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对同学们自主探究案的检查,同学们课前预习准备十分充足,回答的非常完整。这9个问题是我们本节课所有知识点的汇总,为了让同学们对内外力作用有更加直观的理解,下面我们利用地理模型做进一步的了解。
在展示过程中把一些常见的内力作用地貌,例如:褶皱山、断块山。向学生展示通过幻灯片;以及模型上的外力作用痕迹。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造着地表形态。人类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各种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使自然界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知识窗“冰川、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补充介绍了冰川和海浪两种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利用图2-1-19“冰斗”和图2-1-20“海岸地貌”,展示了冰川与海浪的侵蚀地貌类型,加深学生对外力作用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对板块运动了解多少?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加深同学们对该知识的理解。
教师:同学们,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想学好本节课,我们先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哪些?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因素。
2、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二、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作用因素。
2.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掌握地质构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案例,根据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对常见的地貌形态进行判断与分析。
三、教学重点
1.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
2.外力作用与地貌。
四、教学难点
地貌成因分析
五、教学设计思路
注重学生课前预习,准备三案:自主探究案,学生课前预习完成,掌握本节基础知识;课上合作探究案,借助典型例题,学生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展示学习成果;课上巩固练习案,通过几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最后学生学后反思,为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打分。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地质构造模型。
七、教学方法
归纳法、分组讨论法,小组互评;
高一地理必修一学情分析
1、对地理学科缺乏正确的认识。
首先是由于中考地理所占比重较小,老师,家长,学生长期把地理划分到“豆芽科”,正是这种尴尬的学科地位,很多学生不认真学习初中地理,到高中仍然认为是副科,思想上不重视,而高中地理难度较大些,所以学生感觉困难。其次,地理是一门边缘学科,文理知识交叉,具有较高的综合性,理论性,实践性。本身也确有一定难度,导致学生畏惧心理。
教材介绍了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教材通过知识窗部分,介绍了板块构造学说,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另一方面为学习地壳运动引起的地质构造做了知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永久性变形、变位,称为地质构造,最常见的有褶皱和断层。褶皱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弯曲变形,有背斜、向斜两种形态。教材用图2-1-10“褶皱形成示意图”、图2-1-11“背斜、向斜示意”、图2-1-12“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示意”,直观说明了褶皱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构造地貌。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错动、位移,教材利用图2-1-13“断层形成示意”和图2-1-14“断块山”,展示了断层的形成过程及形成的构造地貌。最后介绍了研究地质构造对人类生产活动的指导意义。
不足之处:导入还须增强,激发学生兴趣,力争做到事半功倍;课堂举例要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
三.祝天元老师评课记录
教学目标确定得比较准确,并且落实得比较好,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学习有目的性。
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的使用可以节约时间,多媒体现象除了巨大的威力,展示图片的同时,穿插提问讲解,师生互动的好。学生积极参与,讲练结合及时训练。
不足之处:对本文的内容虽抓住了重难点,但缺乏深层的理解和分析,没有挖掘出完整的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
二.刘绍刚老师评课记录
思路清晰,逻辑性强,语速合适。学生参与强,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积极参与。
王老师的这堂课总的来说,是很好的。无论是从导语的设计,课本内容的挖掘,还是对学生的能力训练,看得出,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
《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课时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效果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通过三段式导学案及合作探究式课堂等方式。以学生课前预习为主,课上主要以合作探究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加深巩固,加以习题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总体上,教学环节完整,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脉络清晰,知识结构在学生心中得到强化。让学生熟悉用地理方法去解决地理问题,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具体分析有以下几点内容:
1.以具体案例作为引导,能够极大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多幅图像信息、地理模型更能直观的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的感受到其中的变化,不管学生的地理基础有多么的薄弱,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内、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原因,以及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过程。
2.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具体案例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期间老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回答、学生评价,可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对知识点起到巩固加深的作用。
最后,教材设计了“活动”,通过调查访问和查找资料了解家乡某种典型地貌形态的变化,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理解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本节知识网络如下:
观评记录
主讲人:王艳 课题: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参加人员:朱广立 刘绍刚 祝天元
一.朱广立老师评课记录
从教学程序上看,本课结构和思路清晰,对课本的大体框架把握较好。
合作探究一:常见的沉积地貌,主要以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为例,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完成后,由5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学习成果展示。
从剩余一个小组中抽取5名同学对成果进行批改,查缺补漏。
以探究沉积地貌--冲积扇的特点和成因为例,让学生两两合作,利用课前发放的白纸,一位同学负责写,另一位同学负责把讨论结果读出来。最后每个小组将写有答案的白纸举起,进行展示。
八、课时安排
1课时
九、课前准备
将全班分成6个学习小组,将本节课导学案课前预习部分完成,适当思考合作探究部分。
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承转
新授课
课件展示
承转
评价
提问
承转
交流展示
模型展示
课件展示
合作探究1
评价
合作探究2
成果展示
合作探究3
课件展示
小结
课堂巩固练习
课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以电影«冰河世纪4»中截取的短片段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视频中出现哪些地理现象?学生回答板块运动。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抓住了一个“准”字,即重点、难点的确立准确。紧紧围绕内外力作用这个话题去引导和启发学生。
从教学效果上看,比较理想。学生能结合课本独立思考且能简单地阐释出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
从教学结构上看,本节课完整。在完成教学内容后,不忘对所学知识回顾和总结,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简洁、一目了然。
学生讨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学生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知识点,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第一节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二课时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教材分析
根据课标要求,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者对地表形态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人类活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改造地表形态。其中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由于内力作用较为抽象,因此成为教学的一个难点。
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来源于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其中流水和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流水和风力对地貌形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侵蚀和堆积作用上。教材用图2-1-15“流水侵蚀形成黄土高原上的‘千沟万壑’”和图2-1-16“冲积扇示意”、图2-1-17“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风蚀蘑菇”和图2-1-18“风积作用形成的沙丘”分别展示了流水和风力作用形成的侵蚀和堆积地貌类型。
3、学科思维能力差,举一反三能力,思维变通性差。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包罗万象,客观上要求思考问题要全面,有逻辑性。学生作业和试卷反映出其思维不全面,深度不够,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分析“冲积扇”的空间分布特征,只答出形状呈扇形、颗粒物质分布情况,而沉积层的厚度往往想不到。
4、不勤于,善于运用地图。
前苏联地理学家,乌中斯基说过“把图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巴也会说话”,可见地图在地理学中的重要地位。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离开地图谈不上地理学习。学生由于懒惰,不愿意麻烦去翻看地图,只看文字内容,知识点就不易记住,更谈不上理解。就好像一个班的同学彼此认识,但闭上眼睛,恐怕很难说完全班同学的名字,如果在教室看着每一个人,却很容易说出每位的姓名。个体形象就是姓名的载体。地图也就是地理知识的载体。还有的学生看图,只关注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地图的色彩美,线条美。而不知道怎样看图,看地图的什么内容,又可以得出什么样的信息。因此导致很多同学地理学不会、学不好。
合作探究2:①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
②理由是: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
合作探究3:
(1)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2)迎风坡为缓坡,背风坡为陡坡;
(3)增加绿化面积;恢复植被;种植耐旱植物;扎草方格等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后找学生进行复述本节课要点。
此外,由于初中地理教学薄弱,导致学生基础不牢,再加之学生知识面狭窄,其他相关学科(立体几何,理化生)知识欠缺等原因,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困难。
地理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对文科来说,地理是高考科目,同时也是较偏理科的一门科目,因此是制约文综成绩的瓶颈。所以,客观上要求学生必须学好地理。地理教师义不容辞地应该负起这个责任,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掌握好地理知识。
多媒体使用的一个缺点就是把握不好速度的问题,要注意给学生一个思考回味的时间。讲课的时候前半段讲得较慢,有些前松后紧。但是课堂容量较大。可将时间放慢一点,平均一点。学生的探究学习的时间多一点。讲课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3.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结合老师精选的相关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能够了解在这一知识点上考点在哪,让学生学以致用。
《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鲁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第一节内容。本课以迪外力作用下的地貌为案例,说明自然及外部条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表形态是人类进行生产生活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必须知其所以然。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学习的重点是要掌握内力作用与构造地貌,学会分析常见的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地貌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图像分析各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2、缺乏科学的地理学习方法。
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因此地理学习不是单纯的记忆。事实上,很多学生甚至老师,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常常认为背一背就可以,有的还只在考试前临时抱佛脚。形成了重记忆,轻理解,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感觉能看懂地理教材,知识点也能记住,听课也能听懂,但做题就很困难,因此很茫然,困惑。感到付出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从而厌倦学习地理。
随机抽查两个小组,教师对其答案进行点评。
以沉积地貌--新月形沙丘为例,坍塌沉积地貌的应用。以小组讨论为主,找两到三组进行成果展示,教师进行点评。
课件展示标准答案
合作探究1:
(1)河流出山口处(2)流水堆积(3)流水在搬运途中,流速降低,物质沉积,河流在流出山口处,碎石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4)三角洲,河流入海的口外海滨(5)外力作用(流水堆积作用)
3、掌握地质构造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4、结合案例,根据地表形态形成原因和过程对常见的地貌形态进行判断与分析。
明确学习目标后,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发的导学案,接下来请8位同学上黑板,把答案写到黑板上,其余同学负责检查核对台上同学写得是否正确。
找8位同学到讲台上进行批改。教师对易错点进行补充完善。
自主探究案第九题找一位同学回答,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完善。
分别找同学进行回答,并把解题思路讲出来。
完成学案上“学有所悟”表格,把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那些知识点不理解,改进的办法,领悟到的学习方法写出来。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明确学习目标
检查课前预习完成情况
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内、外力作用下的地貌
利用图片,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