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15篇_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15篇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1
尊敬的所有语文老师:
在你无拘无束地邀领你的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天地遨游的同时,你还必须有一双坚实的翅膀。
这翅膀,就是语言文字的基础。
因此,我们提倡的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飞扬。
”
那么,我们所认为的共性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共性的基础上做到个性的张扬?其方向在哪里?
我认为:认识共性的问题,也就是认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
多年来,人们对于这个问题各执一词,众说纷纭。
争论过后,各人还是教自己的书,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陶醉地舞蹈。
有的,教学成绩好但缺少反思,认为自己的方法是最适合学生的,几十年就这样“无畏”地走过;教学成绩一般不得不反思的,拘囿在自己的圈子里挣扎,挣脱而不得解。
到底语文教师应该走哪一条路?哪一条才是我们的真路?今天的专家这样说,明天的教授那样说,我们真的无所适从了,于是,到最后就作罢了,还是觉得自己的路最适合自己了。
这样的焦灼和因此所养成的“无所谓”的态度,占据了我们语文教师的心。
但是,在我们的内心,渴望变革,渴望走“正道”的希望从未熄灭。
我们在反思,我的`教学是不是走歪了;我们在忏悔,我的教育是不是“非教育”的。
是啊,我们是该全面反思和忏悔的时候了。
反思的方向在于:我走得或快或慢,但这是一条背道而驰的路;忏悔的方向在于:在自己的田地里,做的是“不得人心”的所谓“好事”。
那么,在这里我坚决地提出:只有认识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才能解决如此多的弊病。
那么,语文是什么?在我看来,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不要陷于语文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论争中让自己无所适从。
一线教师自有我们自己的理解,语文就是两种认识,你说的语文是小语文还是大语文,我的意思是说: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
在大语文观认识的基础上,语文其实就是三个语词:“文字、文学、文化”。
文字,我们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和记忆,这需要像考据家一样仔仔细细不得马虎;文学,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田地滋润和熏陶,培养书卷气,在这里,要的是涉猎和碰撞;文化,我们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把问题要放在大的文化背景下来解读,来品味,来判断,来接纳,来创建,在这里,要的是交融和碰发。
解决了语文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就要扎实地前进。
我们不妨把语文教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部分。
通过感悟,亲近作者思想,体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大学”。
识记字词,掌握语法,熟悉__的写作规律,这是“小学”。
“大学”教学应舍弃一切条条框框,彻底摆脱匠气,或作慷慨激昂的演讲,或创设如临其境的氛围,或民主平等的讨论,以融动心灵为目的。
“小学”教学则应如学者一般,仔细辩析,认真分类,全面总结,以准确运用为目的。
两种课程分清,合理安排,各自独立而又互为补充。
我想基于以上的实践,我们所提出的:要给学生一个好的分数,进入高一级的平台;要给学生一个思想的天空,进入一个思想的境界,是能够实现的!
解决了共性的问题(在单位获得了一定的认同感),那你就可以在共性的基础上尽情地和你的学生飞翔了,我们知道,这个飞翔叫“张扬”。
张扬有度,张扬有法,张扬有果,这样的张扬那就是个性。
个性的个体多了,语文才称之为语文。
张扬有度:我们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通病,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以前是强加于学生教参的观点,现在是强加于学生自己主观的想法,殊不知这样的倾向是极其危险的。
危险在于,你可能给学生带去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的宣泄,而不是一种兼容并包的胸怀。
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给学生一个思想自由的天空,
而不是把你的思想和做法强加于学生的身上。
让师生在自由思想的天空下,汲取一切人类文化的成果,在不断探求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启迪。
张扬有法:一切文学都已经失去了她存在的现场。
我们语文教师就没有必要让学生必须信一种他人对__的解说。
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文学活在当下。
简而言之,那就是要链接生活。
在文学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字里行间参透当下的人生百味。
也许,你要说:人生百味,学生尚且过早。
过早的给学生一些灰色的东西,不利于他的成长。
但我始终坚信:只有接触真相的人,才越来越坚强。
也许,你要说:那么深奥的东西老师都接受不了,学生能接受吗?我说能!其实,你说出“不能”的根由还在于:你所认为的教学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永远比学生能在作祟而已。
在这里,我还是恳求各位老师,其实学生比我们更优秀。
我们不能拿着我们仅有的一点知识横亘在学生求知的路上,这样做就是扼杀。
张扬有果:课堂张扬了,气氛活跃了,师生关系变得融洽了。
但是在这里,不要融洽过了,否则就成了随便。
我们不学那些“以学生的怕老师赢得课堂的敬畏”,我们要力求:让思想使师生浮躁的心沉静下来。
有了思想的交流,有了沉静的课堂做基础,那必须有“有效的果”做结,才是完美的。
但是,在现实的课堂上,我们做到了个性的张扬但是学生所谓的成绩平平,这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
我想:你所认为的个性张扬,只是你教师一个人的个性张扬而已,课堂上,根本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参与。
这样的课堂,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在你的潇潇洒洒中变成附属。
你总认为,他们的成绩肯定会好的,殊不知,大相径庭。
那么,在这种焦虑面前,我们要做的是:个性张扬的目标是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不妨,可以和学生一天背一段优美的文字,取消读书笔记;不妨,可以和学生隔天背一首课外诗词,取消周记的写作;不妨可以和学生两周一次背一些__的好题目,取消写作提纲练习。
所有这些不妨要指向教学实际。
优美的文字,可以用在哪一类的作文中;课外诗词,可以做哪类作文的大小标题等等。
实际上,还是我在第一条建议里所说的:我们追求思想的自由,而行动上要妥协。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2
敬爱的语文老师:
您好!也许您不认识我吧?也难怪,我上课时举手较少,也没什么特别特出的地方,也就是这次周闯关考得还可以。
打从第一节课开始,您给我的感觉就是,有幽默感,能够活跃课堂上的气氛。
让我们学起课文来,有一种感兴趣的感觉。
我觉的,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老师,因为一旦老师说话同学们爱听,那样,学起课文来也就容易多了。
另外,您布置的作业量也不大,有了充足的时间给我们预习和及时复习功课,同时,对我们的睡眠也有了很好的保障。
上课时,您提出的问题既有简单也有复杂的,这样一来,我们都会积极主动的去思考问题,在不自不觉中就培养了我们思考问题好习惯。
我想,如果课堂允许我们互相讨论问题,也许效果会更好的。
此外,我觉得,您举办的那个“三分钟演讲”虽然很好,但是一次只能是一个人,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参加,也许再过一天,甚至是一个星期才会叫到别人,那样很令别人着急。
我觉得,老师您应该每节课出一个话题(当然我们也可以提建议),让我们每一位同学按座位顺序接火车发表自己的看法(每人限说一句),那样的话,每次可多6到7个同学能够展示自己的风采。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小小的建议,采纳不采纳就看老师您了,不过我希望能得到认可。
老师,我要说的话还有很多,由于时间限制,就先说到这儿吧!
建议人:
日期: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3
尊敬的__:
你好!
初踏讲台,恐怕没有一个人不想成为一个好老师,但事实是,在经历了最初七年左右的调整磨合和适应发展期后,教师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高原发展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小部分人通过再学习、再创造,教学水平得到升华,教学效果出现第二个上升期,逐步成为所谓“学者型”教师,这个比例不高,大约15%;而大部分人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先后开始下降,虽然下降的速度与幅度不同,但一直是平平的“教书匠”,比例在85%左右。
于是,天天进课堂,却难以对教学做出深刻的理解与独创性的探索;天天面对学生,却难以走进学生心灵,成为他们人生的导师;天天面对教材,却难以进行富有创意的设计;天天面对困惑,却习以为常,难以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很好地解决,这成了大多数教师的真实写照。
看到过很多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在踌躇满志地要在三尺讲台挥洒青春实现教育理想的时候,被开学仅两个月后的第一次期中考试一棒打闷,于是,痛定思痛,立志要狠抓双基,扎扎实实地搞好语言文字训练。
我担心年轻的你即将走上的是一条自认为不是弯路的弯路.担心年轻的你仅仅是一个专注于应试的好老师,仅仅是学校考核意义上的好老师。
为什么有些老师沉溺于在“自我陶醉”似的讲课无法自拔;为什么,为什么有些老师热衷于课上天花乱坠的旁征博引难道回归语文,就仅仅是语言文字?难道做一个好老师,就一定奔着考试的常胜冠军努力奋斗?
诚然,在这个教育被异化了的时代,教育,被赋予了太多与之并无多大干系的社会的烙印,涂抹了太多功利的色彩。
但是,如果你还心存那份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对教师职业的许多期待,对语文的些许眷恋,对学生深切的期望,对未来美好的憧憬,那么,你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平庸的语文教师,一个语文教育的专家。
也不要忘记了,在张扬你的个性同时,一定要遵循教育的共性。
换言之,在你无拘无束地邀领你的学生一起在语文的天地遨游的同时,你还必须有一双坚实的翅膀。
这翅膀,就是语言文字的基础。
因此,我们提倡的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飞扬。
打造精品课堂,夯实语文双基,注重能力培养,彰显学生个性语文老师,你要做的还很多。
语文老师,你很累,做个好的语文老师,其实很难。
我衷心地希望,在教学之路起始的时候,不要迷失了,不要盲从了。
此致
敬礼
建议人:__x
日期:____年__月__日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4
尊敬的__:
你好!
“小学”只有与“大学”相统一,语文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大学”
只有以“小学”为基础,语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育人的作用。
语文素养就是在“小学”与“大学”的统一和融合之得到发展的。
“小学”与“大学”的圆融
崔老师把语文教学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种形式,我是赞同的。
从90年代的过分强调工具性而讳言人文性到突出人文熏陶忽略工具性,语文教育终于
再回归到落实人文熏陶与语言训练的统一的大道上。
何为“小学”,何为“大学”,崔老师的定义也是基本全面的:“通过感悟,亲近作者思想,体味作者情感,提高思想水平和审美能力,这是‘大学’。
识记字词,掌握语法,熟悉__的写作规律,这是‘小学’。
”我想结合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崔老师所讲的有所补充。
“小学”不可丢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其要任务就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包括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来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我们在为一些年轻教师在考试的压力之下所作出的要扎扎实实地夯实语言文字基础而担忧的同时,必须明确:语文,就是要乘着语言文字飞翔!
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段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但是,丢掉了语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语文素养便是无源之水,空中楼阁。
我们的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敢在语文课堂上讲基础知识,阅读教学时都不敢归纳中心、分段。
其实,阅读教学只有以本为本,才是根本。
因此,我们在语文课上不能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不能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的理解。
当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位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智慧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具体到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只需要读懂__内容,明白这篇__写了什么事、什么景、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思想,再进一步有所感有所悟就可以了。
而课堂阅读教学,不但如此,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识字、写字、听话、说话、读书、习作,以及做这些的方法与习惯。
课文是编者为学生精心挑选的“范文”,它承载着这么多任务,因此,阅读课不能只停留在理解__内容上,它真正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理解和表达祖国语言(包括书面语和口头)的能力。
课文是源头,让学生在清澈的源头中打下扎实的基础,是语文老师的职责。
在语文学习的天地里,我们所给予孩子的,就是帮他们发现语言这件表达世界外衣的美丽,喜欢它,并让它逐渐成为手中日趋熟练的理解和表达工具。
我国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因此,“小学”还有它母语的特点:一是这一过程中要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民族精神的陶冶;二是母语教育环境的特殊性,生活处处时时都可以学习母语;三是应该以语文实践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
“大学”不可少
语文是一种文化,是和人的生命、心灵、生活密不可分的文化。
但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性质定位不准,造成了人文价值的失落,教学脱离生活实际、学生不爱学习语文、语文教学低效多耗等问题。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
”“后五条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
”这样,在课程目标中准确而恰当地落实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也保证了语文课程思想性的地位。
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包括三层意义:第一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与自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
第二是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第三是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
长期以来,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
即使在很多优秀的课例当中,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下,是教师对学习主体的漠视,是教师自我风采的展示!课堂气氛较以往变得喧嚣热闹了,以为这就是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以为这就是新课程、新理念所带来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新课程的挖掘,而这种抛开语言文字本体,忽略语言学习的倾向,恰恰是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做法,是虚化语言文字学习的表现。
所谓“小学”与“大学”是相辅相成的,没有了“小学”又哪来“大学”?语文是融合了“小学”与“大学”的
学科。
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不可丢掉“小学”,亦不可舍去“大学”。
“小学”与“大学”的圆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在“小学”与“大学”互相融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掌握最基本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小学”只有与“大学”相统一,语文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大学”只有以“小学”为基础,语文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育人的作用。
语文素养就是在“小学”与“大学”的统一和融合之得到发展的。
课程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小学”,后一个维度体现“大学”。
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小学”与“大学”统一的体现。
因此,我们不可以将“小学”与“大学”作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形式,即使同一堂课,“小学”与“大学”也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共生共存的。
具体到操作层面上来讲:从教师的角度看,如何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应采用什么教学策略来促使“小学”与“大学”相融合,何谓两者圆融的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采用什么样的评价标准;从学生的角度看,应具备什么态度、情感对待“小学”与“大学”,怎样处理教学的统一要求和个人的独特感悟、体验、理解的关系,如何通过探究活动,透过语言文字的表层去体会语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语言文字中蕴含的人文特征,这些问题都应当成为教师思考的关键。
此致
敬礼
建议人:__x
日期:____年__月__日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5
敬爱的语文老师:
您好!
语文老师,有些话不好当面说,所以,我在__中和您交流一下。
我感觉您是属于“唯美派”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您总是比较喜欢好词佳句多的一些__。
那次考场作文是半命题的《什么给我的感悟》。
您给我们读了一篇《远方给我的感悟》。
读完后,您说这篇__很好,经过改卷老师的一致认同,只扣一分。
但我总觉得,这篇__很“空洞”,没有具体事例,全文都是好词佳句,抒情之类的话一刻都没停息过,到最后我什么也没听懂,只听懂五个字:远方很遥远。
我认为这类__只是花大本钱去包装,表面看上去,哇,这么抒情!这么有诗意!但仔细回味就会感觉没有什么实在的内容,很“空”。
还有一次,我发现自己的作文成绩老是在A与B之间徘徊,我很郁闷,不知这是为什么,便把同学的作文拿来看看,特别选了几篇成绩为“A++”的作文,果不出所料,里面的好词佳句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断,一个接着一个,一句连着一句,也不知他们哪来的这么多好词佳句,这也太夸张了吧,写__不就是说话吗,可生活中哪个人会这样说话呢?这连篇累牍的好词佳句,哪是人话呀!
可为了分数,无奈我也学着他的样子写了一篇“好词佳句”派的,虽说没有“A++”但也有了“A+”。
我还看了一些同学的__,有些__我觉得写得很有个性,
内容情感都很真实,可就是不入老师的法眼,虽说没扣得很厉害,但至少也扣了三四分。
哎,在老师眼中,好词佳句多的“唯美法”、“烂抒情”真是很吃香。
语文老师,希望你也能接受一些有个性的__,因为每一个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同的,真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的,这才叫创作!说实话,我不喜欢那些好词佳句堆砌起来的所谓的“美文”,如果硬是为了高分去勉强拼凑,那真是一件痛苦的事。
此致
敬礼!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6
今天中午,我参加了语文组的一次教研活动。
地点在板房会议室,内容是由教研组长欧东升老师传达到成都参加语文学科“有效教学研讨会”的有关精神。
欧东升老师把五个半天会议(研讨活动)的内容作了认真的传达,并且谈了自己的感受。
但我觉得今天的活动可能是受到时间的限制吧,开展得不够深入,只由欧老师作了会议传达,其他同志没有参与讨论发言。
针对我校语文教学的状况,对我们语文组的同志做几点建议。
一.加强朗读训练,对古诗文及其它重点篇目、段落要求学生背诵。
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适当开展写字教学,坚持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
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规范,不写错字别字,注重词语的积累。
三.鼓励学生订阅课外读物,增大阅读量。
四.指导学生观察社会,感悟生活。
鼓励学生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悟,以日记周记等形式记录下来。
通过建立班级美文集,或班级博客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五.教师要多阅读,坚持写作。
平时听老师摆谈,有的很有见解,可是大都没形成文字。
如果我们坚持每天能有三千字的阅读量,一千字的写作量,通过博客,圈子,与同事,与学生相互交流,几年下来,定会有所成就。
其实,这一条也是对各学科老师的建议。
给语文老师的建议书7
今天忽然有个想法:我要是中小学老师的话,就让全班的孩子们每人开个博客,在里面随便写。
再把大家连起来,成个博客圈。
相信此法能够使孩子们不断的提高实际写作水平(但未必能提高作文考试成绩)、鼓励孩子们自由地思想,至少,能给他们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哪怕只是用博客宣泄一下巨大学习压力带来的不良情绪也好呀。
说得我真有点想当老师了,就算遇到像我们当初一样淘气的学生也不怕,他们若敢往我口袋里塞苹果核,我就趁他们上体育课往他们书包里塞香蕉皮,过后还死不承认。
嗯,师道尊严,一定要维护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不错。
又跑题了,说博客。
迄今为止,博客是我能想到的最适于锻炼孩子写作能力的方式。
首先,它比日记本要开放。
日记是一个因为私密而容易放纵的地方,一般孩子写日记都是写心情,很少会注意修饰语言,使之更美。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有人注视下写作和完全没人注视下写作,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极个别者除外)。
因此,即使只是发泄,在日记里和在博客里,也是不同的。
毕竟有人看,就是骂人也得有点逻辑才好呀,即使没逻辑也得有点美感吧,否则自己都不好意思往上贴。
因此,博客不如日记自由,也正是这份不自由,对培养作文能力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