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教学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意图说明:概念的形成要有归纳的过程,要会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还要知道任何一个关于x的方程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
(a、b、c是常数,a≠0)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教学方案这篇文章共11931字。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应要求学生掌握精确计算和估算两类方法。精确求解方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配方法和公式法是一元二次方程的通用求解法。配方法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同时配方法也是求解的重点。
3.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是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让学生感受其广泛应用,并在具体应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能够初步形成方程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思考:方程(2a—4)x2—2bx+a=0, 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在什么条件下此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1.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1.教学反思与改进(单节课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习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教学改进设想。课后及时撰写,突出单元整体实施的改进策略,后续课时教学如何运用本课学习成果,如何持续促进学生发展)
1.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解题;
2.用公式法解方程的讨论;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4.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
1.单元(或主题)整体教学思路(教学结构图)
1.1一元二次方程 1课时
1.2解一元二次方程 6课时
1.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1课时
1.4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问题 3课时
2.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解为0,试求的解。
3.用方程来描述下列问题中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一张面积为240㎝2的长方形彩纸,长比宽多8㎝。设它的宽是cm,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
(2)一枚圆形古钱币的中间是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孔,已知正方形面积是圆面积的。设圆的半径为cm,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
第1课时教学设计(其他课时同)
课题
1.1 一元二次方程
课型
新授课R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1.教学内容分析
①实际问题 到 一元二次方程.
②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1.学习者分析
已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
1.学习目标确定
1.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会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可得:x2=2.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地去分析题意,并体会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数学活动
问题1:如图,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花圃的面积是24m2.
尝试与交流
方程x2=2、x(19-2x)=24、
5(1+x)2=9.8、x2+(x-1)2=25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设花圃的宽是xm,则花圃的长是(19-2x)m,可得:
x(19-2x)=24.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设图书馆的藏书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图书馆的藏书一年后为5(1+x)万册,两年后为[5(1+x)](1+x)万册,
评价项
内容
分值
学生个人评价
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0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各项及系数,常数项
20
小组评价
小组参与积极性
10
小组内的任务贡献
10
小组内的协作态度
10
老师评价
课后作业
30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情境
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2,问: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②你还能写一些与它们类似的方程吗?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 (a、b、c是常数,a≠0).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教学方案
《《一元二次方程》单元教学方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
单元(或主题)名称
一元二次方程
1.单元(或主题)教学设计说明
1.一元二次方程相关概念的抽象概括。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学力的具体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中抽象出有关概念,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4.能够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用直接开平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3.利用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并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可得:5(1+x)2=9.8.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x2+(x-1)2=25.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活动意图说明:给出一个稍难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模型的有效性.
通过对前面问题的思考,学生用方程的意识不断增强,本题让学生思考完成,进一步感受方程思想.
概念形成
①观察所得到的方程(化简后),通过比较,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注意文字语言的表述与符号语言的表达,并明确每一项及每一项的系数.
问:矩形花圃的宽与面积之间有何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2: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9.8万册.
问:图书馆藏书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与藏书量之间有何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探索
如图,长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比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距离多1m.设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是xm,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
设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xm,可得:x2=2.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觉地去分析题意,并体会方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
数学活动
问题1:如图,矩形花圃一面靠墙,另外三面所围的栅栏的总长度是19m,花圃的面积是24m2.
1.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项
内容
分值
学生个人评价
正确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意义,并能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
20
知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和各项及系数,常数项
20
小组评价
小组参与积极性
10
小组内的任务贡献
10
小组内的协作态度
10
老师评价
课后作业
30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情境
正方形桌面的面积是2m2,问: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之间有何数量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矩形花圃的宽与面积之间有何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问题2:某校图书馆的藏书在两年内从5万册增加到9.8万册.
问:图书馆藏书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与藏书量之间有何关系?你用什么样的数学式子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思考与探索
如图,长5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比梯子的顶端到地面的距离多1m.设梯子的底端到墙面的距离是xm,怎样用方程来描述其中的数量关系?
尝试与交流
方程x2=2、x(19-2x)=24、
5(1+x)2=9.8、x2+(x-1)2=25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设花圃的宽是xm,则花圃的长是(19-2x)m,可得:
x(19-2x)=24.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设图书馆的藏书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是x,图书馆的藏书一年后为5(1+x)万册,两年后为[5(1+x)](1+x)万册,
1.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单元学习目标:
1.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同时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从而产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态度。
2.经历在具体情境中估计一元二次方程解的过程,发展估算意识和能力。
3.会用直接开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②你还能写一些与它们类似的方程吗?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ax2+bx+c=0 (a、b、c是常数,a≠0).其中,ax2、bx、c分别叫做二次项、一次项和常数项,a、b分别叫做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可得:5(1+x)2=9.8.
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x2+(x-1)2=25.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活动意图说明:给出一个稍难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方程模型的有效性.
通过对前面问题的思考,学生用方程的意识不断增强,本题让学生思考完成,进一步感受方程思想.
概念形成
①观察所得到的方程(化简后),通过比较,找到它们的异同点.归纳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注意文字语言的表述与符号语言的表达,并明确每一项及每一项的系数.
2.通过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经历由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感受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
效的数学模型;
3.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4.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应用数学的信心.
1.学习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从具体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
活动意图说明:概念的形成要有归纳的过程,要会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还要知道任何一个关于x的方程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
(a、b、c是常数,a≠0)
1.板书设计
概念 板例
1.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把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4 (2)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