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服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服饰
课本上关于辛亥革命的介绍几近详细,起因、发展、影响、启示……但对于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社会服饰变化介绍不甚周详。
辛亥革命之后,中国社会思想交错纷杂,思想进入第二次“百家争鸣”时代,同时中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明显,各家各派相互借鉴。
大街上行走的人们服饰各异,发型也各尽不同。
我以为人们的服饰便体现当时的社会思想,因此这篇论文想透过五彩缤纷的服饰探究辛亥革命后纷杂的社会思想。
辛亥革命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为民国时期,民国时期的服饰(即民国服饰)是由古至今最纷繁的。
各种各式服装并行不悖正体现当时百花齐放的思想。
民国时期男士服装有:长袍马褂、旗装、西装、中山装、袄裤、大氅等等;女士服装有:袄裙、旗袍、西式时装、袄裤等等;当时还有样式各异的婚礼服。
论文将以不同阶层人们的穿着与不同的服装代表含义两条线索探究民国服饰背后的社会思想。
首先,民国时期社会阶层复杂,清王朝覆亡之后遗留下来一大批遗老遗少。
他们更愿意拖着长长的辫子穿着旗装固守着原来的生活;他们不愿意承认清王朝已经灭亡,不肯接受新时代的思想。
这拖着长辫子的旗装正体现了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依然存在。
第二,虽然民国时代,但大门大户等门户依然存在,大户人家的太太有些会穿旗袍以显示身材,但更多的大家闺秀会选择袄裙,端庄大方。
这些大户人家太太的服饰极为华丽,多为紫、蓝等色;年轻太太的衣着较为华艳有白、红等色。
而这些大户人家的老爷们多会穿着长袍,另配礼帽。
这些人家的公子,留洋读书的多穿西装,饱读四书五经的多着长袍;而那些小姐们也大致相同,留洋读书的多会烫发,着洋装或西式时装,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则着袄裙。
这些人家的仆人则低了很大档次,男仆们着袄裤,干活方便利索。
然而那些管家是可以穿长衫的,女仆们同样着袄裤颜色灰暗,发型也极尽简洁,不能烫发……从这些大门大户之中可见封建伦理纲常思想依旧浓厚,封建等级观念并未从人们心中革除。
而旗袍出现在太太们身上可见人们开始注重审美,审美观念开始改变,新时代思想开始渗入。
男公子与女公子身着西服或洋装体现了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国外并且关注西方。
从小姐们留洋读书着洋装可见“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封建思想略有改变,女子可如此见识世面可见女子地位也随辛亥革命而略有提高。
第三,民国时期有诸多知识分子,他们穿着中山装、西装或长衫,不同的服装同为救国而奔走呼号,可见即使他们思想主张不同,但救国是一致目标。
而中山装则体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第四,还有我们普通的劳动人民,普通百姓无论男女多着袄裤,劳动起来利落方便,颜色也多灰暗,他们不注重外界打扮,不关心中山装的变革,由此可见辛亥革命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且小农思想在农村极为普遍。
在城市之中,年轻女子多穿旗袍,可见市民们接触民主共和思想较深。
下面,我们将从服装方面入手探析社会思想。
第一,民国时期,旗袍是一大代表,它以清代服装为基础进行改造。
取消旗装的绲边,将肥大的袖子缩短减瘦,同时收紧了腰身。
穿着起来利落方便,且能很好地衬托出女性的曲线美。
而旗袍多搭配高跟鞋,同时很多女士烫发或梳起各种流行发髻,有些人还在旗袍上添加披肩……我们不难看出这个时代过渡的特征;东方元素与西方元素结合可见当时许多的思想借鉴西方资本主义思想,同时结合中国实际,意欲以此救国。
而女子服饰的种种变化包括摆脱三寸金莲,可见封建思想对于女子的迫害减轻,女子社会地位提高。
第二,更值得一提便是中山装,中山装由孙中山先生设计而成,是中国新的民族服装。
中山装有深远的思想和政治含义:衣服外四个口袋代表“四维”(即礼、义、廉、耻),前襟的五粒纽扣和五个口袋(一个在内侧)分别表示孙中山先生的五权宪法学说(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还有监察权在领口(纽扣)和内侧(口袋),以彰显监察权的人民监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分别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理念(平等、自由、博爱),衣领为翻领封闭式,表示严谨的治国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间突出的袋盖,笔山代表重视知识分子,背部不破缝,表示和平统一之大义。
中山装明确地表示了民主共和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也准确地阐述了民主共和思想。
第三,我要谈论一下西装与西式时装,这些完全西式的服饰,乍见之下似乎那些穿西式服装的人被完全西化,其实不然,他们对于西方思想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他们不只是向那些愿意穿旗袍的女市民一样只略懂皮毛或连皮毛都还不懂。
他们大多留洋,已经相当了解西方的制度与文化,并且他们接受西方的制度与文化。
由此可见西方文化已经深深浸入一部分人心中,并且可以看出人们在向西方探求救国之路。
第四,长袍马褂在中国一直不肯退出历史舞台,鲁迅先生也着长袍,且长袍曾被定为“国民礼服”,可见中山装等服装不可能排斥掉长袍马褂。
而长袍马褂在人们心中位置的重要可见传统的儒家文化早已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人们仍旧奉行中庸之道,遵守“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使人们在混乱年代也不忘温文儒雅,礼谦恭让。
传统文化在战争年代也依旧熠熠生辉。
最后,我要提一下大氅,这是当时在军官之中流行的服装,大氅的样式来自海外,而中国的军官穿着大氅,说明军队也已经接触西方思想。
服饰的变化可以看出军队已经广泛接受新式训练,我们的军队已经学习西方的设备与训练方式义提高自己的战斗力。
…………
民国服饰极为纷繁复杂,因此仅选用几个典型做为例子,从这些复杂的服装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思想百家争鸣,而不同的服饰也看出封建等级观念依然存在,而民主共和思想也不断深入人心,并且中西文化相结合,甚至可见西方在向中国渗透西方文化来更好地维护他们的统治。
而各种各样的思想也可以让我们听出辛亥革命后的主旋律依旧是“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