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脑组织过多的氨在星形胶质细胞内转化成谷氨酸、谷 氨酰胺并造成谷氨酰胺堆积,引起渗透压升高导致脑 水肿。

星型胶质细胞内质网
谷氨酰胺(调节渗透压,水内流) 谷氨酰胺合成酶
谷氨酸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炎性反应和炎性细胞因子
• 给患SIRS的肝硬化患者口服氨基酸溶液诱导出高氨血症,患者的 神经心理测试成绩变差。SIRS得到控制,炎性标志物(TNF、 IL21、IL26)水平降至正常,即使给予口服氨基酸溶液诱导出高
肿瘤化疗或接受免疫抑制药物后乙肝病毒再激活 随着认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炎检出率逐渐提高 年轻人:肝豆状核变性等代谢性疾病 各种手术后并发症
二、肝性脑病的命名和分类
肝性脑病(HE)临床分类
类型 A型 B型 C型 亚型 定义 急性肝衰竭相关HE 门-体分流相关HE,无内在肝细胞疾病 与肝硬化及门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相关HE
门静脉高压与侧枝循环开放
门静脉CT成像
TIPS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脑水肿
目前认为,在氨和炎性反应的共同作用
下,HE患者脑组织中神经胶质细胞,尤其
是星形胶质细胞的肿胀是HE发病的关键环
节。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脑水肿
• 脑组织内无尿素合成循环。
• 星型胶质细胞是大脑内惟一可以代谢氨的场所。
• 对抑制性神经传导的影响:NH3可损害大脑皮层、丘脑、脑干、脊髓
神经的抑制性神经传导。NH3抑制Cl-从突触后神经元泵出,使神经元 突触后膜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丧失。
氨的代谢
氨是机体正常代谢产物,具有毒性。 肠道氨来源于: Gln在肠上皮细胞内代谢产 生及肠道细菌分解含氮物质产生。 体内的氨主要在肝合成尿素而解毒。
②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③肝性脑病的诱因; ④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血氨增高; ⑤扑翼(击)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常规的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和(或 )电生理检测可发现亚临床肝性脑病。
七、肝性脑病的治疗
一、消除诱因 • 及时控制细菌感染 • 预防和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 肝性脑病患者出现狂躁不安或有抽搐时,禁用吗啡、水合氯醛、度冷
七、肝性脑病的治疗
三、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一)降氨药物 谷氨酸钠、谷氨酸钾仅能暂时性降低血氨,且不 易透过血脑屏障,效果差,又可造成碱血症,无 ①谷氨酸钾和谷氨酸钠 继续应用价值。精氨酸降血氨也不显著,只用于 纠正碱中毒。 ②精氨酸 ③门冬氨酸-鸟氨酸有显著的降氨作用。 降氨药对慢性反复发作的门体分流性脑病的疗效较好,对重症肝 炎所致的急性肝性脑病无效。 (二)GABA/BZ复合受体拮抗药 氟马西尼(flumazenil)。 (三)人工肝 四、肝移植 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各种顽固、严重的肝 性脑病在肝移植术后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MHE研究的意义
• MHE患者众多:肝硬化患者中46%-60%。 • MHE隐蔽性强:形似正常,无性格、行为和意识改变;但 该类患者精细动作和感知功能受损。 • MHE危害大:3年内56%的MHE发展为HE。 • MHE干预效果好:贾林等应用乳果糖治疗6个月,明显改善 预后。
六、肝性脑病的诊断
①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侧支循环;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小结 • 各种假说趋向融合 • 高血氨是重要联结点
• 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是关键
六、肝性脑病的诊断
• 显性HE(OHE):病史、临床表现(精神、行为);West Hawen分级;HE计分; • 轻微HE(MHE):纸笔测试、电生理测试 • 血氨检测(肝硬化尤其失代偿期列为常规) • 脑成像(MRI、CT):评估脑水肿,排除其它引起或加重 HE的原因(如硬膜下血肿)
• 氨的产生、吸收增加
蛋白摄入过多,消化道出血,感染,便秘
• 低血容量
利尿,出血,大量放腹水,腹泻及呕吐
• 门体分流
手术分流(TIPS)
• 血管阻塞
门静脉或肝静脉血栓
• 药物
苯二氮类
发病机制
1. 氨中毒学说 2. 假神经递质学说(1971年,parkes, fischer) 3. 氨基酸代谢不平衡学说(1975年,mutno) 4. -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1982年, schafer, jones) 5. 胺,硫醇和短链脂肪酸的协同毒性作用
血氨在HE的发病机制中仍占主要的地位,大多数
HE的病理生理可用氨代谢异常解释。
• 氨吸收增多:肠道菌群失调、细菌分解蛋白质(消化 道岀血)产氨是主要来源;患者躁动,肌肉中腺苷酸
分解产氨;少量来源于尿素(肾功能障碍、氮质血症
)被尿素酶降解; • 氨清除减少:血浆氨主要在肝脏通过尿素循环产生尿 素而清除,也能与α酮戊二酸结合形成谷氨酸,谷氨 酸进一步与氨结合形成谷氨酰胺。
6. 星形胶质细胞作用和内源性阿片物质(90年代以后)
肝性脑病发病机制
肠道和体内的一些有害代谢物 进入体循环 透过血脑屏障 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代谢异常
• 对脑能量代谢的影响:能量供应不足 功能障碍 昏迷 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 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 • 对兴奋性神经传导的影响: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Na+-K+-ATP酶活性或 通过直接作用抑制神经传导
丁及速效巴比妥类,可减量使用安定、东莨菪碱,非那根、扑尔敏等
可作镇静药代用。 • 避免快速和大量的排钾利尿和放腹水,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 衡失调。 • 避免过量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大便通畅。
七、肝性脑病的治疗
二、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一)饮食 开始数日内禁食蛋白质,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食物。神志清楚后
发作性HE
显性HE 持续性HE
诱因型HE 自发型(无明显诱因) 复发型 轻型 重型 治疗依赖型
轻微HE
HE分类简易记忆法:A(Acute,急性);B(Bypass,旁路);C(Cirrhosis,肝硬化)
三、肝性脑病的分期(级)
• 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
• 二期(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定向力
和体征。
我国肝功能衰竭病因学特点
乙型肝炎最多见、慢性肝病基础上合并肝炎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叠加感染( HBV+HAV、HBV+HEV、HBV+CMV) 药物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抗痨药、解热镇痛药、中药(治疗皮肤病药、骨 关节药、增生疾病药、抗风湿药、减肥药等)
感染:严重细菌和真菌感染导致败血症和脓毒血症
骤,
氨基酸
胞液
谷氨酸
O NH2-C-NH2
尿素 鸟氨酸
谷氨酸
2ATP+CO2+NH3+H2O
鸟 氨 酸 循 环
H2O
精氨酸 延胡索酸
鸟氨酸
2ADP+Pi
氨甲酰磷酸
线 粒 体
精氨琥珀酸
AMP+PPi ATP 瓜氨酸
瓜氨酸
基质
天冬氨酸
草酰乙酸 谷氨酸
-酮戊二酸 氨基酸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氨代谢异常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小结
• 氨代谢引起星形胶质细胞肿胀
• 氨代谢引起脑能量代谢障碍 • 谷氨酰胺介导的氧化应激和线粒体损伤 • 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变导致脑水肿 • 其他因素如感染、炎症、细胞因子、肠源性的内毒素 血症,导致体内大量的炎症介质(如IL-1、IL-6)和 细胞因子(如TNF-α)聚集,加重HE的发展。
重细胞肿胀。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其它代谢异常
• GABA和内源性苯丙二氮类
• 色氨酸和羟氨酸
• 氨基酸失衡和假性神经递质 • 其它神经毒性物质 锰中毒;甲硫氨酸抑制神经突触传递;硫醇类抑制 抑制Na+-K+-ATP酶干扰线粒体的电子传递以及抑制脑 内氨的解毒;短链脂肪酸抑制氧化磷酸化; • 其它因素:低钠、低钾、低血糖、碱中毒等
和理解力减退,睡眠倒错。踝阵挛、Babinski征、扑翼样震颤阳性。
• 三期(昏睡期):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 锥体束征常呈阳性,脑电图有异常波形。 • 四期(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 孔常散大,可出现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四、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因
一、肝性脑病的定义
•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hy,HE)是在各种急慢性 及终末期肝病的基础上出现的以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一 系列神经、精神、功能失调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智力、认
知、情感、行为举止和精细运动方面的改变。
• HE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肝细胞功能衰竭或广泛门-体静脉分
流所并发的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神经和精神系异常症状
wenku.baidu.com
“肠-肝轴”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 指肠道与肝脏在功能上存在着广泛联系并相互作用。 1. 肝脏与肠道有共同的胚胎起源-前肠;
2. 解剖上肝脏与肠道通过门静脉相互联系,门静脉中有来自肠道的细
菌产物(内、外毒素)、食物抗原以及环境毒素(氨)等; 3. 肝脏疾病与肠道疾病常同时伴发,比如肝硬化时肠粘膜受损导致细 菌移位发生SBP,短肠综合征和空回肠旁路手术患者易患脂肪肝; 4. 关注肠道可以使肝脏疾病治疗获益(治肝先治肠),反之亦然。
氨血症,但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成绩没有变差。这提示炎性反应
和炎性细胞因子在HE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还有研究表明,血液中升高的TNF水平会刺激星形胶质细胞释放 IL21、IL26等细胞因子,而TNF、 IL21、IL26 都能影响血脑屏 障的完整性,TNF还能促进血氨弥散进入星形胶质细胞进一步加
五、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门-体分流
• Sherlock等1954年创立“门-体分流性脑病”的概念 ,迄今对理解HE的发生及治疗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HE的发生主要是来源于肠道及体内的一些有害代谢产 物,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有效肝细胞总数明显减少 ,因而不能被解毒或清除,或因肝内、外的门-体侧 枝循环,有害物质绕过肝脏,不被破坏,最终进入体 循环,透过血脑屏障,导致大脑功能紊乱。
• 各种严重的急性和慢性肝病均可并发肝性脑病。 • 急性肝病时HE的病因是由于大量的肝细胞坏死,常见病因 为病毒、药物或毒素引起的肝炎,也可由大量肝细胞变性 ,如妊娠脂肪肝、Reye综合征等。 • 慢性HE的发病与广泛的门-体静脉分流有关。 • 肝脏被恶性肿瘤细胞广泛浸润时也可导致HE。
四、肝性脑病的病因及诱因
氨在血液中的转运形式
① 谷氨酰胺形式 NH3 + Glu
谷氨酰胺合成酶 ATP ADP+Pi
Gln
组织细胞内产生的氨,转变成谷氨酰胺后,运输 到肝脏,再分解为氨和谷氨酸,从而进行解毒。
生理意义:
谷氨酰胺是氨的解毒产物,也是氨的储存及运输 形式。
氨在血液中的转运形式
② 丙 氨 酸 形 式
生理意义:肌肉中氨以无毒的丙氨酸形式运输到肝脏。
三羧酸循环过程
2CO2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苹果酸 柠檬酸
异柠檬酸
延胡索酸
a-酮戊二酸 琥珀酰 辅酶A
琥珀酸
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为机体提供大量的能量。 TCA循环是糖、脂类、蛋白质代谢联络的枢纽。
TCA循环
中间产物
脂肪酸、氨基酸 分解代谢产物
合成代谢
C2O+H2O+能量
TCA循环既是物质分解代谢的组成部分,亦是物质合成的重要步 为其他生物合成提供原料。
,可逐步增加蛋白质至40~60g/d。
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且
能增加粪氮排泄。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纤维,被肠菌酵解产酸
有利于氨的排除,且有利通便。
七、肝性脑病的治疗
二、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 (二)清洁肠道 清除肠内积食、积血或其他含氮物质,乳果糖灌肠作为首选。 乳果糖口服后在结肠中被细菌分解为乳酸和醋酸,使肠腔呈酸性,从而 减少氨的形成和吸收(结肠内pH>6,NH3弥散入血; pH <6, NH3 从血液 转至肠腔)。 (三)抑制细菌生长(肠道管理) 口服新霉素2~4g/d,少数患者出现听力或肾功能减退,疗程应<1月。 口服甲硝唑0.2g,4次/日,疗效和新霉素相同,适用于肾功能不良者。 利福昔明1200mg/日,疗程21d,可作为治疗HE的一线用药。 微生态制剂:益生菌,益生原。
谷氨酸的重新生成
-酮戊二 酸+ NH3
L-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H2O
NAD(P)+
NAD(P)H
在大脑中发生上述反应,大量消耗了-酮戊二 酸和NADPH,引起 中毒症状。
在肌肉中,可利用这一反应生成的谷氨酸的转氨基作用,生成丙
氨酸,将氨转运到肝脏中去。 转氨酶 -酮戊二 酸+ 丙氨酸
谷氨酸+丙酮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