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 会沿最大拉应力所在截面发生脆断破坏。
基本假说:最大正应力(拉应力)1是引起材料脆断的因素。 失效准则:最大拉应力1 脆断破坏的条件:1 = b 强度条件:1 [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微元内的最大拉应力1达 到了单向拉伸的强度极限b,就会发生断裂破坏。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4、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根据: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发生屈服,都是由 于微元的最大畸变能密度达到一个极限值。 基本假说:最大畸变能密度νds是引起材料屈服的因素。
失效准则:最大畸变能密度νds
单向拉伸下,1= s, 2= 3 = 0,材料畸变能密度的极限值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脆性材料
例如,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由于管内水结冰引起体积膨胀,而 导致水管爆裂。由作用反作用定律可知,水管与冰块所受的压力相 等,试问为什么冰不破裂,而水管发生爆裂? 解答:水管在寒冬低温条件下,管内水结冰引起体积膨胀,水管承 受内压而使管壁处于双向拉伸的应力状态下,且在低温条件下材料 的塑性指标降低,因而易于发生爆裂;而冰处于三向压缩的应力状 态下,不易发生破裂。例如深海海底的石块,虽承受很大的静水压 力,但不易发生破裂。
4.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4.2.1 概述
1、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 第一类强度理论:以脆断作为破坏的标志。 包括:最大拉应力理论 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 第二类强度理论:以屈服作为破坏的标志。 包括:最大切应力理论 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脆性材料
基本假说:最大切应力max是引起材料屈服的因素。 失效准则:最大切应力max
强度条件:σ1 − σ3 [σ]
不管在什么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有一点处的最大切应力达 到单向拉伸的塑性屈服时的剪应力,就发生塑性屈服破坏。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实验表明:此理论对于塑性材料的屈服破坏能够得到较为 满意的解释。此外,该理论还能解释材料在三向均压下不
4.2.4 相当应力
1、相当应力
把各种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写成统一形式
σr σ
r称为复杂应力状态的相当应力.
σr1 = σ1 σr2 = σ1 − μ(σ2 + σ3 ) σr3 = σ1 − σ3
σr4 =
1 2
[(σ1

σ2 )2
+
(σ2

σ3)2
+
(σ3

σ1)2 ]
4.2.5 四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4.2.3 简单应力状态的强度理论
1、简单应力状态
铸铁
低碳钢
最正应力破坏
最大切应力破坏
第一强度理论:
1 [ ]
第二强度理论:
1 − ( 2 + 3 ) = 1 [ ]
第三强度理论:
1 −3 =1 [ ]
第四强度理论:
= 1 [ ]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4.2.6 强度分析的步骤
1、强度分析的步骤 (1)外力分析:确定所需的外力值; (2)内力分析:画内力图,确定可能的危险面; (3)应力分析:画危险面应力分布图,确定危险点 并画出单元体,求主应力; (4)强度分析:选择适当的强度理论,计算相当应 力,然后进行强度计算。
强度条件: σ1 − μ(σ2 + σ3 ) [σ]
无论材料处于什么应力状态,只要构件内有一点处的最大拉
应变达到了单向拉伸的应变极限,就发生断裂破坏。
脆断破坏的条件:
ε1
=
σb E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脆性材料
实验表明:第二强度理论对于一拉一压的二向应力状态 下脆性材料的断裂较符合,如铸铁受拉压比第一强度理论更 接近实际情况。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局限性:
脆性材料
➢ 未考虑另外两个主应力影响 ➢ 对没有拉应力的应力状态无法应用 ➢ 对塑性材料的破坏无法解释 ➢ 无法解释三向均匀受压时,既不屈服、也不破坏的现象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4、最大畸变能密度理论(第四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屈服条件:
强度条件:
不管在什么应力状态下,只要构件内有一点处的畸变能密 度达到单向拉伸的塑性屈服时的畸变能密度,就发生塑性 屈服破坏。 实验表明:对塑性材料,此理论比第三强度理论更符合试 验结果,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各种强度理论的适用范围
(1) 脆性材料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 (2) 塑性材料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3) 在二向和三向等拉应力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都发 生脆性破坏,故选用第一或第二强度理论; (4) 在二向和三向等压应力时,无论是塑性还是脆性材 料都发生塑性破坏,故选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局限性: ➢ 第一强度理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同样未能解决。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根据: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 会沿最大切应力所在截面滑移而发生屈服失效。
基本假说:最大切应力max是引起材料屈服的因素。
失效准则:最大切应力max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一点处的最大切应力为
屈服的条件:
τ max
=
1 2
(σ1

σ3)
max
=
S
2
(σ1 − σ3 = σS )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或关注桃报:奉献教育(店铺)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根据: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 会沿最大切应力所在截面滑移而发生屈服失效。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脆性材料
根据:当作用在构件上的外力过大时,其危险点处的材料就
会沿垂直于最大拉应变方向的平面发生破坏。
基本假说:最大正应变(拉应变)1是引起材料脆断的因素。
失效准则:最大拉应变1
最大拉应变:
ε1 =
1 E
[σ1

μ(σ2
+
σ3 )]
发生塑性变形或断裂的事实。 (τmax = 0)
局限性:

未考虑
的影响,试验证实最大影响达15%。
2
➢ 不能解释三向均拉下可能发生断裂的现象。
4.2.2 四种常见的强度理论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塑性材料
例如,把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进沸腾的热油锅中, 将引起钢球的爆裂,试分析原因。 解答:经过冷却的钢质实心球体,放进沸腾的热油锅中, 钢 球的外部因骤热而迅速膨胀,其内芯受拉且处于三向均匀 拉伸的应力状态,发生脆性断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