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六月我们看海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如何理解这首诗的题目的深刻含义? 答:
[明确] ①是诗的线索和灵魂。②“六月”在这里已不再是一 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象征着火热的青春和充满激情的生命。 ③“看海去”则象征着青年人对理想的渴望、对未来的探索和 对充满挑战的生活的无限憧憬。
2.对应目标2 “风撩起我们的长发像一曲《蓝色的多瑙河》飘 飘荡荡/我们我们我们相信自己的脚步就像相信天空啊”这句 话中,“脚步”“天空”两个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
——莎士比亚
12.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
了!春天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高尔基
◎诗海拾贝 金 缕 衣①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②少年时。 花开堪③折直须④折,莫待⑤无花空折枝。
【注】 ①金缕衣: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②须惜: 珍惜。③堪:可以,能够。④直须:尽管。直,直接,爽快。 ⑤莫待:不要等到。
[明确] 本诗语言巧妙的组合使得诗意浓郁而悠远,如将“长 发”的飘荡与《蓝色的多瑙河》的乐曲组接到一起,将“看海 去”与“没有驼铃”组接在一起,将“眺望远方”与眺望“六 月”组接在一起,等等,使得诗歌自然生出一种韵外之旨。青 年人对自己力量的确信,他们不安于现状的探索精神,以及风 风火火的神态,躁动不安的内心世界,略带狂妄的激情,都能 从诗的语言中感受到。
1.体会本诗的音乐性;理解本诗巧妙的语言组合。 2.准确把握作品的内容与诗人的感情倾向。
1.对应目标2 读诗,就是要在诗歌的பைடு நூலகம்奏里品味出作品所承载 的内在情感。这首诗承载了什么样的内在情感? 答:
[明确]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的绝不仅仅是青春生命力的旺盛, 它还向我们传达了青年人的一种探索精神,一种要去接受惊涛 骇浪的洗礼,让情感在海水中净化,让思想在风浪中成熟的生 命的渴望。
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 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声寂衬,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 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 音”等。(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蔓 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参考译文】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 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 取花枝了。
【赏析】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 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 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 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 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 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 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抒情手法: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 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 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 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 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来”,一般是哲理诗。
[明确] 用“脚步”“天空”两个意象,形象地表达出了青年 自信的特征。
3.“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 法?请加以赏析。 答:
[明确] 用反复的手法表达了他们追求美好的坚定信念。
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手法)。 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 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社会逐步走回正确的轨道。国家的这一变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 感到鼓舞和振奋,人们普遍感受到国家发展的春天回来了。八 十年代初,中国的有志青年甚至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 而作为诗人的潘洗尘更是敏感地意识到国家这一变化的意义和 重要性,面对一个崭新的时代和社会,诗人满怀激情地进行了 歌唱,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二)近义辨析 1.旺盛 vs 茂盛
课本 原句
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一天到晚欢欢乐乐匆匆忙忙
旺盛:着重指生命力强。使用范围较广,可以形容动植
巧辨 巧析
物长得有生气,也可以形容人的精力足、欲望强、情绪 高、士气足等。 茂盛:着重指长得多而茁壮。使用范围较窄,一般只形
容植物。
即境 活用
十七八岁的年轻人精力__旺__盛___,总喜欢结伴远行。深邃 的大海、荒漠的戈壁、__茂__盛___的森林对他们都有着莫大 的吸引力。
二是从诗行中重复与变化相交错的词语来显示。重复与变化, 组合成一种情感的旋律。如“六月/看海去/看海去/我们看海 去”“我们/我们/我们就是不愿停留在生活的/坐标轴上”,节 奏明快,情感激越有力。而反复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不仅强 化突出了情感,也加强了本诗的音乐性。
5.对应目标1 诗歌是怎样巧妙组合语言的,有什么作用? 答:
他是在用另一种视角看世界,在审视中保持一定距离的关注, 这实际上却是一种大关怀,一种充满无限慈爱的注视,还带有 一种淡淡的忧伤。
1976 年,历时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终于结束,国家初步从内 乱中走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注 定成为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这次会议确定了国 家对外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中国开始由内乱走向建设,
品尝。
——海德
6.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雪莱
7.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8.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大仲马
9.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
——拜伦
10.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11.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失得
无影无踪了。
◎语林撷英 有关青春的名言
1.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 2.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穆勒
3.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
就显得太多了。
——莎士比亚
4.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5.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
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 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应用] 请同学们尝试用本方法解答课时中的第 15 题。
4.对应目标1 诗歌是如何体现其音乐性的? 答:
[明确] 从两方面体现了其音乐性。一是诗歌的押韵和语言的 声调。如“远方”“脸上”“幻想”“眺望”……都押“ang”的音, 读起来有一种音乐感,全诗没有标点,全凭语意的流向停顿。 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如风行水上,使得诗篇脉络连贯又顿挫 分明,活泼流转又开阔有序,极大地增强了诗作的音乐性。
校园诗派 校园诗是 20 世纪 80 年代在大学校园内兴起的一场诗潮。当时 全国各地的大学校园内都涌现出了一批颇有才华的学生诗人。 80 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个勃勃而有生机、虎虎而有生 气的校园诗派,涌现出以长春徐敬亚、武汉高伐林、上海赵丽 宏、北京叶延滨、浙江孙武军、云南于坚、安徽蒋维杨、四川 周伦佑、湖南骆晓戈、河南易殿选,以及山东韩东、江苏曹剑、 哈尔滨潘洗尘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的校园诗人。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 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 “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2)壳贝 地壳 壳. .( (kqéià)o)
2.语境认读法 (4)他永远都不会被遗.(yí)忘,他的音乐和遗.(wèi)赠会伴随我一 生,他是永远的流行音乐之王,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表演家 和人道主义者。
二、辨识字形
xī(嘻)哈 (1)xī(嬉)戏
xǐ(喜)欢
tiào(眺)望 轻tiāo(佻) (3)tiāo(挑)拣 tiào(跳)舞
[辨析正误] 5.20 世纪 30 年代,一批革命青年风.风.火.火.,他们做着前无古 人的事业,困难虽然是巨大的,但前途是五.颜.六.色.,光辉灿烂 的。 辨析:
答案:“风风火火”使用正确,“五颜六色”使用错误,应改为 “五彩缤纷”。“五颜六色”指有颜色的具体东西,“五彩缤 纷”可以兼指抽象的东西。
2.狂妄 vs 狂躁
课本
我们是一群东奔西闯_狂__妄__自信的探险家啊
原句
巧辨
狂妄:极端的自高自大。
巧析
狂躁:非常焦躁,不沉着。
自负有时表现为_狂__妄__,自认为无所不能,过高地估计自 即境
己,看不起身边的人。因此,自负的人常会陷入_狂__躁__ 活用
之境,最终走向失败。
潘洗尘,1964 年出生于黑龙江省肇源县兴安乡东风 村。1982~1986 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诗歌创作,2000 年开始陆续有 简介 诗作《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等入 选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和大学语文教材。创办了《诗 歌 EMS》周刊、《读诗》季刊等诗歌媒体。现为天 问文化传播机构(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董事 长,并担任国内多家诗歌刊物的主编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六月,我们看海去
教学课件
一、认读字音 (一)单音字 噼.噼啪.啪(pī)(pā) 多瑙.河(nǎo)
叮咛.(níng) 赤裸.(luǒ)
迂.回(yū) 空旷.(kuàng)
(二)多音字 1.组词认读法 (1)叨絮 叨.絮扰叨 (.叨 tāo()dāo)
(3)轴坐 压标轴.轴 (.( zhòzhuó)u)
《饮九月初九的酒》《六月,我们看海去》《想起 1970 作品
年的冬天》等 中国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朦胧诗之后的新生 评价 代诗人,作品不多,但却因其独有的诗风格外引人 注目
◎人物颂歌 清水洗尘
诗歌,是清洗我们心灵之尘的圣洁之水。为寻找人生真善美的 家园而写诗,为抵达完美的心灵境界而读诗,为营建共同的精 神绿洲而编诗。洗尘给我最清晰的东西就是他的感恩之心,这 几乎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美德,可以毫不夸饰地说,《想起 1970 年的冬天》与《六月,我们看海去》《饮九月初九的酒》是构成 潘洗尘的三驾金色马车,奔驰于中国诗歌的原野上,他乘着他 的马车,感受远行的艰辛、痛苦和快乐!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年轻人所具有的青春活力?试举例说 明。 答:
[明确] 一开始,“看海去看海去没有驼铃我们也要去远方/小雨 噼噼啪啪打在我们的身上和脸上”,鲜明的节奏让我们仿佛听 到了一群年轻人喧闹的声音和响亮的歌唱,仿佛看到了一群朝 气蓬勃的青年雀跃着向大海的方向奔跑,小雨噼噼啪啪地打在 他们的身上和脸上。“五颜六色”“风风火火”“欢欢乐乐”“匆 匆忙忙”“教室图书馆”“我们和知识苦恋”,这些也都显示出典 型的青春特征,是青春旺盛的生命力的有力见证。这种青春的 活力在诗中无处不在。
xuān(喧)响 (2)寒xuān(暄)
xuān(宣)泄
liāo(撩)起 星火liáo(燎)原 (4)liáo(缭)绕 liáo(潦)草
三、积累词语
(一)明确词义 1.絮絮叨叨:__形__容__词__,__形__容__说__话__啰__唆__;__动__词__,__来__回__地__说__。_
2.五颜六色:__指__各__种__颜__色__。__ 3.风风火火:_形__容__急__急__忙__忙__、__冒__冒__失__失__的__样__子__;__形__容__很____ _活__跃__、__有__劲__头__的__样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狂妄自信:____极__端__自__高__自__大__。__文__中__指__什__么__都__不__怕__,__极___ ____端__自__信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