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经络与腧穴详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脉循行归纳】 内行部分:入小腹,挟胃,属肝,络胆,注肺; 循喉咙,入颃颡,连目系,环唇内。 外行部分:起于足大趾外侧端的大敦穴,沿足 背1、2跖骨间,经内踝前1寸,循胫骨内侧面 中央(内侧前缘),至内踝上8寸处,交足太阴 经脉之后,循下肢内侧中间,绕阴器抵小腹, 过季胁,止于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的期门穴。
9.阴包 Yīnbāo (LR 9)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股骨内上髁上4寸,股 内肌与缝匠肌之间。 【操作】直刺1~2寸。 【主治】①月经不调,遗尿,小便不利。 ②腰骶痛引小腹。 【配伍】①配关元、气海、三阴交,主治月经 不调。 ②配气海、中极、肾俞,主治遗尿。
10.足五里 Zúwǔlǐ (LR 10)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 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操作】直刺1~1.5寸。 【主治】①小便不利,小腹胀痛,遗尿,带下, 阴囊湿痒,阴挺,睾丸肿痛。 【配伍】①配气海、太冲,主治睾丸肿痛。 ②配白海、三阴交、风市,主治阴囊湿疹。
11.阴廉 Yīnlián (LR 11) 【定位】在大腿内侧,当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 部,耻骨结节的下方,长收肌的外缘。 【操作】直刺1~2寸。 【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腹胀痛。 【配伍】①配关元、三阴交、白海,主治月经 不调。 ②配归来、冲门,主治少腹疼痛。
12.急脉 Jí mài (LR 12) 【定位】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 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 【操作】避开动脉,直刺0.5~0.8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阴挺,阴茎痛,外阴 肿痛。 【配伍】①配关元、归来,主治少腹痛。 ②配太冲、曲泉,主治疝气。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本内容包括经络和腧穴两 部分。 第一部分为经络,包括足 厥阴经脉、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经别和足厥阴经筋。 第二部分为腧穴。
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阴经络
一、足厥阴经脉 (一)经脉循行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 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 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 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 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 小腹,挟胃,属肝,络胆, 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 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 出额,与督脉会于巅。 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 唇内。 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 上注肺 (《灵枢· 经脉》)。
本经腧穴小结
【取穴要点】主要应掌握第一跖趾关节、内踝、胫骨内 侧面、屈膝横纹头、乳头、肋骨等解剖标志,及常用骨 度分寸。 1.常用解剖标志取穴 跖趾关节部:于第一、二跖趾关节,前方取行间,后 方取太冲;内踝部:于内踝前,胫骨前肌肌腱内缘取中 封;小腿部:胫骨内侧面上,内踝尖上5寸取蠡沟,上7 寸取中都;膝关节部:屈膝内侧纹头前上方取曲泉;胸 胁部;乳头下二肋取期门,十一浮肋端取章门穴。 2.常用骨度分寸取穴 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18寸:取急脉、阴廉、足五里。 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3寸:取蠡沟、中都。
循 行 要 点
走向:足→(腹)胸 ①大趾至巅顶支 路径 ②目系至唇内支 ③肝脏至肺支(交接支) 脏腑器官联系:属肝,络胆、与胃、肺、阴器、 喉咙、鼻咽、 目、唇联系
有穴通路
①起止穴:大敦、期门 ②四肢部分布: 下肢内侧:内踝上8寸以下,行下肢内侧前缘 内踝上8寸以上,行下肢内侧中间 ③躯干部分布:阴部,小腹部,季肋部,胸部
14.期门* Qīmén (LR 14) 【定位】在胸部,当乳头直下,第六肋间隙,前正中 线旁开4寸。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乳中线与第六肋间隙交点处 取穴。 【操作】斜刺0.5~0.8寸。 【主治】①胸胁胀痛。 ②腹胀,呃逆,吐酸。 ③乳痈,郁闷。 【配伍】①配肝俞、膈俞,主治胸胁痛。 ②配内关、足三里,主治呃逆。 ③配阳陵泉、中封,主治黄疸。 【特定穴属性】肝募穴,足厥阴、太阳与阴维脉交会 穴
13.章门* Zhāngmén (LR 13) 【定位】在侧腹部,当第十一肋游离端的下方。 【取法】正坐或仰卧。沿肋弓向后循按,当按 到十一肋游离端时,其下方是穴。 【操作】直刺0.8~1寸。 【主治】①腹胀,泄泻,痞块。 ②胁痛,黄疸。 【配伍】①配足三里、梁丘,主治腹胀。 ②配内关、阳陵泉,主治胸胁痛。 【特定穴属性】脏会,脾募穴,足厥阴、足少 阳经交会穴
2.行间* Xíngjiān (LR 2)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 白肉际处。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①头痛,目眩,目赤肿痛,青盲,口。 ②月经过多,崩漏,痛经,经闭,带下,疝气, 小便不利,尿痛。 ③中风,癫痫。 ④胁肋疼痛,急躁易怒,黄疸。 【配伍】①配睛明、太阳,主治目赤肿痛。 ②配气海、地机、三阴交,主治痛经。 ③配百会、风池、率谷,主治偏头痛。 【特定穴属性】荥穴
交接关系: 前于足大趾外侧端大敦穴接足少阳胆经。 后于肺中交手太阴肺经
(注:十二经循行流注,起始于肺经,最后回 归到肺经而形成“如环无端”的流注通路)。
(二)经脉病候 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疝,妇人 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 遗溺、闭癃(《灵枢· 经脉》)。
6.中都 Zhōngdū (LR 6)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 中央。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内踝尖上1寸(指寸)处至内辅 骨下廉间(12寸)的中点水平线与胫骨内侧面中央直线交 点处取穴。 【操作】平刺0.5~0.8寸。 【主治】①疝气,崩漏,恶露不尽。 ②腹痛,泄泻。 ③胁痛,下肢痿痹。 【配伍】①配三阴交、阴陵泉,主治胫寒痹痛。 ②配归来、太冲,主治疝气。 ③配隐白、大敦,主治崩漏(艾炷灸)。 【特定穴属性】郄穴
7.膝关 Xīguān (LR 7)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上髁的后下方, 阴陵泉后1寸,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 【取法】参考阴陵泉。 【操作】直刺1~1.5寸。 【主治】膝股疼痛,下肢痿痹。 【配伍】①配梁丘、白海、膝眼,主治膝膑肿 痛。 ②配阳陵泉、膝眼、委中,鹤顶,主治膝 关节炎。
8.曲泉* Qūquán (LR 8) 【定位】在膝内侧,屈膝,当膝关节内侧面横纹内侧 端,股骨内侧髁的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 陷处。 【取法】正坐屈膝。当股骨内侧髁后缘的横线与半膜 肌肌腱前缘直线交点处取穴。(注:用食指尖从腘窝横 纹正中向内侧钩拉,依次碰到并放过半腱肌与半膜肌肌 腱后,当食指尖处凹陷中取穴。) 【操作】直刺0.8~1寸。 【主治】①小腹痛,小便不利,淋证,癃闭。 ②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遗精, 阳痿。 ③膝股疼痛。 【配伍】①配百会、气海,主治阴挺。 ②配中极、阴陵泉,主治小便不利。 ③配膝眼、梁丘、血海,主治膝膑肿痛。
1.大敦* Dàdūn (LR 1) 【定位】在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取法】参见少商。 【操作】浅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主治】①疝气,遗尿,癃闭,经闭,崩漏,月经不 调,阴挺。 ②癫痫。 【配伍】①配太冲、气海、地机,主治疝气。 ②配隐白、直接艾炷灸,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 ③配百会、三阴交、照海,主治子宫脱垂。 【特定穴属性】井穴
4.中封* Zhōngfēng (LR 4) 【定位】在足背侧,当足内踝前,商丘与解溪连线之 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商丘与解溪间的连线与胫骨 前肌腱内侧缘交点处凹陷中取穴。 【操作】直刺0.5~0.8寸。 【主治】①疝气,腹痛,小便不利,遗精。 ②下肢痿痹,足踝肿痛。 【配伍】①配气海、中极,主治小便不利。 ②配大赫、志室,主治遗精。 【特定穴属性】经穴
3.太冲* Tàichōng (LR 3) 【定位】在足背侧,当第1、2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足1、2跖骨底结合部前方凹陷中。 【操作】直刺0.5~1寸。 【主治】①头痛,眩晕,目赤肿痛,口,青盲,咽喉干痛,耳 鸣,耳聋。 ②月经不调,崩漏,疝气,遗尿。 ③癫痫,小儿惊风,中风。 ④胁痛,郁闷,急躁易怒。 ⑤下肢痿痹。 【配伍】①配合谷,称为“四关穴”,具镇静安神,平肝熄风作 用,主治头痛,眩晕,小儿惊风,高血压。 ②配足三里、中封,主治行步艰难。 ③配气海、急脉,主治疝气。 【特定穴属性】输穴,原穴
5.蠡沟* Lígōu (LR 5)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 【取法】正坐或仰卧。当内踝尖上1寸(指寸)处至内辅骨下廉 间(12寸)的下1/3与上2/3的交点处的水平线与胫骨内侧面中央 直线交点处取穴。 【操作】平刺0.5~0.8寸。 【主治】①睾丸肿痛,阳强挺长,外阴瘙痒,小便不利,遗尿, 月经不调,带下。 ②足胫疼痛。 【配伍】①配百会、关元,主治子宫脱垂(用悬灸或隔附子饼 灸)。 ②配太冲,气海,主治疝气及睾丸痛。 【特定穴属性】络穴
【病候归纳】 外经病:官窍病:视物模糊等目疾,咽喉痛, 阴痛,阴痒。 肢体病:巅顶头痛,口,胁肋痛,疝 气,少腹痛。下肢内侧中间及足 大趾痛。 脏腑病: 精神抑郁,急躁易怒,眩晕,癫狂, 月经不调。
二、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 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
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虚则 暴痒。取之所别也(《灵枢· 经脉》)。
足厥阴腧穴
【概述】 穴数:本经一侧14穴,左右对列。 分布:下肢内侧(前)中部分布12穴,腹、胸部分布 2穴。 特定穴: 五输穴:井穴—大敦,荥穴—行间, 输穴—太冲,经穴—中封,合穴—曲泉。 原络穴:原穴—太冲,络穴—蠡沟。 郄 穴:中都。 募 穴:肝募—期门,脾募—章门 八会穴:脏会—章门 (注:太冲是输穴,还是原穴;章门是募穴,还是八会 穴。)
【主治重点】本经经穴主要用于肝脏及与肝脏有密切关系的胆、肾、 心、脾、肺等脏之疾病。 ①肝胆疾病:大敦,沿疝气,少腹痛,阴挺,阴茎痛;行间,沿 疝气,急惊风,胁痛,善怒;太冲,治睾丸上缩,头痛,目眩; 曲泉,治目眩,视力减退,疝气,阴挺,阴痒;期门,治胸胁痛。 ②肾脏疾病:行间,治癃闭;太冲,治遗尿,小便不利;中封, 治五淋;曲泉,治小便不利,癃闭,遗精;章门,治奔豚,善恐; 期门,治奔豚。 ③心脏疾病:行间,治癫疾;曲泉,治狂证。 ④脾脏疾病:大敦,治妇女血崩;行间,治腹胀;太冲,治腹痛 泄泻,呕血,月经过多;章门,治不欲食,腹胀。 ⑤肺脏疾病:行间,治咳嗽;太冲,治咽喉痛;期门,治喘咳。 【刺灸注意事项】右期门、章门,不宜深刺,避免伤及内脏。
【络脉循行归纳】 一支走向肝经(表里支)。 蠡沟
另一支沿本经上行,联系睾丸,阴茎(上行支)。
【络脉病候归纳】 气逆:睾丸肿胀、突发疝气。 实证:阳强不倒。 虚证:阴部暴痒。
三、足厥阴经别 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 阳,与别俱行 (《灵枢· 经别》)。
四、足厥阴经筋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 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 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 上循阴股,结于阴器, 络诸筋。 其病:足大指支,内踝 之前痛,内辅痛,阴股 痛,转筋,阴器不用。 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 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 挺不收(《灵枢· 经 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