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
第二次中东战争是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

这场战争也标志着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起因是什么,希望大家喜欢!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原因
第二次中东战争发起的原因要从埃及说起,埃及境内有一条沟通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亚非欧三洲的河流。

不仅能缩短航程,更能让三洲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所以这条运河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英法是老牌殖民国家,早在殖民时代,就尝尽了这条河流的好处。

二战结束后,殖民国家的辉煌已经过去,实力大减。

而埃及也通过独立解放运动,成功建立了新政权。

他们撕毁了从前同英国签订的英埃条约,并赶走英国驻埃及军队。

英国对此觉得遭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伙同法国在伦敦召开了国际管制的会议,希望能在会议中重新取得苏伊士运河的掌控权,但各国无人认同。

1956年9月,英法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国际管理制度提案,遭到了安理会的否决。

对此,英法就有了用武力解决问题的念头,于是在他们找到以色列,三国凑在一起打算密谋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过程
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持续时间较短,但其中也有基础经典战役,例如:
米特拉山口战役:1956年10月29日,沙龙上校指挥以军伞兵空降米特拉山口,在法国空军的掩护下,以军成功空降200余人。

这些士兵联合剩下的士兵,总计3000人向米特拉山口突进。

埃军得知战况后,火速派出军队打算在米特拉山口与以军对战。

经过两天的战斗,以军凭借武器装备的优良性能,向谷地东部撤退。

阿布奥格拉战役:1956年10月30日,以军还未到乌姆卡特父南线就遭到了埃军强烈的火炮攻击,当场就有数人伤亡。

看到正面突击
无望后,以军采取迂回战术。

第二天,以军偷偷通过大卡山口,到达阿布奥格拉。

埃军此时早已在阿布奥格拉布置了重火力,但是在以色列空军的火力扫射下。

埃军仍旧不敌,为了保存实力,只得向南后撤。

经过两天的战斗,阿布奥格拉落入以色列的手中。

埃军保卫运河战役:1956年11月1日,英法空军就对塞得港进行了连续五天的轰炸。

直到11月5日,才乘天色未亮空投了一批伞兵,落地后的伞兵,立即就将港内的机场控制住。

之后又向富阿德港投入了一批伞兵,控制了供水厂。

直到11月6日深夜,联军打算南下占领所有运河区的时候,遭到了当地军民的奋起抵抗。

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苏伊士运河,因为这条河流地理位置优越,所以英国和法国找到以色列一起密谋想要夺取苏伊士运河,第二次中东战争由此爆发。

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只经历了8天,但是它的过程里有很多经典的战役,比如米特拉山口战役和埃军保卫运河战役,这场战役也给英法美苏带来了不同的影响,所以它在世界的军史上十分重要。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结果
第二次中东战争虽然只持续了短短6天,但其破坏力还是很强的。

总共约有三千人死亡,上万人受伤。

而埃及境内足足有五大城市遭到了重度破坏,上万栋居民楼被毁。

英法以三国也因此次行动遭到了国际社会广泛指责,且其盟友美国也很不满三国的此次举动,认为是殖民惯了,按耐不住想再次发起战争。

不仅在国际社会上,三国因第二次中东战争受到压力,在经济上,英镑也遭到了美国政府的严厉打压,使其贬值了近乎15%。

而英法以三国本想通过联合国会议,让其能更好的获得优势。

谁料到,美国态度强硬,不仅让他们立刻停止交火,还必须撤出联军。

与此同时,苏联也以核武器威胁英法以三国撤军。

在两大国的干涉下,英法以不得不从埃及撤出军队。

1956年11月7日,三国联军正式停火,并与当月全军撤离埃及国土。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结果就是以色列得到了埃及允诺的蒂朗海峡水
面航行和空中飞行权。

正所谓有因就有果,第二次中东战争的前因后果就是英法妄图侵占埃及,最后落得一个什么都没有捞到的下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