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下数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

单元课标解读: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概念比较多。首先让学生明确因数与倍数相互依存的关系,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2、5、3的倍数的特征,其中在掌握了2的倍数的特征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介绍偶数和奇数的概念的内容,然后在进一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规律中认识质数和合数。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养成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1-例3.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认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经历因数和倍数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体验列举和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

3、通过学习,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奥秘。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难点: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大家请看这是一个正方形,用12个同样的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你会摆吗?请大家摆在自己的大脑里。(停顿)谁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你摆的长方形?

生:1×12=12 2×6=12 3×4=12

师:课件展示摆的长方形,并追问你还有别的摆法吗?

生:可以把这些长方形竖着来摆。

师:那还是这些算式,对吗?

生:对。

师:如果我每行摆5个,可以摆2行,还余2个,那这样摆出的图形还是个长方形吗?

生:不是。

师:因为 12÷5=2 ……2 出现了余数。接下来看3×4=12在数学上我们就说3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同样的4是12 的因数,12也是4的倍数。生仿说因数和倍数。

师:刚才我们说的因数和倍数就是这节课探究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总结规律。

师:为了研究方便,数学上把因数和倍数中的数规定为自然数,而且0除外,即非0的自然数。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说一些算式,找找因数和倍数,看看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生合作,师巡视。

师:谁来说一说。(生汇报)同学们你有什么感受,能说完吗?

生:不能。

师:那如果用一道算式就把这些乘法算式全包含在里面,你会吗?

生:用字母来表示,如a×b=c( a、b、c都不为0)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师:你真聪明。我们把掌声送给他。我们在乘法算式的身上找到了因数和倍数,你们还能在其他的算式中找到吗?

生:用除法算式,如 100÷5=20 ,那么5是100的因数,100是5的倍数,同样的20是100的因数,100也是20的倍数。

师:你真棒,我们在除法算式身上也找到了因数和倍数。那如果老师给出一些数,你们能不能找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呢?

生:能。

师:(出示课件,同桌之间说一说。)谁来说一说。

生:3是36的因数,36是3的倍数等。

师:那这5个数当中哪些数是36的因数?

生:3、18、36.

师:36的因数就只有这三个吗?你们能不能把它的因数全部找出来,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生写,师巡视,并随机找几个同学上台板演。)对他们的写法

有什么意见。生点评

师:请同学们把18和30的因数写出来。(生写,师巡视)

师:出示课件并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数学家们能发现的规律你们也能发现,你们可具备了数学家的气质。我们刚才找了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你会不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呢?

生:会。

师:(出示课件)请大家找3、5、7的倍数。

生:3的倍数是3、6、9等

师:你是怎么找的?

生:我是这样找的

师:请大家观察一下,你有什么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生:我发现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师:同意吗?

生:同意。

三、归纳整理

师:请同学们把我们的发现大声读一遍。(课件出示)

四、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1、填空。

(1)20的因数有()个。

(2)40以内9的倍数有(),其中最小的倍数是()。

2、五年级有学生54人,将他们平均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每组多于3人且少于8人,那么可以分成几个小组?

五、课堂小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因数和倍数

12÷5=2 ……2 a×b=c 自然数(0除外)

1×12=12 100÷5=20

2×6=12 3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

3×4=12 4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

36的因数:1、2、3、4、6、9、12、18、36

教学反思:

第2课时因数与倍数练习课

原创:徐美华审核:陈静辉

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1-8题

教学目标

1. 通过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拓展训练这三个层次的习题训练,让学生充分认识、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知道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2.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能以有序的数学思考来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3.在练习中拓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掌握因数与倍数的一些特征,能以有序的数学思考来

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准备投影仪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谈话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那么谁能告诉老师关于因数和倍数你知道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并指名说一说。)

师:这节课我们就有关因数和倍数的知识,进行练习巩固和深入思考。(板书课题:因数和倍数的练习)

二、基础训练

1. 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提升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