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国恩 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们通常认为,系统的国际贸易理论 发端于亚当斯密,200多年前,亚当斯密 指出,各国由于分工而产生的劳动生产 率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人们天 生就有相互交换的倾向,当交换行为跨 越国界的时候,国内贸易就发展为国际 贸易。在亚当斯密之后,大卫李嘉图进 一步发展了斯密的思想,指出一国按照 “两优择重,两劣择轻”的原则参与国 际贸易活动,即可获得国际贸易利得。
两者都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并决定了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但究竟是何 种因素决定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述及。
直到1919年,瑞典学者赫克歇尔 率先将生产要素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的分析框架,认为要素的稀缺程度 以及商品生产中要素的配给比例是 决定各国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 1933年,俄林进一步深化了赫克歇 尔的要素禀赋的思想,在进行了一 系列假定之后,俄林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两个来源----资源禀赋以及生 产要素的不同的组合。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
1、前者:以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品 贸易格局为背景,主要对工业国之间发生的国际贸 易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者:以供给为导向,以工业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相交 换的贸易格局为背景,对国际贸易的起因进行分析。 2、前者:主要用于解释资本密集型使用的工业 品的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称为行业内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后者解释自然资源密 集使用的初级产品的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一 发展中国家之间,称为产业间贸易(Inra-industry trade).
首先,部分学者开始质疑H—O要 素禀赋理论体系严格的假定,认为 该理论体系的假设过于严格,并不 符合经济现实,于是,逐步放松H— O要素禀赋理论的假定,探讨了在不 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以及产品 差异化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动因以 及商品结构,从而在H—O要素禀赋 理论框架内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 发展。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
二、当代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
1、从解释对象看: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的产业内贸易,后者着重解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产业间的贸易。 2、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 争为假设,研究重心是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建立 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被称为国际贸易的不完 全竞争模型: 后者: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两个基本假 设,以国家间(资源)差异为重心,建立在完全竞 争理论基础上,被称为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模型。 因此,两者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它们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
5.2.2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1.消费者需求时滞、生产者反应时滞和模仿时滞 消费者需求时滞: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 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生产者反应时滞: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 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 模仿时滞: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 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又分为 生产者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阶段。
里昂惕夫本是H—O要素禀赋理 论的追随者,1953年,里昂惕夫利 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验证了 H—O要素禀赋理论。结果发现,美 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含量低于进口商 品的资本含量,该结果完全出乎里 昂惕夫本人的意料,完全与H—O要 素禀赋理论相悖,因此被称为“里 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是国际 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节点和中继。 里昂惕夫之谜引发的理论震动表现 在以下方面:
12
表5-1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7年)
出口到工业化国家的比例
美 国 英 国 加拿大 日 本 0.56 0.81 0.95 0.51
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比例
0.51 0.76 0.82 0.39
德 国
意大利 法 国 全部工业化国家
0.75
0.73 0.77 0.70
0.72
11
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要 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 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 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 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 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 (即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 论所不能解释的。
其次,部分学者独辟蹊径,从 人力资本、产品生命周期、运输成 本以及博弈论等角度阐述国际贸易 发生的原因以及商品结构,形成了 人力资本说、产品生命周期说以及 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 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当代国际贸 易理论体系。
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内容及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来涌现出 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需求相似偏好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 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当 代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世界国际贸易发生的 变化及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原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国家之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内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 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形成。
一、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核心观点
1、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 一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品首先取决于 是否存在国内需求,即这种产品首先为本 国的消费者所接受。 2、两国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是国际贸易规模发 展重要决定因素。 如果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就是说两国 的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有相同的需求,那么 两个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可能性越大。 3、一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消费等级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示意图
P
I H G F E D C B A
O
YA
YB
YC
Y
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 重叠需求 主要因素。 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 似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 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为工业制成 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 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 原因。
挑战之一
——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 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 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 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但二战后, 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大大 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 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 t1时刻为A国出口,B国进口。 t1-t2时刻为B国进口,模仿学习阶段,t2是由于新技 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达到最大,B国的进口达 到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B国停 止进口,技术差距消失。
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要高质量、奢侈消费品和高精 密度投资品,收入水平低的国家需求低质量、生活 必需消费品和精密程度较低的投资品。人均收入水 平的差距构成了潜在贸易障碍。 在先进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会发现, 它的最大出口市场是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的其他发达 国家,而不是需求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同理,发展 中国家制造业产品的最好出口市场是需求结构与本 国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在质量和精密 上的需求不同,强化了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市 场的分割。
劳动成本是关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净进口技术创新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创新阶段技术密集型产品标准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产品成熟阶段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产阶段特点与比较优势技术创新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产品创新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阶段产量小成本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依靠技术比较优势竞争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因为市场熟悉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对外少量出口收入弹性高少量进口并开始模仿生产无进口产品成熟阶段规模日益扩大并达到适度规模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依靠规模比较优势竞争出口增加技术扩散竞争加剧需求弹性提大量生产并出口少量进口并模仿生产产品标产品高度标准化生产成本下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价格优势竞争垄断优势丧失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于是根据比较成本原则停产从国外进口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技术进一步扩散出口减少
14
图5-1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8 49 51 32 0 0 6 9 10 58 36 60 57 35 54 36 40 11 13 40 15 41 16 49 45 43
(%)
33
197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日本 美国 韩国
5.2.1 技术差距理论的前提
1.最初的技术进步必须建立在存在于某国经 济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内生变量的基础之上。 所谓制度性内生变量(Systematic and 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一国同他 国相比能够引发技术进步的诸多他国所不 具备的因素 。
2.技术成果的国际传递受多方面因素的 制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能使率先完 成某项技术创新的国家,即所谓技术创新 国,能较为稳定地保有因技术创新带来的 技术差距比较优势。 技术成果所以难以在国际间迅速地传递, 一般说来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 (2)转让价格一般相当昂贵 (3)自我研发创新慢
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贸易模式
当一国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 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 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 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 结果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 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 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 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 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根据该理论, 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间的贸易会随着收入 的不断提高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1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 伯伦 斯坦 · 林德(Staffan Burenstan Linder)在1961年 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 中,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又称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 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5.2 技术差距论
美国学者迈克尔·V·波斯纳于1961年发表 的《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 虽然两国拥有大体相近的自然要素禀赋,但只 要由于某种原因,一国同他国相比,在某一特 定工业领域中享有技术差距上的比较优势,这 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 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 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Erns Engel)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 长,人们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 来越少。他的这一结论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经济 学中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中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分析食 品需求,我们可用这一法则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 尤其是互补品需求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 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各国对商品的需求 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这不仅说 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需求模 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 产品为主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0.69 0.80 0.70
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8年3月)计算。
13
挑战之三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 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 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 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 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 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 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
两者都认为各国劳动生产率的 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原因并决定了 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但究竟是何 种因素决定了各国劳动生产率的差 异?斯密和李嘉图都没有述及。
直到1919年,瑞典学者赫克歇尔 率先将生产要素引入国际贸易理论 的分析框架,认为要素的稀缺程度 以及商品生产中要素的配给比例是 决定各国比较优势差异的原因。 1933年,俄林进一步深化了赫克歇 尔的要素禀赋的思想,在进行了一 系列假定之后,俄林指出了比较优 势的两个来源----资源禀赋以及生 产要素的不同的组合。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比较
1、前者:以需求为导向,以工业国之间的工业品 贸易格局为背景,主要对工业国之间发生的国际贸 易的原因进行分析;后者:以供给为导向,以工业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品与初级产品相交 换的贸易格局为背景,对国际贸易的起因进行分析。 2、前者:主要用于解释资本密集型使用的工业 品的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称为行业内贸易 (Inter-industry trade);后者解释自然资源密 集使用的初级产品的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一 发展中国家之间,称为产业间贸易(Inra-industry trade).
首先,部分学者开始质疑H—O要 素禀赋理论体系严格的假定,认为 该理论体系的假设过于严格,并不 符合经济现实,于是,逐步放松H— O要素禀赋理论的假定,探讨了在不 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以及产品 差异化等条件下的国际贸易动因以 及商品结构,从而在H—O要素禀赋 理论框架内推动了国际贸易理论的 发展。
数据来源:海闻、P.林德特,王新奎:《国际贸易》,P163,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5
二、当代贸易理论与传统贸易理论的关系
1、从解释对象看:前者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 的产业内贸易,后者着重解释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 间的产业间的贸易。 2、从理论基础上看:前者以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 争为假设,研究重心是市场结构和厂商行为,建立 在不完全竞争理论基础上,被称为国际贸易的不完 全竞争模型: 后者:以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为两个基本假 设,以国家间(资源)差异为重心,建立在完全竞 争理论基础上,被称为国际贸易的完全竞争模型。 因此,两者的关系不是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它们共同丰富和完善了国际贸易的理论体系。
5.2.2 技术差距理论的主要内容
1.消费者需求时滞、生产者反应时滞和模仿时滞 消费者需求时滞:技术创新国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开始 出口新产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生产者反应时滞:技术创新国家开始生产新产品到其 他国家模仿其技术开始生产新产品的时间。 模仿时滞: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 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又分为 生产者反应时滞和掌握时滞两个阶段。
里昂惕夫本是H—O要素禀赋理 论的追随者,1953年,里昂惕夫利 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产出表验证了 H—O要素禀赋理论。结果发现,美 国出口商品的资本含量低于进口商 品的资本含量,该结果完全出乎里 昂惕夫本人的意料,完全与H—O要 素禀赋理论相悖,因此被称为“里 昂惕夫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的出现,是国际 贸易理论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是 理论发展承上启下的节点和中继。 里昂惕夫之谜引发的理论震动表现 在以下方面:
12
表5-1 工业化国家之间的
贸易量占其总贸易的份额(2007年)
出口到工业化国家的比例
美 国 英 国 加拿大 日 本 0.56 0.81 0.95 0.51
从工业化国家进口的比例
0.51 0.76 0.82 0.39
德 国
意大利 法 国 全部工业化国家
0.75
0.73 0.77 0.70
0.72
11
挑战之二 ——发达工业国家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要素禀赋论认为,国家间的要 素禀赋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因,据此,国际贸易 应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资本丰裕国)与发展中国家 (劳动力丰裕国)之间(即“南北贸易”),20世纪50 年代之前的国际贸易的确大部分是属于“南北贸易”, 但是60年代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北北贸易”) 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率逐步上升,成为国际贸易的重 要部分。那么国际贸易为什么会在相似的资源禀赋国家 (即同类国家)之间进行呢?这一现象显然是资源禀赋 论所不能解释的。
其次,部分学者独辟蹊径,从 人力资本、产品生命周期、运输成 本以及博弈论等角度阐述国际贸易 发生的原因以及商品结构,形成了 人力资本说、产品生命周期说以及 战略性国际贸易理论。 从而形成了完整的当代国际贸 易理论体系。
第5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学习内容及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20世纪60年代以来涌现出 的国际贸易理论,包括需求相似偏好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 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当 代国际贸易理论分析世界国际贸易发生的 变化及贸易模式动态变化的原因。
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一、当代国际贸易理论产生的背景
(1)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2)发达国家之间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出现了许多新的现象:
的贸易量大大增加;(3)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以上现象在古典和新古典的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框架 内难以得到解释,这迫使经济学家寻求新的贸易理论来 解释这些现象,经济学家的这种努力促成了当代国际贸 易理论的形成。
一、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核心观点
1、产品的出口建立在国内需求的基础之上。 一种产品成为潜在的出口品首先取决于 是否存在国内需求,即这种产品首先为本 国的消费者所接受。 2、两国需求结构的相似性是国际贸易规模发 展重要决定因素。 如果两国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就是说两国 的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有相同的需求,那么 两个国家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可能性越大。 3、一国的需求结构取决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
消费等级
三、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示意图
P
I H G F E D C B A
O
YA
YB
YC
Y
林德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需求结构的最 重叠需求 主要因素。 人均收入水平的相似可以用来作为需求结构相 似的指标。由于工业化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比较接 近,消费者的偏好相似程度比较高,这为工业制成 品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基础。 这就是为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国家之 间的制成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 原因。
挑战之一
——同类产品间的贸易量大大增加
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源在于 各国在产品生产方面的差异,包括技术差异(比较优 势理论模型)和资源禀赋和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差异 (H-O模型),按照这些理论,各国之间的贸易主要是 不同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间贸易”,但二战后, 国家间同类产品之间的贸易,即“产业内贸易”大大 增加,这种现象突破了传统贸易理论框架下的贸易模 式,因此是对传统贸易理论一个挑战。
A国(创新国)出口 B国(模仿国)进口
A国生产
A国出口 ,
0
B国进口
t
t1
t2
t3
B国出口 ,
需求时滞
A国进口
反应时滞 模仿时滞
国。t0-t1为需求滞后阶段,B国对新产品没有需求, t1时刻为A国出口,B国进口。 t1-t2时刻为B国进口,模仿学习阶段,t2是由于新技 术的扩散,B国掌握新技术并开始生产,此时,A国的出口达到最大,B国的进口达 到最大。过了t2,随着B国生产的增加,A国生产和出口开始下降,到达t3时,B国停 止进口,技术差距消失。
对需求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均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高的国家需要高质量、奢侈消费品和高精 密度投资品,收入水平低的国家需求低质量、生活 必需消费品和精密程度较低的投资品。人均收入水 平的差距构成了潜在贸易障碍。 在先进制造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发达国家会发现, 它的最大出口市场是对该类产品有需求的其他发达 国家,而不是需求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同理,发展 中国家制造业产品的最好出口市场是需求结构与本 国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由于各国在质量和精密 上的需求不同,强化了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之间市 场的分割。
劳动成本是关键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净进口技术创新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创新阶段技术密集型产品标准化阶段劳动密集型产品成熟阶段资本密集型产品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比较优势及贸易流向产品生产阶段特点与比较优势技术创新国家工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新产品创新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阶段产量小成本高是技术密集型产品依靠技术比较优势竞争在国内生产和销售因为市场熟悉以满足本国市场需求对外少量出口收入弹性高少量进口并开始模仿生产无进口产品成熟阶段规模日益扩大并达到适度规模是资金密集型产品依靠规模比较优势竞争出口增加技术扩散竞争加剧需求弹性提大量生产并出口少量进口并模仿生产产品标产品高度标准化生产成本下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依靠价格优势竞争垄断优势丧失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于是根据比较成本原则停产从国外进口产品生命周期结束技术进一步扩散出口减少
14
图5-1 日美韩三国轿车产量相对比重趋势图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68 49 51 32 0 0 6 9 10 58 36 60 57 35 54 36 40 11 13 40 15 41 16 49 45 43
(%)
33
1970 1980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日本 美国 韩国
5.2.1 技术差距理论的前提
1.最初的技术进步必须建立在存在于某国经 济中的一系列制度性内生变量的基础之上。 所谓制度性内生变量(Systematic and Endogenous Variables),是指一国同他 国相比能够引发技术进步的诸多他国所不 具备的因素 。
2.技术成果的国际传递受多方面因素的 制约,因此,在一定时期内,能使率先完 成某项技术创新的国家,即所谓技术创新 国,能较为稳定地保有因技术创新带来的 技术差距比较优势。 技术成果所以难以在国际间迅速地传递, 一般说来是基于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1)技术垄断和技术封锁 (2)转让价格一般相当昂贵 (3)自我研发创新慢
二、需求偏好相似理论的贸易模式
当一国人们收入提高,对工业消费品特 别是奢侈品的需求增加时,本国的工业品 和奢侈品生产也会增加。为了满足市场需 求,生产者不断地扩大生产,改进技术。 结果产量增加的速度超过需求增长的速度, 从而使该国有能力向别国出口。对于该国 出口的工业产品,只有与之收入相近的国 家才会有需求。因此,进口工业产品的主 要国家也是收入较高的国家。根据该理论, 工业制成品在发达国间的贸易会随着收入 的不断提高占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5.1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瑞典经济学家斯戴芬· 伯伦 斯坦 · 林德(Staffan Burenstan Linder)在1961年 出版的《论贸易和转变》一书 中,提出了需求偏好相似理论 (preference similarity theory),又称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主要从需求 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5.2 技术差距论
美国学者迈克尔·V·波斯纳于1961年发表 的《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一文中提出。 该理论认为,技术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要素。 虽然两国拥有大体相近的自然要素禀赋,但只 要由于某种原因,一国同他国相比,在某一特 定工业领域中享有技术差距上的比较优势,这 种技术上的差距可以使技术领先的国家具有技 术上的比较优势,从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 随着技术被进口国的模仿,这种比较优势消 失,由此引起的贸易也就结束了。
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Erns Engel)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 长,人们花费在食品上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会越 来越少。他的这一结论已被许多事实证明,经济 学中他的这一论断被称为“恩格尔法则”。 “恩格尔法则”在贸易中的意义不只局限于分析食 品需求,我们可用这一法则来说明整个初级产品 尤其是互补品需求的变动。当经济不断增长,国 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时候,各国对商品的需求 会逐渐从农副产品转移到工业消费品。这不仅说 明了为什么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有不同需求模 式,也说明了整个世界的贸易为什么会有从初级 产品为主发展到以工业产品为主的变动。
0.69 0.80 0.70
数据来源:根据IMF贸易方向统计季报(2008年3月)计算。
13
挑战之三
——产业领先地位不断转移
当代世界贸易的发展中,有许多产品曾经由少数 发达国家生产和出口,然而,战后这些产业的领先 地位不断发生变化,一些原来进口的发展中国家开 始生产并出口这类产品,而最初的出口的发达国家 反而需要进口。为什么在资源禀赋的模式基本不变 的情况下,而某些制成品的比较优势会从发达国家 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呢?这一问题也是在传统贸易理 论的框架内难以找到答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