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5套中考模拟试卷】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 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
B .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小桶匀速下降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2S ,断开1S 和3S ,两电表均有示数。
再断开2S ,同时闭合1S 和3S ,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C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D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3.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在图中能正确描述光的传播路径的光路图是
A .
B .
C .
D .
4.下列语句中涉及的光现象与“水中月”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 .海市蜃楼
B .凿壁偷光
C .风雨之后见彩虹
D .对镜帖花黄
5.少数同学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转圈。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笔在手上转动时没有惯性
B .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 .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说明笔与手指间没有摩擦力
D .不停地拨动笔,笔才会在手指上持续转圈,说明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
6.如图所示,重为50N 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用大小为15N 、方向与水平地面成37θ=o 、斜向上的拉力F 拉动木块,使木块沿水平地面匀速滑行.拉力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为1F 和2F .取sin370.60=o ,cos370.80=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块受到的合力为零
B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C .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为41N
D .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7.如图所示,物体A 重10N ,手掌用水平压力将A 压在竖直墙面上,当压力为40N 时,手掌与A 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掌对A 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B .A 对手掌没有压力的作用
C .A 下滑时受到的摩擦力为40N
D .若手掌不动,要将A 竖直向上抽出至少用力20N
8.首次发现电子,打破原子不可再分观念的科学家是
A .汤姆生
B .卢瑟福
C .伽利略
D .奥斯特
9.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同一小车从相同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下滑到不同水平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则
A.为了便于分析,本实验的合理顺序是(a)(b)(c)(d)
B.在四次实验中,小车克服阻力做的功相同
C.由本实验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还可以探究动能大小和质量的关系
10.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B.撑竿跳高应用了撑竿的弹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热性
D.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图所示.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要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
A.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右移动
B.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
C.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左移动
D.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蜡烛应向右移动
1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
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
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13.如图所示,a、b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体,高h a<h b,底面积S a>S b,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的质量一定大于b的质量
B.a的质量一定小于b的质量
C.a的密度一定大于b的密度
D.a的密度一定小于b的密度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如图所示,小华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温度升高,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这是通过___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15.电磁波的波速、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km/s.
16.一条船逆流而上,船上的人看到一座桥迎面而来,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则以河岸为参照物,船是向____(填“东”或“西”)行驶的.
17.如果用_____材料做输电线输送电能,就可以减少电能损耗,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器是由
______材料制成的(选填“半导体”或“超导”).
18.PM2.5是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2.5μm,即________m的颗粒物,某方案提出: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PM2.5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按1s喷射2L水计算,持续喷射1h就需喷水__________t: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变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______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ρ水=1×103kg/m3)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巨磁电阻(如图用R0表示)效应,它是指某些材料在磁场增大时电阻急剧减小的现象.图甲中巨磁电阻R0的阻值与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如图乙.已知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的字样,小灯泡电路电源电压恒为10 V,假设小灯泡电阻不变.
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巨磁电阻R0的阻值是多少?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时,小灯泡的实际电功率.
20.如图所示,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残疾人专用通道(如图所示),其实质是斜面.小明将重750N的人和轮椅沿8m长的斜面推上1m高的平台,沿斜面所用的推力为125N,所用时间为10s.试求:
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推力的功率.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将轮椅匀速推上
斜面时所需的推力为F,轮椅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f,试推导:f=(1-η)F.
21.如图所示,小强利用滑轮组在4s内将重100N的货物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F=60N.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求
(1)动滑轮所受的重力G;
(2)小强做功的功率P;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请在图中画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的光路.
23.一块玻璃砖,中间有一梭形的气泡,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通过玻璃砖(射到空气泡上),大致画出射出玻璃砖后的光线.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某小组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完整__________;电源由两
节电压为1.5V的电池串联组成,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若分别将5Ω、10Ω、1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进行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5V不变,那么选取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应该不小于________Ω.由此得到结论: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_____________;保持电压表示数为2V的条件下重复进行上述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5.小明用天平和量筒做“测酸奶密度”的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______________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m为17.4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2)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0
m,如图甲所示m1=__________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酸奶的密度质量1
ρ=___________kg/m1.
(1)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值偏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小明利用杯子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玻璃杯中装满米,压紧后插入竹筷,再慢慢将竹筷向上提,杯子也会跟着竹筷一起被提起来.若米重2N,玻璃杯重1N,则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米与筷子的摩擦力为______N.(2)如图乙所示,在盛水杯子的杯口盖上明信片,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此现象说明______具有惯性.
(3)如图丙所示,杯子里装满了水,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没有流出.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的存在.(4)如图丁所示,在空玻璃杯子里放一乒乓球,沿图示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跳出玻璃杯.此现象可以说明_____.
A.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A
【解析】
【详解】
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mg,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故A正确;
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
D、小桶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但速度不变,动能不变,因此不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错误.
2.D
【解析】
【详解】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2、断开S1和S3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再断开S2同时闭合S1和S3时,R1与R2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由测串联电路中R2两端的电压变为测电源两端的电压时其示数变大,故B错误;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R1与R2并联时的总电阻小于串联时的总电阻,
由
U
I
R
=可知,电路中的总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故A错误;
由
U
R
I
=可知,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原来等于R2的阻值、现在等于R1与R2并联后的总电阻,
所以,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故C错误、D正确。
3.D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清澈的水池边的人看到池底变浅了,是因为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故选D.4.D
【解析】
【详解】
“水中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形成的。
A.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B.凿壁偷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风雨之后见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
D.对镜帖花黄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利用光的反射,故与“水中月”形成原因相同,符合题意。
5.B
【解析】
【详解】
A、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笔在手上转动时同样具有惯性,故A错误;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处于平衡状态,所以笔受到平衡力作用,故B正确;
C、停止拨动后,笔还会继续转动,是因为笔具有惯性,笔与手指间仍然有摩擦力,故C错误;
D、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笔,笔受到了力的作用,笔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这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D错误。
6.B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拉力,由于物体匀速运动,所以合力为零,故A正确;B.物体受力如图,根据正交分解得摩擦力:f=F1=F×cos37°=15N×0.8=12N;故B错误
C.木块受到的支持力:N=G-F2=G-F×sin37°=50N-15N×0.6=41N;故C正确;
D.木块受到的支持力与木块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7.D
【解析】
试题分析: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掌对A的压力等于A对手掌的压力,手掌对A的压强等于A对手掌的压强,故A、B错误;A下滑时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墙壁对它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为10N,所以摩擦力是10N;故C错误;若将A竖直向上抽出,物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摩擦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因为摩擦力仍为10N,所以拉力为10N+10N=20N,故D正确;故应选D.
【考点定位】运动和力
8.A
【解析】
【详解】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1897年发现了电子,是首先打破“原子不可再分”的科学家,故A正确;B.卢瑟福发现了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B错误;
C.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他还发现了摆的等时性等,故C错误;D.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
9.B
【解析】
【详解】
A、小车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所以,应该逐次减小摩擦力,故接触面应越来越
光滑,合理顺序是(b)(d)(c)(a),故A错误;
B、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是相同的,动能相同,最终会停止运动,小车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即做功是相同的,故B正确;
C、由于在实验中,不可能获得绝对光滑的平面,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通过推理得出的,故C错误;
D、本实验中若仅添加一个小木块,把小木块放到水平面上,通过小车撞击木块的距离来判定动能的大小,由于小车的质量不变,所以,无法探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故D错误。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冰箱门吸是磁铁制成的,利用了磁铁的磁性,能够使冰箱门保持良好密封,A正确;撑杆跳运动员借助撑杆的弹性跃过横杆,B正确;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导电性强,电能损失较少,C错误;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强,热量能够及时传递给饭菜,D正确,故选C.
考点:物质的基本属性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BD
【解析】
当他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使水凸透镜的焦距变小,即凸透镜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强,则像距会变小;
所以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即物距不变时,应使光屏应向左移动,减小像距可以两次成清晰的像,故B正确,A错误;
如果不改变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减小物距,此时像距会增大,所以蜡烛应向右移动可以两次成清晰的像,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
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
12.B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中“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知,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规律。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由图可知,此时物距为20cm,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像,则u=2f,故f=10cm,故A错误。
B.将蜡烛移动到20cm刻度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2f,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
C.将蜡烛移动到35cm刻度处,u=50cm-35cm=15cm,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故C正确。
D.将蜡烛移动到45cm刻度处,物距u=50cm-45cm=5cm<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
像,故D 错误。
13.AC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可确定其对沙面的压强相等; 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由p gh ρ=判断;根据a 、b 的高度即可比较密度大小; 已知其对沙面的压强相等,S a >S b ,根据F G
p S S
==即可比较其质量大小. 【详解】
已知a 、b 两个由不同材料制成的直柱形物体,若放在同一水平的沙面上时,它们陷入的深度相同,说明
a b p p =,
水平面上规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强可由p gh ρ=判断;已知a b h h <,所以得:ρA >ρB ; 又因为=a b p p ,a b S S >,根据F G
p S S
=
=知, G a >G b ,又因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所以a b m m >. 所以AC 正确,B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
注意规则物体的压强计算公式可以变形为p gh ρ=,对于规则物体比较密度、压强以及高度关系时,利用其变形公式不仅可以节省做题时间,同时准确率也会提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分) 14.增大 做功 【解析】
试题分析:小华从滑梯上滑下,下滑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得其臀部的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考点定位】功和能;改变内能的方法 15.c =λf 3×105 【解析】 【详解】
波速就是波传播的速度,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叫波速;波在传播过程中,有波峰和波谷,相邻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叫波长;波是一种振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电磁波的波速是一定的,波长与频率成反比,所以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c f λ=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 km/s . 16.船 东
【解析】 【详解】
以船或以人为参照物,桥与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桥是运动的,故会有桥迎面而来;河岸和桥之间没有位置移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若他感到桥向西运动,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船是向东运动的. 【点睛】
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取一个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17.超导 半导体 【解析】 【详解】
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所以在用超导体进行远距离输电时不会消耗电能产生热量,减少了在输电过程中的能量损耗,大大节约了能源;数码相机的图象传感器与处理器是由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18.2.5×10-6 7.2 凝固 【解析】 【分析】 【详解】
2.5μm=2.5×10-6m ;1s 喷射水的体积V=2L=0.002m 3;1s 内喷射水的质量为:m=ρ水
V=1.0×103kg/m 3×0.002m 3=2kg ;t=1h=3600s ;则1h 需用水的质量为:m 总=3600×2kg=7200kg=7.2t ;盛夏,喷射出的水滴变为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寒冬季节,喷射出的水滴很快变为冰粒,这是凝固现象.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9分) 19.(1)12 Ω;(2)8Ω;(3)0.48W 【解析】 【详解】
(1)已知灯泡的额定电压6V ,额定功率为3W , 所以,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是:30.5A 6P W
I U V
=
=
=额额额
, 则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6V
12Ω0.5A
L L
U R I =
=
=额; (2)由图甲知道,灯泡与R 0 串联,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R 0 两端电压是:010V 6V 4V U U U 额=-=-=,
通过R 0 的电流是:00.5A L I I ==, 由欧姆定律知道,此时R 0的阻值:0004V
8Ω0.5A
U R I =
==;
(3)由图象知道,当电流表示数为0.5A 时,巨磁电阻阻值是R 0′=38Ω, 由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知道,此时灯泡电路中电流是:'
010V
I 0.2A 12Ω38Ω
L U R R =
==++, 即灯泡的实际功率是:()2
20.2A 12Ω0.48W L L P I R ==⨯=. 20.(1)75%;(2)100W ;(3)详见解析 【解析】 【详解】
(1)推力做的有用功:W 有用=Gh =750N ×1m =750J , 总功:W 总=Fs =125N ×8m =1000J ,
斜面的机械效率:η=750J
1000J
W W =有用总=75%; (2)推力的功率:P =
1000J
10s
W t =
总=100W ; (3)利用斜面做的额外功W 额=fs , 有用功W 有=W 总-W 额=Fs -fs ,
斜面的机械效率:η=W Fs fs W Fs
-=有总, 解得:f =(1-η)F .
答:(1)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 (2)推力的功率为100W ; (3)推导过程同上.
21.(1)20N (2)60W (3)83%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n=2,
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由F=(G+G 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 动=2F−G=2×60N−100N=20N ; (2)绳端移动的距离:s=nh=2×2m=4m , 所做的总功:W 总=Fs=60N ×4m=240J ; 小强做功的功率:P==
=60W ;
(3)滑轮组有用功:W 有用=Gh=100N ×2m=200J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83.3%.
五、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22.
【解析】
【详解】
先作出电视机的像点,再连接像点与遥控器,交于墙壁的点为入射点,再连接电视机与入射点,遥控器发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后到达电视机,据此标出传播方向。
如下如所示:
23.
【解析】
【详解】
由于玻璃砖中间是气泡,则对于整块玻璃砖来说,中间的玻璃薄、边缘的玻璃厚,相当于是一块凹透镜。
所以一束平行光通过该玻璃砖后会被发散。
其中中间的一根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其传播方向不变。
如图:
六、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24. 3 15 反比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或避免实
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解析】
试题分析:(1)电压表与待测用电器电阻并联,图中使用两节干电池作为电源,故电压表选用小量程.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2)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 ,两节干电池串联,电压为2×1.5V=3V . (3)当接入电阻为最大阻值15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1.50.115U V
I A R =
==Ω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3 1.5150.1U V V
R I A
-=
==Ω滑滑.由欧姆定律可知: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考点:电路连接;电压表的使用;干电池的电压;串联电路特点应用;欧姆定律应用;实验方法评估. 25.B 81.4 1.1×101 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测酸奶的体积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调节天平时,将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说明天平的左端上翘,所以无论左端或右端的平衡螺母都向应左端移动,故B 正确.
(2)由图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 ,所以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为50g+20g+10g+1.4g=81.4g , 则酸奶的质量为:m=81.4g−17.4g=44g , 由图知,量筒中酸奶的体积为40cm 1; 则酸奶的密度:333
344g 1.1g/cm 1.110kg/m 40cm
m V ρ=
===⨯ (1)由题意知,当将酸奶倒入量筒时,不能倒干净,所以所测酸奶的体积偏小,根据公式m
V
ρ= ,所测的密度偏大.
26.3 鸡蛋 大气压 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将米和杯子看做一个整体,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摩擦力的施力物体是筷子,方向竖直向上.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受到向下力是米和玻璃杯的重力,向上的力是摩擦力,由
于米重2N,玻璃杯重1N,所以当筷子提着米在空中静止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是2N+1N=3N;(2)将一枚鸡蛋放在明信片上.用手指将明信片弹飞,鸡蛋掉入水中.此现象说明鸡蛋具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静止的运动状态;
(3)杯子里装满了水,用纸板盖住水杯,倒置后水没有流出.此现象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4)在乒乓球上方吹气,乒乓球上方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乒乓球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力差,使球跳出玻璃杯,这也说明力是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C不符合题意,BD符合题意.
黑龙江省大庆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物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题3分,共21分)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 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蜡烛烛焰等大的像,则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当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光屏也应该远离凸透镜,此时成的像变小
C.当物距是15cm时,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D.当凸透镜的一部分被遮住时,光屏上将不能再呈现烛焰完整的像
2.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和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B.甲丙
C.乙丙D.丙丁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
A.电压表V的示数将变大
B.电流表A2的示数将变小
C.电压表V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将不变
D.电流表A示数的变化量与电流表A1示数的变化量的比值将不变
5.平面镜成像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
B.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