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春古代汉语学习辅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春古代汉语(2 )学习辅导
(源自中央电大)
一、通论学习重点提示
古代汉语(2)教学内容较多,通论所涉及的概念也多,需要下功夫
掌握。
先把通论学习的重点提示一下。
学习本学期古代汉语通论知识主要注意掌握下列问题:
〔、★古代汉语的被动句有哪几种类型?
2、*无定代词“或”和“莫”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辅助性代词“者”和“所”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4、*古书注解的体例主要有哪几类?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5、古书注解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几种?
6、标点古书的一般原则是什么?
7、标点古书常见的错误有哪两种情况?
8★什么是句读,句读与今天所说的标点有什么不同?
9、*古文今译的具体方法有哪几项?哪一项是最基本的方法?
10、★什么是古体诗?什么是近体诗?近体诗的主要特点及其与古体
诗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11、★什么是平仄?什么是粘对?什么是拗救?
12、★什么是三平调?什么是犯孤平?
13、★什么是对仗?什么是工对、宽对?什么是借对?什么是流水
对?
14、★近体诗(包括排律)在对仗上有什么要求?
15、★什么叫词调、词牌、词谱?
16、★词的用韵、平仄、对仗与近体诗有什么不同?
17、★在词牌上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8、在词牌后面加上令、近、弓I、慢、偷声、减字、摊破等字后,与本调是什么关系?
19、开我国文体研究先河的是谁,他把文体分为哪几类?
20、南北朝齐梁间文体研究的重要著作的名称和作者是什么?
21、我国第一部按文体分类的古代诗文选集是什么,它将文体分为几类?
22、明清两代文体研究的主要著作作者和名称是什么,清代谁的著作盛行一时,它将文体分为哪几类?
23、我国古代文献,按语言形式的差异,可分为哪几类?
24、散文包括哪几类?
25、骈文文体有什么特点?
26、论辩类文章中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叫什么?批驳别人论点的叫什
么?古代论辩文文章前面经常使用哪些词?
27、奏议这种文体出现在什么时代,起初名称叫什么?后来根据内容又可分为几种?奏议的附类还有哪几种?
28、什么叫序跋,什么叫赠序。
29、书序放在书前的名称是什么,放在书后的名称是什么?
30、赠序是怎样演变来的,什么时代才正式形成一种文体,体制上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31、传状类的传、状的意思是什么,状又称为什么?
32、杂记类的范围包括哪些?这类文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33、辞赋的辞的涵义是什么。
34、赋的远源是是什么,可以分为几种?
35、骈文是如何产生的,别称是什么?
36、古书注解的体例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
37、古书注解的术语有哪些,涵义是什么?
二、古代汉语习惯句式与宾语省略的问题
主要掌握以下内容:
(1)习惯句式--古代汉语中的习惯句式,是古人在长期使用汉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凝固结构,它具有特定的含义。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结构形式。
一、“如何”、“若何”、“奈何”
“如”、“若”、“奈”是表示处置一类意义的动词,它们经常与“何” 字结合,组成“如何”、“若何”、“奈何”等凝固结构,表示处置性疑问。
它们的用法基本相同,同单词的作用相近,可以用作状语、谓语等,语译为“为什么”、“怎么”、“怎么样”。
A、作状语时,表示反诘。
如:
(1)伤未及死,如何勿重?(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敌人]受
伤还没有死,为什么不再杀伤?
(2)非国家之利也,若何从之?(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一一这不是国家的利益,怎么能听从。
(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七十四章)一一百姓不害怕死,怎么能用死来威胁他们。
B、作谓语时,表示商量和询问。
如:
(1)与不谷同好,如何?(齐恒公伐楚)
(2)孟尝君曰:“市义奈何?” (冯谖客孟尝君)
例(1)的“如何”表示商量可否。
例(2)的“奈何”表示询问行为的方式。
“如何”、“若何”也常说成“何如”、“何苦”,它们的用法基本相同。
如:(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梁惠王上)(2)此为何若人?(公输)
例(1)的“何如”表示商量可否。
例(2)的“何如”、“何苦”都是询问情况。
“如……何”、“若……何”、“奈……何”,“如”、“若”、“奈”与“何” 之间还可以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组成“如……何”、“若……何”、“奈……何”的结构形式,用作谓语,可语译为“把……怎么样”、“对……怎么样”。
如: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大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可怎么办?
“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如”、“若”、“奈”后面的词语要是代词“之”,便组成了“如之何”、“若之何”、“奈之何“的结构形式。
代词“之”一般称代需要处置或对付的内容,而这个内容因在前文已有所交待,称代作用便逐渐弱化。
当它们用作谓语时,可翻译为
“怎么办”、“怎么样”。
(1)宋,小国也;今将行仁政,齐、楚恶而伐之,则如之何?(孟子•滕文公下)
(2)
晋侯谓庆郑曰:“寇深矣,若之何?”(左传•僖公十五年)---------- 晋惠公对庆郑说:“敌人深入了,怎么办?”
“如之何”、“若之何”用作状语时,表示反诘,不同意某种处置方式。
结构中的“之”字已完全虚化,没有称代作用,对整个结构应该象一个单词那样理解,不必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样”,应译为“怎么能”、“为什么”。
如:
(1)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子路从而后)(2)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齐晋鞌之战)
二、“何……为”、“何以……为”
这是表示询问或反诘的常见格式。
“何”是疑问代词作状语,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词组,“为”是语气助词。
可语译为“为什么……呢”。
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z u )我为鱼肉,何辞为?(史记•项羽本纪)
“何辞为”,是“为什么辞行呢”或“辞行干什么呢”,意为不必辞行。
“何”的后面是动词。
“何”经常与“以”连用,组成“何以……为” 的结构形式。
“以”是动词,有“用”的意思。
语译为“哪里用得着…… 呢”、“为什么……呢”。
如:
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
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何以伐为”,是“为什么要攻打它呢”,意为不必攻打。
“何以......... 为”中“以”的宾语有时不出现,成为“何以为”连在一起的结构形式。
如:
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
”(史记•伍子胥
列传)一一白公胜亲自磨剑,有人问道:“为什么磨剑呢?”白
公胜说:“想用来杀子西。
”
“何以……为”式中的“何”字,还可以用疑问代词“奚”、“曷”、“安”、“恶”等来替换,组成“奚以……为”、“恶用……为”等结构形式。
如: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北冥有鱼)一一哪里用得阒飞到九万里高空然后再往南飞呢?
三、“……孰与……”
试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两个例句:
(1)吾与徐公孰美?
(2)吾孰与徐公美?
意思都是“我与徐公比较谁漂亮”,但它们的结构形式不同。
例(1)的“与”是连词,连接比较的两项,“孰”是疑问代词,“孰”后是比较的内容。
例(2)是把“孰”提到“与”的前面,组成了“……孰与……”的凝固结构。
从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孰与……”式是
从“……与……孰……”式演变而来的。
它的用法可分为两种:
(—)表示比较
“ . 孰与..... ”式,常用来比较两人的孰高孰低或两事的孰得孰失。
“孰与”起着相当于谓语的作用。
1、句中出现比较内容的
(1)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史记•曹相国世家)一一陛下观察
我的才能,同萧何相比,哪一个强?
(2)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韩信拜将)一一大王您自己估量一下,
在勇敢、强悍、仁义、强大方面与项王相比怎么样?
例(1)比较的内容在“孰与”之后;例(2)比较的内容在“孰与”之前。
2、句中不出现比较内容的
比较的内容在前文已经说过,或者不必说出,根据上下文意可以理解。
如:(1)田侯召大臣而谋曰:“救赵孰与勿救?” (战国策•齐策)一一齐侯召集大臣商议说:“救赵与不救赵相比怎么样?”
(二)表示选择
经过比较,有了明确的决择,在两者中间舍弃前者,选取后者。
如: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天论)一一顺从天而歌颂它,哪里比得上控制天命而利用
它呢?
在这种格式中,“孰与”又作“何与”,、“奚与”、“孰知”、“孰若”等。
四、“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
(一)不亦……乎
“不亦……乎”是表示反问的习惯句式,实际上是以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的内容。
副词性结构“不亦”与疑问语气助词“乎”相配合,表示委婉的反问。
语译为“不也是……吗”、“岂不是……吗”。
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一一学习了而又按时去实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
在这种格式中,“不”有时也作“无”、“亦”作“已”,“乎”作“哉”、“邪”等疑问语气助词。
如:
(1)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有了根基就不会毁坏,不也应该在这方面努力吗?
(2)子贵母死,矫枉之义不亦过哉?(三国志•魏书•皇后列传)――儿子显贵了而母亲却死去,这种矫正邪枉的做法不也太过分了吗?
(二)“无乃……乎”
副词性结构“无乃”与疑问语气助词“乎”相配合,组成“无乃…… 乎”的测度问句。
这种问句一般是说话人已经有了确定看法,而用一种委婉的语气表示推测和反问。
可语译为“恐怕是……吧”、“不是…… 吗”。
如: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
公三十二年)一一使军队疲劳而去侵袭远地,没有听说过。
连队
疲劳,力量衰竭,远方的主人有防备,恐怕不行吧?
(三)“得无……乎”
副词性结构“得无”与疑问语气助词“乎”相配合,组成“得无…… 乎”的测度问句,语气委婉,对所提出的问题已经有了估量,但问话者还没有把握,希望对方给予证实。
可语译为“该不会……吧”、“莫不是……吧”。
如:
曰:“日食饮得无衰乎?”曰:“恃粥耳。
”(触龙说赵太后)一一[触龙]说:“每天饮食该不会减少吧?”[太后]说:“靠点粥罢了。
”
“得无”与“乎”有时组成反诘句,是以反问的形式肯定性内容。
可译为“能无……吗”、“能不……吗”。
如《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意为“贬职的官员和文人墨客,大多聚会在这里,观览景物的心情,能够没有差别吗”。
不过古汉语中表示反诘一般都用“能无”,很少用“得无”。
成分省略----是指在不影响语意表达的原则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常常省略某些成分,这是古今汉语共有的现象。
而古代汉语成分省略要比现代汉语
普遍得多,而且有些省略现象是古代汉语特有的。
下面谈谈古代汉语常见的成分省略。
一、主语省略--主语省略很普遍,情况也比较复杂,需要在上下文中
仔细分辨。
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承前省略---句子的主语,如果在上文中已经出现,为了避免重复,后文可以承前省略。
如:
(1)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2)楚人为食,吳人及之。
[]奔,[]食而从之。
(左传•定公四年)一一楚军做了饭,吳军赶到,[楚军]奔逃,[吳军]吃了饭又追赶上去。
例(1)承前省略主语“大叔”;例(2)后面两个分句所省略的主语,分别是“楚人”和“吴人”,承前隔句交叉省略,暗中更换主语。
(二)蒙后省略---主语蒙后省略,是主语将要在后面的分句出现,
前面分句的主语就可不必重复。
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诗经•豳风•七月)
前三个分句蒙后文省略主语“蟋蟀”。
(三)对话省略---对面谈话,主语或在上文出现过,或彼此对指,
因而常常省略不用。
如、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左传•庄公十年)
第一个[]是对话承前省略主语“此”,即“小大人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第二、三个[]是对指省略主语“公”;第四个[]是对话省略主语“我”。
要
注意弄清省略的对象。
在叙述对话时,动词“曰” 前的主语常常省略,要明确对话双方的关系。
如: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 []曰:“然。
”[]:“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 []曰:“否。
许子衣褐。
”[]:“许子冠乎?
[]曰:“冠。
”[]曰:“奚冠?”[]曰:“冠素。
”[]曰:
“自织之与?” []曰:“否,以粟易之。
”[]日:“许子奚为示自织?” []曰:“害于耕。
”[]曰:“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乎” []曰:“然。
”[]:“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
”(孟子•滕文公上)
上面是孟子和陈相的一段对话,他们一问一答,动词“曰”前的主语全部省略,而且有三处连动词“曰”也省略了。
在对话省略中还有一种情况:文中连续用几个“曰”字,前面
省略主语,很象两人一问一答,而实际上是一个人自问自答。
如: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遇诸垒。
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
”[]日:“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
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 []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 这段话,不是阳货问,孔子答,而是阳货一个人自问自答。
这里“曰” 前所省略的主语都是“阳货”。
二、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来说,它是不能省略的。
但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谓语动词也可以省略。
谓语的省略也有承前省、蒙后省或对话省几种情况。
如: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蝎。
(左传•庄公十年)
(2)杨子之邻人亡羊,旣率其党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列子•说符)一一杨子的邻居丢了羊,他不仅率领自己的亲朋[追
赶羊],而且又邀请杨子家的童仆一块追赶羊。
(3)[孔子]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论语•季氏)――[孔子]问道:“学诗没有?” [伯鱼]答道:“没有[学]。
”
例(1)“再”、“三”后承前省略谓语动词“鼓”;例(2)“率其党” 后蒙后省略谓语动词“追”和宾语“之”;例(3)“未”后是对话时省略谓语动词“学”。
三、宾语省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谓语动词后连带的宾语常常省略。
宾语省略一般是承前省和对话省。
如: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冯谖客孟尝君)
(2)齐桓公好衣紫,齐人皆好[]。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例(1)“食”后承前省略宾语“之”,即冯谖。
例(2)第二个分句的“好”后承前省略宾语“衣紫”。
介宾词组经常充当句子的状语或补
语。
充当状语时,介词的宾语常可省略或不出现;充当补语时,其介词有时可以省略。
如:
(1)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日:“将以[]衅钟。
”(齐桓晋文之事)(2)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
”(史记•滑稽列传)
上面例句中的介词“以”、“与”、“为”,它们的宾语在前文已出现过,所以这里都省略了宾语,对译时一般要补出所省略的部分。
又如:
(1)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蒲松龄:促织)
(2)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例(1)省略介词“以”,例(2)省略介词“于”。
省略的介词,一般以“于”、以”两个为常见。
四、兼语省略--兼语式中的兼语有时也省略,结果兼语前后的两个谓语动词就连在一起了。
一般是承前省略,也有不必要说出或者不能说出而省略的。
如:(1)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郑伯克段于鄢)
(2)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
(同上)
(3)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史记•陈涉世家)(4)庞涓旣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
(史记•孙子吳起列传)一一乃阴使召孙膑:就暗中派遣[使者]召来孙膑。
例(1)(2)承前省略兼语“公叔段”,例(3)承前省略兼语“尉”。
例(4)是不必要说出或不能说出而省略。
虚词的学习与辨析
古今汉语的差异,还明显地表现在虚词的使用上。
古今汉语的虚词系统完全不同。
古代汉语虚词不但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使用频繁,作用多样,意义复杂,是阅读古文的难点之一。
学习古代汉语虚词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各类虚词的语法作用
(一)语法作用是虚词的纲
什么是虚词?理论上说,没有词汇意义只有语法作用的词是虚词。
学习虚词,首先要掌握虚词的语法作用,也就是各类虚词可以和什么词结合,在句中起什么作用。
掌握了虚词的语法作用,就能以简御繁,提纲挈领地驾驭各个虚词众多的
义项,才能在阅读古文的时候辨析虚词在句中的意义或作用。
下面先看一个极端的例子。
“于”在《词诠》中列有二十个义项,摘列如下(注译为笔者所加,句中“於”均用“于”):
1、内动词,在也。
边鄙残,国固守,鼓铎之声于耳,而乃用臣斯之计,晚矣!(《韩非子•存韩》)一一边疆残破,国都固守,战争的鼓铎之声响在耳边,这时才用大臣李斯的计策,晚了!
2、介词,表动作之对象。
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脩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大王您如果对老百姓实行仁政,减免刑罚,减轻赋税,〔让老百姓〕深耕细作,早除秽草,年轻人在闲的时候讲求孝顺、敬顺、忠诚、守信的道德,在家用这些道德侍奉父兄,在外用这些道德侍奉长者和上司,这样就是让他们手持木棒也可以抗击秦国楚国有坚实铠甲、锐利刀枪的军队了。
3、介词,表动作之关系。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尚书•酒诰》)。
4、介词,表动作之所以,可译为“从”。
逢蒙学射于羿。
(《孟子•离娄下》)一一逢蒙向羿学习射箭。
5、介词,表动作之所在,可译为“在”。
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就斋戒了五日,让我捧着玉璧,到您的朝廷上递送国书。
6、介词,表动作之所趋归。
上与梁王燕饮,从容言曰:“千秋万岁后,传于王。
”(《史记•梁孝王世家》)一一皇上曾经与梁孝王饮宴,闲谈说:“我百年之后把王位传给你。
”
7、介词,表所为。
齐使管仲平戎于周。
(《史记•齐太公世家》)一一齐国派管仲到周平定戎。
8介词,与今语“根据”、“按照”义同。
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
(《史记•淮阴侯列传》)一一按照诸侯的约定,大王您应当在关中作王。
9、介词,表“在……中”之意。
燕于姬姓独后亡。
(《史记•燕世家》)在姬姓之中只有燕国最后灭亡。
10、介词,表所在之地位,可译为“在”,惟此地位乃抽象之地位,与第五条实指地方者不同,故别出之。
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
(《史记•信陵君列传》)一一况且假托魏王的命令夺晋鄙的部队来救赵国,对赵国是有功了,对魏国就不算是忠臣。
广川惠王于朕为兄。
”(《汉书•广川惠王传》)一一广川惠王对我来说
是兄长
11、介词,表时间。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论语•述而》)一一孔子在这一天哭过,就
不再唱歌。
12、介词,表被动文中原主动之作者。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
通义也。
(《孟子•滕文公上》)劳心的统治人,劳力的被人统治。
被人统治的养活别人,统治人的被人养活,这是天下通行的道理。
13、介词,表形容词之对象。
吾甚惭于孟子。
(《孟子•公孙丑下》)一一我对孟子感到非常惭愧。
14、介词,表形容词之比较级。
苛政猛于虎也。
(《礼记•檀弓》)苛政比老虎还凶残。
15、介词,与“以”同义。
居则习民于射法,出则教民于应敌。
(《汉书•晁错传》)一一在家就
让百姓练习射箭,出外就让百姓练习应敌。
16、介词,表人之意旨,亦可译为“在”。
“今吴楚反,于公何如?”对曰:“不足忧此。
”(《史记•吴王濞传》)
――“现在吴楚反叛,在你看怎么样?”回答说:“不值得忧虑。
”17、介词,表两方之关系。
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 圣人之于民,亦类也。
(《孟子•公孙丑上》)一一麒麟对于走兽,凤凰对于飞鸟,泰山对于土堆,河海对于小溪,都是同类,圣人对于百
姓,也是同类。
18、语首助词,无义。
黎民于变时雍。
(《尚书•尧典》)——众民由于尧的教化也都变得和睦了。
黎:众。
时:这,这样。
雍:和睦。
19、句中助词,无义,倒装时使用。
王贪而无信,唯蔡于撼。
(《左传•昭公十年》)一一王贪心又不讲信用,对蔡国是非常遗憾的事。
20、叹词,读与“乌”同。
佥曰:“于!鲧哉!”(《尚书•尧典》)一一都说:“哦,(让)鲧(来治理洪水巴!”
不算作为动词的“于”,还有十九个义项,乍一看,确实令人目眩。
但这都是后人研究时根据上下文的意义分析出来的,有许多意义不过
是上下文意义在虚词上的“反光”。
如果只盯住这十九个“反光点”,就看不到“于”的本来面目,只能感到复杂而难以掌握。
但如果归纳一下,“于”只是三个词:①介词;②助词(现在一般叫语气词):③ 叹词。
助词、叹词的作用古代也不常用,所以主要掌握介词的作用。
再看义项。
上面介绍的“于”作为介词的义项有十六项之多,从词语的组合关系上看,这十六个义项之间又有共同点,即“于”后都是名词,这些名词的意义可以分为三类:①人事;②时间;③地点。
例如
2、3、4、6、7、& 9、10、12、13、14、15、16 都与人事有关;例11与时间有关;例5与地点有关。
归纳起来,介词“于”的作用主要有四条:①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②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③介绍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④介绍比较的对象。
至于种种意义,如“在”、“在……之中”等那多是翻译的结果,是由上下文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决定的,不必一一死记,而且,由于语言习惯的改变,有的也可以有几种解释。
如例4“逢蒙学射于羿”,可译为“从”, 但现在“从XX学习……”已不常见,而常说“向XX学习……”,
所以也可以解释为“向”;例10可解释为“在”,也可解释为“对”,因为现代习惯说成“在(或对)……来说”。
但不论怎样解释,都不能改变其介词的性
质。
因此,学习介词“于”,主要掌握上面归纳的四个作用。
如何掌握这四个作用,主要记住“于”前后词语的特点。
“于”前边
是动词,后边是表示时间的名词时,它表示时间;后边是地点时,它表示处所;后边是人、物时,它表示对象;前边是形容词时,它表示比较(也可以说介绍比较的对象)。
二、注意掌握虚词中古代常用和现代容易误解的意义或作用一些常用虚词的义项比较多,但以“古代常用”和“现代容易误解” 这两条来筛选,就不太多了。
例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等。
作代词的主要有三种用法:
1、指示代词,作定语。
之二虫又何知?(北冥有鱼)——“之”是指示代词,这。
2、代人或事物,在句中作宾语。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郑伯克段于鄢)一一“之” 代庄公后
悔与母亲绝交这件事情。
3、复指前置宾语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夫子之谓也。
(齐桓晋文之事)
――“之”复指前置宾语“夫子”。
“之”作助词主要有两种用法: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之”前边是
名词、代词时,一般表示领属关系。
例如:
封于巫山之阳。
(巫山•巫峡)一一“之” 表领属关系。
前边是形容
词、动词性词组时多表示修饰关系。
例如: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 “之”表修饰关系。
“之”前边连接数量词时,有时表示范围: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
(郑伯克段于鄢)
“臣之解
“叁国”的“叁”用作动词,意思是把首都的城墙分成“三份”。
“五”、 “九”后边均省“国”。
“国”指“首都”。
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名词表比喻时,表修饰关系。
例如: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鸿门宴)
2、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构成主谓词组,充当句
子的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或外位语。
例如:
(1) 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 熙然迴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钻鉧潭西小丘记)一一“山之高, 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均作主语。
(2)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鸿门宴)一一“臣之不敢倍德”
作宾语。
(3)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
(庖丁解牛)
牛”作定语
(4) 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五蠹) “尧之王天 下”作状语,一般后边均加“也”,表时间。
(5)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路从而后)一一“道之不行”是宾语 的外位语。
3、放在形容词或时间副词之后,只起增加一个音节的作用,没有实 际意义。
如: 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赤壁之战)
“之”本是动词,意思是前往。
(1) 王见之,曰:“牛何之。
”
(2) (冯谖)驱而之薛。
(冯谖客孟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