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上学期数学备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知道1千克=1000克,1吨=1000千克,会进行简单的换算,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衡器称物体的质量。
2.在观察、操作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能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的简单问题。
3.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材地位
本单元是“数与代数”中“常见的量”的重要内容之一。
这是刚刚开始学习有关质量知识,它是今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的基础。
质量的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克与吨这两个质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接触的比较少,缺少必要的情景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
因此,教学中要切实组织好观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初步形成质量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教学重点是:克、千克、吨的认识和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计。
教学难点是:初步建立质量观念。
四、教学建议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创设有趣的问题情景。
2.重视估计、验证、调查,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形成对克、千克、吨的初步认识。
3.教学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你们讲几个有关动物的小知识.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鸟是什么鸟?
学生: 蜂鸟,像蜜蜂一样大。
教师:你知道吗?蜂鸟刚孵出来时还不到一克呢!
板书:1克
教师:你喜欢小狗吗?谁知道世界上最小的狗有多重吗?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世界上最小的狗大约重一千克。
板书:1千克
教师:你了解袋鼠吗?最大的袋鼠大约重40千克,最小的约重4克。
板书:40千克 4克
教师: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0吨,它的肾重一吨。
板书:150吨 1吨
教师:根据老师讲的动物趣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提出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感受1克、1千克的实际重量。
1、认识感受克。
教师:刚才同学们提出那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们先解决1克有多重的问题,那么一克到底有多重呢?
教师:出事天平,向学生讲解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天平称出花生仁、硬币、钮扣、图钉、黄豆等大约一克的东西。
学生:说出实际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一克?找出来掂一掂。
教师:平时我们常说的物品有多重,实际上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物品的质量,常用克做单位,可用g表示
板书:克(g)
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自己带的小食品的质量是多少?
2、认识感受千克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带的食盐所标的质量是多少?
那么两袋食盐重多少克?
学生:500克+500克=1000克
教师:表示教重物品的质量,我们常常用千克做单位。
1千克又叫做一公斤。
千克用(kg)表示。
谁知道千克和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师板书:1千克=1000克
教师: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品是1千克?
学生:找出来小组内掂一掂,感受1千克的轻重。
教师:谁能我们周围哪些物品可以用千克做单位?
学生:小组内讨论。
4、感受体重。
教师:你知道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吗?
学生:同为之间互相抱一抱感受一下。
三、巩固练习,实践活动
巩固练习:第6页1、2题
实践活动:掂一掂,称一称。
四、教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课后反思:
学生能很快的掌握三个质量单位,知道它们之间的换算,不过,学生对这些单位的理解并不是很透,在填单位的时候依然出错,有必要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4千克=()克 3000克=()千克 9千克=()克 9000克=()千克二、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多媒体教学图,一头大象
请同学们猜一猜一头大象有多重,同学们一头大象有三千克左右,这么庞大的大象,用千克做单位合适吗?应该怎么办呢/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
2、看一看算一算
教师;利用多媒体逐一吃食教学情景图,引导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每头水牛350 千克,3头水牛大约重多少? 1桶油重100千克,10桶油约重多少?
每袋面粉10千克,100袋面粉多少千克?每个小朋友重25千克,40个小同学重1000千克?
教师:请同学们说一说,1吨大约有多重?
学生:得出结论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4、说一说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物品可以用吨表示?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4题
2、第5题,老师问学生答。
3.板书设计:吨
1吨=1000千克
1t =1000kg
四、教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6——10
教学过程:
1、第六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怎样才能知道这艘船一次能不能装完?
学生:思考后回答。
2、第七题,学生看图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第八题,学生独立看图,思考问题。
(1)哪一种球最重?哪一种球最轻?
指导学生,发现铅球的单位是千克。
不能直接进行比较。
(2)学生自己独立计算。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5、第十题
比较大小,重点指导两个单位不同的数量进行比较。
500克○5千克 4吨○3900千克 2200克○3千克
3千克○3000克 10千克○1000克 6000千克○6吨
4米○40厘米 9000米○8千米 700厘米○70分米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11——13题,小超市
教学过程:
1、第11题,学生自己读题,感受情景。
(1)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2)这是一道发散思维的题目,学生可以先卖1千克的特价大米,再买4千克的普通大米。
共画9元钱。
也可以都买普通大米,共花10元钱。
(3)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教师板书,然后学生自学题目进行解决。
2、第十二题,课外小调查,首先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在进行集体交流,让学生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
3、第十三题,猜体重,同位进行游戏。
4、《小超市》
(1)学生自己看情景图,感受图意。
(2)找学生说一说,你了解了哪些知识。
小组内讨论交流。
(3)解决第一个问题,提问:你根据什么来估计几个香蕉是1千克?
引导学生观察,每个香蕉的大小与每根黄瓜的大小差不多。
(4)解决第二个问题,然学生自己看图说出价格。
(5)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集体订正。
(6)最后一个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半数,然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解答。
5、《丰收园》小组内交流,说一说自己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问题没有学会。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风筝厂见闻
教学过程:
一、感知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出示风筝厂见闻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并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
学生:对照情景图,找出题目中的已知条件。
教师: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提出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后找出代表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
教师:板书学生所提出的问题。
1、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3、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4、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5、平均每天要做小兔风筝多少个?
二、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第一个问题,平均每天要做老鹰风筝多少个?
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尝试解答的方法。
60÷2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并组织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把6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个十,就是30。
因为30×2=60 所以60÷2=30
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只?240÷6
学生小组内讨论解决的办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把24 0看作24个十,把24个十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4个十,也就是40。
24÷6=4 可以推出240÷6=40
教师:平均每天大约能做多少只仙鹤风筝怎样求?学生:列式92÷3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动脑,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计算后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
可以把92看作是90,90÷3=30(只)
每天大约做30只能完成任务吗?为什么?应该做多少只才能完成任务?
教师:出示第四个问题,平均每天大约要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计算,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做法。
三、巩固练习:
1、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自己填空,然后集体订正。
2、第二题。
学生独立练习后,小组讨论,找出规律。
3、第三题。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比一比谁写的最快。
四、布置作业第四题。
板书设计:
1、平均每天要做多少个老鹰风筝? 60÷2=30(只)
2、平均每天要做燕子风筝多少个? 240÷6=40(只)
3、平均每天要做孔雀风筝多少个? 138÷7~20(只)
4、平均每天要做蝴蝶风筝多少个? 320÷4=80(只)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第五题
学生自己看题,理解题意,找学生说一说,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然后进行独立计算。
对做的又好又快的学生进行表扬。
2、第六题
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
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进行快速练习。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3、第七题
魔术箱,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训练学生加、减、乘、除及各部分的关系。
学生先思考怎样做,在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好后在小组内讲一讲。
最后进行独立计算。
4、第八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指导再调两辆车够不够? 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5、第九题练习时间大约数目
周一 2分 60个周二 3分 120个周三 5分 150个
周四 4分 160个周五 2分 120个
出示题目后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比较出哪一天的成绩好?
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求出平均数才能进行比较。
6、布置作业第十题。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图片,交流订正自学提纲中提出的问题
(1)64米红布,做一只风筝需要红布2米,—————————————(2)86米绿布,做一只风筝需要绿布5米,—————————————(3)有438根竹条,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
(4)我要领72个线轮,每6个一盒,————————————————
二、学习新课,由学生根据自学情况汇报讲解,其他学生纠错订正
1、64米红布,做一只风筝需要红布2米,能做多少只?
(1)怎样列式:64÷2=
(2)思考过程:
A:64≈60
60÷2=30,大约能做30只。
B:6个十除以2得3个十,;4除以2得2个1,也就是32。
(1)竖式计算:
32
264
63个十乘2是6个十
4
42个一乘2是4个一
师问:为什么3要写在6上面,2写在4上面?
引导学生概括出:6个十除以2得3个十,在十位上面写3;4除以2得2个1,在个位上面写2。
2、我要领72个线轮,每6个一盒,需要领几盒?
(1)你会列式吗?
(2)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3)说一说:在这道题里,与上一道题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解决的?
引导学生回答出:十位上除完后有余数。
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2结合起来继续除。
3、订正自学提纲内容
三、巩固练习:
1、扎一个风筝需3根竹条,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1)应该怎样列式呢?
(2)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思考的?
2、小船靠岸:
13768÷6
11 95÷5
128 77÷7
19 78÷6
看一看:谁靠的最快最准?
四、实践应用题:
1、第17页第3题,你会做吗?
2、火眼金睛辩对错中的第(1)、(2)题
火眼金睛辩对错中的第(3)题,你能说一说错误出现在哪里吗?
四、应用与实践:
1、有95个梨,每8个装一盒,,要装完这些梨,需要准备多少个盒?
(1)不够一盒时,你应该怎样进行处理?
第2课时
一、复习:
1、口算:
90÷3250÷5140÷7420÷6
80÷2160÷2150÷3300÷3
2应用题:
(1)一共有96棵树,2天必须摘完这些苹果,平均每天需要摘多少棵树上的苹果?
(2)一共有96棵树,一人每天可以摘4棵树上的苹果。
如果一天摘完,需要多少人?
二、学习新课:汇报展示自学情况
1、列式计算:85÷5
2、86米绿布,做一只风筝需要绿布5米,能做多少只?
(1)列式:86÷5
(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3)85米布,到底是能做17只风筝还是18只呢?
讨论后明确:余下的1米布不够做18只的布,只能做17只。
(4)你在用竖式计算时,你发现这道题与85÷5在计算时有什么不同吗?
(5)你在做有余数的除法时,你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3、订正自学提纲内容
4、练习:78÷679÷6
三、巩固练习:
1、把没有余数的算式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1)比一比,谁做的最快?
(2)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思考的:
A:你在做有余数的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B:在写横式得数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你还会编一道这样的题吗?
2、连环式应用题:
(1)第18页的第8题
(2)先独立进行解答,然后小组交流
(3)教师进行集体订正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你觉得自己表现怎么样?说说你的感受。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布置作业:数学基础训练中的
教师: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上告诉我们哪些已知条件?
学生:观察后小组交流,然后班上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板书。
二、根据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根据以上已知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板书:
1、你平均每小时裁多少只风筝面呢?
2、你平均每小时裁19只风筝面对吗?
3、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学生:独立列式
三、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76÷4你想怎样计算?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除了再算一遍这种方法以外,你还可以想出怎样的方法?学生:19×4=76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用乘法可以验算除法做的对不对?学生:小组内讨论。
教师小结: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可以验算除法。
教师:平均每天要裁多少只风筝面呢?学生:列式499÷4
教师:你能使这计算一下吗?学生:列式计算
教师:找一名学生板演。
做完后问:他做的对吗?怎样检验?学生说出自己的检验方法。
教师:总结学生的算法。
验算由于数的除法应该注意:商和乘数想成后要加上余数。
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1、2题
五、布置作业自主练习第四题。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仔细读题。
教师:提问,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思考后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1、 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
2、 86米绿布能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3、 72个线圈是多少盒?
4、 438根竹条能扎多少个风筝?
二、共同探究算法。
教师:64米红布能做多少只老鹰风筝?怎样列算式?学生:64÷2
教师:小组讨论一下,你想怎样计算这道题?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算法。
教师:总结6个十除以2得3个十,3 表示3个十应该写在十位上。
4除以2得2,2应该写在各位上。
指导正确的竖式写法
教师:72个线轮是多少盒?怎样列式?学生:72÷6
教师:请同学们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做一做。
请一名学生板验。
学生:做完后进行小组交流。
教师:总结学生的做法:先用十位上的7除以2,商3余1,1也就是10,十位上的1
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12除以2商6,6写在个位上。
学生:独立思考,438根竹条能做多少只风筝?
教师:巡视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学生:板演。
教师:这道题和我们以前做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总结出的的结果两次有余数。
教师;86米绿布可以做多少只孔雀风筝?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计算结果,然后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教师:总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交流。
三、巩固练习
自主练习:第一题学生自己练习。
然后订正。
第二题学生可以比算也可以估算。
第三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可以笔算,也可以估算,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24÷3 48÷6 54÷9 36÷6 64÷8 240÷3 480÷6
540÷9360÷6640÷8 24÷2 48÷2 36÷3 96÷3 66÷6
二、自主练习第四题火眼金睛辨对错。
第一个算式十位上的3没有落下来,不能把百位上书和十位上的数连起来相除。
第二个算式,十位上的6应该和4相减
第三个算式,最后2和7相乘应该是14 而不是15。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法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看图是一个看图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
教师: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看图说图意。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做法。
重点指导学生进一法。
四、把没有余数的算式图上颜色。
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判断,也可以计算。
五、第七题,学生自己读题,讲题意然后独立计算。
六、第八题,首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指导学生的来龙去脉,再根据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使学生在巩固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强调第三幅图。
关键让学生知道每桶谁能赚多少钱。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
教学内容:自主练习3——聪明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自主练习第三题
学生独立读题,练习时,先让学生练习生活,说一说迎面接力比赛时应该怎样分配人数才合理,然后独立进行计算,并进行验算。
验算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独立验算。
二、自主练习第四题
算一算96÷4 632÷4 65÷3 569÷3 24×4 158×4 21×3+2 189×3+2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三、自主练习第五题
学生:独立看图。
教师:多媒体出示议长进货单。
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是单价,什么是数量,什么是总价。
指导学生说一说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教师:订正讲解错误的问题。
四、自主练习第六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新华书店购物清单。
指导学生说一说清单的意思。
学生:小组讨论后自己解答
五、自主练习第七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分小组研究、汇报交流、弄清要解决还能装多少果汁的问题,必须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六、布置作业:聪明屋。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指导学生看懂情境图。
教师:出示情景图。
指导学生看图。
学生:可以小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学生:提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板书
1、燕子风筝可以装几盒?
2、老鹰风筝可以装几盒?
3、鹤风筝可以装多少盒?
4、这些装好的风筝分四次运完,每次运几盒?
学生:根据板书学生分别进行解答。
可以用口算。
估算进行计算。
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订正。
二、巩固练习
综合练习第一题
40÷2500÷5 37×7 200×4 180÷3 320÷8 0÷9 560÷7
三、布置作业 24页第二题
板书设计:240÷6=40(盒)
92÷4=23(盒)
158÷8~20(盒)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第4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第3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题目。
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题意。
提问: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指导订正。
三、第4题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写出一组具有相同特征的除法算式,然后互相交流学习。
四、第5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情景图,同位互相说题意。
教师:引导包装袋上所含的信息。
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五、第6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学生独立计算,教师集体订正。
六、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
培养学生的验算习惯。
七、布置作业:第七题。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第9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说图意。
学生: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数学信息。
教师:板书学生找到的数学信息学生:独立解决第一个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问题,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1、制造80升氧气需要几天?
2、平均每个月采集食用菌多少千克?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三、第10题
教师出示统计表,分小组独立计算,讨论解答,在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合理的方法。
四、第11题
这是一道乘、除综合应用题。
学生独立思考,教师订正。
五、布置作业第11题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6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自己所学知识
以小组位单位,交流自己所学知识,说一说自己学会了什么?
二、找一找自己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1、小组进行交流
2、小组内评选出优胜者代表小组发言。
3、教师班上总结。
三、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出示情景图。
学生:仔细看图,弄懂题意。
教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小组讨论。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
1、今天需要几个大桶?
2、 1小时能生产多少箱?怎样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
3、平均每辆卡车大约装多少箱奶?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目解答。
四、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特点。
示情境图:图上都画些什么?
仔细观察,看看这些图形都有什么共同特点?
二、合作探究:
小组同学互相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建筑物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脸谱左右两边的形状是一样的;如果把风筝或剪纸沿中线对折,两边会重合的)
师:同学们的发现可真不少,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对称的?说说看。
把你手中的物品对折后展示给小组同学看看。
三、自主学习:
第29—30页的1、2、3题学生自己做。
第4题提示:数字、字母、字、标志要对应填写。
第5题做后再演示几个动作让学生猜一猜是否对称。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实践:1、搜集一些树叶,看看哪些是对称的,哪些是不对称的?
2、用这些树叶做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看过杂技表演吗?你看过大型的杂技表演吗?你喜欢看吗?喜欢它的什么?(喜欢它高超的技术和优美的造型)你发现哪些优美的造型都有什么特点吗?
二、出示情境图:
看到他们的造型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问题,是要引导到这些图形的特点上来)
师:如果从这些图形的中间画一条直线,这些图形沿着中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像这样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叫它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做对称轴。
三、自主练习:
1、第32页1、
2、3题学生先独立做,在集体纠正。
第4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名称的统一。
第5题、此题渗透一个对称图形可能有多条对称轴。
第6题、第7题,是半例题性质的题目,学习内容是镜面对称,此内容比较抽象,完成第6题时,可让学生利用镜子实际操作感受一下,以加强对镜面对称的感知;完成第7题时,先让学生看
图编一个包含教学知识的小故事,然后说明这个故事所包含的数学道理,加深对镜面对称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8题、第9题让小组内讨论完成。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9月份我们烟台举行了一次大型的活动,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国际果蔬博览会)你去参观过吗?谁来介绍一下你参观果蔬会的情景。
我们烟台是全国闻名的果蔬大市,烟台苹果、莱阳梨久负盛名,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参观果蔬博览会。
二、提出问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
师:谁来说说你在果蔬博览会上都看到了什么?多指学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