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题(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
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 :12 H :1
O :16 N :14 Mg :24 Al :27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现有5种微粒,它们别离是
M R
Z Y X 41
20240204019401840
19
,,,,++,那么它们所属的
元素种类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2种
2.据报导,N5是破坏力极强的火药之一,18O2是比黄金还贵的物质。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N5和N2互为同位素
B .18O2的摩尔质量为36
C .原子半径:N< 18O
D .2N5==5N2是化学转变
3.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
A .Na+、K+、Fe2+、NO3-
B .NH4+、Na+、NO3-、S2-
C .K+、NH4、NO3-、Cl-
D .Mg2+、Fe3+、Cl-、OH-
4.以下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进程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Na ·+

Cl ..
..
·→[Na]+[

Cl ..
..
·]-
B .
:H
O H O H ....
....
2···:→+
C .Na ·+
·
·..
..
S +·Na →Na+[

S ....
:]2-Na+
D .
....
..
..
··H F
H F
+→:
5.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映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新化学键的形成”,以下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转变是( ) A .固体碘的升华
B .生右
灰作为干燥剂吸水
C .氯化钠的熔化
D .酒精
溶解于水
6.以下化合物中同时含离子键、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是( ) A .MgCl2
B .H2O2
C .NaOH
D .CH3COONH4
7.N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A .1mol 任何物质所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在H2O2+Cl2=2HCL+O2反映中,每生成32g 氧气,那么转移2NA 个电子
C .标准状况下,分子数为NA 的CO 、C2H4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 ,质量为28g
D .17克氨气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8.如右图依照氯水别离与四种物质发生的反映选择(a 、b 、c 、d 重合部份代表物质间反映,且氯水足量)。

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9.依照以下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 A .试液KSCN 溶液
颜色无转变
氯气
溶液变成血
红色
结论:试液中含有Fe2+ B .试液2BaCl 溶液
白色沉淀3
稀HNO 沉淀不溶解
结论:试液中含有SO42- C .某溶液
打开瓶盖
瓶口产生白雾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瓶口
瓶口产生白烟
结论:此溶液必然为浓盐酸 D .无色试液
滴入盐酸
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原无色试液中必然含有CO32- 10.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原子核都是由
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B .一个氕原子核事实上确实是一个质

C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确实是该原子的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D .质量数是个化学概念,某元素的质量与该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11.下各各微粒半径依次增加的是( )
A .Cs +、K +、Mg2+、Al3+
B .F 、F ―、Cl ―、Br ―
C .Ca2+、K +、Cl ―、O2―
D .Al 、Al3+、Mg 、K
12.以下各组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金属性:Li<Na<K
B .熔点:Na>Mg>AL
C .酸性:HClO4>H2SO4>H3PO4
D .还原性:F ―<Cl ―<Br ―
13.在必然条件下
-
-R RO 与3发生如下反映,
3225633RO R H R H O
--+++==+,以下关
于R 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R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
B .R 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属于强酸
C .-
3RO 中的R 只能被还原
D .R2在常温常压下一定是气体
14.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怀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

打开止水夹,挤压胶管的胶头,以下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 .O2(NaHCO3溶液) 无色喷泉
B .NH3(H2O 含酚酞) 红色喷泉
C .H2S (CuSO4溶液) 黑色喷泉
D .HCl (AgNO3溶液) 白色喷泉 15.已知A 、B 是第一周期之外的短周期元
素,它们能够形成离子化合物AmBn ,在此
化合物中,所有离子均能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固结构。

假设A 的核电数为a ,那么B 的核电荷数不可能为( ) A .a +8-m -n .
B .a +18―m ―n
C .a +16―m ―n
D .a ―m ―n
16.两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之比与最
外层电子数之比相等,那么在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中,知足上述关系的元素共有( ) A .3对
B .4对
C .6对
D .5对
2016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答题卡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目 1 2 3 4 5 6 7 8 9 1


题目 1
1 1
2 1
3 1
4 1
5 1
6


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2分) 17、在以下用途或反映中,硫酸表现出的性质为:
A .高沸点性;
B .酸性;
C .吸水性;
D .脱水性;
E .强氧化性。

试用字母填空:
(1)实验室制取氢气:。

(2)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

(3)将浓硫酸加到盐酸中产生白雾:。

(4)实验室制取HCI气体:。

(5)浓硫酸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18、在氢、氮、氯和钠四种元素中:(1)有2种元素组成的共价化合物的水溶液显酸性,这种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有2种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用子电式表示其形成进程:

(3)在它们可能形成的双原子分子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最稳固的是:。

(写化学式)
19、依照以下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以下物质沸点递变顺序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下同)。

A.SnH4>GeH4>SiH4>CH4
B.SbH3>AsH3>PH3>NH3 C.HI>HBr>HCl>HF
D.H2Te>H2Se>H2S>H2O
(2)以下进程中:①冰融化成水;②HNO3溶于水;③NH4Cl受热分解。

依次克服作使劲的类型别离是。

A.氢键、范德华力、离子键
B.氢键、极性键、离子键
C.范德华力、氢键、非极性键
D.范德华力、非极性键、极性键(3)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氨、氯化氢与水分子都能形成氢键,故它们极易溶于水
B.由于氢键存在,卤化氢中HF最稳固C.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D.NH3、H2O、HF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沸点依次升高
20、已知X、Y、Z、U、V 、W是短周期内的六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元素原子形成的离子确实是一个质子,Y元素的一种同素异形体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U、Z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V元素原子半径在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中最大,W元素的
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4。

(1)请写出W原子的结构示用意;
(2)W单质与Z单质的反映产物在必然条件下与Z单质反映,该反映的化学方程式:。

(3)X、Y、Z、W四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8:2:4:1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Z元素的氢化物能够反映,写出该反映的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结构式。

(6)写出Z、V形成的原子个最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7)指出Y、Z、U形成氢化物的稳固性由弱到强的顺序:。

(用化学式表示)
2一、化合物ICl电子式,其中I的化合价为,你判定I化合价依据是,预测ICl与H2O反映的化学方程式为。

你预测反映正确与否的实验依据是
(提示:AgI为黄色沉淀)该反映(填是/不是)氧化还原反映。

次碘酸的电子式。

(2)写出任意一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含有与
3
N电子数相同的微粒的化学式。

2016届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案1-5ADCCB 6-10DAAAB 11-15BBBAB 16C
17.(1)B(2)E(3)C(4)A(5)BD 1八、(1)
:
:
..
..
Cl
H
(2)Na·+..
..
:
·Cl
→Na+[

Cl
..
..
:
]-(3)N2
1九、(1)A (2)B (3)C 20、(1)+16 2 8 6 (2)2SO2+O2 2SO3
(3)(NH4)2SO4 (4)NH3+HNO3==NH4NO3
(5)O=C=O (6)
Na+
....
2
.... [:::]
O O
Na+
(7)CH4<NH3<H2O
21、(1)

Cl
:I:..
..
..
..;+1;Cl的非金属
性更强;ICl+H2O==HCl+HIO;
加入AgNO3液,假设生成白色沉淀,预测正确;假设生成黄色沉淀,预测错误。

否;
:I:
O H:
..
..
..
..
(2)N2O 、CO2、C3H4、Li2S、HN3、CaH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