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官德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官德》心得体会
学习《官德》的心得体会
从一般意义上讲,官德和医德、师德一样,亦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职业道德作为道德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存在,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而发展。
任何一种职业道德的生成、发展和不断完善,不仅在于其客体的变化、发展,更在于其主体的把握、内心信念的牢固,以及情感的一贯和意志的坚定诸因素趋于理想状态的结合。
人类社会由于分工的不同,使得职业和职业道德林林总总。
在数不胜数的职业道德中,影响最大,也最为世人关注的则应首推官德。
作为职业道德的官德,除了具有一般职业道德的特点和要求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这种特殊性主要源于“官”这种社会阶层和职业的特殊性。
其他任何一种职业道德,就其对社会产生的影响而言,都不及官德来得直接而明显、广泛而深刻、久远而恒新。
官德,主要是指为官者在其领导或管理活动以及权力运用的过程中,所展现的人格品质、思想境界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要素的总和。
显然,为官者品德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其领导活动的成败,及其在社会上和老百姓心目中形象与威信的高低。
在我国,官德如何,历来为社会关注,为百姓瞩目。
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这样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重德治,轻法治;重人伦,轻理性的原因,还在于作为维系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得以绵延两千余年的儒家文化所张扬的基调和凸现的文化核心。
这就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所倡导、并为自汉武帝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奉行的一整套包括仁、义、礼、智、信在内的儒家学说。
它对于中华民族历史的发展,特别是在抵御外来侵略,维护整个国家的政治局面方面,是起过和正在起着积极的作用的。
因此,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人伦道德和思想感情的民族。
我们评价任何人,道德都是作为一条重要的标准来使用的。
所以,人品重于
文品,人品重于艺品的观点,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心领神会的。
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当今社会,人们都是用道德这一标准来衡量每一位为官者,只不过是不同的社会和时代对德的要求内容不同罢了。
今天,我们党在选拔任用干部的问题上,总的原则是坚持德才兼备和“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即便是在考核干部时,也是坚持德、能、勤、绩的标准。
官德状况引起的社会关注和百姓瞩目。
一方面,是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和历史沿革使然;另一方面,则是由“官”这一特殊职业和为官者道德品质的影响和作用决定的。
因为大凡是官都意味着权威,二者有着不解之缘。
我们知道,凡是官,无论是高层的,中层的,基层的,其手中都掌握着大小不等的权力。
需要指出的是,权力并不等于权威。
权威是有威望的权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谈官德修养不能不注意到领导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法制观念同其自身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先说政治立场和态度。
一般地讲,道德操守良好,修养功底深厚的领导者,在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做到态度坚定,旗帜鲜明。
这是由于这样的领导者其日常的学习和理论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日积月累的道德修养,为其领导工作提供了一个厚实的思想基础和坚强的精神支柱。
即便是面临纷繁复杂的局势,他们也能驾轻就熟,稳定大局。
那些缺乏道德修养,素质平平甚至低下的领导者在他们面前就相形见绌。
因此,我们可以说,为官者,不论其职位高低,也不论其资历深浅,如果具备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他就会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就会有一种“为官一任,造福一
方”的使命感,就会常常把老百姓放在心中,处处把为百姓苍生办实事、好事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就会将广大劳动人民的冷暖安危和祸福系于一身。
否则,就会被老百姓诟病,遭历史淘汰。
所以,中国老百姓对当地的官的另一种称呼为“父母官”。
因此,我认为,官德修养对为官者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都起着一种潜在的、不可或缺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的积极作用。
再看为官者法制观念与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历史上,许多法律规范都体现着一定的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规范的某些要求;道德规范也往往表现着法律规范的某些内容。
这样,我们认为为官者的道德修养,必须与一定时代的法制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自己所承担的道德义务与法律义务统一起来。
因此,官德修养不能不与法制观念相互补充、相互借鉴。
当然,官德修养是既不能也无法替代为官者的法制观念,也不能脱离当今这个八面来风的高科技信息时代的。
就后者而言,我们提倡的官德修养,决不能回到封建社会的那种所谓“闭门思过”、“面壁自省”的过了时的修养模式中去,而应该使这种道德修养紧密结合我们的社会和时代,结合我们当前所要进行的伟大事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不断提高层次,充实内容。
只有这样,我们的官德修养才能折射出时代的光辉,也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要担当起率领和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大任”,就更要加强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使自己的思想认识和领导才能不仅能胜任自己岗位工作的需要,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极大关注。
它关乎党风、官风、民风和社会风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古人有言:“人皆可以为尧舜。
”我们都应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实践,切实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为我国的官德建设作出努力,勤政为民,廉洁为公;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作出积极的贡献。
篇二:人品、官品、作品——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品、官品、作品——学习践行“三严三实”心得体会人生是短暂的。
为官履职,一个人的职级和岗位也是有限的。
而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却是无限的。
理不辩不清,有些问题,越细想越觉得顿悟通透。
有的干部埋头干,有的干部抬头看;有的干部不惹人,有的干部敢较真;有的干部爱向上窜,有的干部好往下钻??人有人品,官有官德,人生的道路殊途同归,职场的思考无处不在。
省委书记骆惠宁在党课报告中说“坚持‘三严三实’,修养官德人品,是建设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精神家园”。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晓在党课报告中讲,“信仰能够让人从二维空间进入三维空间,让人生有更大的坐标、更广的视野,更多的可能。
”学习“三严三实”,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悟,不同职级、不同岗位也会有不同的思考。
就个人而言,我当过教师、搞过宏观经济、抓过笔杆、管过政务,党委、政府工作和市直、城区工作都经历过,做组织工作15年,不是阅历有多丰富,也谈不上有多高智商,只是人到“不惑之年”,喜欢多一些思考,有一些沉淀。
记得有个朋友向我诉说,常常为一些人际关系患得患失。
当时我给他作分析,我说,这种患得患失,首先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怕得不到又怕失去,实际都是自我作祟。
其次,它的实质是欲望的困惑,老是想得不到的东西,就是私欲膨胀。
如果换一种思维,得到的不一定是好事,失去的不一定是坏事,这样你才会心明眼亮。
这个朋友豁然开朗,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是?一个公务人员,其属性首先是人。
是人就有人的劣根
性,就有私欲、惰性、虚荣心。
当干部,不能说头上戴了政治光环就没有劣根性。
克服“人性的弱点”,就需要与劣根性不断作斗争,而“三严三实”正是这样一个“有力武器”,修身、用权、律己必须真正从“严”字上下功夫,谋事、创业、做人必须从“实”字上着手。
思考“三严三实”,反思“不严不实”,启示是多方面的,有更多的人生之悟、岗位之悟、成事之悟。
人生是短暂的,岗位是一时的,回首看自己真正做过多少事,才能慢慢称出人生的份量、存在的价值。
话不言不明,做人要有本分,做事要有责任。
研读了省市委两位书记的党课报告,聆听了晓宁部长的党课辅导,品味“严、实、忠、廉、担”五个字,琢磨“学思、深知、整改、笃行”四方面,领会“高度、广度、深度”之下的“五个必须”,沉淀下来静静思考,一个“品”字浮上心头。
一方面,学习“三严三实”
粗枝大叶不行,需要用“品”的感觉仔细回味,另一方面,践行“三严三实”大而化之也不行,也需要落到“品”字上去付诸行动,你看,三口为“品”,字形中正,笔法端庄,结构匀称,重心平稳,非常严谨,同时寓意深刻,“三口相传方为品”,讲的是群众的说法、他人的认可、百姓的口碑,于是,有六个字很有分量的沉淀在心底:“人品、官品、作品”。
人品,是人的品质、人的品德、人的品格。
我们坚持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我们践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我们推崇人品致胜的敬业标杆,我们敬仰至诚至善的道德模范。
身在组织部门,从事组织工作,我们对好干部的五条标准更应多一分心领神会,常说,有德有才的重用,有德无才的巧用,无德有才的避用,无德无才的不用。
用在他人身上的标准,常常先要拿来作为自己的“尺子”,于是顿悟: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学历。
现代社会,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到处都是,但才能卓越且人品过硬的人却是鲜见,每个组织都在真正急需并努力寻找这样的人。
因为,谋事、创业、做人,哪一项都离不开优良的人品。
人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着最后的结果。
“三严三实”正是历练人品最好的“磨刀石”。
官品,不是几品几级,而是干部的品行、干部的操守、干部的廉耻。
党的干部有别于古代的清官廉吏,同样讲品行、求业绩,但既不是“父母官”,更不是“大老爷”,今天的权力是公权力,为人民所赋予,不仅是刚直不阿、廉洁奉公,而且是为民用权,服务人民。
人,无品不正,而官,品优则立。
人品决定官品,官品来自人品。
要在灯红酒绿、错综复杂的世界里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管得住手脚、稳得住心神,这是摆在现在干部面前的重要课题,所以,官品是干部谋事创业的“营业执照”,一个好的官品不仅是不说假话、勇于担责、出以公心、权为民用,而且是遵规守纪、接受监督、沉的下去、融入人民。
“三严三实”正是锻造官品最好的“路线图”。
作品,不是写作的作品,而是工作的成果、办事的成效、履职的成绩。
人品、官品都不错,关键还要看成果。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已,最终都要体现在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上。
一个干部是否有“品”,不是自我感觉,而是口口相传。
口口相传说什么,就看具体干了些什么。
现在挖“不严不实”,有的懒政怠政,有的为官不为,就算人品再好、官品再正,看不到实际效果,群众也不会认可。
因此,作品是衡量严与不严、实与不实、有没有品最终的“检验标准”。
我有时很佩服“百年老店”,为了一碗面、一碟菜、一口小吃、一个小
物件,花几辈子的心血与付出,最终做出一道精品,里面有责任和专业的传承、有精益求精的延续。
而我们的工作也不就是要打造经得起考验的党建精品吗?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严三
实”正是打造工作精品的“合格证”。
篇三:官德培养初探
官德培养初探
从古至今“为官之道”一直都是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古有“吏者,民之本纲者也,故名主治吏不治民。
”;今有“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的说法,可见不管在哪个时代官员的德才都联系着国家的兴亡。
在经过无数例证之后,人们更是发现相对于官员的才能,官员的德行才是觉定其能否成为一名利国利民的好官的先决条件。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官德。
官德,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
在我国古代,官德主要以传统的儒家思想为依托,“忠孝仁和礼义廉耻”一直是衡量官员从政德行的标杆,“以德服人以礼治国”的为官思想一直是指导官员从政思路的准绳。
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古代士大夫也提出了“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廉不言贫,勤不言劳,爱民不言惠,锄强不言威,事上致敬不言屈己,礼贤下士不言忘势”,等为官之法,不过由于儒家思想过于理想,同时儒家思想被王权所利用导致古代的官德逐渐沦丧。
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古代官德的可取之处同时结合国家现状提出了共产党人的官德新标准:为民,务实,清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坏、常怀律己之心;权为名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名所谋。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官员干部要经常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各种诱惑,而只有具有符合当代官员要求的官德修养的干部群体,才能够
在这些诱惑前不迷失自己,那么我们需要怎样才能提高自身官德修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在当今社会中应该如何提高干部的官德修养。
一、加强德育学习,提高自身品德修养。
有人对干部作了这样的形象比喻:德才兼备是“精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可见品德修养对干部来讲尤为重要。
作为当代官员干部必须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同时还要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
只有透过不断学习,才能够让我们思想得到进步。
同时我们更应该谨记“为官只是一时,做人才是一生,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这一道理。
所以我们更应该在生活和工作之中加强自我教育,尽量自我提高,努力培养高尚的人品官德。
二、遵守法律法规,严格要求自身行为。
法律是维持国家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它对全国人民都有着同等的约束力,而作为国家干部更应对其无条件的遵守和维护。
在任何时候国家干部都应该谨慎行事,不能违背法律法规,更不能以权谋私。
同时国家干部还应该对自身行为经常“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更应该在道德层面上提高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广大人民树立一个正面的典范。
三、谨记权利来源,全心全意为民服务。
国家干部应该时刻牢记:权利来之于民,所作的一切都应该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同时还应该做到“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对广大人民我们应怀有一颗赤诚之心,更要有公仆意识,要有为百姓办实事的想法并付诸行动。
无论
官大官小,都应该心系一方百姓,只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前进的动力,才能够不偏离人生的轨
道。
篇四:官德修养
加强官德修养,从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
近年来,胡锦涛、习近平、李源潮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多次讲话中提出“官德”教育和“官德”修养。
在学习领会和落实党中央“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等一系列指示精神的同时,结合执法与服务的岗位实情,我深刻地感悟到:加强官德修养,必须从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
一、认清官德之核心,是加强干部官德修养的重点
《国语》云:“德,福之基也,无福而基隆,犹如无基而厚墙也,其坏也无日矣。
”其大意是说:高尚的品德是成功的基石,品行不好而福禄再多,就像没有坚实的地基而垒砌的墙体,倒塌是迟早的事情。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孔子十分强调为官执政者自身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如果做到身体力行,成为人民的楷模,那么即使不号召、不发布命令、人们也会自觉仿效。
官德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它决定了官德修养的重要性。
官德修养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它关乎党风、民风和国计民生。
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鱼水之情,事实上也都有赖于这种上
行下效的道德示范效应,并会引发社会的良性循环。
二、从实际工作入手,讲求“公心对上、真心对下”,不断加强官德修养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因此,官德如何,对社会影响极大。
作为基层一名科级干部,身处执法一线,身负联系纽带之重任,既不能对上唯命是从,报喜藏忧,弄虚作假,又要对职能权限内的执法及身边的执法人员负责。
大局意识和严格律己是最基本的标准,因此必须从“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做起。
“公心对上”,顾名思义即公心对待上级。
就是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下情上传,上情下达,实事求是地对上级负责。
在工作当中要坚持公心为重的原则,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处理问题,决不能为了多出政绩、快出政绩,或哄上级高兴,出假政绩、报假情况,更要有力杜绝“前吃祖宗饭,后吃儿孙粮,为了本任顺利,给后任留下隐患;为了眼前火焰高,不管后人没柴烧;本人出成果,后人吃苦果”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在处理敏感事务上要出于地公心,敢于坚持原则,公正处事。
有人担心这样做会挨批、穿小鞋,其实不尽然,只要我们实事求是反映情况,善于沟通协调,按原则办事,一定会得到领导和他人理解支持的,因为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对工作负责,也是对上级负责。
“真心对下”,即真诚体恤下属与群众。
就是既要有情系群众之心,更要有服务群众之道。
古人云,“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
作为领导,应该充分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做群众的贴心人、代言人。
主动与干部同甘共苦,与群众交朋友,了解他们所想所需,以群众的心声为自己的行动方向,切实做到对上对下一致,人前人后一致,任职前后一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只有以真心、动真情,把务虚的工作做实了,把务实的工作做细了,才能于无形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从而赢得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和信赖。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人的情感是对流的。
你给对方一个微笑,对方回报一份真诚;你对群众献上一份真心,群众回报给你百倍的支持;你给下属一份爱心,下属回报给你十分干劲。
这就是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真心对下”所得到的最丰厚的回馈。
三、如何做到“公心对上、真心对下”是加强官德修养的关键“公心对上,真心对下”,是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一致性的有效结合,是各级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行动指南。
要真正将这一思想落到实处,除了教育和自律外,关键还要靠制度和监督来实现。
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注重制度的完善,从而发挥制度约束力;另一方面积极发挥监督职能。
一是群众的监督。
领导干部是不是“公心对上,真心对下”,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可通过多种民主渠道,定期不定期让群众对领导干部的官德进行评议;二是上级的监督。
上级部门应责无旁贷地抓好监督。
对下级既要听其言,更要究其实,做得好的要表扬并倡导,言行不一的应严肃批评,造成严重后果的严格处理,追究责任。
通过上下共同的监督,督导领导干部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做到一致。
只有把自律与他律、把内在修养和外在约束结合起来,才能使这一思想精髓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四、要做到“公心对上、真心对下,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民为本,心怀构建和谐社会之愿望。
共产党的干部必须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理应全身心投人,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不断加强官德修养,强化爱岗敬业精神,坚持以民为本的意识。
这就要求广大领导干部注重人民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注重人民权利,保障人民依法享有的广泛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注重群众的智慧、力量,坚持相信和依靠群众,走群众
路线;注重群众情绪,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官德,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事业兴旺。
视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视人民为父母,视百姓为兄妹,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实事,尽心竭力为百姓解难事,实心实意为群众做好事,这就是领导干部应该树立的官德。
构建和谐社会,绝不只是一句口号,高喊几声作罢。
社会各阶层心怀构建和谐社会之迫切愿望,加之共同关注参与并有所作为,方可完成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宏伟目标。
2、身体力行,做好大家长与小家长。
官德并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要靠每个领导干部去具体实施的行为。
在道德结构中,官德首推为影响最大,最受人关注的一种职业道德。
我们知道,道德教化,包括“言传”和“身教”两个方面。
而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鲜明的形象示范作用。
从现实意义来讲,官德修养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在:政治上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爱党、爱祖国、爱人民;在工作作风上廉洁奉公,大公无私;在生活作风上勤俭节约,尊老爱幼;在人格上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做老实
人。
凡此种种,领导干部只要率先垂范,无不受到人民尊重和颂扬。
例如:历史上的清官包公,一代廉吏于成龙,社会主义时期好榜样焦裕禄,新时期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他们在官德修养方面都为我们领导干部树立了榜样,以身体力行感化广大群众,激发起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的公德感,从而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在学风上,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思想作风上,善于反思和创新,善于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武器,不断进行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在工作作风上,善于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生活作风上,坚持艰苦奋斗、严禁铺张浪费,防微杜渐、拒腐防变;
在领导作风上,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切蛋糕的人最后吃蛋糕”,“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中华民族素有“君不正,臣不忠”,“公不慈,儿不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等传统文化心理,决定了身为“带头人”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崇高的人格修养,这样才能带动整个社会风气的澄明。
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不以官自居,不以官为先,而是遵从以民为先之道;同时始终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慎独、慎微、慎始、慎终,自觉做到清正廉洁、严于律己、淡泊名利、两袖清风之正派;另外要敢于坚持原则、伸张正义,不随波逐流,能经受住各种考验、诱惑。
在单位中,做尽心尽责的“大家长”,在社会上,做一个守法文明的好公民,在家庭里做合格称职的“小家长”。
3、立足岗位,用心感悟“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
身为基层执法干部,确立“执法就是服务”的理念,是做好执法工作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强官德修养的基础。
从近期开展的“城管+商户”共建共管活动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执法与服务的辩证统一。
作为执法者,投入执法的过程,也是服务的过程。
执法前,是对当事人及违法事实做一个总体或框架性的预案。
执法中,在现场的即时沟通,更有现场感和针对性。
心理学讲,人与人之间存在“心理距离”。
如何克服执法干部与执法对象之间的戒备甚至是抗拒性的心理距离呢?通常情况下,执法程序的合法(如执法干部可通过出示证件、告知对方享有的权利等)和沟通的真诚(如主动宣讲政策法规条文、耐心解答当事人的疑问等)来推翻两者之间的“障碍墙”,从而建立与执法对象之间的信任感,缩小当事人与执法干部之间心理上的距离感,建立良好的沟通界面和渠道,以期实现沟通无界线。
执法后,及时做好必要的沟通,了解当事人对处罚的认可态度、处罚之后的寄予等等“善后行为”,对日后工作的动态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
篇五:学习心得体会
学习“良心人品官德责任奉献”主题思想教育活动的心得体会
从3月份开始,蒲北办事处集中时间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良心人品官德责任奉献”主题思想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学习和自学的方式,我在思想上更加成熟,政治头脑更加清醒。
主题思想教育活动要求:一是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关键在于提高执行力,制度建设要以建成体系为目标,要抓紧重点突破,要增强制度意识,强化制度观念,用制度化的思维分析和研究问题,用制度化的方式推动工作,让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维护制度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内在需求和自觉行动。
二是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要在继续深化对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