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1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_31
九年级上学期化学12月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C .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D . 蜡烛:我受热就会熔化2. 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 氯气作自来水的消毒剂B . 金刚石刻划玻璃C . 稀有气体用于作闪光灯、霓虹灯D . 铜铝等金属丝用于作电线电缆3. 化学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 . 鼻子闻B . 嘴巴吹C .耳朵听 D . 眼睛看4.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再加热,溶液变为无色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C .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D .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5. 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31B . 元素符号是GaC . 属于金属元素D . 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6. 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A . H2SO4B . SO3C . SO2D . CO7. 早期治疗疟疾的原料是奎宁碱(化学式为C20H24N2O2),现在普遍使用的是我国科学家发现的青蒿素(化学式为C15H2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奎宁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4gB . 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5︰22︰5C . 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D . 奎宁碱和青蒿素分别在足量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相同8. 蓝色的CuSO4 溶液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都具有催化作用,向过氧化氢溶液中滴入CuSO4 溶液,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①产生大量气泡②产生蓝色沉淀③产生白色沉淀④溶液呈蓝色A . ①②B . ③④C . ①④D . ②③④9. “见著知微,见微知著”是一种常用的化学思维方法,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选项宏观事实微观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B1滴水中约有1.67×1021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含有不同种分子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A . AB . BC . CD . D10.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 . S SO2B . CO2 COC . Fe Fe2O3D . H2O O211. 11 .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 ”表示硫原子,“ ”表示氧原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月考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22-2023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化学月考试卷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0分)1.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爱护环境的是()A.水中适当养殖水产品B.鼓励使用燃油私家车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风能发电替代火力发电2. 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氢气充探空气球B.酒精作燃料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D.铜丝做导线3. 下列有关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一组是()①高炉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产生一氧化碳②高炉中焦炭的作用之一是供热③高炉中把铁矿石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2Fe2O3高温===4Fe+3CO2↑④高炉中把铁矿石(以赤铁矿为例)冶炼成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3CO+2Fe2O3高温===2Fe+3CO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氧化碳的含量低于0.7%),保证舱内大气的总压与氧气分压相对稳定。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1%的氧气和 78%的氮气指气体的质量分数B.燃着的木条在“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C.可用红磷测定“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D.“人造空气”与空气成分完全相同5. 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方便添加木材B.升高木材的温度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D.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6. 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B.b点溶液是无色的C.c点得到的固体为两种D.取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7.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不仅可以作燃料,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有X、Y、Z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Z表面有气泡产生,Y没有明显现象,X放入ZCl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
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Y>Z B.Z>X>Y C.X>Z>Y D.Y>X>Z2、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 B.取少量液体C.加热液体 D.称取氯化钠4、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A.C、CO、CO2B.H2O2、H2O、O2C.KOH、K2CO3、KNO3D.Fe2O3、FeCl3、Fe(OH)35、化学肥料是农作物的“粮食”。
下列关于化学肥料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CO(NH2)2]属于复合肥料B.大量施用化肥以提高农作物产量C.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会降低肥效D.棉花叶片枯黄,应施用硫酸钾等钾肥6、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加入固体粉末B.读取液体体积C.加热液体物质D.倾倒液体物质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存在关系:甲+乙→丙+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为酸和碱B.若甲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D.若甲为 10 g、乙为 20 g,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不大于 30 g 8、推理是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金属能导电,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一定是金属B.构成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一定不同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D.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代表氧气 B.t2时刻,O2开始产生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10、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K+、OH﹣、C0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A.K+、OH﹣、H+B.K+、OH﹣、C032﹣C.Ba2+、OH﹣、NO3﹣D.OH﹣、K+、Ba2+1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塞,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将一氧化碳通入装有灼热氧化铜的玻璃管,生成铜和二氧化碳C.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向蒸馏水中加入适量肥皂水搅拌,产生大量泡沫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试题答案解析
初三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Cu:64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CO使人中毒B. 秸秆发酵制沼气C. 石墨转化为金刚石D.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答案】D【解析】A、CO与血红蛋白结合,改变了血红蛋白的分子结构,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B、秸秆发酵制沼气是秸秆发生化学变化生成了甲烷气体,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石墨与金刚石是不同性质的物质,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分离混合物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点评】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化学变化不仅仅是物质的形状和状态发生了变化,最关键的是变化后生成了新物质。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 金刚石B. 二氧化碳C. 氯化钠D. 汞【答案】B【解析】A.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故错误;B.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故错误;D.汞是由汞原子构成的,故错误。
故选B。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取用少量液体B. 过滤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D. 加入块状固体【答案】A【解析】A.取用少量液体用滴管,滴管在试管上方悬空垂直,正确;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的底部要放少量的水,错误;D.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试管要平放,错误。
故选A。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 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B. 该元素是一种金属元素C. 该粒子是阳离子D. 该粒子具有稳定结构【答案】A【解析】A.、该粒子是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内有13个质子,故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13个电子、3个电子层,错误;B、该元素是铝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正确;C、该粒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正确;D、该粒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具有稳定结构,正确。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e-5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碳酸饮料B.自来水C.海水D.蒸馏水2.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D.氧气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B.镁带C.硫粉D.铁丝4.下列安全图标中,表示“禁止燃放鞭炮”的是( )A. B. C. D.5.“善存”片富含维生素、钾和镁等,这里的“钾”和“镁”指的是(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6.下列物质不含金属元素的是( )A.Ca(OH)2B.HClC.MgOD.Fe3O4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焊B.氮气用作保护气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白磷用作烟雾弹.8.下列物质不属于可燃物的是( )A.氢气B.甲烷C.酒精D.氧气9.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A.读出液体体积B.闻气体气味C.取固体粉末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10.氧气能压缩在钢瓶中保存,主要体现了( )A.分子的质量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由原子构成11.下列方法不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是( )A.观察颜色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C.滴加澄清石灰水D.伸入燃着的木条1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A.H 2B.H 2O 2C.H 2CO 3D.N 2H 413.下列试剂瓶标签中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A. B. C. D.1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3Fe+2O 2Fe 3O 4B.H 2O 2O 2↑+H 2↑点燃2MnO C.2CuO+C=2Cu+CO 2↑ D.Na 2CO 3+HCl=NaCl+H 2O+CO 2↑15.下列有关镍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28B.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0C.元素符号是NiD.相对原子质量为58.6916.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A.潮汐能B.太阳能C.风能D.化石能源17.下列灭火措施对应的灭火原理正确的是( )选项灭火措施灭火原理A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降低着火点B 风将蜡烛吹灭隔绝空气C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 将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扑灭森林火灾移除可燃物18.利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1. 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以下过程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防毒面具利用活性炭吸附毒气B. 电解水的实验可测定水的组成C. “天宫课堂”在轨演示水油分离实验D. 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2.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 红磷、干冰B. 水、木炭C. 氢气、石灰石D. 铁粉、氯酸钾3.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C. 过滤D. 称量氯化钠4. 化学核心素养之一是形成化学观念。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可作气体肥料B.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C. 过氧化氢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D.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结构不同5. 资源化利用CO2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CO2通过光催化转化为CH4的方法入选了2020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涉及一种单质,三种化合物,2种氧化物B. 丙、丁两种物质的一个分子中都各含有10个电子C. 反应中乙和丙的质量比为1:2D. 此反应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6. 科学思维中包括在解决化学问题中所运用的比较、分类、分析、综合、归纳等科学方法。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O、Al、SiA.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CaCO3、CO2、COB. 碳元素质量分数→由大到小c、a、bC. 如图所示的电解水实验,一段时间后管内液面高度→由高到低C60、Mg、NaOHD. 等质量的三种物质中所含的原子数目→由多到少7. “物质的化学变化”是新课标的五个学习主题之一。
图中“→”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乙,“-”表示相连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碳、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的某一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一定是一氧化碳B. 乙一定不是二氧化碳C. 丙可能是碳或氧气D. 丁可能是碳或二氧化碳8.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称为阿伏加德罗定律。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月月考试卷 (4)
(填字母)。 。
(填最简整数比)。
三、实验与探究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余每空 1 分, 共 20 分)
24.(4 分)以下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实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粗盐提纯的过滤实验中,玻璃棒 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仪器 C 在实验中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述装置 D 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 气体,并放出热量。
较大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⑤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化合反应也一定是氧化反应;
⑥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核外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⑦一种元素在一种化合物中一定只有
一种化合价;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组成元素相同但化学性质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
A.①②③④⑥⑦
B.③④⑤⑧
C.③④⑧ D.②③④⑥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两个反应中,足量的还原剂木炭、一氧化碳,还原等质量的氧化铜所得铜的质量相等
二、填空与简答题(化学方程式每个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13 分)
21. (3 分)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2CO2 ),最
A.2:1
B.4:1 C.3:2 D.5:2
第1页,共4页
2020 秋学期月考 3 九年级《化学》
第2页,共4页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5.(10 分)下图所示的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学期12月月考试卷.docx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 H:1 O:16 Ca:40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A. 2个氧分子:2OB. 氧化钠:NaO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C. 3个钠离子:3Na+D. 2H2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3.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制取、收集和验满”.如图他主要步骤,其有误()A.加入药品B.收集气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验满4.火灾自救是基本的生存技能,下列火灾自救的方法错误的是()A.躲在桌子下B.尽快报警求救C.用湿毛巾捂嘴D.使用灭火器灭火5.在N2、NO 、NO2、NH4NO3这四种物质中,N元素表现出的化合价共有()A. 3种B. 4种C. 5种D. 6种6. 一种无色气体X与炽热的木炭反应,得到另一种无色气体Y,Y在加热条件下与一种黑色固体反应又得到X和一种亮红色固体,则气体X和Y是()A.X是CO,Y是CO2B.X是CO2,Y是COC.X是O2,Y是CO2D.X是O2,Y是CO7.虾青素(C40H52O4)是一种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抗氧化性能的物质,可增强动物免疫力。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A.虾青素是一种氧化物 B.虾青素是由96个原子构成C.虾青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5% D.虾青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596g8.下列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C.潮湿的衣服在阳光下晒干D.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9.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不能..确定的是()A. 元素种类B. 原子的质子数C. 相对原子质量D. 元素的化学性质10.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用途”的叙述中,用途与性质不相关...的是()序号物质性质用途A 干冰升华时吸收热量制冷剂B 活性炭吸附性防毒面具C 氧气助燃性医疗急救D 木炭可燃性做燃料11.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高温A. 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 化学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H 2O (气)+C====CO+H12.下列符号中,能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一种元素的是( )A.2HB.FeC.ND.O 213.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 )A .火上浇油-隔绝空气B .风助火威-为燃料提供足够的氧气C .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D .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4.关于碳元素组成的几种单质叙述错误的是( )A .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B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C .石墨是最优良的绝缘材料D .C 60是新型超导材料1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B.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的能源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16.将20g 甲、5g 乙、8g 丙三种纯净物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5g 甲、16g 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是( )A. 12gB. 9gC.4gD.17g17.下列做法或认识科学的是( )A .厨房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B .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效果好C .防煤气中毒,煤炉上放一盆水D .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资源18.二甲醚(CH 3OCH 3)可由H 2和物质X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4H 2一定条件 CH 3OCH 3+H 2O ,则X 的化学式是( )A .C 2H 5OHB .H 2O 2C .C 2H 4D .CO19.下列过程中,只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使石蕊试液变红C.二氧化碳灭火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0.鉴别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时,最简单的方法是()A.用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B.测定3中气体的标准情况下的密度C.将3中气体分别通过澄清石灰水D.比较3种气体的溶解度21.在阳光下的树林中部分氧气(O2)可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一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B.O2和O3混在一起属于纯净物C.臭氧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D.两个臭氧分子和三个氧气分子含有相同数目的氧原子22..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这一条件的实验事是()A.②④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3.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CO可以在O2中燃烧 D.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24.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实验目的是检验氢气的纯度,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B.乙实验既证明浓氨水易挥发,也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丙实验可证明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D.丁实验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25. 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①② 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④二、非选择题(注意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50分)26.(6分)按要求写出下列化学符号:①最轻的气体②两个硫酸根离子③氧化铝④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剂⑤氯化亚铁中铁元素显+2价⑥氢氧化钾27.(4分)如图中和表示两种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纯净物的是,单质的是,化合物的是.28.( 7分) 水是生命之源,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启黄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Ca-40 Cu-64一、选择题(1-12每题1分,13-16每题2分,共20分)1.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
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A. 铜雕锈蚀B. 枯木腐朽C. 冰雪消融D. 火山烈燃2. 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操作图示正确的是A. 导管连接B. 胶塞塞紧C. 气体验满D. 气体收集3.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B.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4. 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它们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B. 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电极C.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因为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D. 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物理变化5. 构建化学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结构观:H2O和H2O2化学性质不同,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B. 分类观:根据组成元素的异同,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C. 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CO2和CO可以相互转化D. 微粒观: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6.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 氧化物:干冰、二氧化锰、氧化铁B. 单质:氢气、臭氧、水C. 混合物:空气、澄清石灰水、五氧化二磷D. 纯净物:冰水混合物、洁净的自来水、天然水7. 下列对宏观事实解释错误的是A.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的更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B. 铁在空气中只发生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氧气含量不同C. 活性炭能除臭——活性炭能吸附有毒有色素有异味的物质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原子种类不同,性质不同8.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大量白雾,放出热量B. 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C.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燃着的木条放在正极端玻璃管口,发现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气体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SO2中含有氧分子B. 2H表示两个氢分子C. 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D. CO表示一个一氧化碳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10. “笔墨纸砚”,被称为文房四宝,承载着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12月月考试卷 (1)
九年级化学十二月月考试卷 第 1 页 (共 6 页)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试卷(十二月月考)九年级化学温馨提示: 1.化学与物理同场考试,两张试卷,考试时间共计120分钟。
2.本试卷共6页,计17题,满分40分。
请核对无误后,再答题。
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Mn=55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答 题 栏1.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 空气液化, 汽油挥发 B. 碘升华, 红磷燃烧 C. 炸药爆炸, 铁生锈 D. 灯泡发光, 工业制氧 2.以下做法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相符的是( )。
A. 骑“共享单车”出行B.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垃圾资源化C. 节日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D. 综合利用秸秆,严禁露天焚烧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检查气密性B. 放回滴瓶C. 加热液体D. 过滤4.近年,科学家首次采用金属钌做催化剂,将从空气中捕获的二氧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如图是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1.1gB. 钌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5C. 钌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 钌的原子序数为445.大蒜的有效成分大蒜素具有消毒杀菌作用。
大蒜素的化学式为C6H10S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大蒜素属于氧化物B. 大蒜素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C. 大蒜素中碳元素、氢元素和硫元素的质量比为36:5:48D. 大蒜素由6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硫原子构成6.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属物质类别的是()。
九年级化学十二月月考试卷第2页(共 6 页)A. ①单质、③氧化物B.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C. ①单质、③化合物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7.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升华C.用石灰水抹墙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2.次氯酸钙俗称的漂白粉,常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漂白过程,以其快速的起效和漂白的效果突出而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作用.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3 D.﹣5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大B.量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收集CO2气体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再加热变为紫色5.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3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C.铝原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 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每片含V C质量为10mgB.若成人每天对V 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3次C.V 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V 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北宋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向某气体中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C.家用煤气泄露能闻到一股难闻气味,这是CO的气味D.玻璃刀头镶上金刚石,可以用来裁玻璃8.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9.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g B.CO2C.MgO D.C10.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O2中混有CO(点燃)B.CaO粉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C.CO中混有CO2(澄清石灰水)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11.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待测26 2 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若W与G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7,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D.待测值为12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格一分,化学方程式每条2分,共19分)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3)水蒸发过程中最小粒子是,(4)两个氩原子.14.写出下列方程式:(1)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实验室用无色液体和黑色粉末制取氧气:(3)碳还原氧化铜:(4)《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为原料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同时生成碳酸钠.15.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写出与11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元素符号是;(2)表示的是(填名称);(3)由8、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4)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16.某气体中可能含有CO、CO2、N2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先将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若将该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发现氧化铜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用化学式回答:原气体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可能含有.三、(本题包括2小题,每格一分,化学方程式每题2分,共13分)17.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四种操作中不正确的是;(2)图A接下去的操作是;(3)图C实验操作的目的是;(4)D操作中试管中的液态量最多不超过试管体积的.18.(9分)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B .(2)若要用B及其他仪器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和收集装置,还需选择上述装置中的(填标号).写出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你认为还需增加的主要仪器是,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若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4)要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可选择.A.燃着的木条 B.紫色石蕊溶液 C.灼热的氧化铜 D.澄清石灰水.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4分)19.石灰石是某市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生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厂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克,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实验 1 2 3 4加入样品的质量/克 5 10 15 20生成CO2的质量/克 1.76 3.52 4.4 m(1)这种测定方法是(填定性或定量)测定.(2)上表中m的数值是.(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2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B.干冰升华C.用石灰水抹墙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冰箱中的异味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石灰水抹墙过程中有新物质碳酸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次氯酸钙俗称的漂白粉,常用于化工生产中的漂白过程,以其快速的起效和漂白的效果突出而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作用.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1 C.+3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钙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钙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2=0,则x=+1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3.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证明CO2 密度比空气大B.量取35mL液体C.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D.收集CO2气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测量容器-量筒;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析】A、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并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B、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C、木炭燃烧生成的产物为二氧化碳气体,集气瓶内的压强变化不大;D、收集二氧化碳用向上排空气法,但不能塞上塞子.【解答】解:A、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图中操作正确;B、图中的视线不对,测量结果会偏大,图中操作错误;C、用木炭代替红磷,会使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偏小,图中操作错误;D、收集二氧化碳时塞上塞子,集气瓶内原有的空气排不出,图中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些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掌握量筒的使用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再加热变为紫色【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通入石蕊溶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溶液变成红色,再加热,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又变为紫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5.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部分信息,图2是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铝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3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gC.铝原子易失电子形成阳离子D.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进行解答;C.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即可解答;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元素周期表中铝元素的信息可知: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故正确;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所以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故错误;C.根据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核外电子分三层排布,最外层电子数为3,故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故正确;D.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所以说铝元素的化学性质与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密切的关系;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6.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 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品牌维生素C片说明书的一部分.根据信息进行的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每片含V C质量为10mgB.若成人每天对V 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3次C.V C中含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1:12D.V 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题意,每片100mg,含V C10%,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题意,成人每天对V 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次2片,行分析判断.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V C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题意,每片100mg,含V C10%,则每片含V C质量为100mg×10%=10mg,故选项说法正确.B、若成人每天对V 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片含V C质量为10mg,每次2片,则每天可服用该品牌维生素C片的次数为60mg÷10mg÷2=3次,故选项说法正确.C、Vc中碳、氢和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6):(1×8):(16×6)=9:1:12,故选项说法正确.D、1个V C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北宋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B.向某气体中放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该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C.家用煤气泄露能闻到一股难闻气味,这是CO的气味D.玻璃刀头镶上金刚石,可以用来裁玻璃【考点】碳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A、根据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分析解答;B、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具有助燃性及性能分析;C、根据一氧化碳无色无味分析解答;D、根据金刚石硬度大分析解答.【解答】解:A、北宋画家绘制的清明上河图能保存至今,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会支持燃烧,使燃着木条熄灭,可能是氮气,也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C、家用煤气泄露能闻到一股难闻气味,为了提醒人们燃气泄漏而加入的一些有臭味的物质,不是CO的气味,因为一氧化碳没有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D、金刚石是天然硬度最大的物质,所以可放在玻璃刀头上用来裁玻璃,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该题,需要注意在化学中的叙述语言必须严密,否则会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同时掌握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8.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放人小块的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④②③⑤D.②③④①⑤【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析】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步骤(连→查→加→倒→定→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加入固体药品)→倒(倒入液体药品)→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镁带能在CO2气体中燃烧:2Mg+CO22MgO+C,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Mg B.CO2C.MgO D.C【考点】还原反应.【分析】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在反应中作还原剂.物质中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被氧化,被氧化的物质作还原剂.【解答】解:在2Mg+CO22MgO+C中,镁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在反应中作还原剂.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0.下列各组括号内除杂的方法或试剂错误的是()A.CO2中混有CO(点燃)B.CaO粉中混有CaCO3(高温煅烧)C.CO中混有CO2(澄清石灰水)D.Cu粉中混有Fe粉(用磁铁吸引)【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CO不与澄清石灰水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Fe粉能被磁铁吸引,而铜粉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A.【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①一定含C、H;②一定不含O;③可能含O;④一定含O;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⑥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⑥B.①②⑤C.①③⑥D.①④⑤【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分析】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解答】解: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4.4g+3.6g﹣1.6g=6.4g;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氧元素的质量为:4.4g﹣1.2g=3.2g;3.6g水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氧元素的质量为:3.6g﹣0.4g=3.2g;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 =1:4.由以上计算可知,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A.【点评】在化学反应中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1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W G H P 反应前质量/g 18 1 2 32反应后质量/g 待测26 2 12A.物质H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若W与G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7,则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3:2D.待测值为12【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G 质量增加了34克,是生成物;P质量减少了28克,是反应物;H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还少6克,所以W是反应物,所以反应后物质M的质量为l2g,反应物是W和P,生成物是G,所以是化合反应.【解答】解:A、催化剂还必须满足另两个条件:能改变反应速率且反应后本身的化学性质也不改变,因此H只能说是可能做催化剂,故此选项不正确.B、由分析知反应物是W和P,生成物是G,所以是化合反应,故此选项正确.C、由于反应时W与G的质量比=6:34=3:17,此值应该等于两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乘积之比,即:(2×3):(17×2)=3:17,故此选项正确.D、由分析知待测值应该等于12g,故此选项正确.答案;A.【点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未知量,根据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确定其性质和判断反应类型,都是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学生在答题时要认真分析图表数据,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解答.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每格一分,化学方程式每条2分,共19分)13.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填空:(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N2,(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离子Ca2+,(3)水蒸发过程中最小粒子是H2O ,(4)两个氩原子2Ar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钙离子可表示为:Ca2+;(3)水蒸发过程中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其化学式为:H2O;(4)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氩原子,就可表示为:2Ar;故答案为:(1)N2;(2)Ca2+;(3)H2O;(4)2Ar;【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14.写出下列方程式:(1)二氧化碳气体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H2O=H2CO3(2)实验室用无色液体和黑色粉末制取氧气:2H2O22H2O+O2↑(3)碳还原氧化铜:C+2CuO2Cu+CO2↑(4)《美国化学会志》报道了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钠为原料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得金刚石同时生成碳酸钠3CO2+4Na2Na2CO3+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4)根据二氧化碳和钠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进行分析.【解答】解:(1)二氧化碳和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碳和氧化铜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2CuO2Cu+CO2↑;(4)二氧化碳和钠在高温、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2Na2CO3+C.故答案为:(1)CO2+H2O=H2CO3;(2)2H2O22H2O+O2↑;(3)C+2CuO2Cu+CO2↑;(4)3CO2+4Na2Na2CO3+C.【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15.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认真分析信息,回答:(1)写出与11号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一种元素符号是Li(或K);(2)表示的是(填名称)氯离子;(3)由8、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MgO ;(4)表中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是依次递增.【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进行解答本题.(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来分析;(3)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正价在前负价在后,十字交叉再约简,进行分析解答.(4)根据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的变化规律进行解答.【解答】解:(1)11号元素是钠元素,钠原子的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锂原子和钾原子的最外层也为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也是易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所以化学性质与钠元素相似;故填:Li(或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