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性人格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性化人格研究的综述
摘要: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 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加以改善
一、双性化的概念和历史
概念:双性化的心理学概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反映两性由生理差异造成的心理特征的兼具或统一的状态,如“同时具有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心理特征”(珍妮特·希伯雷·海登,B·G·罗森伯格,1980)、“男女两性正性特征在个体身上的混和”(Elle Pile Cook,1985);另一种概念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强调两性心理气质的社会功能的协调,具有动力性和系统性,如J.H.Blovk(1973)就将“双性化”理解为协调能动性(agency)与合群性(communion)两方面需求的最佳平衡过程。

历史:1964年A.S.Rossi 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1】 1974年bem编制Ben性别角色调查表(BSRI)开始了双性化的实验研究开,随后十年出现的大量研究主要围绕Ben和 Spence的两种不同理论假设展开。

其中Ben 的研究遵循平衡模型强调两性气质相互调和或相互削弱的作用认为双性化是理想的性别角色,她后期提出的性别图式理论[2]进一步强调了双性化者具有根据情景客观需要组织和处理信息的特点。

Spence和Helmreich的研究注重个体内部稳定的行为倾向及两性特质的占有水平的差异他们坚持双高模式强调两性特质的独立效应。

国内关于双性化研究开始于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初是对一些理论的探讨后来对双性化的实证研究呈现三种情况一是从性差研究的不同角度证明人格双性化是在对两性性别角色良好的认同基础上形成的,这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Bem的性别图示理论。

二是注重双性化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双性化者具有最高的心理健康和自尊水平【3】三是有关双性化的发展受外部环境、年龄影响的问题,在双性化的人格结构方面国外研究了许多不同年龄组样本后发现,在有关双性化的许多研究性量表中BSRI的结构具有高度一致性。

其中男性气质量表具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为“工具性”(支配性、领导性、占有性、自信)一为“独立性”(自主性)女性气质量表只具有一个因素“移情性”(人际敏感性)。

二、双性化人格研究的影响
1、打破性别角色标准的严格界定。

双性化人格理论的主张者们认为,严格界定男女性别角色标准是有害的,因为它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为。

实际上,Bem在1978年就宣称她研究性别角色的目的是“使人类个性从个体的性别角色刻板形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形成健康的心理概念,从文化强加给的男性化、女性化限制中解脱出来”【4】双性化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是 :男性特有勇敢、坚强、进取、成就、竞争等特征,而女性具有温柔、顺从、脆弱、细致、同情心、安静等特征。

【7】
2、证实具有两性化人格的个体事实存在
中外心理学家通过调查表明在现实生活中双性化人格的个体在男性和
女性中都存在。

Ben对美国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约有三分之一,其中女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约占27 % 。

spence等人1981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 R)调查 ,结果同样表明女性中 27 %的人属于双性化人格【5】
3、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康布兰和Bem早在1976年采用人格归因量表测量近千名被试的心理健康水平就发现:无论男女,两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6】。

Gibert(1978)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5】心理学家贝姆的实验研究证明,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性别角色概念的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有效地对各种情景作出反应,且独立性强、自信心高。

【4】spence等人采用人格归因量表(PA R)对女性调查结果表明 ,双性化人格既能胜任男性的工作,也能胜任女性的工作,她们有更好的可塑力和适应力【4】
三、双性化人格理论研究对教育的启示
1、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Gibert(1978) 研究表明 ,男女被试更多地认为双性化的人是更典型的、有吸引力的、理想的女人和男人模式【5】,所以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2、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3、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
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4、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5、避免走向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

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参考文献】
1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心理科学,2003,6:1091-1094 2刘凤娥,黄希庭.大学生应对方式问卷的初步编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
3李少梅.大学生双性化性别特质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4:148-152
4申继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的研究进展[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5邹萍.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双性化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1999, 6方俊明.性别差异与两性化人格[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3. 7[美] 阿瑟·S 雷泊.心理学词典[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