 石墨导电B . 粉尘爆炸C .金属拉成丝D . 活性炭吸附毒气2. 下列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微粒①易得到电子B . 微粒②和④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属于同种元素C . 微粒③易形成+1价金属阳离子D . 微粒④带两个单位正电荷3.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 点燃酒精灯B . 倾倒液体C . 称量固体D . 加热液体4.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 .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 . 用肥皂水不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 . 将黄河水经沉降、过滤、吸附,灭菌等净化操作后,可供人们生活用水D . 水体有一定的自净功能,部分工业污水可直接排放5. 甲醛用作农药和消毒剂,下列关于甲醛(化学式为CH2O)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从类别上看,甲醛属于化合物B . 从变化上看,甲醛完全燃烧只生成水C . 从宏观上看,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D . 从微观上看,1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6.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镁条能在CO2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CO2 2MgO+C。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该反应说明镁着火时不能用CO2扑灭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该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只生成白色固体D . 该反应中CO2能支持燃烧7.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 . 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 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C . 溶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 溶质在溶解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8.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反应属了化合反应B . 反应物甲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丁的质量C . 反应前后元素不变,分子数不变D . 甲的化学式为9. 下列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CO2+H2O=H2CO3②2NaHCO3 Na2CO3+H2O+CO2↑③2H2S+O2 2S+2H2O④2NaOH+CuCl2=Cu 2↓+2NaCl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③④10. 类推是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12月份九年级化学月考题.doc
2012-2013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选择题答题栏:为一1价,则P 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 lD.-3 11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包括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是不活泼的 单质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127 Ca 40 Cu 64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的正确答案填在试卷后 面的答题栏中,答在原题上无效。
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下列各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①原子的数目 ②分子的数目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A.①③④⑤ 1. 2. ⑥原子的种类B.①③④⑥C.①④⑥D.①③⑤ 氢气是一种理想新能源,但目前只在火箭发射等少数情况下使用,主要原因是 A.氢气的燃烧产物对环境有影响 B.制备氢气耗能大、成本高 C.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 D.燃烧时产生热量低于同质量其他燃料化学方程式3Fe + 2O 2 — Fe 3O 4可读作( ) A.铁加氧气等于四氧化三铁 B.三个铁加两个氧气等于一个四氧化三铁 C.铁和氧气点燃后生成四氧化三铁 D.铁加氧气点燃等于四氧化三铁 4. 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该物质一定含有 (A.碳元素和氧元素B.氢元素和氧元素C.氢元素和碳元素D.只含有碳元素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B. AI2O3C.SiO?D. Fe3()46. 下列化学式中,书写辛冒误的是 B.氧化镁 3.7. 8- A.CaO C.SiO 2 A. B. C. D ・下列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与其它三种金属都能发生置换反应Fe C> Zn D 13.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
山东省青岛市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 (2018九上·东台期中) 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洗净的铁锅常会出现锈渍B . 天热吃雪糕时,发现雪糕慢慢熔化C . 放在衣柜里樟脑球逐渐变小D . 夏天从冰箱取出瓶子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2. (2分) (2017九下·中山期中)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 . 检查装置气密性B . 取用固体药品C . 加热高锰酸钾D . 熄灭酒精灯3. (2分) (2018九上·番禺月考)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A . 镁+氧气氧化镁B .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 . 氧化汞汞+氧气D . 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4. (2分) (2018九上·彝良期末)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黄色火焰B . 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C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2分)如图所示的微观变化与下列反应及反应类型对应正确的是()A . 2CO + O2 ==2CO2化合反应B . 2HI + Cl2 == 2HCl + I2置换反应C . 2H2O ==2H2↑ + O2↑分解反应D . 2HCl + CuO ==CuCl2 + H2O复分解反应6. (2分)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B .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 .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D .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7. (2分)(2017·黔西南)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及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 ,关于青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 不属于有机物B . C15H22O5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100%C . 一个青蒿素分子含有11个氢分子D . 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5:22:58. (2分)如图的反应中,甲、乙、丙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2,则从图示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A . 生成物一定属于氧化物B . 原子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变化C . 该反应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 乙分子中A与B的原子个数比为1:29. (2分) (2016九上·重庆期中) 酉阳正在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相信你对环境保护已有了新的认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环卫工人可以直接将垃圾堆放到人烟稀少区B . 清洁工就地将落叶焚烧C . 对餐饮业的油烟排放进行严格把关D . 周边农区禁止喷洒农药10. (2分)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 . 原子的排列方式影响着物质的性质C . 碳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CO2D . 一种元素只能形成一种单质11. (2分)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错误的是()A . 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 .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将油污溶解形成溶液C . 把铅加入锡中制成合金焊锡,结果是降低了熔点D . 铵盐与某物质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该物质可能是熟石灰12. (2分) (2015九上·黄冈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 . 氧气B . 氢氧化钠C . 高锰酸钾D . 二氧化硫13. (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 电解水时与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C . 棉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D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4. (2分)下列说法中,你认为不科学的是()A . 食用加碘食盐可防治碘缺乏病B . 用燃烧的方法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C . 多食水果和疏菜能补充维生素D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二、填空题 (共9题;共56分)15. (2分)当玻璃仪器上附着的水既不________,也不________,表明仪器已洗干净.16. (7分) (2019九上·滨海期末) 自然界中碳循环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化学试题
2021-2021学年九年级化学12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第I卷选择题〔一共24分〕一、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一小题3分,一共24分,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以下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刻舟求剑轮胎爆炸B. 蜡炬成灰汽油燃烧C.滴水成冰光用D.大海捞针灯泡发光2.化学实验既要操作标准,更要保障平安。
如下图实验根本操作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给液体加热 CO2并验满3. 三甲基一氯硅[〔CH3〕3SiCl是〔〕A. 保存三甲基一氯硅时应密封防水B. 三甲基一氯硅充分燃烧的产物之一是二氧化碳C. 三甲基一氯硅由四种元素组成D. 三甲基一氯硅由碳、氢、硅、氯四个原子构成4.如图表示的是纯洁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假设整个大圆圈代表纯洁物,那么在以下选项里面,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A. ①单质、③氧化物B.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 ①单质、③化合物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5.以下关于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正确的选项是〔〕①用于排水法搜集氧气:C中充满水,由B进气,A排放水②用于搜集二氧化碳:A进气,B排放空气③用于搜集氢气:B进气,A排放空气④用于洗气,除去H2中少量CO2:C中足量石灰水,A进气,B出气⑤用于测量CO2的体积,C中充满水,B进气,A出水,计算溢出水的体积.A. 全正确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③④6.在一密闭容器内参加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响,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该反响为分解反响B. 丙可能为该反响的催化剂C. 参加反响的乙、丁质量比为3:27.有关以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假如听到锋利的爆鸣声,那么氢气不纯B..8.木炭粉(假设木炭粉中不含其他杂质)和氧化铁〔Fe2O3〕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响。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45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下列常见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干冰升华B . 石灰石中加入盐酸C . 木炭吸附有色气体D . 黄铜在紫铜上刻画2.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A .B .C .D .3. 不能区别O2和CO2两种无色气体的方法是()A . 用稀盐酸检验B . 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C .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D .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4. 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 . 青铜B . 铝C . 钢D . 生铁5.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A . 甲烷B . 二氧化碳C . 氧气D . 氮气6. 古代字画能长期保存,是由于单质碳在常温下具有()A . 稳定性B . 氧化性C . 还原性D . 助燃性7. 为了解决人们饮水问题,某地对河水进行净化,进而达到饮用水的标准。
下列采取的净化步骤合理的操作顺序是()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杀菌消毒(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过滤A . ③④①②B . ③①④②C . ①②③④D . ①③②④8. 为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是依次减弱的,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其中不必进行的是()A .B .C .D .9. 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 . 密度不同B . 用途不同C . 碳燃烧的条件不同D . 分子的构成不同10. 北京市为减轻大气污染,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中的有害气体CO、NO转化为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毒混合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O+2NO N2+2X,则X的化学式()A . O2B . H2OC . NO2D . CO211. 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该反应中共有三种原子B . 图中反应物都是化合物C . 该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D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12. 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44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单选题1.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食物腐烂B . 冰雪融化C . 汽油挥发D . 麦磨成面2. 在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A .B .C .D .3. 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想,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 水变为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间隔增大B . 干冰升华﹣分子的体积变大C . 氧化汞受热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D . 闻到远处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4. 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 生铁制成铁锅B .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 铜丝作导线D . 氢气作高能燃料5.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认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 冰箱内放置木炭除异味B .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 . 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D . 用燃着的木条检查液化石油气的泄漏6. 近年全国多数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雾霾天气,从而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空气质量的关注。
下列行为和举措,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 . 力推火力发电B . 节日燃放烟花C . 露天焚烧垃圾D . 机动车限号行驶7. 现已探明我国南海海底深处有一种固体——“可燃冰”,其化学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 可燃冰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 可燃冰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 . 可燃冰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20:8D . 可燃冰分子中CH4和H2O的质量比为1:88. 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B . 生成物是混合物C .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D . 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9. 下列对化学用语的书写或表述正确的是A .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 . 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C . ——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5.85 gD . 碳酸钠——NaCO31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B . 氯化氢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氯原子构成的C .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D . 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11.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B . 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C . 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D . 净化水的方法有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2.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真题
九年级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1. 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 . ①②⑤⑥B . ①②③⑤C . ①②⑤⑦D . ③④⑥⑦2. 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氨气和氧气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 4X+6H2O,则X的化学式是()A . N2B . N2OC . NOD . NO23.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2302010反应后的质量/gm39516A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 . 甲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 . 反应过程中乙、丙变化的质量比为3:5D . 丙可能是单质4. 某化学反应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M+氧气,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M 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 . 只含有C,H元素C . 含有C,H,O三种元素D . 无法确定5. 下列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B .氯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C .锌粒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D .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6. 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 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A .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B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C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D .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7. 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 . 铁在氧气中燃烧2Fe+3O2 2Fe2O3B . 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C . 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守恒定律2P+O2 P2O5D . CO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8. 下列关于碳单质的用途及原因分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用途原因分析A石墨可用作电极石墨可导电B金刚石可用来刻画玻璃金刚石硬度很大C活性炭可用于消毒面具活性炭具有吸附性D焦炭用于冶金工业碳具有氧化性A . AB . BC . CD . D9. 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10. 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CO2和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都能选用的装置是()A .B .C .D .11. 实验室制取干燥的CO2气体,不会用到的装置是()A .B .C .D .12. 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A . 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B . 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C .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D . 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的石灰水13.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 . 教科书循环使用B . 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 . 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14.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有毒B . 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C . 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D . 光合作用会消耗二氧化碳15. 向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A . 红色﹣紫色﹣红色B . 紫色﹣红色﹣紫色C . 红色﹣紫色﹣蓝色D . 红色﹣无色﹣红色16. 对比分析不同物质的共性与差异性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下列关于CO2和CO的各项对比,有错误的是()选项共性差异性A均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B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不同C均能与水化合化合时现象不同D常温下均是无色气味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不同A . AB . BC . CD . D17. 如图所示实验能够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①不能燃烧②不能支持燃烧③还原性④密度比空气大⑤密度比空气小.A . ①②③B . ②③④C .①②④D . ①②⑤18. 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CO2与CO的比较,错误的是()A .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可用于光合作用B . 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难溶于水C . CO2无毒,CO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D .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19. 如图,将充满CO2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的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①试管内液面上升②试管内溶液变红③试管内液面不上升④试管内溶液变蓝⑤试管内溶液不变色.A . ①②B . ①④C . ②③D . ③⑤20. 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①CO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②CO2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③CO2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④CO2不支持燃烧.A . ①②B . ②③C . ③④D . ①④21. 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 . 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器B .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 . 二氧化碳能用来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D . 二氧化碳用作气体肥料22. 为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杂质,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 . 将气体点燃B .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 . 将气体通入硫酸溶液中D . 将气体通过灼热氧化铜23. 你认为下列传闻缺乏科学依据的是()A . 冬天,某村有一家人关门闭户在家烤火,导致全家煤气中毒B . 某地有个神秘的“死亡谷”,野兔和狗等低矮的动物走进去常会窒息而死C . 有人声称他发明了一种催化剂,只需添加少量,就能将水变成汽油D . 有人因误服假酒而导致中毒死亡24. 区别CO和H2最好的方法是()A . 利用它们的溶解性B . 利用它们的还原性C . 据它们燃烧时的火焰不同D . 根据它们燃烧后的产物不同25. H2、CO、C都可以用来在高温下冶炼金属,主要原因是()A . 它们在燃烧时都能放出大量的热B . 它们都具有还原性C . 它们都是非金属单质D . 它们都具有可燃性二、填空题26.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A、E装置连接时,应将A装置的导管a与E装置的导管________(选填“b”或“c”)相连接.检验E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2)将A,B装置连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可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是________.(3)将A,C装置连接,可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用E装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取下双孔橡皮塞,将瓶中的气体沿D 装置烧杯左侧内壁缓慢倒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这些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________,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27.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规律,我能运用此规律解答下列问题:(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2CO2+3H2O (反应条件已略去),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在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A与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所下所示: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b、4种物质中只有D属于氧化物c、反应前后,氮元素化合价升高d、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8. 甲、乙、丙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氧气、氮气、空气中的一种,试根据如图所示操作及发生的现象,判断甲、乙、丙各瓶中所盛的是哪一种气体?则甲瓶中是________,乙瓶中是________,丙瓶中是________.29. 在①氯化钠;②过氧化氢溶液;③高锰酸钾;④二氧化锰;⑤二氧化碳;⑥水;⑦空气;⑧氧气;⑨铁等物质中,选择合适的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2)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4)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__.三、推断题30. 碳和碳的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_;(2)在物质分类中,X属于(填字母序号);A . 单质B . 混合物C . 化合物D . 氧化物(3)从中选择碳的一种氧化物,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_______;(4)写出图中转化关系中属于化合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实验探究题31. 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1)②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2)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任答一点);若用E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______时才能收集.(3)写出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______.五、计算题32. 加热1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9.36g.计算:①生成多少克氧气?②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③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梅岭中学九年级化学质量检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a 40 Fe 56Cu 64 Zn 65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氮B.加碘盐C.食用醋D.高钙奶2.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薄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B.延展性C.导热性D.抗腐蚀性3.下列关于O2、CO2、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A.青铜B.铝C.钢D.生铁5.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8 B.属于金属元素C.原子中的质子数是28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g6.火箭推进器中盛有N2H4和H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H4+2H2O2=R+4H2O,其中R的化学式为A.N2B.N2O4C.NH3D.NO27.实验室用KClO3制氧气并回收MnO2和KCl,下列操作不规范的是A.用装置甲收集氧气B.用装置乙溶解完全反应后的固体C.用装置丙分离MnO2和KCl溶液D.用装置丁蒸干分离后的溶液得KCl晶体8.最近“纸火锅”(如图)逐渐流行起来。
“纸火锅”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
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D.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9.塑化剂是一种化工原料,属于致癌物,不能用于食品添加剂。
其最常见的品种是DEHP。
下列关于DEHP(化学式为C24H38O4)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氧化物B.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24:38:4C.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12:19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73.8%10.下列关于S+O2点燃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11.以下是四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圈代表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置换反应的是A.B.C.D.12.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A.B.C.D.13.在化学反应:2Mg+CO2点燃2MgO+C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A.C B.Mg C.MgO D.CO214.下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
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A .20~40℃B .60~80℃C .230~250℃D .300~320℃15.一块不纯的铁质量为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放出0.2克氢气,已知所含杂质是碳、铝、铜、锌、镁中的三种。
下列各组杂质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A .碳、铝、铜 B .铝、铜、锌C .铜、镁、锌D .碳、铜、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有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错选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6.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A .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白酒和白醋B .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可除去其表面的铁锈C .直接用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D .过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可除去容器内的氧气17.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下列图像不能正确表示产生的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1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19.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热浓硫酸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20.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然后向左盘的烧杯中加入5.6g铁,反应物之间恰好完全反应。
欲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可向右盘的烧杯中加入A.5.6g锌B.5.6g铝C.5.6g镁D.5.6g碳酸钙非选择题21.(12分)用化学用语表示:(1)①2个氖原子▲;②水瓶内壁镀的金属是▲;③海洋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④缺少▲元素会得侏儒症。
(2)选用符合要求的物质的字母填空:A.氯化钠B.干冰C.氧气D.氮气E.石墨①常用作电池电极的是▲;②常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③常用作厨房调味剂的是▲;④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曾青得铁则化为铜▲;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③铝和稀硫酸的反应▲;④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
高温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4)反应可制得高纯度的硅,同时生成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8分)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备实验(A~F为装置编号)。
(1)写出图D装置中甲仪器的名称▲。
(2)用A装置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其中二氧化锰起▲作用;收集氧气可以选择▲(填装置编号)。
(3)实验室制取H2通常选择下列药品中的▲(填药品序号)。
a、浓盐酸b.锌粒c.铁块d.稀硫酸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可以是▲(填装置编号)。
(4)常温下,可用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H2S)气体,若要控制滴加液体的速率,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装置编号)。
(5)制取气体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按F图所示操作,结果在导管口未看到气泡,其可能原因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填序号)。
a.将烧杯换成水槽b.导管深入水中位置过深,气体无法逸出c.将水换成冰水d.先用手捂住试管壁,再将导管另一端插入水中23.(8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②表示的是▲。
(2)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达到稳定结构易▲(填“得”或“失”)电子。
②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相同。
③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不同。
(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则a的值为▲,根据表格中数据,请完成相关的化学方程式4CH4+7O2= ▲。
(反应条件略)24.(8分)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反应生成一种常见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
小明很好奇,设计如下实验探究铁粉与水蒸气反应后的产物。
(1)试管尾部放一团湿棉花的目的是▲。
(2)探究生成的气体是什么?用燃着的木条靠近肥皂泡,有爆鸣声,稍后有肥皂泡飘到空中。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探究试管中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初步验证】试管中剩余固体为黑色,能全部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剩余固体是▲;猜想二:剩余固体是▲。
【实验探究】验现象及结论【实验结论】铁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8分)工业上可以用FeSO4制取铁。
方案一:(1)已知FeSO4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Fe2O3和两种硫的氧化物,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中完成反应②时,固体颜色的变化是▲。
方案二:已知FeCO3高温FeO + CO2↑ C +CO2高温2CO(3)硫酸铵在农业上可以用作氮肥,其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反应Ⅱ中往往还加入碳酸钙,碳酸钙能将煤燃烧生成的含硫物质除去。
焙烧时间与铁金属化率的转化关系如图:(4)曲线a、b差异的原因是▲。
(5)反应Ⅱ加入煤的作用是▲、▲。
粗铁粉中一定含有的杂质为▲。
【反思】工业上常采用方案二制取粗铁粉。
请分析不用方案一的原因是▲。
26.(16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
工业炼铁把铁矿石和焦炭、石灰石一起加入高炉,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中,石灰石起的作用是▲。
(一)甲组同学在学习炼铁的相关内容时,对炼铁时还原剂的选择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单质碳也具有还原性,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什么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猜想与假设】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不易完全。
【进行实验】①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一份与足量的碳粉均匀混合放入图1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②图1装置A和B两组实验同时开始进行。
在图1装置B的反应中,实验开始前应先▲(选填“通CO”或“加热”);实验结束后应继续通入CO直至冷却至室温,其原因是▲。
【实验现象】当图1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完全由▲时(选填“红色变为黑色”或“黑色变为红色”),图1装置A的试管中仍有▲。
【解释与结论】焦炭和铁矿石都是固体,接触面积小,反应确实不易完全,这可能是工业上不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直接还原铁矿石的一个原因。
【完善实验】联想到单质碳的一些化学性质,甲同学认为在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可能还会有CO产生。
为了证明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含有CO和CO2,将该气体通过图2的检验装置。
图2A装置中的试剂是(写名称,下同)▲,图2B装置中的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用以吸收二氧化碳(2NaOH+CO2═Na2CO3+H2O );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2存在的化学方程式▲;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经过检验,证实碳还原氧化铁所得的气体中确实含有CO和CO2。
(二)精还原铁粉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其进行下列研究:【物质制备】利用绿矾制备精还原铁粉的工艺流程如下:粗还原铁粉中还含有少量铁的氧化物和Fe3C杂质,可用氢气在高温下进一步还原,其反应方程式为Fe x O y+yH2高温xFe+yH2O,Fe3C+2H2高温3Fe+CH4。
【含量测定】为得到精还原铁粉并测定粗还原铁粉中氧和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按图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3CH4+4Fe2O3高温3CO2+6H2O+8Fe(假设每步反应都完全,且不考虑装置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顺序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量样品和必要装置的质量;②缓缓通入纯净干燥的H2;③点燃酒精灯,▲(填“先点A处,后点C处”或“先点C处,后点A处”);④分别熄灭A处、C处酒精灯;⑤再缓缓通入少量H2;⑥再次称量必要装置的质量(2)步骤②的目的是▲,验证该步骤目的达到的实验方法是▲;(3)若缺少装置D,则所测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将▲(填“偏大”,“偏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