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语文作文《看,风景在变》审题立意指导、写作误区及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初三作文备考:2024年广东深圳中考作文《看,风景在变》审题立意指导、写作误区及范文
【真题再现】
自然景色四季流转,少年成长拔节而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社会风貌向美向善,神州大地万象更新…看,风景在变。

关注变化的风景,感受变化的力量。

请以“看,风景在变”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600字,不超过900字。

【审题立意】
《看,风景在变》这一题目核心字眼是“变”,写作时,要写出“变”的过程或表现,突出“变”的影响或意义,表明“变”在“我”眼中发生。

“风景”处处有,关键在于内心能否感悟。

大自然花草树木、云山雾海是风景,校园里奔跑跃动、求知若渴是风景,生活中炊烟袅袅、油盐酱醋也是风景。

风景可以是表层意自然界风景,也可以是身边的人和事,每一处值得欣赏的点、给人启迪的点都是“风景”。

1、“看”这个字:意味着需要通过观察、留意去发现。

它引导着作者主动去感知周围的环境和变化,强调了观察的重要性。

2. “风景”:可以是自然景观,如山川、河流、森林等;也可以是社会人文景观,比如城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场景、文化习俗等;还可以是抽象意义上的“风景”,比如内心的成长、情感的变化、人际关系的演变等。

3. “在变”:这是作文的关键所在,重点在于展现“变化”的过程。

这种变化可以是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是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可
以是缓慢而渐进的,也可以是剧烈而突然的。

高分立意的几重标准:
1 风景的意义双关
(表面写的是风景,实际写的是风景深层含义,比喻义)
2 明确是自己看到的风景
3 通过对比,写出变化,凸显“变”
4 详写变化的过程
5 突出变化的力量,感受变化带来的影响
6 行文与看风景结合自然
7 最少5次点题
【写作误区】
写作要注意的几个点:
1.要写出风景是什么或什么是风景;
2.要有“我”的意识,即“我”是参与者、见证者;
3.要写出“变”,详略得当凸显“变”;
4.优质高分的秘诀要写出“变”中的“不变量”;
5.作文字数的最高限,你可曾注意?
误区1:简单叠加四季
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怎能没有变化?分四个段落并行,描述完四季之景,即写“看,风景在变”。

试问,这样的风景变化于“我”有何作用?这样的四季变化在任何地方都会发生,宽泛表达,又如何能体现“我”的视角?如何能体现这变化的风景于“我”有何影响?这只是
自然之变,没有写“人”的关注,更没有写变化的力量。

处理方法:把四季改为两季,比如寒暑易节、春秋交替、春去秋来,截取最能体现变化的镜头去记录、去描写,加入“我”的思想变化。

误区2:畅议历史与国家
有些孩子一动笔从清朝末年开始,洋洋洒洒罗列各种丧权辱国条约,表达对那段历史的愤怒,然后写到军阀混战,写到红军长征,写到新中国成立。

这段历史填满了他作文的900格,以至于就没来得及点明“变化”,更别说写上“我”的思考,更不用说写出变化的力量,就是一篇历史回忆。

处理方法:写作文最忌空洞无物,若写议论文,先摆出论点再罗列史实。

若写记叙文,请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文末可以兼抒情议论。

误区3:大谈改革开放
鹏城少年最擅长、最常写、最容易跑偏的文章就是大谈特谈“深圳特区、深圳速度”这类话题。

提到“风景在变”,我鹏城少年岂能不写特区之变?于是,很多孩子起笔就是“小渔村”,然后歌颂党的决策好,再解释何为改革开放,再写如今的高科技。

又是洋洋洒洒一篇“政治小文”,没有论点没有论据,有且只有大而空的文字,新闻联播似的字眼,一段接一段。

处理方法:想写深圳风景之变这个话题不是不可以,但可“以小见大”啊,以一个小镜头为切入口,体现改革开放的风景之变,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误区4:不谈风景只写人记事
开篇写景抒情入题,转而写人记事,有细节描写,有情感表达,有成长,有感悟,有启发。

就是不提什么是风景或风景是什么,也不写这风景变没变,更不提“我”在这个风景里有什么收获或改变。

处理方法:写人记事之余,要找到一个提炼的点,即什么就是风景,接着一两句议论,画龙点睛,写出这一变化的风景对于“我”的作用。

误区5:感慨传统文化
写传统文化被时代遗忘,被青少年遗忘,只有一个老人在坚守,然后一头扎入对老人的描写,写老人在非遗文化的创作上的精益求精,然后结尾,感慨风景变了,快节奏抛弃了传统文化。

处理方法:严格意义上讲,这样写,完全是一份负能量消极的文章。

可以写昔日的非遗和而今的非遗,由非遗淡出这个热闹的世界,到回归并融入这个世界,再到依托新科技让更多人看到这份非遗文化,这一系列的变化即是风景,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参与度、成长度都会有体现。

误区6:托物喻人偏主题
有人写梅,有人写竹,有人写兰,有人写荷……但到最后,都不提“风景”二字,也不写“变”否。

自己内心认定这株梅、兰、荷是风景,风景在变否?不提;这风景变化的力量怎么样?不提。

就像隔靴挠痒,打死不提风景,给人一种似是而非的感觉,像跑题又写了风景,写了风景又仿佛不是风景。

处理方法:行文到关键处,要点明梅或兰,即是风景,这“风景”在
变化中于“我”有何意义,点出即可。

四、范文展示
范文一:《看,风景在变》
人生如旅,我们总是在追寻着不同的风景。

在这漫长的旅程中,我逐渐领悟到,风景不仅是眼中所见的山川湖海、花鸟鱼虫,更是内心深处的情感起伏和心灵成长的见证。

小时候,我的世界很小,小到只有家附近的那片草地和几棵大树。

春天,我在草地上追逐蝴蝶,感受着春风的轻抚;夏天,我在大树下乘凉,听着蝉鸣,幻想着未来的模样;秋天,落叶纷飞,我捡着一片片金黄的叶子,仿佛收藏了整个季节;冬天,白雪皑皑,我堆着雪人,打着雪仗,笑声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

那时候,这片小小的天地就是我心中最美的风景,它充满了无忧无虑的快乐和纯真的梦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走进了学校,开始接触到更广阔的世界。

校园里的教室、操场、图书馆,成为了我新的风景。

我在这里结交了新朋友,学到了新知识,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和合作的力量。

曾经因为考试的失利而哭泣,也因为获得表扬而欣喜若狂。

那些奋斗的日夜,那些和同学们一起讨论问题的时刻,都成为了我成长路上珍贵的风景。

后来,我离开了家乡,去到了远方的城市求学。

陌生的街道、熙攘的人群、高耸的建筑,让我感到既兴奋又迷茫。

在这个新的环境里,我开始学会独立生活,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每当夜幕降临,望着窗外的灯火辉煌,心中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风景的变化不仅是外在环境的改变,更是内心的历练和蜕
变。

再后来,我经历了更多的人生起伏,有过成功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痛苦。

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冷漠,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与美好。

每一次的经历,都像是一幅独特的风景画卷,在我的心灵深处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如今,当我回首往事,我看到的是一道道不断变化的风景,它们见证了我的成长。

从天真无邪到逐渐成熟,从懵懂无知到有所领悟,每一段风景都塑造了今天的我。

看,风景在变,而我也在这变化的风景中不断成长。

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永恒不变的美景,而在于用心去感受每一段风景所带来的启示和力量,让心灵在这不断变化的旅途中变得更加坚强、更加丰盈。

范文二:看,风景在变(散文)
我常常坐在窗前,静静地欣赏窗外的景象。

春天,窗外的桃花、梨花争相盛开,各自展示着娇艳之姿;夏天,窗外的知了在树上鸣叫,宛如在歌颂夏日的炎热;秋天,窗外的枫叶红似火,宛如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冬天,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为大地披上一层雪白的棉袄。

窗外的景象,四季分明,色彩斑斓,宛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是杜甫在《绝句》中对窗外的描绘,这让我想起了我国古代的诗人们,“窗外横山入画,门前流水堪听。

”对于窗外的世界,他们总是报以一种静心欣赏的态度,
以山作画,以水为音,透过画框一般的窗,我仿佛看到了他们如何在自然的美景中寻找灵感,创造出那些流传千古的诗篇。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

穿越千年,风景在变,我们也在变,现在的我们,从这小小的窗,是怎样窥见了一个更为丰富多彩的世界呢?
我看到了人们的忙碌,为了生活而奔波。

窗外的他们,或许正在为明天的早餐而努力工作,或许正在为孩子的学费而发愁,或许正在为家里的老人而忧虑。

尽管生活艰辛,他们却从未放弃对生活的热爱。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伫立窗前,我看到了时间的流转。

春天里的花朵,在夏天里绽放;秋天里的落叶,在冬天里归根。

窗外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换着。

而我们的生活,也在这时间的流逝中,不断前行。

有时,我会幻想,春天里,我可以是那盛开的花朵;夏天里,我可以是那欢唱的知了;秋天里,我可以是那燃烧的火焰;冬天里,我可以是那飘飘洒洒的雪花。

坐在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感叹时间的流逝。

跨越千年,风景在变,不变的是,这个世界里,依然有人类的奋斗,有生活中的美。

范文三:看,风景在变(游记角度)
黄鹤楼,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登黄鹤楼,看不一样的风景。

站在黄鹤楼前,不由得感慨,外五内九的独特设计,与黄鹤楼雕像互
相依靠,不愧有“天下第一江楼”的美誉。

进入前面高挂“气吞云梦”的牌匾,看,一面巨型石砖壁画赫然屹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悲凉画面映入眼睑。

走近,我轻抚石壁光滑冰冷的表面,那些风蚀后陨裂的间隙,千古绝唱在心中回荡,思绪也开始飘飞,一种悼古伤今,历史慨叹之情油然而生。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吴孙权建下这座黄鹤楼,虽多次赠制改建,但一直是文人墨客登高远眺,吟诗作赋之地。

穿越千年,我仿佛看到了崔颢的黄鹤飞临升空后,空寂黄鹤楼千年的沧桑。

因为无数迁客骚人的记录,才有了中华五千年可以品味的历史。

拾级而上,我来到最高楼的观景台,站在台边,清凉的风吹动发丝,倚着栏杆,近处,屋檐的脚像铜铃,低沉诉说着武汉悠久的历史,又像低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远处,长江两岸的景色尽收眼底,一副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

高楼之上,那身心俱疲,费尽心机的感觉,随着长江的风飘走了,我变得宁静而惬意。

我忽然就理解了,那个屡遭贬谪,依然种地酿酒,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与悲伤,还能高唱”大江东去“的大诗人苏轼,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夜饮东坡醒复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

人生本来就不完美,也不必完美,没有随意而安的底气,何来此刻万物尽收眼底的畅快。

站在黄鹤楼的观景台,我不禁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旅途中的行者,面对生活的风风雨雨,我们又该如何去书写自己的篇章?
我想,旅行的意义不仅在于欣赏沿途不一样的风景,更在于心灵的触
动和思考。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让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登黄鹤楼,好像在提醒我们,无论风景如何变化,那些永恒的价值和美好的情感,永远值得我们去追寻和珍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