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内蒙古满洲里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2024届内蒙古满洲里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
小红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小红知道NaHCO3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推测NaHCO3的水溶液可能显________性,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①
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__
A和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5.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
6.如图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①处为木炭,②③处为火柴头(其中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④处进行加热(如图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②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取5.5mL液体
B. 称量10.05g固体
C. 滴加试剂
D. 倾倒液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题分析】
空气的气体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酸,下雨时形成酸雨;选B
4、A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4.0g÷ 40/100×100%=10.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Y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家里蒸馒头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全部溶液在100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g。(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多少?
A.其和石墨结构完全相同
B.旋转后碳原子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C.其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D.将其充分燃烧生成物是CO
9.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B.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解题分析】
A.对比①②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错误
B.③处火柴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正确;
C.②处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正确;
D.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正确。
故选A。
7、B
【解题分析】
A、检验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取样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若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说明含有葡萄糖,不能使用硫酸铜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原子之间始终存在间隔,说法错误;
C.其中的电子随时可以自由移动,说法正确;
D.将石墨烯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应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故选:C
9、A
【解题分析】
A、小苏打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A正确;
B、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故B错误;
师生通过交流又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步骤
现象
结论
m的数值为_________g,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关闭弹簧夹,观察现象
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型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右侧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猜想三
成立
(拓展延伸)
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过程,更有助于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4.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C.生成了5.6 gCaO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2.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铁生锈
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食物腐烂
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小明和小红继续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NaHCO3,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的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
总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题分析】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中共有_____种分子;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该微观图得到的信息_____(答一点)。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无法判断②③⑥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解题分析】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ºC降低到65ºC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
(2)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
(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称量包括称取固体M和量取水。称取固体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盒)、药匙。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经计算需要95ml水,故用100ml量筒。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D错误。
故选A。
10、D
【解题分析】
A、选用量筒时,应选取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的,这样误差较小,故量取5.5mL液体,可选用1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应“左物右码”,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
16.学校在进行消防演练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② ;但是碳酸钠加热不分解。
③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成分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 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题分析】
A、汽油挥发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两个变化中都有其他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故选项说ຫໍສະໝຸດ Baidu正确。
C、检验二氧化硫,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根离子也能跟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和稀硝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C
【解题分析】
A.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其和石墨结构不相同,说法错误;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A.对比①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③处火柴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②处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D.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
7.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检验葡萄糖
B.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
C.用碘酒检验二氧化硫
D.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
8.现年23岁的曹原于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曹原通过1.1度的魔鬼旋转(如图所示),使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从而实现常温超导。下列关于这种石墨烯超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CaCO3 CaO + CO2↑
100 56 44
Y X 2.0克
列比例式得:100:Y=56:X=44:2.0克解得X=2.55克,Y=4.55克;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剩余的碳酸钙的质量10.0g-4.55g=5.45g,原来碳酸钙一共有=5.45+4.55=10克。故选A。
5、B
【解题分析】
宏观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缩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B。
B图中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D图中出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不同实验对反应速率有不同要求。某同学探究CO2制取实验,按要求答题。
限选控制反应速率的方法:①反应物的浓度②反应物的状态
2024届内蒙古满洲里市重点中学中考化学适应性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猜想三:固体成分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
步骤
现象
结论
小明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猜想一成立
(提出质疑)
小红认为小明得出的结论不准确。小红知道NaHCO3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推测NaHCO3的水溶液可能显________性,并通过实验得到了验证。
限选试剂:A.稀盐酸B.浓盐酸C.块状石灰石D.碳酸钠溶液E.粉末状石灰石
填写下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名称
控制速率的方法
所选用的最佳试剂
灭火器反应原理
①
______和D
CO2的实验室制法
_____________
A和C
写出灭火器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5.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这主要说明( )
A.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D.分子质量很小
6.如图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俯视示意图。①处为木炭,②③处为火柴头(其中③处火柴头用细沙盖住)。用酒精灯从铜片下方对准中心④处进行加热(如图2,夹持仪器略去),一段时间后,只有②处火柴头燃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量取5.5mL液体
B. 称量10.05g固体
C. 滴加试剂
D. 倾倒液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室温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下表。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M的质量/g
0
0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B
【解题分析】
空气的气体污染物有有害气体和烟尘。有害气体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其中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能和水反应生成酸,下雨时形成酸雨;选B
4、A
【解题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知道钙元素的质量为:8.0g×50.0%=4.0g,所以反应前碳酸钙的质量为:4.0g÷ 40/100×100%=10.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8.0g=2.0g;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为X,消耗碳酸钙的质量为Y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家里蒸馒头的纯碱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为测定该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取该样品11g,全部溶液在100g水中,再逐渐滴加氯化钙溶液,反应的情况如图所示,A点时,过滤,得到滤液242g。(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计算: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m为多少?
A.其和石墨结构完全相同
B.旋转后碳原子之间没有任何间隔
C.其中的电子可以自由移动
D.将其充分燃烧生成物是CO
9.化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做法中不会危及人体健康的是
A.用小苏打做糕点的疏松剂
B.用过量添加剂增白面粉
C.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保鲜
D.用工业盐亚硝酸钠腌渍鱼肉
10.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其中正确的是
实验一:水槽中滴入紫色石蕊,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其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的溶解性:SO2_____(填“>”或“<”)CO2,试管内溶液变成______色。
实验二:已知镁条在CO2中剧烈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A
【解题分析】
A.对比①②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错误
B.③处火柴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正确;
C.②处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正确;
D.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正确。
故选A。
7、B
【解题分析】
A、检验葡萄糖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取样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若有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生成,说明含有葡萄糖,不能使用硫酸铜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原子之间始终存在间隔,说法错误;
C.其中的电子随时可以自由移动,说法正确;
D.将石墨烯充分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不应是一氧化碳,说法错误。
故选:C
9、A
【解题分析】
A、小苏打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A正确;
B、增白剂一旦进入人体,就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如果剂量达到一定程度还可能使人体内的细胞发生变异,成为潜在的致癌隐患,故B错误;
师生通过交流又设计了另一种实验方案。
实验装置
步骤
现象
结论
m的数值为_________g,将注射器内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同时加入试管中,关闭弹簧夹,观察现象
甲、乙、丙的三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U型管右侧液面均升高,待反应结束后右侧液面由高到低的顺序为____________
猜想三
成立
(拓展延伸)
掌握和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有利于我们认识化学反应过程,更有助于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的问题。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
C.甲烷和一氧化碳D.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4.取一定质量的CaCO3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剩余固体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生成2.0 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3 g
C.生成了5.6 gCaOD.剩余CaCO3的质量为3.0 g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检验氧气 D.称氢氧化钠固体
2.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铁生锈
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
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食物腐烂
3.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
小明和小红继续实验探究:
步骤
现象
结论
1.取少量白色固体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固体中含有NaHCO3,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另取少量的白色固体加水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
总结论:猜想三成立
(反思交流)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题分析】
A、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烧瓶用玻璃棒引流),并不断搅拌,使稀释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出,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使用胶头滴管时,应垂直悬空,不要伸入容器内,故B不正确,符合题意;
C、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保证带火星部分与气体完全接触),若木条复燃,则气体是氧气,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3)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如图所示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中共有_____种分子;图中所示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该微观图得到的信息_____(答一点)。
C、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0.5cm处,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细口瓶要紧挨着试管口,缓慢地倒,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朝向手心处,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将瓶子放回原处,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无法判断②③⑥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解题分析】
(1)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到随着温度的降低析出的固体越多,由此可以判断M的溶液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下降。将温度从75ºC降低到65ºC后,没有固体析出,该溶液可能还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刚刚达到饱和,所以都没有固体析出,因此是无法判断。
(2)对于任何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都有:加入溶质、蒸发溶剂。对于M物质,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温度越高,M的溶解度越大。对于这类物质,接近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还有降低温度。
(3)配置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称量包括称取固体M和量取水。称取固体用到的仪器有:天平(带砝码盒)、药匙。量取水用到的仪器有:量筒、胶头滴管。经计算需要95ml水,故用100ml量筒。溶解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故还需要的仪器有药匙、量筒(100mL)、胶头滴管、玻璃棒。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错误;
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食用,故D错误。
故选A。
10、D
【解题分析】
A、选用量筒时,应选取量程与量取体积相近的,这样误差较小,故量取5.5mL液体,可选用10mL的量筒,不符合题意;
B、用托盘天平称取物体,应“左物右码”,且托盘天平只能精确到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10.05g固体,不符合题意;
16.学校在进行消防演练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模拟灭火演练。化学兴趣小组收集灭火后残留的白色固体,探究其成分。(不考虑杂质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干粉灭火器的主要成分是NaHCO3。
② ;但是碳酸钠加热不分解。
③碳酸氢钠与氯化钙不发生反应。
(提出猜想)
猜想一:固体成分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成分为;碳酸氢钠;
D、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氢氧化钠时,因氢氧化钠易潮解,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将 放在烧杯内再称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解题分析】
A、汽油挥发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燃放烟花、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这两个变化中都有其他的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活性炭吸附冰箱内异味、干冰升华都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灼烧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故选项说ຫໍສະໝຸດ Baidu正确。
C、检验二氧化硫,可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碳酸根离子也能跟钡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检验硫酸根离子,可用钡离子和稀硝酸,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8、C
【解题分析】
A.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其和石墨结构不相同,说法错误;
2.0
4.5
8.4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65℃时,该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将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一定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填序号)。
①升温②降温③加溶质M④加水⑤加另一种固体N⑥恒温蒸发水⑦与40℃时M的饱和溶液混合20℃时,用固体粉末M和水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M溶液,必须用到的仪器有:托盘天平(带砝码盒)、烧杯、______。
A.对比①③处现象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B.③处火柴头不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
C.②处火柴头燃烧说明铜具有导热性
D.在④处加热体现了控制变量思想
7.下列物质的检验方法正确的是
A.用硫酸铜检验葡萄糖
B.通过灼烧检验蛋白质
C.用碘酒检验二氧化硫
D.用钡离子检验硫酸根
8.现年23岁的曹原于2018年登上《自然》年度科学人物榜首。曹原通过1.1度的魔鬼旋转(如图所示),使石墨烯的两层碳片形成一个特殊的夹角,从而实现常温超导。下列关于这种石墨烯超导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CaCO3 CaO + CO2↑
100 56 44
Y X 2.0克
列比例式得:100:Y=56:X=44:2.0克解得X=2.55克,Y=4.55克;
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剩余的碳酸钙的质量10.0g-4.55g=5.45g,原来碳酸钙一共有=5.45+4.55=10克。故选A。
5、B
【解题分析】
宏观物质都是分子构成的,分子间是有间隔的,3000L氧气在加压的条件下可装入容积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在外界压力作用下分子间隔缩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