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潮州市潮安县龙溪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学年潮州市潮安县龙溪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针一线皆关情
蔡勋建
①父亲常说“做出衣裳的是针线”,按说这没有什么创意,但从一名乡间职业裁缝口中说出,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父亲一生以裁缝为业,受乡亲敬重,行走乡间方圆二三十里,甚至跨出湘鄂边界为人缝制衣裳。

②他十二三岁拜师学裁缝,头年多半时间给师父家挑水打柴干家务活,渐渐地开始学缝扣眼、绞襻①子、钉扣子。

翌年学习缝制衣服,第三年开始学绗②棉做棉衣,最后学剪裁。

师父手艺高超,很严厉,连立身坐姿、穿针引线也有规矩,弄不好便举起尺子打过来。

父亲说,他没少挨师父训罚,怎样打罚都必须忍着,熬过了三年,便有出头之日了。

三年后他便提着裁剪刀行走乡里,独当一面,还真是多亏了师父的言传身教。

③在我的记忆深处,父亲有些绝活儿。

④父亲没学过美术绘图,可他裁布料用画粉时,总是从容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画线时用的是画粉袋,一条纱线从装有画粉的小布袋里左贯右出,其原理与木匠的墨斗无异。

比如绗棉衣棉裤,父亲在铺好絮棉的布面上,左手捏着画粉袋口,将线头置于棉裤一端,右手拉粉线,再用右肘根压住粉线另一端,右手拇指食指拈起粉线,轻轻一弹,不偏不倚完成一条白线。

如此反复,他的徒弟再照线举针绗棉。

⑤父亲擅长做开襟衣衫,他最得意的是做得一手漂亮盘扣。

男服多用蜻蜒扣、春蚕扣(也叫一字扣),女服多用蝴蝶扣、菊花扣,还有男女通用的琵琶扣、树枝扣。

一个个蜻蜓头,一对对蝴蝶结,公扣母扣,结对成双。

这种衣服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着实漂亮。

⑥父亲喜欢在左胸前袋口插上一支钢笔,不过这笔大抵在算账立据时才派上用场。

父亲有“两不记”:一是收人布料不记,客户来料,只要说明你要做什么衣服什么样式,他随手往那衣料堆里一放,绝不会张冠李戴;二是量体裁衣,他拿皮尺在来人身上左一拉右一扯,嘴里念叨着,只量体并不当面记录,也不开制衣单,顾客按期取衣,从不出错。

⑦他的裁缝工具很简单,裁剪刀、竹尺、皮尺、画粉、手针、顶箍,再就是熨斗。

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用剪吃布很干脆——咔哧,咔哧,咔哧,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
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咔!最后一声特别干脆,听起来很果断,那肯定是剪刀将出,剪断布头了。

⑧剪裁用的案板是杉木的,那案面上有许多凹坑,密密麻麻。

有次我看到父亲握着剪刀,在画有纵横交错线条的布面上,让剪刀随意地疾走,剪刀在案面上发出“咚咚咚”的声响,顿一下,布面一个窝,案板上一个坑。

我揣测这种“停顿”绝不是率性而为,一定是有讲究的,应该是父亲为后来的缝纫制作留下的暗记,比如打褶、留岔什么的。

案板上留下的“记号”,让我长久思索……
⑨除了在家等客上门做衣,很多时候是做“乡工”,也称“上门工”。

这种方法是按天计收工钱,东家只管三顿饭,不需一件件算钱。

但父亲并没有因此懈怠,只管埋头干活。

平常东家客气,也有上烟上酒的,可父亲从来不沾,只吃些茶饭。

⑩早年,父亲行走乡里一直是手工制作,后来母亲加盟。

不久有了缝纫机,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他们“白头偕老”。

父亲担纲剪裁,母亲负责缝制,从此父母同出同归。

小时候我还没念书,就经常随父母去做“上门工”。

一大早,东家挑一副挑子走在前头,一头是缝纫机头,一头是机脚,我紧跟父母在后,父亲说我从小就随他吃“百家饭”。

(11)在乡间,这个行业有个笑话段子:“裁缝不落布,穿个冒裆裤。

”少时我不解,便问父亲何意,父亲笑了,告诉我意思是说,如果哪个裁缝不留下布头,那他肯定穿着个没有裤裆的裤子。

父亲从来不做那种“贪墨”糗事,每上门做完一家的衣服,他就将剩下的布头交给东家;若是在家,每做好一件衣服,他也将剩下的边角布料扎成一绺,塞进衣主的新衣荷包里。

衣主自然高兴,因为这些边角布料又可去做千层布鞋底。

(12)父亲从事职业裁缝五十年,他从手工到机制,见证了民间服装的演变发展,亲自经历了这些服装的全部制作过程。

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缝暖了家庭,缝美了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注:①襻(pàn)子:用布做的扣住纽扣的套。

②绗(háng):缝纫方法,用针线固定面儿和里子以及所絮的棉花等。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做出衣裳的是针线”,从父亲常说的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位传统手工裁缝对自己职业的尊重,表现了父亲质朴的品性。

B. 文中父亲年少便拜师学艺,饱尝生活的艰辛,“师带徒”这种方式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父亲最终得益于师父的严格要求。

C. 父亲手艺有绝活,做得一手漂亮盘扣;但“全用布扣,杜绝塑料扣子或有机玻璃扣子”,这体现了传统手工艺人保守、不能与时俱进的一面。

D.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裁缝生活不易,但父亲不贪他人之物,朴实厚道,手艺精湛,这是他深受乡人敬重的
主要原因。

2.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②段在内容上交代了父亲练就好手艺的原因,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叙事清晰,内容连贯。

B. 描写父亲用画粉画线的“绝活”时,文章运用“捏”“拉”“压”“拈”“弹”等动词,彰显了父亲的高超技艺,富有立体感。

C. “父亲就像一枚绗针,行走乡间,缝紧了乡情……”一句,运用比喻、借代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敬重之情。

D. 一台“蝴蝶”牌缝纫机与父母“白头偕老”,作者选取独具时代特色的生活画面来见证时代变迁,以小见大,能够激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3. 请结合文本分析题目“一针一线皆关情”的丰富意蕴。

4.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女织
王开岭
①古人的生活图景,一语概之:女织男耕。

“夫是田中郎,妾是田中女。

当年嫁得君,为君乘机杼。

”田夫蚕妾、牛郎织女,乃最典型的人生单元,亦是最完美的衣食组合与温饱设计,堪称天意。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妇不织或受之寒。

”华夏先民的栖息史,五千年的村野炊烟,就这么飘飘袅袅,在“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中,走到了二十世纪。

②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

这个朴素的生活方程、貌似永恒的家务公式,逻辑解散了,使命结束了。

城市,彻底步入男不耕女不织的“大脱产”时代;乡村,耕虽依旧,织却消匿。

这是技术飞跃和社会分工之果,无可非议。

③我想说说“女织”,从人生美学的角度。

对“女织”的蒸发,我略感惋惜。

我指的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她,我看重的是“织”的情感内容和性别审美。

当一位女性在为恋人、丈夫、孩子织一件毛衣,围巾或袜子时,她用手指和棒针、用密密麻麻的经纬和几个月聚精会神——所完成的仅仅是一个物吗?当然不,这更像一场无声的抒情。

她用温婉和柔韧,用细腻和漫长,用遐想和劳累,实现了一桩女性独有的心愿。

每一针、每一环,都是一记笔划、一个字眼,她把所有心思都织了进去,融入这件最贴身的东西里去了。

这比花要美,比甜言蜜语动听,比珠宝首饰贵重。

为此,她的手可能会磨茧,但她不在乎,心里甜。

④我记得年少时,中国女人的怀里都有一团毛线,须臾不离,像抱着婴儿。

即便在我青春时,这个情
景仍随处可见。

那会儿,机器造羊毛衫已铺天盖地,但她们仍不放弃这事业。

⑤那是个不嫌“慢”的时代。

那是个用手工抒情的时代。

那个时代的女人,都会留下一枚标志:食指和中指的上部略显糙厚。

她们是美丽聪慧的女人,多情而勤奋的女人,懂得“织”的元素和成分,懂得“亲手”的含义,懂得用“繁琐”“辛苦”构造一件贴身之物意味着什么。

她们享受这个过程,感动别人,也感动自己。

一梭一缕一寸痴,丝丝编就阳春意。

如果说,上天派给男性的差事是果腹,那女人的角色则是暖身。

除了生育,“织”即成了古代女子最大的事业。

乃社会事业、生计事业,亦是婚姻事业、情感事业。

⑥织的背后,你总隐约看到那个字:情。

无论春染梢头的豆蔻、贤妻良母的人妇,还是离愁黯景的痴妾、发婚姻牢骚的怨女,手中都有一情感道具:飞梭、织机或绣针。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调梭辍寒夜,鸣机罢秋日。

良人在万里,谁与共成匹。

”而在《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自白:“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

”这是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简历和才艺档案。

蚕、织、裁、缝、绣——乃天下女子的技能必修课。

即便家境再优,凤娇名媛,顶多免去蚕纺之苦,纤绣之灵则不可少。

⑦我觉得这是人生美学,乃女性的主动选择和天赋所赐,乃女性灵魂之闪光。

织的衣、纳的袜、绣的巾,可浸的是情、是意,是对生活的憧憬和幸福感。

密密麻麻的线脚、纤巧灵盈的游走,织就的是女子的美和美德。

所以,以织品传情递意,作媒介和信物,即成了女子专利,成了流传几千年的红颜技巧。

直至八十年代末,我在乡下还遇见过那种瑰丽的手绣鞋垫,按说,鞋垫这种藏匿至深、最难公开的东西,即使绣上鸳鸯牡丹,又有何用呢?当然有用。

⑧我一直觉得,女子一生总该织点什么,否则有遗憾。

不为别的,就因她是妻子、是母亲,一个男人、一个孩子,身上若无一件由家中女性亲手完成的衣物,至少逊了一份温馨。

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⑨过去常用一词夸赞女子:心灵手巧。

现代女性心灵绰余,手却未必巧了。

逢搬家或整理橱柜,总会翻出几件旧时的毛衣,皆母亲所为。

每次太太都赞叹:织得真好,像工艺品!虽穿的机会少,可总舍不得扔。

我知道,这些东西再难复制了。

母亲很聪明,儿时总变着花样给我们兄弟添毛衣,每年的流行款和图案,只要大街上有,她瞅几眼就会了。

母亲这辈子织了多少件衣物?数不清,至少上百件吧。

母亲年龄大了,眼花了,织得便少了。

几年前,春节回家,母亲说,这是她最后一件线活了,留给孙子们。

第二年春节,母亲却还在织,她说再织几件。

⑩有一个母织的故事,曾让我泪流满面。

这是2006年一则新闻,题目是:《骨癌妈妈临终为儿子织好25岁前所有毛裤》。

吉林白山一位家境贫寒、以烙煎饼为生的母亲,得知自己患绝症后,15个月里与死神赛跑,终于为9岁儿子织完了25岁前需要的所有毛裤,看着那幅照片,一个小小的孩子守着遗像,床上一排排长短不一的毛裤,我流泪了。

也许,这位母亲想的是,等儿子25岁时,就能穿上另一个女人织的衣物
了吧?
⑾只是她的这个美好“织愿”能实现吗?
(选自2013年第7期《散文》,有删改)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五千年的村野炊烟、“锄禾日当午”的挥汗和“唧唧复唧唧”的织声写起,意在说明我国“女织”的历史悠久而漫长,给文章增添了一份历史的沉重感。

B. 第三段突然陡转,写“女织”蒸发,表明作者的惋惜之意,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男耕女织社会的向往。

C. 作者笔下的“女织”处处充满了温馨和诗意,作者甚至把它看成是女性的一种表达和传递情感的方式。

D. 第五段中“春染梢头的豆蔻”,运用了借喻的手法,实际上指含苞欲放的少女,它是由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化用而来。

6. 文章最后三段写到两位母亲,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冋答。

7. 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①突然,它像滴空了水的漏钟一样,停了。

②对敏感的体质来说,灵魂会觉微凉罢。

8. 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中国的文学艺术始终如《礼记》所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更是成为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形成了一条反映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曲线。

任何国家的富强,都需要优秀文化提供相应的精神引领与智力支持。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为主导的科技革命突飞猛进,迅速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产品形态和生活方式,人们的思想更加多元。

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只有立足传统,才能不忘民族之魂;只有拥抱未来,才能适应时代之需。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智慧之源,水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长青的光荣与梦想。

我们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生机与活力。

平昌冬奥会的“北京8分钟”,以现代思维和手法,运用智能科技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凤凰展翅、龙凤呈祥、梅花、长城、中国结等。

通过“北京8分钟”,我们不仅看到了文化的魅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力量。

传统文化是创新的不竭源泉,继承传统又不拘泥沿袭,才能超越传统,独辟蹊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新贡献。

文化创造应当高度关注和反映当代
中国各领域的建设成就,以广大人民投身其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实践为表现对象,创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形式新颖的文艺作品。

中国当代文化创造不但要出精品、出品牌,还要出思潮、出流派,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艺术思潮和设计流派。

现代以来,欧美产生了一批明显有别于古典艺术传统的现代艺术国际大师,如毕加索、马蒂斯等,以全新视角和艺术手法观察表现世界,对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代以来,中国艺术也开启了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张大千等,但他们总体上还是延续着中国绘画传统。

在超越传统的艺术方面,我们还缺之具有国际影力的节术大师。

因此,文化创造不能仅仅将思维和视野局限在传统的现代化转化上,而是要超越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思维阈限,创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当代艺术语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对未知世界和宇宙空间的想象与叙事,创造出了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构成东方神话故事特有的审美体系,与希腊神话遥相呼应;但在现代科幻文艺方面我们却不尽如人意,除了《三体》,我国目前鲜有优秀科幻文艺作品能跻身全球文化市场。

科幻文艺是依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原理的文化创造,比神话传说更具有科学精神。

在科幻文艺创作方面,培育民族的科学意识,大胆放飞想象的翅膀,是进行文化创新的一个可行路径。

文化创新的三个向度是面对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理性选择,是单纯对传统与现代融合向度的拓展与完善,更能体现文化发展的当代特性与走向,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文化的创新发展,有利于全方位实现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也有利于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全面提升。

(摘编自管宁《文化创新的“术”与“道”》)
9.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创新面临着复杂的现实境遇,新时代的文化创新要立足传统,拥抱未来。

B.中国的文学艺术是各自时代特有的艺术符号,反映了中国文化创新前行的审美历程。

C.中国的建设成就为文化创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也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土壤。

D.中国传统文化是弥足珍贵的财富,挖掘、利用优秀文化基因是创新文化的重要途径。

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运用引证法,以“北京8分钟”来印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对接融合的探索。

B.文章阐述中外艺术大师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力,彰显中国要创造当代艺术语言的立场。

C.文章从传统与现代、实践与创新、现实与未来三个向度阐明了文化创新的路径。

D.文章以新时代如何进行文化创新为立论前提,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进行论述。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艺术家不能跳出中国绘画传统的藩篱,因而难以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师。

B.如果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能够对接融合,那么传统文化就会重新获得生机与活力。

C.中国文化软实力要全面提升,就有必要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

D.科幻文艺比神话故事更具有科学精神,科幻文艺的创作,离不开科学意识与想象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文段一)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节选自《赤壁赋》)
(文段二)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既而读《庄子》,叹曰:“吾昔有见,口未能言,今见是书,得吾心矣。

”嘉祐二年,试礼部。

方时文磔裂诡异之弊胜,主司欧阳修思有以救之,得轼《刑赏忠厚论》,惊喜。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闻者始哗不厌,久乃信服。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③以出。

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

其母深明大义。

②涂潦:泥水。

③锸(chā):锹。

12. (文段二)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B.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C.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D.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13. (文段二)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文中写苏轼刚到成年就已博览群书。

B. “礼部”是中国古代官署之一。

礼部职能包括祭祀、教育、外交、官员考核评定等。

C. “太守”战国时称郡守,汉改称太守,是一郡最高行政长官,有“治民”等职。

D. “侪”是“同类,同辈的人”的意思,同义词还有“伦”“徒”“属”“辈”等。

14. 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段一)“客”想象了曹操当年的盛况,并以曹操自比,表达了“客”对英雄的敬仰追慕之情。

B. (文段一)“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是曹操《短歌行》中的句子,既描写了当时的景象,又引出了话题。

C. (文段二)苏轼幼年时,家人以历史的经验教训和忠臣的人物传记来教育他,他既聪明好学又有做良臣之志。

D. (文段二)苏轼成年时,已博通经史,勤奋读书,他既喜欢贾谊等人的政治见解,又喜欢庄子的道家学说。

15. (一)翻译文段中划直线的句子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2)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二)翻译课内文言划直线句子
(3)木直中绳,以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16. 苏轼在徐州领导人民抗洪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试根据文本内容简要概括。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下曲六首(其三)
李白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①。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②。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③。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④。

【注】①渭桥:位于唐代长安西北渭水上。

②辞汉月:指离开京城。

天骄:指匈奴,这里指敌人。

③星
芒:指旌头星的光芒。

星芒尽:指战争结束。

海雾:沙漠上的雾气,指战争的气氛。

④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曾做过嫖姚校尉。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写战马飞奔出渭桥,风驰电掣,既说明兵强马壮、军队士气旺盛,又渲染了军情急迫紧张气氛。

B. 颔联直接描写战场厮杀的场景,“弯弓”与“插羽”形象表现了战争的残酷,也照应了首联的内容。

C. 颈联描写“破天骄”后的景象,战争结束后,敌军营寨空无一人,可见敌军大败,侧面表现了将士们神勇无比。

D. 尾联是说军队凯旋后只有像霍嫖姚这样的大将才能被绘像于麒麟阁,“独有”二字略有讽刺当政者之意。

18. 谈谈作者如何表现将士们的英雄形象和献身精神?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9.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4小题,8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叹刘裕北伐有赫赫战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庄子在《逍遥游》中阐释了真正的逍遥境界,天地万物只有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游于无穷,达到逍遥。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

”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4)《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歌咏周瑜在笑谈中指挥神勇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老师:
您好!
我是一名来自明光中学的学生,叫刘畅。

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

北京这座梦想之城,可谓高校林立,但是只有鄙校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

和其他同学一样,我非常渴望通过这次自主招生来实现我一直以来的夙愿。

本人学习成绩优异,特别喜爱写作,并发表了多篇作品。

现惠赠文章一篇,期盼能得到您的垂怜。

恳请您务必考虑并接受我的申请,给我一片天空,让我自由飞翔。

明光中学刘畅
2019年3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