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三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第11课时 文言断句(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高考,北京卷将断句与标点、文意理解结合起 来考查,呈现了一种综合命题的趋势。在复习中, 要注意加强一些综合训练。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技巧指导
1.熟悉高考,把握规律。历年高考文言文断句试题仍是复习的重 点。通过对高考题目(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的研究,可以 了解高考常考文言文断句类题目的类型及命题规律,在备考中 有效提高复习的效率。
答第案9章解扩析声系统调音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句式和断句。第一小问要求在括号中写出本句的说话人。 要想填写这些内容,就要仔细分析题干和前面第一个版本。题干说“篇末是 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可见对话的应是“孔子”和“曾皙”;这二 人的身份,一为师,一为生。“夫子何哂由也”,这句话应是“曾皙”问孔 子,因为“夫子”是对老师的敬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这句应是孔子回答;那么第三句“唯求则非邦也与”又该是曾皙发问,第四 句又是孔子说的,以此类推即可。第二小问首先要注意答题的模式,应为不 同之处+观点+理由。然后寻找角度。这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一是 对话的方式,一是对话的内容。从对话方式来看,第一则是一次发问,一次 作答;第二则是三次发问,三次作答。从第一则看来,学生只一问,老师就 从各个方面进行解答,非常详细,非常耐心;从第二则看来,学生问,老师 答,师生关系极为和谐。
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定有帮助。 (7)注意对话引文 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
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 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在相应的提示语后停顿。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迁移训练
1.(2016届安徽合肥八中高三上第一次段考)阅读下面的
文本内容的理解(包括断句等)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考纲解读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 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 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 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 断句读。2004年,断句被列入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 为一项能力来考查。北京卷的《考试说明》古代诗文阅读的第3 项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包括翻译、断句等)
看法及理由:(2分)
示例一:赞同第一种解读。理由是,孔子的关注点在于“为国”是否“以礼”、 是否谦虚,所以他用一连串的反问句,强调赤和求同样也是为政但是却表现 得谦虚,反衬子路不够谦虚。孔子细致地回答了曾皙的提问,循循善诱,诲 人不倦。
示例二:赞同第二种解读。理由是,这一解读与前文四人各言其志衔接紧密,生 动地再现了师生间的对话过程和各自不同的关注点。曾皙一再追问,孔子耐 心作答,表现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一解读文气更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典例导引
①请在括号内写出本句的说话人(1分) ②不同的标点源于对文本不同的解读,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
一种的不同之处。有人认为第二种解读优于第一种,你赞成哪一 种?请说明理由。(5分)
答第案9章解扩析声系统调音
(1)曾皙 孔子 曾皙 孔子 (2)不同之处:(3分)
要点一:第一种解读认为在对话中,曾皙一次发问,孔子一次作答;第二种解读 认为曾皙三次发问,孔子三次作答。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 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 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 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往来者皆欲 为滕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乃为之书。
庆历六年某月某日记。(取材于《欧阳文忠公集》) 注释:【1】滕侯:即滕子京,北宋人,屡遭贬黜,其时被贬,任
典第例9章导扩引声系统调音
2. (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 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 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 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 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 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 “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 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 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 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明辨句 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代化等方面的常识, 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应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典第例9章导扩引声系统调音
1. (2015年高考北京卷)《论语·侍坐》篇,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分别讲述了自己的志向,孔子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篇末是曾皙与孔 子师生二人的对话,这一对话存在两种不同的标点,其中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 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 为之大?” 另一种标点如下。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 )“唯求则非邦也与?” (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 )“唯赤则非邦也与?” (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技第巧9章指扩导声系统调音
(2)根据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
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 中,“夫、惟、盖、凡、且、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经常出现在句首;而“乎、哉、也、矣、欤、焉、耳”等语气词 经常出现在句尾;而“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 句中;复句中的关联词如:苟、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 使、若夫、至于、已而、且夫、乃夫、于是、至若、若、故、是 故,大至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3)根据句式特点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整句,如对偶句、对应句、排比句、顶真句等,关注 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正确断句。
岳州知州。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答案解析
【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 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 与湖中之来往者/皆欲为腾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
【解析】 “一宜书”“ 二宜书”“ 三宜书”已经表明了层次,然后通过
“古之取天下也 / 以民心 / 今之取天下也 / 以民命。”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技巧指导
(5)借助文史常识断句 文言文中的文史知识,包括人物的名、字、号、谥号、年号、地
名、官名等。了解这些知识对文言文的断句也会有帮助。 (6)根据总分关系断句 根据总分句、段知识断句: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本题题目设置看似简单,其实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首先考查学生 审题的能力,第一小问,如果审不出“篇末是曾皙与孔子师生二人的对话” 这一暗示,要想填出答案,难上加难;然后考查学生的文言知识,如果学生 不能明白“夫子”的意思,找不到对话的起点或者发问人,想解答本题也很 难。第二小问,学生如果不注意审题,就很难明确本题该答什么,可能就忽 略了前面的发问“请简要说明第二种解读与第一种的不同之处”。
要点二:第二种解读认为,曾皙与孔子的关注点不同,直到最后二人也没有谈拢。 孔子关注的是“为国以礼”,应该谦虚,故对子路的话不以为然;曾皙的志 向与其他三人不同,他不想从政(有出世倾向),他的关注点是从政与不从 政的差别。他认为孔子既然对子路的从政“哂之”,就应该也对求和赤“哂 之”,所以才会有连续的发问,第一种解读没有体现上述内容。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 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 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
典第例9章导扩引声系统调音
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 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 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 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 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典例导引第9章扩声系统调音答案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书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而告来者不以废二宜书岳之民人与湖中之来往者皆欲为腾侯纪三宜书以三宜书不可以不书解析一宜书二宜书三宜书已经表明了层次然后通过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一些具体的动词和虚词来划分,难度不大。本题考查学生了文 言断句能力。断句要注意句式结构的对仗,注意虚词,注意词 语的顶针,落脚在文意的把握上。 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命题规律及预测
断句是北京卷的高频考点,试题有选择题的形式,也 有主观题的形式。
选择题是选取文中语句进行断句,选出正确的答案, 一般为1题,3分,主观题形式是选取文第I卷文言 文阅读中语句或另外选取古籍中的经典文段让学生 断句,一般为5分左右。
技第巧9章指扩导声系统调音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 特点。如2004年北京卷考题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与②“其马将 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这两个句子是对称的,可以作为断句的参考,又如⑤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 据此可正确断句。
2.用好课本,做好能力迁移。高考文言文命题以取材于课外的材 料为主,很少直接取材于课内。但课本文言文的复习却很重要, 课本文言文是文言知识的载体,高考命题取材于课外,其解题 的依据、方法,乃至于技巧都存在于课内。因此课本的内容一 定要认真复习,做到消化吸收,惟有“得法于课内”才能“得 益于课外”。
3.增强自信,用读现代文的方法读文言文,培养语感,正确断句。
2016高考
第二章 文言文阅读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教考学纲目要标求
1.知识目标 了解文言断句高考命题规律及常见题型,学习文言断句的方法技
巧。 2.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文言断句的方法技巧,正确断句。 3.情感目标 培养热爱传统文学、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9章 扩声系调音
考考纲纲要要求求
《2016年北京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要 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 歌”,本考点表述为:
文言文,完成文后题。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
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 仇,燕将臧荼举以为都尉。臧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臧荼反,汉击燕, 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 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 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 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 “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 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 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 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 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 拜为都尉。
②注意特殊句式 从文言句式角度作些辅导,掌握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如判断句,……者……也,
在“者”后应停顿。 (4)根据修辞断句 如:“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药病万变药亦万变”,可根据比喻断句,即:
“世易时移 / 变法宜矣 / 譬之若良药 / 病万变 / 药亦万变。” 再如“古之取天下也以民心今之取天下也以民命”,可根据句中的对比断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技巧指导
4.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 (1)根据语法结构断句 ①名词、代词——多作主语和宾语 和现代汉语一样,文言文中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
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如,国名、 朝代名、人名、地名、官职和事物名作主语,常可在前断开;作宾语,常可 在后断开。 ②动词、形容词——常作谓语,一般前后不断开;若不带宾语,其后常可断开。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 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比如2004年北京卷 考题①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 有“亡”“入”“吊”,因此 可区分出两个句子。②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 “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