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二)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教师资格之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练习题(二)
及答案
单选题(共30题)
1、()是指家长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幼儿园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协助教师的工作,以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达到家庭与幼儿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
A.家长学校
B.家长参与
C.家长会
D.家访
【答案】 B
2、我国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
A.陈鹤琴创办的南京鼓楼幼稚园
B.端方创办的湖南蒙养园
C.张之洞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D.严修创办的严氏蒙养园
【答案】 C
3、人体各大系统中,发育最早的是()。
A.淋巴系统
B.生殖系统
C.神经系统
D.消化系统
【答案】 C
4、儿童身高和体重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是()
A.出生的第一年
B.3~4岁
C.5—6岁
D.6~10岁
【答案】 A
5、关于创造性游戏与规则性游戏的共同点和区别,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性游戏的规则是显性的、单一化的
B.活动的主体都是幼儿
C.幼儿在规则性游戏中所运用的经验是已经内化为幼儿自身经验体系中的经验
D.两种类型的游戏都能让幼儿获得愉快的体验
【答案】 A
6、矫正口吃的重要方法是()
A.训练
B.提醒
C.解除紧张
D.打骂
【答案】 C
7、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惩罚
D.消退
【答案】 D
8、学前班幼儿发展的评价主要是通过()。
A.测验
B.评价幼儿学习文化知识、算算术、认字的水平
C.考试
D.幼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表现
【答案】 D
9、一名4岁幼儿听到教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
A.听觉辨别力弱
B.想象力非常丰富
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
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
【答案】 C
10、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可以培养幼儿()
A.遵守纪律的习惯
B.良好的生活习惯
C.自我保健的技能
D.艰苦朴素的习惯
【答案】 B
11、下列不属于个别差异形成的客观因素的足()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家庭经济状况
D.兴趣爱好
【答案】 D
12、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特点()。
A.有明确的观察目的
B.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
C.有翔实的观察记录
D.以上都是
【答案】 D
13、各活动区要划分清楚,便于幼儿开展活动和教师进行管理是指各个活动区之间的()。
A.界限性
B.相容性
C.转换性
D.差异性
【答案】 A
14、()认为“儿童发展是一个顺序模式的过程,这个模式是由肌体成熟预先决定和表现的”。
A.弗洛伊德
B.皮亚杰
C.格塞尔
D.华生
【答案】 C
15、()原则是指创设幼儿园环境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园所的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勤俭办园。
A.开放性
B.发展适宜性
C.幼儿参与
D.经济性
【答案】 D
16、下列最能体现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活动是( )
A.跳远
B.跑步
C.投掷
D.踩高跷
【答案】 D
17、癸卯学制规定我国幼儿教育机构的名称为()。
A.幼稚园
B.蒙养院
C.蒙学院
D.幼儿园
【答案】 B
18、一个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A.性格
B.能力
C.个性
D.气质
【答案】 D
19、冬冬边玩魔方边自己小声嘀咕:“转一下这面试试,再转这面呢?”这种语言被称为()。
A.角色语言
B.内部语言
C.自我中心语言
D.对话语言
【答案】 C
20、解决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在于( )。
A.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B.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转变观念
C.加强研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好过渡期的教育工作
D.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答案】 C
21、“复演说”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康德
【答案】 A
22、儿童在2—3岁时,掌握代名词“我”,标志着儿童()。
A.自我评价的萌芽
B.自我体验的萌芽
C.自我控制的萌芽
D.自我意识的萌芽
【答案】 D
2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
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
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
D.防止任性、粗暴
【答案】 B
2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中的“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中的“目标”部分主要是起()作用的。
A.点明该领域的教和学的特点
B.点明该领域特别应当注意的有普遍性的问题
C.说明为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D.表明该领域重点追求什么,它主要的价值取向何在
【答案】 D
25、儿童心理发生的标志是( )。
A.无条件反射的出现
B.条件反射的出现
C.眨眼反射的出现
D.巴宾斯基反射的出现
【答案】 B
26、幼儿园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
这反映了幼儿园教学活动特点的()
A.广泛性
B.计划性
C.多样性
D.平等性
【答案】 A
27、下列关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安排,不恰当的是()。
A.幼儿年龄越小,安排的睡眠时间应越短,次数应越多
B.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应保证他们的游戏时间
C.制订作息制度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差异,如南北方差异
D.制订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要考虑到家长的需求
【答案】 A
28、“游戏创造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观点的提出者是()。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夸美纽斯
D.席勒
【答案】 A
29、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
A.最近发展区的大小
B.潜伏期的长短
C.最佳期的性质
D.敏感期的特点
【答案】 A
30、观察者在不暴露自己的研究者身份的前提下,不同程度地参与研究对象的活动中,从内部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表现和活动过程是()。
A.参与性观察
B.非参与性观察
C.长期观察
D.定期观察
【答案】 A
大题(共10题)
一、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
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问题1][简答题]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
【答案】家园合作是指幼儿园和家庭都把自己当作促进儿童发展的主体,双方积极主动地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通过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共同促进儿童的身心发展。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总则里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在组织与实施中,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展的第一个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特有的血缘关系、亲情关系与经济关系,使这种教育具有感染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教育内容复杂丰富且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同时,幼儿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可谓是人才济济,是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
让家长用各自的专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可以使他们深层次地了解幼儿园、了解幼儿教育。
(2)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教师、家长均作为孩子的教育者,是对幼儿实施促进发展教育的主体,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幼儿教育的任务。
”幼儿园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充分重视并主动做好家园衔接工作,使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思想、原则、方法等方面取得统一认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家园双方配合一致,促进幼儿的健康和谐发展。
目前,家园合作还存在一些误区。
一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大部分不懂教育;二是家长认为自己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教育工作;三是教师只在知识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督促孩子写字、做算术题、背
英语单词;四是认为家长与老师“各司其职”,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
这造成了教师与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的脱节,直接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育工作。
案例中的A、B两位教师的观点正是否认了幼儿园与家庭的紧密伙伴关系,否定了幼儿教师、家长均为幼儿的教育主体,其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二、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
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
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
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老师不停的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
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做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老师还时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
请根据幼儿游戏的基本特征,试分析案例中的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答案】(1)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基本活动,是学前儿童喜爱的、主动的活动,是学前儿童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
儿童的游戏具有以下特点:①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②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无强制性的外在目的;③游戏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活动;④游戏具有假想成分,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社会生活,是虚构和现实统一的活动(虚构性和社会性);⑤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愉悦性);⑥游戏是具体的活动。
(2)材料中的教师没有尊重幼儿的意愿,强制要求幼儿上台表演,违背了自主自愿的特点;材料中的教师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使得幼儿失去了创造的机会,也不会给幼儿带来愉悦性。
(3)综上所述,该材料中的教师组织的所谓“游戏”活动并不是真正的游戏,违背了游戏的本质特点。
教师在组织儿童进行游戏的时候,应当充分尊重儿童游戏的兴趣和意愿,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及生活经验进行游戏环境的创设,在儿童游戏的过程中,用心观察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鼓励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在幼儿园中为幼儿提供他们感兴趣的游戏材料和游戏环境。
三、下午离园时,马老师发觉萌萌的衣服挺别扭,仔细一瞧,原来是纽扣错位了。
在马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萌萌笨拙地解开了一个又一个纽扣,准备重扣。
正在这时,萌萌妈妈出现在活动室门口。
显然,她已看到了一切,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只见她快步上前,动手要帮萌萌扣纽扣。
马老师一把拉住她说:“瞧这衣服模样,就知道肯定是萌萌自己穿的。
萌萌能够独立穿衣,这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啊!让她再练习一下,相信她会有进步的,你说对吗?”萌萌妈妈听了马老师的话,似乎悟出了什么,脸慢慢由阴转晴,笑眯眯地对萌萌说:“乖孩
子,慢慢扣,妈妈等着你!”请结合幼儿园一日活动教育原理,分析马老师的行为。
【答案】马老师的行为是正确的。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幼儿一日生活是构成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每天都会从各种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很多最基本的生活经验,锻炼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德、智、体、美等方面的素质,因此孩子能做的事,教师不要代替,家长也不要包办。
这个道理,马老师还努力引导家长明白,使幼儿园和家庭通力合作,为孩子营造一个顺利成长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一所幼儿园的大型体育器械场地曾经长满厚实绿草,用今天最时髦的眼光来看,这些草几乎清一色属于“野火烧不尽”的品种。
几年前,由于那时的时髦眼光只觉得那些植物看着过于“土气”,于是在某一年的暑假,幼儿园全体教师牺牲了休息时间对这些野草进行“挖地三尺”的清剿,甚至为了能够彻底“斩草除根”还补充采用了开水深灌的战术。
最后,艰苦的奋战终于迎来了场地沙土化和水泥化的成果……可接下来的时髦,又换成了“园林化”,但引进的高级草坪只能看不能踩,常种常秃……再换成人造地毡,还是不能解决弹性差、不安全的问题,而且费用昂贵……最后不得不任其还原成沙地……这时,许多人开始怀念那些曾经覆盖在场地上的厚实野草们来……分析材料中幼儿园环境创设违背了哪些原则?请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答案】违背的原则:(1)“引进的高级草坪只能看不能踩,常种常秃”违背了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2)“全体教师牺牲了休息时间对这些野草进行‘挖地三尺’的清剿”违背了幼儿参与性原则;(3)“费用昂贵”违背了经济性原则。
改进建议:(1)在体育课上幼儿可以在草坪上玩,观察小草,既安全又可以学到知识;(2)幼儿园大型体育器械场地可以让幼儿和教师一起种上绿油油的青草,让幼儿参与环境的创设:(3)不需要引进高级草坪,用普通的草代替,可以定时给予修剪,既节俭又美观。
五、操场上新安装了一个投篮架。
幼儿经常在这里玩投篮游戏。
一天,几个幼儿带着笔刷和水桶来到这里,他们先是快乐地粉刷投篮架,之后开始往篮筐里灌水,有的从上面灌,有的在下面灌,再灌,再接……相互配合,反反复复,忙的不亦乐乎。
问题:是否应支持这些幼儿的行为请说明理由
【答案】(1)教师应该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
(2)具体理由如下:①游戏是幼儿主动的、自愿的活动方式。
教师应站在儿童的角度,给儿童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思考,提供条件,鼓励支持儿童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材料中的幼儿有自己的想法,能够创造出“粉昴”和¨灌水”的游戏,体现出劬儿正在进行自主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游戏中反反复复、忙浮不亦乐,也体现出这是伴随幼儿愉悦崝绪的游戏活动,教师应该予以支持。
②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好奇、好玩、好动、好问,对此,教师应支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启迪其兴趣,鼓励其勇于探索的精神。
案例
中,幼儿自发、主动的拿着笔刷与水桶对篮球架其他功能与用途进行积极的探索,这一行为正是幼儿好奇好问、好动、好玩天性的体现。
因此,教师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保护幼儿的天性并给予合理的引导。
③教师应尽量满足儿童游戏的各种需要,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儿童的游戏予以支持,推动游戏不断地向更高水平迈进。
案例中幼儿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进行幼儿说明幼儿的合作能力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幼儿讨论或者通过增加多种材料的方式继续推动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迈进。
④幼儿园以活动为中介,通过各种活动促进儿童的发展。
教师可以涌过一日活动或游戏等多种形式活动的开展使其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本案例中幼儿的亓为就是教学外的一种积极的愦绪体唫与科学探究精神的萌芽,对此,教师应给与精心的呵护。
缐上所述,教师应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并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愦绪情感、智力等方面的发展
六、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小凯和小丽各自在桌子前拼小熊积木,小凯始终低头自己拼积木,不与别的小朋友说话。
一会儿小强走到桌边,靠近小凯,想和小凯一起玩,但小凯仍低头拼积木,没理小强。
玩了一会儿,小凯手上只剩下一件小熊衣服和小熊裤子,他去找小熊头,但是找不到,他低下头接着拼积木。
拼了一会儿,小凯抬头看着小丽拼的小熊,用手指着小丽的小熊说:“它的头太大。
”小丽大声说是我的。
”小凯有点生气,但还是低头继续拼,一会儿又看向小丽,说:“你有两个是不是?”小丽没反应。
他又说:“你有两个是不是?”小丽仍没有理他,只管自己拼。
于是,小凯靠近小丽身边,小手拍了桌子一下,生气地说:“你是不是有两个?”小丽还是没理他。
小凯最后只好又低头拼积木了。
问题:上述内容是幼儿教师在幼儿自由区域活动中记录的一个活动片段。
请结合教师记录的内容,试分析小凯和小丽的特点,你如何评价?你觉得教师应该如何应对他们之间的“冲突”,并说明理由。
【答案】
【要点】
小凯和小丽的特点分別是:小凯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坚持性好,自我调节能力强,有策略。
小丽的自我控制能力强,反应快,有策略。
评价:活动中反映了幼儿之间比较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说明平时教师可能比较注重幼儿在活动中各项能力的培养,符合幼儿园自由区域活动组织的要求。
教师的应对方法:在小凯和小丽之间发生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旁观为主,有必要做此记录,可以就幼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一些交流和引导。
理由:自由区域活动的特点是以幼儿主活动为主,在没有发生幼儿无法解决以及危险性事件的情况下,教师应该扮演旁观者、记录者、引导者的角色。
七、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次,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
”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
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拖车。
”这时,她又忽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她又画了起来。
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简答题]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问题2][简答题]谈谈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答案】1.兰兰的绘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
2.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②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八、4岁的石头在班上朋友不多,一次,他看见林琳一个人在玩,就冲上去紧紧地抱住林琳。
林琳感到不舒服,一把推开石头。
石头踩脚大喊:“我是想和你做眀友的啊!”问题:(1)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石头在班里朋友不多的原因。
(2)教师应如何帮助石头改善朋友不多的现状?
【答案】(1)该材料主要体现中班幼儿石头在同伴交往中存在的特点,其同伴交往类型主要是被拒绝型。
材料中石头有主动交往意愿,但是缺乏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影响其同伴交往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①幼儿自身的特征首先,性别、长相、年龄等生理因素和姓名影响着幼儿被同伴选择和接纳的程度。
其次,幼儿的气质、情感、能力、性格等个性、情感特征影响着他们对同伴的态度和交往中的行为特征。
材料中石头其年龄特征为活泼好动、易冲动、喜欢交往,四岁的石头正处于中班,喜欢从事结伙和合作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其交往的技能技巧欠缺,影响了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材料中石头其气质类型倾向于胆汁质,精力旺盛,好冲动,做事情不善于先进行一定的思考;不同性别的儿童交往方式也是不同的,石头是男孩子,而材料中的林琳有可能是女孩子,则其交往的手段、方法都有一定的差异,石头的行为更加的直接、豪放,林琳相对来说比较文静、内敛,对于这样的交往方式难以接受。
②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材料中的林琳独自玩游戏,说明林琳处于独自游戏阶段,而石头交往中并没有掌握社会性交往的技巧,直接“抱住”林琳,这样的举止会使得林琳出现反感、不舒服的现象,因此推开了石头。
(2)帮助儿童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①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对于那些因为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积极的方式解决冲突;而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一些不会游戏或对参与游戏缺乏方法的儿童,在游戏中学到被同伴群体接受的必要的社交技能,并能在游戏中改善与其他儿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提高其交往的技能。
③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帮助被忽略型儿童和被拒绝型儿童积极和适当地对待同伴的参与,接纳他人的加
入。
④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礼貌,对同伴表示同意和赞赏,微笑、拥抱、轮流做事(玩)共享一些东西,以及互相帮助等。
九、中班的三个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
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准撞我的汽车!”聪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
这时,乐乐对聪聪嚷道:“不准撞我的汽车!我要生气了!”聪聪还是不说话,他笑眛眯地招呼壮壮一起去撞。
壮壮犹豫了一会,接受了聪聪的“邀请”。
于是,聪聪和壮壮一起去撞乐乐的汽车。
乐乐看到心爱的“汽车”被撞翻在地,气愤地拽过壮壮的胳膊,闭着眼睛就咬。
这时老师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阻止道:“乐乐,你在干什么?”乐乐听见后就松开壮壮,低下了头。
老师生气地指着壮壮胳膊上的小牙印,训斥乐乐:“你看看,你把人家咬的!”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怎么能咬人呢?”此时壮壮一言不发。
老师又问:“怎么回事?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和壮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指着壮壮的伤痕对乐乐说:“你看看,你都把壮壮咬出血了。
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乐乐低着头嗫嚅着说:“是。
”老师说:“这就对了。
快跟壮壮说‘对不起’。
”乐乐绞着手,不说话。
老师又要求说:“快向壮壮道歉,说‘对不起乐乐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壮壮说:“对不起。
”壮壮回答说:“没关系。
”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乐乐说:“以后再也不许咬人了,听见了吗?”乐乐点点头。
“好了,去玩吧!”问题:你认为该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对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要点】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行为,教师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
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的错误,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
然而,教师关注的只是被攻击幼儿的伤势以及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但没有教给他们体现这种道德观念的合适的途径,没有体现尊重儿童个性、力求公正的观念。
其实,对幼儿打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
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
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
如果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